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1392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创伤敷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
【背景技术】
[000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90年全球各种创伤致死人数约510万人,预计2020年会增至840万人。据国家卫生部统计,2005年创伤在我国城市和农村中均为第5位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6.17%。2011年按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外科门诊量的10%、住院病人的20%计,每年约有1.1亿人次需要创伤护理。创伤敷料是进行创伤护理的重要医用材料,其作用是暂时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促进创伤愈合。
[0003]迄今为止,传统的纱布类敷料仍占据大部分市场,在创伤敷料领域影响力最大、应用时间最长。其优点是保护创面、具有吸收性、来源广泛、制作简单、价格便宜。但是,其缺点是吸附性差,易造成伤口粘连和二次损伤。
[0004]基于传统创伤敷料使用性能上的缺陷,近年来,研制出多种类型现代创伤敷料,其中含生长因子创伤敷料已经成为医用敷料领域发展的新亮点。它不仅克服了传统敷料性能单一的缺点,而且生长因子的加入还使敷料增加了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效果的功效。现有负载生长因子创伤敷料多采用基因重组生长因子,仍存在种类单一、生产成本高、半衰期过短的缺点。因此,尽快研发出对各类敷料特点进行扬长避短,能够短时间廉价生产出不同种类的和足够数量的产品以满足商业需求的复合型敷料显得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采用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作为功能层,复合水凝胶材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产品具有吸水性高、贴服性好、容易观察创面、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贝占合紧密等特点,适用于烫伤、烧伤、外伤性创伤创面和手术切口的保护。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由:
[0008]处于底层的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 ;
[0009]处于中间的功能层2;
[0010]以及处于顶层的格拉辛硅油纸3组成。
[0011]所述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的上表面积大于功能层2的下表面积,格拉辛硅油纸3的下表面积大于功能层2的上表面积,格拉辛硅油纸3粘接在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上,功能层2处于二者之间。
[0012]所述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的上表面涂有压敏胶面。
[0013]所述功能层2为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
[0014]所述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是以聚乙烯醇水凝胶为基材,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分散布置于基材之中。
[0015]所述功能层2的上表面为下凹的弧形表面,格拉辛硅油纸3的下表面设置有与该弧形表面配合的弧形凸起。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I)本创伤敷料所选基材为聚乙烯醇,广泛用于食品、医疗行业,无毒、无味、无刺激性,其属于成熟的、现有的材料。
[0018](2)聚乙烯醇水凝胶负载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微粒来源于血液制品,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微粒结构具有缓释作用,富含多种生长因子,有助于细胞生长、创面愈合,目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微粒的提取制备已经比较成熟。
[0019](3)本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材料成本低,可根据需要制成不同大小面积的产品,易于推广使用。
[0020](4)本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呈半透明的弹性膜片,具有吸水性高、贴服性好、容易观察创面、预防感染、保持创面湿润、促进创面愈合等特点,适用于烫伤、烧伤、外伤性创伤创面和手术切口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断面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由处于底层的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1、处于中间的功能层2以及处于顶层的格拉辛硅油纸3组成。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的上表面积大于功能层2的下表面积,格拉辛硅油纸3的下表面积大于功能层2的上表面积,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的上表面涂有压敏胶面,用于将复合水凝胶粘贴在皮肤创面上。格拉辛硅油纸3用于保护功能层2,粘接在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上,功能层2处于二者之间,这种结构能很好地保护功能层2不受影响,在使用时粘接方便。
[0025]本实用新型功能层2选择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以聚乙烯醇水凝胶为基材,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分散布置于基材之中,为半透明的弹性膜片,其中负载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微粒结构具有缓释作用,富含多种生长因子,有助于细胞生长、创面愈入口 ο
[0026]本实用新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根据常规方法获取,例如,采集新鲜非抗凝血,离心分离即得凝胶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之后经冷冻干燥,研磨,过筛,获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微粒,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微粒以及获取的方法均属于常规技术,例如,在中国专利201310180284.2中,对其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其中富含多种生长因子,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W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TOGF)、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为半透明、贴服性好的弹性膜片,能直接覆盖在皮肤创面进行保护。
[0027]本实用新型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取:
[0028]按一定的配比,称取聚乙烯醇颗粒溶于水中得到聚乙烯醇溶液,之后加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微粒混匀即得。将复合水凝胶浇入一定规格的模具中(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尺寸大小、厚度、形状的模具)使之聚合,最终得到呈半透明的弹性膜片,即为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
[0029]之后选择与复合水凝胶大小和形状匹配的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和格拉辛硅油纸3,将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贴在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的表面(涂有压敏胶面),再将格拉辛硅油纸3封在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表面,制成成品。
[0030]最后将所得成品封装于药用铝箔塑料袋内,钴源γ射线照射灭菌,4-8°C保存,备用。使用时,撕开塑料袋,取出复合水凝胶,格拉辛硅油纸3可对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进行保护,防止污染。使用时揭去表层格拉辛硅油纸3,将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贴在皮肤创面上,按压四周的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1,固定好创伤敷料。
[0031]本实用新型中,功能层2的上表面可以设计为下凹的弧形表面形式,同时相应地在格拉辛硅油纸3的下表面设置有与该弧形表面配合的弧形凸起。这样在包装中,格拉辛硅油纸3的弧形凸起与功能层2的弧形表面配合,不影响包装。而在使用时,功能层2弧形的表面更容易与人体一些部位例如手臂等贴合,避免了一般敷料粘贴不紧、容易脱落的缺点。
【主权项】
1.一种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其特征在于,由: 处于底层的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 处于中间的功能层(2); 以及处于顶层的格拉辛硅油纸(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的上表面积大于功能层(2)的下表面积,格拉辛硅油纸(3)的下表面积大于功能层(2)的上表面积,格拉辛硅油纸(3)粘接在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上,功能层(2)处于二者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I)的上表面涂有压敏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2)为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是以聚乙烯醇水凝胶为基材,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分散布置于基材之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2)的上表面为下凹的弧形表面,格拉辛硅油纸(3)的下表面设置有与该弧形表面配合的弧形凸起。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水凝胶创伤敷料,由处于底层的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处于中间的功能层以及处于顶层的格拉辛硅油纸组成,医用聚氨酯透气粘胶薄膜用于将复合水凝胶粘贴在皮肤创面上,功能层为负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聚乙烯醇水凝胶,以聚乙烯醇水凝胶为基材,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分散布置于基材之中,格拉辛硅油纸用于保护复合水凝胶;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可根据需要制成不同大小面积的产品,易于推广使用;产品具有吸水性高、贴服性好、容易观察创面、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贴合紧密等特点,适用于烫伤、烧伤、外伤性创伤创面和手术切口的保护。
【IPC分类】B32B27-08, A61L15-24, A61L15-44, B32B27-10, A61F13-02, A61L15-26
【公开号】CN204379848
【申请号】CN201420858813
【发明人】刘斌, 许方方, 戴太强, 安然, 徐海燕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