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粕品质改良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8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豆粕品质改良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粕品质改良工艺,属于豆粕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按照提取的方法不 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二种。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 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 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 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 高,是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豆粕主要成分为蛋白 质、碳水化合物。豆粕经一般加工或直接作为畜禽饲料。现有豆粕加 工包括清理、接种混合、发酵、烘干、成品打包几个工段。其缺点是 工艺简单,缺少蒸煮工艺,豆粕成硬性且含杂菌,影响蛋白酶的吸收, 降低转化率和氨基酸含量,延长发酵时间,这样造成了成品质量不稳 定,发酵设备和加工成本的增加。
饲用豆粕一般是高温豆粕,蛋白变性比较严重,溶解性较差,会 影响蛋白的消化,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和胀气因子,这些对 于畜禽,特别是对幼仔来说是不利的。
但是由于豆粕蛋白来源量大,相对于鱼粉来讲价格较低,是词料 配比中主要的蛋白来源,目前尚无更好的替代品。因此对豆粕加以改 良,提高其消化率,降低其抗营养因子,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豆粕品质改良工艺,解决现有高温豆粕 存在的蛋白变性比较严重、溶解性较差、会影响蛋白的消化,而且还 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和胀气因子的不足,通过本发明改善现有高温豆粕的品质,添加到畜禽饲料中后,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有 利于动物的生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豆粕品质改良工 艺,包括清理、接种混合、发酵、烘干、成品打包,其特征是,在所 述清理与接种混合工艺间增加蒸煮和冷却工艺,发酵采用恒温恒湿发 酵工艺,烘干采用低温烘干工艺。
所述蒸煮在蒸煮罐内采用高压(温)、短时间蒸料,压力为
0. 18-0. 22MPa,温度为115-125。C,时间为18-22分钟,豆粕与水、 蒸汽的质量比为1:1。
所述冷却是蒸煮罐在卸料前先通过水力喷射器及多级泵抽真空降 低温度,使罐内温度从115-125'C降至78-82"C左右出料,物料通过在 带有风冷机的筛网上行走,冷风透过筛网进入物料进行冷却至所需温 度。
所述恒温恒湿发酵是冷却后的物料经输送机输送至发酵床内进行 发酵,用发酵剂发酵豆粕,相对湿度100%,发酵时间24小时 36小 时,发酵温度38-4CTC,发酵剂用量当豆粕质量的0. 5%。
所述低温烘干是发酵床出来的物料进入活态烘干塔内进行烘干, 温度为78-83°C,时间根据出料成品的含水量调节,成品含水量高, 就将料层厚度加厚,物料在烘干塔内的停留时间长,如果成品含水量 低,设定降低料层厚度,縮短在烘干塔内的停留时间。
本发明通过对豆粕进行蒸煮、冷却和发酵,利用微生物在豆粕原 料中的生长繁殖的新陈代谢,积累有用的菌体、酶和中间代谢产物, 从而达到改良豆粕的现有蛋白变性比较严重,溶解性较差等不良品质, 改良后的豆粕具有以下优点①提高了豆粕蛋白的溶解度,利于消化; ②减小了豆粕中蛋白的分子量,其中的一部分已达到小肽水平甚至氨 基酸水平,可以直接被动物吸收;③发酵豆粕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和 鲜味,有一定的诱食作用,适口性较好;④豆粕中一些多糖分子也在发酵过程中得到了分解,这对于动物的消化也是有利的,特别是一些 胀气因子,也被微生物在发酵中降解,本发明使原豆粕品质发生了质 的变化,可替代价格较高的鱼粉作为饲料中主要的蛋白来源,有利于 降低词料价格。
具体实施例方式
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依次包括清理、蒸煮、冷 却、接种混合、恒温恒湿发酵、低温烘干、成品打包工艺。
本发明的特点是增加蒸煮工艺,把原料豆粕放置在蒸煮罐中蒸煮, 使它含有的蛋白质适度变性,同时杀死皮上的杂菌。蒸煮全部均匀熟 透,达到既酥又软,利于蛋白酶的吸收,縮短发酵时间;发酵采用在发 酵床内恒温恒湿发酵,使其达到最佳的发酵要求;烘干采用在活态烘 干塔内低温干燥烘干,保证成品质量。
一、 清理
清理是对原料的清理,目的是除去豆粕中的铁、石等杂质,保证 设备的运行,提高成品质量。原料豆粕经卸粮提升机输送依次进入初 清筛、去石机、永磁筒的净化工序,清理后的豆粕提升至豆粕计量仓。 自动计量来料的多少,有利于成本核算。整个系统带有除尘装置,保 证工作环境的洁净。
二、 蒸煮
进入计量仓的豆粕通过变频螺旋输送机计量输送至蒸煮锅内,加 入水和蒸汽蒸煮。目的是对原料进行灭菌,使豆粕生理有害物质在高 温条件下失去活性,提高全氮利用率。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蒸煮全 部均匀熟透,达到既酥又软,保持整粒不烂为标准,如果蒸得不熟透, 豆粕成硬性,不利于蛋白酶吸收,降低转化生成率和氨基酸含量,延 长发酵时间。若过于酥烂,则发酵困难,杂菌极易丛生。蒸煮锅采用 高压(温)、短时间蒸料,按一定比例加水、加蒸汽。达到精确控温、 控湿。三、 冷却
因酶菌不耐温,与高温的豆粕接触会导致酶失活,所以蒸煮后的 物料需要降温,达到接种酶所需要的温度。蒸煮罐在卸料前先通过水
力喷射器及多级泵抽真空降低温度,使罐内温度从12(TC将至8(TC左 右。降温后打开门盖出料,物料通过在带有筛网的风冷机上行走,冷 风透过筛网进入物料进行冷却,使之达到所需温度。
四、 接种混合
冷却后的物料通过定量螺旋输送机输送至混合机,酶菌人工加料 进入计量仓通过定量螺旋输送机输送至混合机,计量仓秤重传感器与 豆粕定量螺旋输送机连锁使酶菌和豆粕按一定比例进入混合机混合。 混合机采用高效连续混合机,混合效率高,无死角,操作维修方便。
五、 恒温恒湿发酵 冷却后的物料经过刮板输送机及罗茨风机输送至连续式发酵床内进行 发酵。用发酵剂发酵豆粕,发酵剂采用少孢根霉RT-3菌丝,或根霉孢 子,或采用多菌种作发酵剂对豆粕进行混合发酵,酵母菌y-021、y-028 、 乳酸菌Lc三种菌株共同作用于豆粕中发酵,发酵剂用量为豆粕质量的 0.5%,相对湿度100%,发酵时间24小时 36小时,发酵温度39。C, 发酵目的降低蛋白质的分子量为小分子蛋白和小肽的无抗原优质 小肽蛋白源,并可产生大量益生菌、寡肽、谷氨酸、乳酸、维生素、 等物质。
六、 低温烘干
经发酵床出来的物料进入活态烘干塔内进行烘干。因烘干的温度 过高会导致蛋白变性,所以发酵豆粕需要低温烘干。目前国内可以达 到低温烘干要求的设备有滚筒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等。温度为78-83 °C,时间根据出料成品的含水量调节,如果成品含水量高,就将料层 厚度加厚,物料在烘干塔内的停留时间长,如果成品含水量低,设定 降低料层厚度,縮短在烘干塔内的停留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豆粕品质改良工艺,包括清理、接种混合、发酵、烘干、成品打包,其特征是,在所述清理与接种混合工艺间增加蒸煮和冷却工艺,发酵采用恒温恒湿发酵工艺,烘干采用低温烘干工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粕品质改良工艺,其特征是, 所述蒸煮在蒸煮罐内采用高压(温)、短时间蒸料,压力为 0. 18-0. 22MPa,温度为115_125°C,时间为18-22分钟,豆粕与水、蒸汽的质量比为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粕品质改良工艺,其特征是, 所述冷却是蒸煮罐在卸料前先通过水力喷射器及多级泵抽真空降低 温度,使罐内温度从115-125。C降至78-82。C左右出料,物料通过在 带有风冷机的筛网上行走,冷风透过筛网进入物料进行冷却至所需温 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粕品质改良工艺,其特征是, 所述恒温恒湿发酵是冷却后的物料经输送机输送至发酵床内进行发 酵,用发酵剂发酵豆粕,相对湿度100%,发酵时间24小时 36小时, 发酵温度38-40°C,发酵剂用量为豆粕质量的0. 5%。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豆粕品质改良工艺,其特征是,所 述低温烘干是发酵床出来的物料进入活态烘干塔内进行烘干,温度为 78-83°C,时间根据出料成品的含水量调节,成品含水量高,就将料层 厚度加厚,物料在烘干塔内的停留时间长,如果成品含水量低,设定 降低料层厚度,縮短在烘干塔内的停留时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粕品质改良工艺,属于豆粕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豆粕进行蒸煮、冷却和发酵,利用微生物在豆粕原料中的生长繁殖的新陈代谢,积累有用的菌体、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从而达到改良豆粕的现有蛋白变性比较严重,溶解性较差等不良品质,改良后的豆粕提高了豆粕蛋白的溶解度;减小了豆粕中蛋白的分子量,其中的一部分已达到小肽水平甚至氨基酸水平;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和鲜味;豆粕中一些多糖分子也在发酵过程中得到了分解,这对于动物的消化也是有利的,特别是一些胀气因子,也被微生物在发酵中降解,本发明使原豆粕品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可替代价格较高的鱼粉作为饲料中主要的蛋白来源,有利于降低饲料价格。
文档编号A23K1/14GK101601438SQ20091003147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9日
发明者冯纪网, 张文儒, 斌 徐, 胡晓军, 俊 马 申请人:江苏牧羊迈安德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