一种复合材料自动压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83903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材料自动压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合装置,尤其是一种复合材料自动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复合材料密封垫对电子产品的外壳进行密封、防尘处理,密封垫一般包括软质材料(如硅胶)构成的变形层和硬度相对较高的基层(如PET材料)。在生产密封垫过程中,必须将软质材料压延为片材后再与基层压合成型。上述工序采用压合装置实现。压合装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辊筒,按一定形式排列构成的机械。压合装置按照辊筒数目可分为两辊、三辊、四辊和五辊压合装置等。现有一种用于生产防尘密封垫的五辊压延设备,其前三个辊水平排列,第四个辊和第五个辊依次设置在第三个辊的下方。软质材料首先经过前四个辊在一定压力下压延成片材后,进入第四辊和第五辊之间压合成型。但实践证明,软质材料在第三辊的外侧时,由于具有较大的连续区域未受挤压,软质材料受力不均,部分区域膨胀而密度下降,导致最终成型的密封垫其软质材料层质地不均。在密封垫中,软质材料的均匀度和弹性强度将直接影响密封垫的防尘效果。质地不均的密封垫在组装产品时,由于受力不均而容易产生缝隙,导致防尘效果不稳定。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生产出质地均匀、密封性能优秀的复合材料密封防尘垫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密封垫均匀度和弹性强度、增强密封垫防尘效果的复合材料自动压合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复合材料自动压合装置,包括进料组件、设置在进料组件后方用于压合复合材料的辊筒组件、以及驱动辊筒组件的动力组件,所述辊筒组件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第四压辊、第五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第四压辊依次水平排列,第五压辊位于第四压辊正下方。
[0005]本实用新型中,软质材料经水平排列的前四个压辊压延成片材,这一过程中,软质材料在对称的压辊间受到挤压,通过4个水平排列压辊均匀的压力使形成的片材质地更加紧密、均匀,具有更高的弹性而能够与电子产品外壳紧密贴合,从而达到优秀的防尘效果。此外,软质材料的片材在第四压辊和第五压辊间与基层压合成型。将第五压辊设在第四压辊下方,有利于增加复合材料的压合强度,使两种材料能够紧密结合而不易脱落、分离;此夕卜,还有利于降低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生产场所的空间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质材料可以是现有技术的硅胶,但并不限于硅胶,还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任一种质地柔软、性质稳定的密封防尘材料。一般而言,压辊的数量可以增加或者减少,但经发明人验证,现有的任一种软质材料经本实用新型前4个压辊压延后,均能形成质地稳定的片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在于压合两种复合材料的压辊位置设置,任何不脱离本设计要点的改进均应当视为被本实用新型所覆盖。
[000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裁料组件,所述裁料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压辊外侧的支撑架以及通过支撑架固定在第一压辊上方的第一裁料件和第二裁料件,第一裁料件与第二裁料件平行,第一裁料件与第二裁料件底部设有第一裁料弧面与第一压辊的上部相切;所述裁料组件还包括横架在支撑架上的至少一根平行杆,以及两个平行于平行杆且相互同轴的丝杆;所述第一裁料件和第二裁料件可滑动地安装在平行杆上;所述第一裁料件和第二裁料件上设有分别与两个丝杆配合的螺孔,并通过螺孔分别套装在两个丝杆外,第一裁料件与第二裁料件之间的间距通过丝杆旋转扭动调节。通过第一裁料件和第二裁料件的配合,能够将软质材料裁切为一定宽度。而宽度调节模块则可以调节第一裁料件与第二裁料件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的规格产品的生产需求。通过宽度调节模块而无需更换不同规格的裁料组件。
[0007]本实用新型的材料组件实质上可以调节柔性材料的进料量。在现有技术中,柔性材料进料过多,容易导致密封垫材质过软、弹性不足;进料不足则容易导致压延成的片材质地不均甚至出现破损,失去密封防尘的效果。平行杆主要用于固定第一裁料件和第二裁料件。通过旋转丝杆,可以使螺孔在丝杆上移动,带动裁料件沿平行杆移动,从而实现调节裁料件间距的目的。基于丝杆传动的技术,本实用新型裁料件移动更加平稳、精确,有利于提高裁切软质材料的精度,控制进入压合装置的软质材料量,从而提高压延成的软质材料片材均匀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第一工料输送架和第二工料输送架,第一工料输送架位于第一压辊左上方,第二工料输送架位于第一工料输送架下方且低于第五压辊。
[0009]第一工料输送架与第一压辊之间存在一定的输送距离,若相对位置距离第一压辊过远会导致软质材料塌陷或断裂,软质材料从第一工料输送架开始输送,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工料输送架的相对位置比第一压辊略高,可以使软质材料输送过程中绷直。用于复合材料压合的硬质基层则从第二工料输送架输送到第五压辊,同时可根据第二工料输送架与第五压辊的实际输送距离选择增加滚轮的数量辅助硬质材料输送。硬质基层在第五压辊处与已经过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第四压辊压合成型的软胶片再次压合形成所需的复合材料产品。本实用新型工料输送架与压辊的相对位置的设置,提高压延材料的弹性和压合强度。
[0010]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相邻压辊间距的间距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设置在辊筒组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压辊一端或两端,包括与压辊端部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啮合、水平设置的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可旋转地固定在机架上;第一丝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垂直于第一丝杆的第二丝杆啮合;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或两端与转动部件连接。
[0011]针对不同性质的柔性材料以及不同厚度的产品,在对柔性材料的压延过程中需要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现有的压延装置其压辊相对位置难以调节,进而无法对压延的压力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导致现有的压延设备适用性较差,在不同的生产需求中需要提供多种型号的压延设备。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间距调节组件,可以通过简单地操作改变各个压辊之间的间距,设置不同的压延压力,大幅扩增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控制生产成本。
[0012]具体而言,间距调节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传动部件可以优选为电机或者旋转手把。通过传动部件驱动第二丝杆旋转,带动第二齿轮旋转,并进一步带动第一丝杆旋转,驱使第一齿轮沿第一丝杆的轴向移动,最终调节各个压辊的间距。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压辊和第三压辊的一端;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三个驱动电机以及分别连接第二压辊、第四压辊、第五压辊与三个驱动电机转速的减速结构,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结构为电连接。
[0014]软质材料与硬质基层压合的压辊优选电机驱动旋转,减速结构控制传动齿轮的速度从而适应不同软质材料与硬质基层的压合密实度和均匀度的需求。为简化设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