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8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收割部的前部左右并列配置有多个拉起装置并且可以扬起摆动地支承预定的拉起装置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在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中,通常采用以下方式来输送禾杆收割通过拉起装置拉起到预定姿态的多根禾杆,将禾杆合流输送到收割宽度的中间部位后将其送入供给输送装置,然后将由供给输送装置输送到后方的横倒姿态的禾杆交给设置在脱粒装置上的供料链的始端部。
在上述禾杆的输送方式中,由于禾杆的合流输送路径和收割装置位于拉起装置的背面,所以难以疏通阻塞的禾杆或检查维修收割装置。因此,例如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81006号公报中公开了按照以下方式构成的联合收割机在并列竖立设置于收割部的前部的多个拉起装置中,中间的一部按照可以扬起摆动的方式构成,可以从通过扬起拉起装置而敞开的宽阔空间来疏通阻塞或进行各种检查维修。
扬起敞开拉起装置的上述结构对于疏通禾杆的合流输送路径或收割装置中的阻塞或对其进行检查维修有效,但由于是逐台扬起摆动各个拉起装置的结构,因此在并列配置有多个拉起装置的多根收割式的联合收割机中,当进行维修保养时必须扬起摆动数量较多的拉起装置,因此操作非常烦杂。
另外,在扬起摆动的拉起装置的驱动结构中存在着改进的余地。即,并列配置的多个拉起装置分别与横跨支承在其上部的副轴通过齿轮连动,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拉起装置的扬起摆动支点设定在离开副轴的轴心的位置上。因此,通过锥齿轮连动的拉起驱动轴的连动系统中,夹设有在旋转轴心方向上可以卡合或脱离的销卡合式安全离合器,如果扬起摆动拉起装置,则离合器自动分离并切断与副轴的连动,通过使拉起装置下降到原来的位置并与离合器连结,可以再次与副轴连动连结。
因此,为了使分离的构成所述离合器的传动部件相互准确地对心从而使其卡合连结,需要精度和刚性高的连接分离结构,而这将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另外,当扬起拉起装置时内置的拉起链转动,则再放下拉起装置时离合器的传动部件的转动相位相互错开,从而不能进行预定的卡合连结。需要对离合器的传动部件相互的转动相位加以注意以便顺利地放下拉起装置,因此在操作性方面存在改进的余地。
并且,扬起敞开拉起装置的上述结构虽然具有以下优点,即,可以从宽阔的作业空间来疏通收割禾杆的合流输送路径或收割装置中的阻塞或对其进行检查维修,但是疏通合流输送路径中阻塞的硬的稻草屑等的操作仍然很麻烦,希望进一步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作成的,其主要目的是使拉起装置摆动,进一步容易地进行维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结构特征在于,联合收割机具有左右并列配置在收割部的前部的多个拉起装置以及左右并列配置在所述拉起装置后方的多个合流输送装置,在所述拉起装置中,预定的拉起装置可以扬起摆动地受到支承,所述合流输送装置具有根部输送机构和穗尖输送机构,并将收割禾杆合流输送到收割宽度的中间位置,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相邻的多个所述拉起装置可以一体扬起摆动。
根据上述结构,例如,当摆动开闭四台拉起装置时,通过使相邻的两台一体摆动,与分别摆动操作四台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一半的操作次数。
因此,可以摆动拉起装置更加容易地进行维修保养等操作。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结构特征在于,所述拉起装置与横跨支承在其上部的副轴通过齿轮连动,并且所述拉起装置能够以所述副轴的轴心为中心而扬起摆动地受到支承,所述副轴和所述拉起装置的驱动链轮轴通过齿轮连动,该齿轮传动系统具有卡合传动机构,该卡合传动机构具有所述拉起装置的反扬角以上的旋转调节量。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扬起摆动拉起装置,在传动系统中也不存在分离之处,因此不需要特殊的对心结构。如果扬起摆动拉起装置,则与拉起装置一起扬起移动的从动侧齿轮由于固定在停止的副轴上的驱动侧齿轮而相对反向转动,介于副轴和拉起装置的驱动链轮轴之间的传动系统中的旋转调节量吸收该反向转动,从而可以避免驱动链轮反向转动。如果拉起装置被放下到原来的位置并再次开始动作,则旋转调节量被吸收,并再次开始向正转方向传动。
因此,通过拉起装置的摆动支点的设定以及传动系统的改进,不需要对传动系统进行特别注意就可以简单地进行扬起放下拉起装置的操作。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结构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链轮轴和外嵌安装在该驱动链轮轴上的驱动链轮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例如,通过采用使打入驱动链轮轴的键与在驱动链轮的轮毂内周上形成的键槽相卡合的键式卡合传动机构,并将该键槽的周向宽度设定为比键的宽度大,就可以简单地形成希望范围内的旋转调节量。因此,可以低成本地实现具有上述第二结构特征的发明。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结构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拉起装置的下部的分禾器可以与拉起装置一体扬起移动地受到支承。
根据上述结构,扬起摆动上述拉起装置时,收割部的前端部敞开地更大,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地疏通阻塞或进行检查维修。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结构特征在于,所述合流输送装置可以与所述拉起装置一体扬起移动地受到支承。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扬起摆动拉起装置,作业空间敞开,并且禾杆阻塞处的一部分也敞开,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地疏通阻塞。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结构特征在于,装卸自如地连结分禾框架和所述拉起装置的卡合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分禾框架和所述拉起装置的下部背面之间,该分禾框架向前呈悬臂状地固定配置在收割部的下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以挂钩方式或销锁方式构成卡合锁定机构,不使用工具就可以在扬起摆动拉起装置时简单迅速地解除拉起装置下部的固定并固定被放下的拉起装置的下部。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结构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合流输送装置的合流输送路径敞开,至少一部分所述合流输送装置的一个部位可以相对于其他部位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扬起摆动收割宽度中央的预定的拉起装置,可以使收割部的前部大幅敞开,从而使拉起装置背部的合流输送装置较大地露出来。另外,通过使露出的收割宽度中央的合流输送装置的一个部位向前方移动,可以使合流输送路径敞开并进行疏通阻塞等操作。此时,可以在扬起拉起装置从而大幅敞开的宽阔的作业空间中容易地使合流输送装置向前方移动或作业后使其向后方移动。
因此,可以更加简单容易地清扫拉起装置的背部或进行检查维修。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结构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合流输送路径敞开,所述根部输送机构的带突起输送链可以相对于夹持导轨后退移动,该夹持导轨与所述带突起输送链对置,并且所述穗尖输送机构的输送链可以相对于导向杆后退移动,该导向杆与所述输送链对置。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扬起摆动收割宽度中央的预定的拉起装置并使露出的合流输送装置中的根部输送机构的带突起输送链以及穗尖卡止输送机构的输送链后退移动,可以使合流输送路径敞开并进行疏通阻塞等操作。此时,可以在扬起拉起装置从而大幅敞开的宽阔的作业空间中容易地使合流输送装置的带突起输送链和输送链后退移动或作业后使其回归移动。
因此,可以更加简单容易地清扫拉起装置的背部或进行检查维修。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结构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合流输送路径敞开,与所述根部输送机构的带突起输送链对置的夹持导轨可以向前方移动,并且与所述穗尖输送机构的输送链对置的导向杆可以向前方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夹持导轨和导向杆向前方移动,可以使合流输送装置的合流输送路径敞开并进行疏通阻塞等操作。此时,可以在扬起拉起装置从而大幅敞开的宽阔的作业空间中容易地使夹持导轨以及导向杆向前方移动或作业后使其回归移动。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收割部的俯视图;图3是中继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中继输送机构的纵剖后视图;图5是扬起敞开了拉起装置的收割部的侧视图;图6是拉起装置驱动结构的纵剖侧视图;图7是拉起装置驱动结构的纵剖正视图;图8是拉起装置的后视图;图9是用于固定拉起装置的卡合锁定机构的侧视图;图10(a)是通常驱动时的用于驱动拉起装置的驱动链轮的正视图;图10(b)是扬起拉起装置时的用于驱动拉起装置的驱动链轮的正视图;图11是收割装置驱动结构的整体俯视图;图12是收割装置驱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3是收割装置驱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图14是其他实施方式一的合流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15是为了维修保养而移动了位置的合流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16是为了维修保养而移动了位置的合流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17是合流输送装置的位置移动结构的侧视图;图18是其他实施方式二的合流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19是为了维修保养而移动了位置的合流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20是构成其他实施方式二的合流输送装置的穗尖输送机构的俯视图;图21是为了维修保养而移动了位置的穗尖输送机构的俯视图;图22是用于固定拉起装置的卡合锁定机构的其他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3是用于固定拉起装置的卡合锁定机构的其他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4是卡合锁定机构的正视图;图25是卡合锁定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26是卡合锁定机构的俯视图;图27是扬起敞开了拉起装置的收割部的侧视图;图28是扬起敞开了拉起装置的收割部的其他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9是示出调节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图30是示出调节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前部的侧视图,另外,图2是其俯视图。在该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中,六根收割式的收割部3升降自如地连结在具有左右一对履带行进装置1的行进机体2的前部,并且在行进机体2上安装有驾驶部4、脱粒装置5、以及未图示的禾粒回收箱等。
在收割部3上设置有向前下方倾斜的收割部框架10。该收割部框架10的后端基部能够以横向的支点P为中心而上下摆动地连结支承在支承台11的上部,并且该收割部框架10被液压缸12上下驱动摆动,所述支承台11竖立设置在行进机体2的前端部。在收割部框架10上支承有以下等部件六个拉起装置13,将直立禾杆拉起到预定的收割姿态;推剪型的收割装置14,切断拉起的直立禾杆;辅助输送带15,将收割禾杆向后方轻轻搂入;旋转钩耙器16,将收割禾杆的根部向后方搂入输送;三组合流输送装置17、18、19,将收割禾杆两根两根地向收割宽度的中间部位输送并使其合流;以及供给输送装置20,将合流的禾杆输送到供料链6的始端部,该供料链6设置在脱粒装置5的横向外侧。
左侧的所述合流输送装置17由根部输送机构17a和穗尖输送机构17b构成,前者夹持并输送左边两根收割禾杆的根部,后者卡止并输送穗尖。中间的所述合流输送装置18由用于输送中间两根的根部输送机构18a和穗尖输送机构18b构成,右侧的所述合流输送装置19由用于输送右边两根的根部输送机构19a和穗尖输送机构19b构成。在各个根部输送机构17a、18a、19a的前端分别配置有所述辅助输送带15和旋转钩耙器16,以两根为单位邻接设置的旋转钩耙器16啮合连动。
所述供给输送机构20由以下部件构成穗尖卡止输送机构21,将右边两根的穗尖输送机构19b延长至供料链6的前方;根部夹持输送机构22,从所述合流输送装置17、18、19的禾杆合流处向后方延伸;横向旋转式中继输送机构23,配置在供料链6的前方。通过合流输送装置17、18、19合流的竖立姿态的禾杆由供给输送装置20的始端部接收,在向后上方输送的过程中变为横倒姿态,并被交给供料链6的始端部。
根部夹持输送机构22具有所谓的处理深度调节功能,即,通过以前部支点为中心上下摆动并改变输送终端位置而在禾杆长度方向上改变将禾杆交给供料链6的位置,从而对禾杆插入脱粒装置5的长度进行改变条调节。
如图3、4所示,所述中继输送机构23由带突起输送链24和与此对置的夹持导轨25构成,该夹持导轨25由圆柱形材料制成,可以弹性后退。输送链24的输送突起24a,在链条下侧设置在各个链扣上,与此相对,在链条上侧间隔一个链扣而设置。沿输送链24的输送路径上方固定配置有由圆柱形材料构成的导向杆26。这样,增大了输送链24的链扣上侧的输送突起14a的前后间隔,并稍微增大了禾杆夹持空间,从而减少禾杆在输送链24的链扣上侧被折伤,并且通过无拐角的导向杆26的引导可以防止禾杆被折。这样,通过防止禾杆在中继输送机构23的夹持处被折,可以防止将被折了的禾杆提供给脱粒装置5而发生未处理的现象。
收割部框架10具有作为传动箱的功能,所述传动箱为圆柱形并且在其内部插通有传动轴,省略对传动结构的详细说明,驱动方式如下传送至支点P的发动机动力通过收割部框架10传送至收割部前部,从而驱动所述拉起装置13、收割装置14、辅助输送带15、旋转钩耙器16、合流输送装置17、18、19以及供给输送装置20的根部夹持输送机构22。供给输送装置20的穗尖卡止输送机构21和中继输送机构23由在支点P分支出来的动力驱动。
如图11~13所示,在所述收割装置14中,收割刃动作方向相反的两组推剪机构14A、14B横向一列匹配设置,由此可以减少收割刃往复动作造成的驱动振动。即,左右的各个推剪机构14A、14B的收割刃14a、14b分别通过刀头68a、68b而与一对驱动臂67a、67b卡合连动,该一对驱动臂67a、67b左右并列配置在收割宽度的中央附近,两个驱动臂67a、67b以一定的冲程向相反的方向左右摆动,由此左右的收割刃14a、14b向相反的方向左右移动。另外,两个驱动臂67a、67b通过一对齿轮69a、69b啮合连动,并且其中一个驱动臂67a通过链接杆70与曲柄臂27连动连结,该曲柄臂27可以围绕纵向轴心x驱动旋转地配置在收割部框架10的前端部,由于曲柄臂27向一定方向连续旋转,其中一个驱动臂67a以预定的角度往复摆动,另一个驱动臂67b与其连动并以相反相位往复摆动。在这里,所述曲柄臂27配置在所述合流输送装置17、18、19的合流处的下方,通过该曲柄臂27的旋转动作,稻草屑或尘土难以滞留在禾杆输送路径的下部。另外,在曲柄臂27的上端设置有伞状的凸缘部27a,由此可以防止落下的稻草屑等缠绕付着。
如图8所示,拉起装置13的结构如下拉起链32卷绕张紧设置在驱动链轮31、张紧轮28、以及配置在箱下部的惰轮29上,所述驱动链轮31配置在拉起箱30的上部,在拉起链32上升降自如地枢轴安装有多个拉起爪33。连结驱动链轮31的驱动链轮轴34通过以下方式连动连结在副轴35上,该副轴35横跨支承在拉起装置13组的上部附近。
管状支柱37竖立设置在与所述收割部框架10的前端正交并横跨连设的横长的驱动箱36的左右两端附近,在该管状支柱37的上端之间架设有圆柱形的副箱38,所述副轴35插通该副箱38并由其支承,通过收割部框架10的内置传动轴9传送至驱动箱36的内置传动轴8的动力通过其中一个支柱37的内置传动轴39传送至副轴35。
如图6所示,圆柱形的拉起驱动箱40从所述拉起箱30的上端后部向上方延伸,该拉起驱动箱40的上端部连结在所述副箱38上,插通拉起驱动箱40的拉起驱动轴41的上端部通过锥齿轮42、43与所述副轴35连动连结,拉起驱动轴41的下端部通过锥齿轮44、45与拉起箱30的驱动链轮轴34连动连结。
为了容易疏通拉起装置31后部的禾杆输送路径中的阻塞并容易对输送机构进行检查维修,在并列配置的六个所述拉起装置13中,可以扬起摆动除了两端的拉起装置13(L)、13(R)之外的内侧的四台拉起装置13。
如图8所示,插通副轴35的所述副箱38在其长度方向上被分为四部分,左右的外侧副箱部分38a、38b连结固定在支柱37上,并且左内侧副箱部分38c和右内侧副箱部分38d分别可以围绕副轴35的轴心Q在约90°的范围内向上方转动。在内侧四台拉起装置13中,相邻的左边两台拉起装置13的拉起驱动箱40与左内侧副箱部分38c连结,并且相邻的右边两台拉起装置13的拉起驱动箱40与右内侧副箱部分38d连结。左边两台拉起装置13的下部相互连结,并且右边两台拉起装置13的下部也相互连结,内侧四台拉起装置13能够以相邻的两台为单位而围绕副轴35的轴心Q分别向上方扬起摆动。左右外侧副箱部分38a、38b通过支承架46相互连结,并由从合流输送部竖立设置的支柱架47支承。
如图9所示,拉起箱30的下部可以分离地连结在从所述驱动箱36向前方延伸的分禾框架48的前部。在分禾框架48上竖立设置有连结托架48a,该连结托架48a通过使用带扣51的卡合锁定机构50装卸自如地连结在连结件30a上,该连接件30a设置在拉起箱30的下部背面。
因此,通过拆下插入连结在分禾框架48前端的分禾器49并解除卡合锁定机构50的锁定,可以大幅扬起摆动两台一体的拉起装置13。扬起的拉起装置13通过气缸52而保持扬起姿态,由于拉起装置13扬起摆动,收割部3的前方大幅敞开,从而可以容易地检查维修收割部3。
如图10所示,所述驱动链轮31键连结在驱动链轮轴34上。在驱动链轮31的轮毂部31a的内周上形成的键槽55的周向宽度被设定为与打入到驱动链轮轴34中的键56的宽度相比足够大,在向正常的旋转方向F传动的状态下,形成反转方向上的旋转调节量s。该旋转调节量s的大小被设定为比拉起装置13的反扬角α大。
因此,如果拉起装置13在副轴35停止旋转的状态下围绕副轴35的轴心Q扬起摆动,则从动侧的锥齿轮43相对于固定的驱动侧的锥齿轮42以反扬角向与正常的拉起驱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旋转,由于预先设置在驱动链轮轴34和驱动链轮31之间的旋转调节量s,驱动链轮31不会反向转动,因此拉起链32不会反向转动。
其他实施方式一也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构成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合流输送装置的一个部位可以相对于其他部位移动,通过移动所述位置部位,合流输送装置的合流输送路径敞开。下面,根据图14~17来说明该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
如图14~17所示,机体右侧的合流输送装置19的根部输送机构19a的夹持导轨19d和中间的合流输送装置18的根部输送机构18a的夹持导轨18d安装在支承架61上,在该支承架61上设置有辅助输送带15和旋转钩耙器16,该支承架61通过导向机构62可以向前后方向滑动地受到支承。
另外,中间的合流输送装置18的根部输送机构18a的输送链18c和机体左侧的合流输送装置17的根部输送机构17a的夹持导轨17d安装在支承架65上,在该支承架65上设置有辅助输送带15和旋转钩耙器16,该支承架65通过导向机构62可以向前后方向滑动地受到支承。
在图17中示出了所述支承架65的导向机构62的结构。该导向机构62按照以下方式构成方筒形的支承臂65a可以前后滑动地内嵌并支承在连设固定于收割部框架10上的圆柱形支承托架63上,该支承臂65a从所述支承架65向后方延伸。通过转动操作螺旋千斤顶机构64的螺纹轴64a,可以通过导向机构62而使支承架61前后移动。
因此,如图15所示,通过使构成合流输送装置18、19的一部分的支承架61前后移动并使夹持导轨19d、18d(“一个部位”的一个示例)相对于输送链19c、18c(“其他部位”的一个示例)向前方远离,可以使机体右侧和中间的合流输送路径R、C敞开,从而可以容易地疏通阻塞。另外,如图16所示,通过使构成合流输送装置17、18的一部分的支承架65向前移动并使夹持导轨17d(“一个部位”的一个示例)相对于输送链17c(“其他部位”的一个示例)向前方远离,可以使机体左侧的合流输送路径L敞开,从而可以容易地疏通阻塞。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对于穗尖输送机构17b、18b、19b,也可以按照与上述根部输送机构17a、18a、19a相同的方式而使合流输送路径L、R、C敞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例如收割宽度中央的拉起装置等的预定拉起装置能够扬起摆动就可以,而不必需相邻的多个拉起装置能够一体扬起摆动。
其他实施方式二下面,根据图18~21来说明其他实施方式一的其他示例。
如图18所示,机体右侧的合流输送装置19的根部输送机构19a的夹持导轨19d和中间的合流输送装置18的根部输送机构18a的夹持导轨18d安装在支承架61上,在该支承架61上设置有右侧第二根和第三根辅助输送带15以及旋转钩耙器16,该支承架61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地受到支承。此时,配置在机体右侧的合流输送路径R与中间的合流输送路径C之间的所述支承架61的移动方向T被设定为相对于两两合流输送路径R、C的方向的中间方向。
如图20所示,机体右侧的合流输送装置19的穗尖输送机构19b的导向杆19g和中间的合流输送装置18的穗尖输送机构18b的导向杆18g向后呈悬臂状地连结在支承臂61a上,该支承臂61a用于支承从所述支承架61向前方延伸的辅助输送带,所述支承架61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改变位置。
因此,如图19、21所示,如果使支承架61向前方移动,则使夹持导轨19d、18d(“一个部位”的一个示例)相对于带突起输送链19c、18c(“其他部位”的一个示例)向前方远离,并且使导向杆19g、18g(“一个部位”的一个示例)相对于输送链19f、18f(“其他部位”的一个示例)向前方远离,从而使机体右侧和中间的合流输送路径R、C敞开。因此,可以容易地疏通合流输送路径R、C中的阻塞。
支承中间的合流输送装置18的所述支承架65的位置固定,与此相对,在机体左侧的合流输送装置17中,卷绕支承根部输送机构17a的带突起输送链17c和穗尖输送机构17b的输送链17f的输送框架66能够以驱动轴轴心y为中心而向横向外侧后退摆动地受到支承。
因此,如图19、21所示,通过使输送框架66以驱动轴轴心y为中心而向横向外侧后退摆动,使带突起输送链17c(“一个部位”的一个示例)和输送链17f(“一个部位”的一个示例)分别相对于夹持导轨17d(“其他部位”的一个示例)和导向杆17g(“其他部位”的一个示例)远离移动,从而可以使机体左侧的合流输送路径L敞开。因此,能够容易地疏通合流输送路径L中的阻塞。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例如收割宽度中央的拉起装置等的预定拉起装置能够扬起摆动就可以,而不必需相邻的多个拉起装置能够一体扬起摆动。
其他实施方式三如图22所示,固定拉起装置13的下部的所述卡合锁定机构50也可以具有以下结构挂钩58卡止在锁销57上,该锁销57固定在拉起箱30的背面,该挂钩58可以手动地围绕支点a上下转动操作地安装在分禾框架48的托架48a上。
其他实施方式四如图23~26所示,所述卡合锁定机构50也可以具有以下结构在支承部件59上向前设置左右一对具有槽的锁销60,该支承部件59固定设置在分禾框架48的托架48a上,并且在拉起箱30的背面安装可以手动地围绕支点b上下转动操作的挂钩75,可以使该挂钩75从上方卡入具有槽的锁销60的卡止槽76。在该结构中,从所述挂钩75延伸的操作把手61a可以兼作将直立的禾杆导入所述辅助输送带15的导向装置。
其他实施方式五如图27所示,也可以是配置在所述拉起装置13的下部前方的分禾器55能够与拉起装置13一体扬起移动的结构。这样一来,不需要装卸分禾器55,并且当扬起摆动拉起装置13时收割部的前端部敞开得更大。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地疏通阻塞或进行检查维修。
其他实施方式六如图28所示,也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构成配置在所述拉起装置13的下部后方的合流输送部,即,中间两根辅助输送带15和旋转钩耙器16以及中间两根合流输送装置18可以与拉起装置13一体扬起移动。这样一来,通过扬起摆动拉起装置13可以空出作业空间,并且禾杆阻塞处的一部分也会敞开。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地疏通阻塞。
其他实施方式七调节机构s,也可以用以下结构来代替上述的结构。
如图29所示,安装在所述拉起驱动轴41上的从动侧的锥齿轮43有间隙地嵌入支承在拉起驱动轴41上,并且具有调节量的爪形离合器71介于锥齿轮43和拉起驱动轴41之间。该爪形离合器71按照以下方式构成突出设置在锥齿轮43的轮毂部端面的对角位置的一对爪72与突出设置在离合器部件73的外周对角位置的一对爪74啮合,该离合器部件73与拉起驱动轴41的端部键连结。如图30所示,在该爪形离合器71中,在向正常的旋转方向F传动的状态下,形成有反转方向上的啮合旋转调节量s。并且,该啮合旋转调节量s的大小被设定为比拉起装置13的反扬角α大。
因此,如果拉起装置13在副轴35停止旋转的状态下围绕副轴35的轴心Q扬起摆动,则从动侧的锥齿轮43相对于固定的驱动侧的锥齿轮42以反扬角向与正常的拉起驱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转动,由于预先设置在爪形离合器71中的旋转调节量s,驱动轴41不会反向转动,因此拉起链32不会反向转动。
权利要求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具有左右并列配置在收割部的前部的多个拉起装置以及左右并列配置在所述拉起装置后方的多个合流输送装置,在所述拉起装置中,预定的拉起装置可以扬起摆动地受到支承,所述合流输送装置具有根部输送机构和穗尖输送机构,并将收割的禾杆合流输送到收割宽度的中间位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多个所述拉起装置可以一体扬起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起装置与横跨支承在其上部的副轴通过齿轮连动,并且所述拉起装置能够以所述副轴的轴心为中心而扬起摆动地受到支承,所述副轴和所述拉起装置的驱动链轮轴通过齿轮连动,该齿轮传动系统具有卡合传动机构,该卡合传动机构具有所述拉起装置的反扬角以上的旋转调节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链轮轴和外嵌安装在该驱动链轮轴上的驱动链轮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拉起装置的下部的分禾器可以与拉起装置一体扬起移动地受到支承。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输送装置可以与所述拉起装置一体扬起移动地受到支承。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装卸自如地连结分禾框架和所述拉起装置的卡合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分禾框架和所述拉起装置的下部背面之间,该分禾框架向前呈悬臂状地固定配置在收割部的下部。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合流输送装置的合流输送路径敞开,至少一部分所述合流输送装置的一个部位可以相对于其他部位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合流输送路径敞开,所述根部输送机构的带突起输送链可以相对于夹持导轨后退移动,该夹持导轨与所述带突起输送链对置,并且所述穗尖输送机构的输送链可以相对于导向杆后退移动,该导向杆与所述输送链对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合流输送路径敞开,与所述根部输送机构的带突起输送链对置的夹持导轨可以向前方移动,并且与所述穗尖输送机构的输送链对置的导向杆可以向前方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在该联合收割机中,在收割部的前部左右并列配置有多个拉起装置,并且预定的拉起装置可以扬起摆动地受到支承。通过摆动拉起装置,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维修保养。相邻的多个拉起装置(13)可以一体扬起摆动。
文档编号A01D57/22GK1891025SQ20061006822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日
发明者西田和彦, 平井良介, 片山靖彦, 征矢保, 池田太, 松林智也, 福井祐己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