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0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杀菌组合物。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稻瘟灵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发生极为普遍,是目前水稻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若稻田水肥管理不当,病害往往严重发生,造成谷粒不饱满、空瘪率增加,严重时倒伏枯死。一般南方重于北方,每年发生面积约10-20亿亩,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高达50-70%。
控制水稻纹枯病主要依靠化学药剂。80年代初以前主要应用特效药稻脚青,但稻脚青是一类有机砷制剂,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在水稻孕穗期极易造成药害(不能抽穗),因而被国家禁止使用。其替代药剂是井冈霉素,但由于生产上长期单一频繁过量使用井冈霉素,其田间防效已有所降低,持效期偏短。而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稻瘟灵。稻瘟灵(isoprothiolane)是内吸性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并可兼治褐稻虱。对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和大麦条纹病、云纹病等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己唑醇则为新开发的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其特点是超高效、高活性,,例如每公顷30g防治咖啡锈病,效果优于三唑酮每公顷250g,但己唑醇目前在我国还没有被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而且在国内外专利中还没有它与稻瘟灵组合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报道,因此其与稻瘟灵混合使用的效果无法预料。
现已发现,含稻瘟灵与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不仅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具有优良的治疗作用,而且其所表现出的效果或活性水平超出各组分活性的叠加,具有预料不到的协同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含稻瘟灵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它具有优异的增效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含有增效有效量的上述活性成分组合,且活性成分之间的比例可以是任意的,只要能产生增效作用即可;稻瘟灵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优选为100∶1至1∶20,更优选为50∶1至1∶10,最优选9∶1至6.5∶1。一般而言,组合物中稻瘟灵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0%,己唑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20%。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以配制成常规制剂,如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悬乳剂、微乳剂、膏剂、水面漂浮剂等。施用形式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在各种情况下,须保证它们的分散尽可能的细微和均匀。
这些制剂可以用已知的方式制备,例如通过将活性化合物与液体溶剂和/或固体载体混合,如果需要,可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还可以加入增稠剂、消泡剂、抗冻剂、氧化剂、染料等。如果用水作稀释剂,也可用其它有机溶剂作助溶剂。
适合的有机溶剂包括芳烃化合物(例如二甲苯)、氯代芳烃化合物(例如氯苯)、石蜡(例如石油馏分)、醇类(例如甲醇、乙醇)、酮类(例如环己酮)、胺类(例如乙醇胺、二甲基甲酰胺)等。
常用固体载体有天然矿物质(例如高岭土、滑石、膨润土、凹凸棒土)和研碎的合成矿物质(例如高分子的硅酸、硅酸盐等)。
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可以是非离子型的或离子型的。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胺、或直接使用市售乳化剂农乳0201B、0203、0203B、600#等。用作分散剂和润湿剂的物质有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钙、以及月桂醇硫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
增稠剂,可以是合成的例如羰甲基醇、聚乙烯醇或聚乙酸乙烯酯,或天然的水溶性聚合物,例如黄原胶、明胶、阿拉伯树胶、酚醛树脂、虫胶、羧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等,以粉末、颗粒或胶乳形式加入制剂中。
消泡剂为泡敌、硅酮类、C8-10脂肪醇、磷酸酯类、C10-20饱和脂肪酸类(如癸酸)及酰胺等。
氧化剂为氯酸钾、氯酸钠、过氯酸钾、硝酸钠、硝酸钾、高锰酸钾等。
抗冻剂为尿素、氯化钙等。
通常组合物含有按重量计0.01至90%的活性成分,且通常根据制剂类型的不同,优选含有按重量计20至30%的活性成分。
本发明组合物的施用剂量,根据不同作物、施用时间、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一般为1-1000g a.i./ha,优选5-300g a.i./ha。一般采用叶面施用,例如叶面喷雾施用。
本发明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混合后的组合物较其单剂明显提高了杀菌效果,从而降低了施用剂量,在减少用药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二是扩大了杀菌谱,一种药剂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害;本发明组合物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均有优良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绝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所有制剂的配比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生物活性部分的处理剂量均为有效含量。
制剂实施例1 30%稻瘟灵·己唑醇乳油稻瘟灵27%,己唑醇3%,农乳0203 10%,二甲苯30%、DMF 10%,正己烷补足100%。
按上述配方要求称取原药、溶剂、乳化剂,混合均匀,必要时用热水浴加热溶解,即得透明状乳油。
制剂实施例2 10.1%稻瘟灵·己唑醇乳油稻瘟灵10%,己唑醇0.1%,农乳0203B 10%,
二甲苯30%、DMF 10%,正己烷补足100%。
按上述配方要求称取原药、溶剂、乳化剂,混合均匀,必要时用热水浴加热溶解,即得透明状乳油。
制剂实施例3 30%稻瘟灵·己唑醇可湿性粉剂稻瘟灵 26%己唑醇 4%十二烷基硫酸钠 1.5%羧甲基纤维素 1%木质素磺酸钠 10%轻质碳酸钙 补足100%按上述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加工产品。
制剂实施例4 20%稻瘟灵·己唑醇水乳剂稻瘟灵 15%己唑醇 5%农乳600# 3%OP-10磷酸酯盐 4%聚乙烯醇 0.9%二甲苯 30%
DMF12%乙二醇 5%水 补足100%按上述配方要求,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和共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抗冻剂等混合在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形成分散性良好的水乳剂。
生物实施例1增效作用试验以孙云沛(1960)共毒系数法测定杀菌剂稻瘟灵、己唑醇及不同重量比组合的EC50和相对毒力指数(TI),并按下式计算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和混剂共毒系数(CTC)混剂理论毒力指数=A药的毒力指数×A药在混剂中的有效成分百分数+B药的毒力指数×B药在混剂中的有效成分百分数+……

结果如表1所示表1 稻瘟灵、己唑醇及其混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测定

由表1可知,本发明含稻瘟灵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生物实施例2防治水稻稻曲病试验样品A30%稻瘟灵·己唑醇EC(27%稻瘟灵、3%己唑醇),浙江威尔达公司;对照20%井冈霉素WP,浙江钱江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地点浙江嘉兴;施药时期分蘖末期破口前2~3天,稻曲病初发期;调查药后30天;时间2003年7月15日。
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药后30天各药剂处理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结论样品AEC三个供试浓度对水稻稻曲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1500倍、1000倍二次药后7天、14天的防效与对照药剂井冈霉素相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生物实施例3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样品A30%稻瘟灵·己唑醇EC(27%稻瘟灵、3%己唑醇),浙江威尔达公司;对照40%富士一号EC,天津市中化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地点浙江金华;施药时期分蘖末期破口前2~3天,稻瘟病初发期;调查药后30天;时间2003年7月15日。
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药后30天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穗茎瘟的防治效果

结论样品AEC三个供试浓度对水稻稻瘟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1500倍、1000倍的防效与对照药剂40%富士一号EC相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生物实施例4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样品A30%稻瘟灵·己唑醇EC(27%稻瘟灵、3%己唑醇),浙江威尔达公司;对照20%井冈霉素WP,江苏升华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地点湖南桃源;施药时期分蘖末期,纹枯病初发期;调查二次药后7天;时间2003年6月21日。
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 二次药后7天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结论样品AEC三个供试浓度对水稻纹枯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1500倍、1000倍二次药后7天、14天的防效与对照药剂井冈霉素相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权利要求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稻瘟灵和己唑醇作活性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稻瘟灵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100∶1至1∶20。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稻瘟灵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50∶1至1∶1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稻瘟灵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9∶1至6.5∶1。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稻瘟灵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0%,己唑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以配制成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水乳剂或微乳剂。
7.权利要求1-6的任一杀菌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可将该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稻瘟灵和己唑醇的增效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中稻瘟灵和己唑醇的重量比优选为100∶1至1∶20,更优选为50∶1至1∶10,最优选9∶1至6.5∶1。本发明还涉及该杀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用途。
文档编号A01N43/653GK1891042SQ20051008027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日
发明者吴明龙 申请人: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