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62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氟酰胺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由丝核菌引起的水稻乡丈枯病和小麦紋枯病都是分布范围广、危害重的世界性病害,它们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发病的初侵染源。近年来,随着作物品种、栽培制度和肥水条件的改变,紋枯病的危害程度逐年增加,给水稻和小麦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化学防治是进行植物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然而当前使用的杀菌剂如多菌灵、曱基硫菌灵等防治效果不佳,同时,这些药剂由于长期单一过度使用,已经使病菌产生了抗药性,且抗性不断增强。氟酰胺(Flutolanil)是一种具有内吸活性的酰胺类杀菌剂,其结构式如下<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formula>氟酰胺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持效期长,其作用机制是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链中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抑制天门冬氨酸盐和谷氨酸盐的合成,阻碍受感染体上菌丝的生长和穿透,引起菌丝的消失。主要用于防治丝核菌引起的立枯病、纟丈枯病等病害。但是氟酰胺的防效不是很好,且长期使用,也面临产生抗性的风险。将氟酰胺与其它不同结构类型的有效成分组合应用,不仅能够明显提高实际防效,降低用药量,还有助于避免病菌抗性的发生和延緩抗药性的产生速度,是解决抗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开发含有氟酰胺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旨在解决现有单剂农药防治效果差、易导致病害产生抗药性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其中,含有有效量的如下活性成分氟酰胺(A);以及三峻类化合物己峻醇、戊唑醇、烯唑醇、三峻酮、三唑醇、氟环唑、氟全唑、氟珪唑、腈菌唑、戊菌喳、四氟醚哇、联苯三喳醇、环丙唑醇中的一种(B)。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高效、广谱、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的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此类化合物对多种作物的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所述三唑类化合物具体为己唑醇(hexa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RS)國2-(2,4-二氯苯基)画1画(1H-1,2,4-三唑-l-基)-己-2-醇;戊唑醇(tebu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RS)-1-(4-氯苯基)-4,4-二甲基隱3-(1H-l,2,4-三唑-l-基曱基)戊-3-醇;烯唑醇(dini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1-(2,4-二氯苯基)-4,4-二甲基-2-(1,2,4-三唑-l-基)-1-戊烯-3-醇;三唑酮(triadimefon)的化学名称为l-(4-氯苯氧基)-3,3-二曱基-I-(IH-1,2,4-三唑-l-基)-2-丁酮;三唑醇(triadimenol)的化学名称为1-(4-氯苯氧基)-3,3-二曱基-1-(111-1,2,4-三唑-1基)丁基-2-醇;氟环唑(epoxi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2RS,3RS)-l-[3-(2-氯苯基)-2,3-环氧-2-(4-氟苯基)丙基]-1氢-l,2,4-三唑;氟硅唑(flusilazole)的化学名称为双(4-氟苯基)曱基(1H-l,2,4-三唑-l誦基曱基)曱硅烷;氟会峻的英文名牙尔是fluquinconazole;腈菌唑(myclobutani)的化学名称为2-(4-氯苯基)-2-(1&1,2,4-三唑-1-曱基)己腈;戊菌唑(pen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l-[2國(2,4-二氯苯基)戊基]-lH-l,2,4-三峻.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2-(2,4-二氯苯基)-3-(1H-1,2,4陽三w上國l-基)丙基-l,l,2,2,-四氟乙基醚;联苯三唑醇(bitertanol)的化学名称为l-联苯氧基-3,3-二曱基-l-(lH-l,2,4-三唑-l-基)-2-丁醇;环丙唑醇(cypro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2118,3118)-2-(4-氯苯基)-3-环丙基誦l誦(lH國l,2,4國三峻-l-基)丁-2-醇。上述杀菌剂均是本领域公知的药剂,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获得。本发明组合物中,活性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50:11:50,优选质量比例为20:11:10。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添加各种本领域常用的助剂,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和微乳剂,制剂中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90%。上述各种剂型杀菌组合物除包括活性成分氟酰胺和三唑类化合物之外,悬浮剂还包括水、分歉剂、增稠剂、防冻剂和润湿剂;可湿性粉剂还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乳油还包括有机溶剂、助溶剂和乳化剂;水乳剂还包括有机溶剂、分散剂、乳化剂和水;微乳剂还包括有机溶剂、乳化剂和水;水分散粒剂还包括M剂、崩解剂、填料和湿润剂。有机溶剂可选择异丙醇、二曱苯、N,N-二曱基曱酰胺、环乙酮、曱苯、二曱基亚砜、甲醇、乙醇、三甲基环乙烯酮、N-辛基吡咯烷酮、N-吡咯烷酮、丙5醇、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曱醚、丁醚、乙酸乙酯、^: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助溶剂可选择N-甲基吡咯烷酮、二曱基曱酰胺、乙醇、丙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分散剂可选择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磺酸钙、拉开粉、NNO(亚曱基二萘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钧、聚羧酸盐、烷基苯磺酸钧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可选择农乳600#(苯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1601#(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农乳500#(烷基M酸钓)、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米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千基二曱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农乳34#(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AEO系列(肪醇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可选择丙三醇、尿素、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湿润剂可选择曱基M酸钠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烷基苯磺酸4丐、茶枯粉、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月桂醇基硫酸钠、洗衣粉、拉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可选择辟b酸铵、尿素、膨润土、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可选择黄原胶、羟曱基纤维素、曱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聚乙烯醇中一种或多种。填料可选择白碳黑、高岭土、轻质碳酸钩、滑石、蒙脱土或凹凸棒石、浮石、碎砖、海泡石或膨润土以及非吸附性钙质土或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用于防治丝核菌引起的病害,尤其是水稻紋枯病和小麦紋枯病。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拌种、浸种、喷雾、撒粉,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组合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混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2、组合物中两种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不同,减轻了对病菌的单一选择压力,有利于克服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和延緩抗性的产生速度;3、药剂混配后防效明显提高,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4、扩大了防治谱,对其它病害也有兼治作用,可以达到一药多治的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一)配方及制剂加工实施例1、可湿性粉剂的加工及实施例将活性成分氟酰胺和三唑类化合物、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制得可湿性粉剂。7实施例1:51%氟酰胺'己唑醇可湿性粉剂氟酰胺50%,己唑醇1°/。,十二烷基石克酸钠2%,木质素石黄酸钠3%,NNO5%,白碳黑10%,高岭土补足至100%。实施例2:33%氟酰胺.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氟酰胺30%,烯唑醇3%,NNO5%,木质素石黄酸钓5%,拉开粉0.5%,高岭土补足至100%。实施例3:90%氟酰胺'戊唑醇可湿性4分剂氟酰胺10%,戊唑醇80%,木质素磺酸钩5%,茶枯粉2%,拉开粉0.5%,白碳黑1%,凹凸棒土补足至100%。实施例4:42%氟酰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氟酰胺2%,三唑酮40%,茶枯粉7%,木质素磺酸钩5%,十二烷基碌^酸钠0.5%,膨润土10%,凹凸棒土补足至100%。实施例5:31%氟酰胺.戊菌唑可湿性4分剂,氟酰胺30%,戊菌唑1%,木质素磺酸钩5%,NNO5%,十二烷基硫酸钠0.5%,膨润土10%,凹凸棒土补足至100%。实施例6:22%氟酰胺'联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氟酰胺2%,联苯三唑醇20%,茶枯粉8°/。,NNO4%,拉开粉0.5%,膨润土15%,硅藻土补足至100%。实施例7:25%氟酰胺'氟硅唑可湿性粉剂氟酰胺5%,氟硅唑20%,茶枯粉7%,木质素磺酸钙5%,十二烷基碌u酸2、乳油的加工及实施例按配方比例,将足量的氟酰胺和三唑类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必要时加热溶解后使用)和其它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实施例8:21%氟酰胺.己唑醇乳油氟酰胺20%,己唑醇1%,N-曱基吡咯烷酮15%,农乳1601#5%,农乳500#5%,二甲苯补足至100%。实施例9:14%氟酰胺*戊唑醇乳油氟酰胺12%,戊唑醇2%,农乳500#3%,农乳600#5%,甲醇20%,环己酮10%,二曱苯补足至100%。实施例10:10%氟酰胺.烯峻醇乳油氟酰胺5%,烯唑醇5%,农乳1601#7%,农乳22015%,DMF20%,环己酮5°/。,二曱苯补足至100%。实施例11:20%氟酰胺.联苯三唑醇乳油氟酰胺5%,联苯三唑醇15%,农乳700#8%,NP-105%,农乳500#3%,DMF20°/。,异丙醇10%,二曱苯补足至100%。实施例12:11%氟酰胺'三唑酮乳油氟酰胺1%,三唑酮10%,N-曱基吡咯烷酮10%,农乳1601#5%,农乳500#5%,二曱苯补足至100%。氟酰胺9%,氟环唑1%,农乳500#3°/。,农乳601#5%,曱醇20%,环己酮10°/。,二曱苯补足至100°/。。实施例14:24%氟酰胺.腈菌唑乳油氟酰胺20%,腈菌唑4%,农乳600#8%,NP-105%,DMF10%,二氯曱烷10%,二曱苯补足至100%。实施例15:18%氟酰胺.四氟醚唑乳油氟酰胺3%,四氟醚唑15%,农乳601#7%,农乳2201#5%,DMF15%,二氯甲烷10%,环己酮10%,二曱苯补足至100%。3、悬浮剂的加工及实施例将活性成分氟酰胺和三唑类化合物、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砂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半成品,分析后补加水混合均匀过滤即得成品。实施例16:31%氟酰胺.戊唑醇悬浮剂氟酰胺30°/。,戊唑醇1%,甲基萘磺酸钠曱醛缩合物10%,黄原胶0.5%,膨润土1%,农乳600#磷酸酯3%,丙三醇5%,水补足至100%。实施例17:22%氟酰胺.环丙唑醇悬浮剂氟酰胺20%,环丙唑醇2%,木质素磺酸钠5%,茶枯粉2%,膨润土2%,硅酸铝镁1%,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实施例18:30%氟酰胺.己唑醇悬浮剂氟酰胺27%,己唑醇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白碳黑2%,黄原胶0.5%,丙三醇5%,苯曱酸钠1%,水补足至100%。10实施例19:24%氟酰胺'烯唑醇悬浮剂氟酰胺4%,烯唑醇2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硅酸铝镁1%,乙二醇5%,有机硅0.5%,白碳黑2%,水补足至100%。实施例20:36%氟酰胺.三唑酮悬浮剂氟酰胺12%,三唑酮24%,茶枯粉2%,苯乙基酚具有乙烯醚磷酸酯2%,硅酸铝镁1%,丙三醇5°/。,有机硅0.3%,白碳黑2%,水补足至100%。实施例21:20%氟酰胺.三唑醇悬浮剂氟酰胺2°/。,三唑醇18%,木质素磺酸钠5%,SC-1012%,膨润土2%,硅酸铝4美1%,丙二醇5%,水补足至100%。实施例22:18°/。氟酰胺*氟喹唑悬浮剂氟酰胺15%,氟喹唑3%,木质素磺酸钠5%,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有机硅消泡剂0.3%,白碳黑1.5%,水补足至100%。实施例23:26%氟酰胺.腈菌唑悬浮剂氟酰胺2%,腈菌唑24%,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丙二醇5%,硅酸铝镁1%,有机硅消泡剂0.3%,膨润土1.5%,水补足至100%。4、水乳剂的加工及实施例按配方比例,将活性组分氟酰胺和三唑类化合物溶解于溶剂和助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制得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再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或将水相加入油相中,进行高速剪切,制得水乳剂。(根据品种不同,有时水相仅为水。)实施例24:12%氟酰胺*联苯三唑醇水乳剂氟酰胺10%,联苯三唑醇2%,DMF10%,二曱苯10%,异丙醇10%,丙三醇5%,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水补足至100%。实施例25:30%氟酰胺.三唑酮水乳剂氟酰胺20%,三唑酮10%,二曱苯10%,异丙醇15%,a-曱基萘10%,乙二醇5%,苯基酚聚氧乙烯醚7%,十二烷基^黄酸钓3%,水补足至100%。实施例26:5°/。氟酰胺.己唑醇水乳剂氟酰胺2.5%,己唑醇2.5%,DMF10%,a-曱基萘10%,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5%,脲2%,水补足至100%。实施例27:24%氟酰胺.戊唑醇水乳剂氟酰胺4%,戊唑醇20%,N-曱基吡咯烷酮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钩5%,农乳600#5%,水补足至100%实施例28:15%氟酰胺.氟硅唑水乳剂氟酰胺2%,氟硅唑13%,二甲苯10%,异丙醇10%,丙三醇5%,十二烷基MS吏钩2%,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5%,水补足至100%。实施例29:18°/。氟酰胺.氟环唑水乳剂氟酰胺16%,氟环唑2%,DMF10%,二甲苯5%,a-曱基萘10%,乙二醇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7%,十二烷基苯磺酸钓3°/。,水补足至100%。实施例30:20%氟酰胺'戊菌唑水乳剂氟酰胺2%,戊菌唑18%,二甲苯10%,异丙醇15%,丙二醇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5%,水补足至100%。5、微乳剂的加工及实施例按配方比例,将活性组分氟酰胺和三唑类化合物溶解于溶剂和助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制得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再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或将水相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拌,制得微乳剂。(根据品种不同,有时水相仅为水。)实施例31:10%氟酰胺.烯唑醇微乳剂氟酰胺9%,烯唑醇1%,N-曱基吡咯烷酮10°/。,异丙醇10%,农乳600#5%,农乳1601#5%,十二鍵J^克酸钠3%,水补足至100%。实施例32:12%氟酰胺'三唑醇微乳剂氟酰胺10%,三唑醇2%,DMF5%,环己酮15%,乙二醇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5%,农乳500#2%,水补足至100%。实施例33:8%氟酰胺.戊唑醇微乳剂氟酰胺4%,戊唑醇4%,环己酮15%,环己醇5%,甘油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5%,农乳600#8%,水补足至100%。实施例34:15%氟酰胺.腈菌哇卩微乳剂氟酰胺5%,腈菌唑10%,DMF10%,环己醇5%,乙二醇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曱醛缩合物5%,水补足至100%。实施例35:7%氟酰胺.四氟醚哇;微乳剂13氟酰胺1%,四氟醚唑6%,DMF8%,乙二醇5%,环己酮10%,丙三醇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5%,农乳500#5%,水补足至100%。实施例36:20%氟酰胺.氟环哇卩微乳剂氟酰胺15%,氟环唑5%,甲醇5%,环己酮10%,DMF10%,甘油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0%,农乳500#5%,水补足至100%。6、水M粒剂的加工及实施例将活性成分氟酰胺和三唑类化合物、助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制得水*性粒剂产品。实施例37:64%氟酰胺.氟硅唑水分散粒剂氟酰胺60%,氟硅唑4%,烷基萘磺酸钠5%,木质素磺酸钠7%,十二烷基硫酸钠2%,疏酸铵5%,轻质碳酸钓补足至100%。实施例38:56%氟酰胺*己唑醇水^:粒剂氟酰胺48%,己唑醇8%,茶枯粉5%,曱基萘磺酸钠曱醛缩合物10%,十二烷基硫酸钠1%,海藻酸钠2%,膨润土补足至100%。实施例39:80%氟酰胺'烯唑醇水分散粒剂氟酰胺30%,烯唑醇50%,木质素磺酸钠5%,茶枯粉5%,十二烷基硫酸钠2°/。,羧曱基淀粉钠2%,膨润土补足至100%。实施例40:90%氟酰胺'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氟酰胺20%,戊唑醇70%,NNO4%,木质素石黄酸钠3%,十二烷J^克酸钠1%,硅酸铝镁1%,硅藻土补足至100%。实施例41:51%氟酰胺.三唑醇水分散粒剂氟酰胺1%,三唑醇50%,烷基萘磺酸钠5%,木质素磺酸钩5%,十二烷基硫酸钠2%,硫酸铵5%,硅藻土补足至100%。(二)田间药效试'验1、氟酰胺与选定的三唑类化合物复配防治水稻紋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1)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水南独村一农户的水稻田,地块平整,故枯病常年发病较重,稻苗处于分蘖盛期;2)试验处理各供试药剂及用药量参照表1,以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5%己唑醇悬浮剂、43%戊唑醇悬浮剂、12.5%烯唑醇可湿性^=分剂、15%三唑醇可湿性;盼剂、15%三唑酮可湿性;盼剂为对照药剂,清水为空白对照;3)试验方法在发病初期,立即进行第一次喷雾,7天后进行第二次施药,每个处理4个小区,每小区20平方米。于药前和第二次药后IO天调查统计发病情况,每个小区5点随机取样,每点调查5丛,共25丛,调查叶鞘和叶片发病程度并分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Z(各级植抹发病数x该级代表值)病情指数=-xioo调查总植抹数x最高级代表值药前对照病情指数x药后处理病情指数防治效果(%)=(1--)xlOO药后对照病情指数x药前处理病情指数分级标准0级全4朱无病;l级第四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片叶);3级第三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林发病,提早枯死。表1氟酰胺与选定的三唑类化合物复配对水稻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由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氟酰胺与三唑类化合物复配后对水稻紋枯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尤其是药后10d的防效都在90°/。以上,-说明二者复配对水稻紋枯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同时,减少了有效成分的用量,降低了成本,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在试验过程中,还发现氟酰胺与三唑类化合物的复配组合物对稻痙病、稻曲病也有良好的防效,防效都在80%以上。2、氟酰胺与选定的三唑类化合物复配防治小麦统枯病的田间防效试验1)试验条件试验安排在河南郑州惠济区毛庄一农户的田中,试验田为砂壤质地,地势平坦,水浇条件良好,为多年种植小麦地块,紋枯病发生较重;2)试-验处理各供试药剂参照表2的用药量对种子进行处理,以20%氟酰胺可湿性^|=分剂、5%己唑醇悬浮剂、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清水为空白对照;3)试验方法种子处理后立即播种,每处理4个小区重复,每个小区20平方米。在返青期调查各处理小麦发病情况,每个小区采用5点随机取样,每点10株,共调查50株,调查植抹叶鞘发病程度并分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Z(各级植林发病数x该级代表值)病情指数=--xlOO调查总植林数x最高级代表值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凄史防治效果(%)=--xlOO对照病情指数分级标准O级,无症状;l级,叶鞘变褐;2级,叶鞘外具有明显的紋枯病斑;3级,病斑侵入叶鞘;4级,病斑侵入茎杆或者植抹枯死。表2氟酰胺与选定的三唑类化合物复配对小麦纟丈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药剂用量(ga丄/100kg种子)病情指数防效(%)33%氟酰胺.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实施例2)1003.4286.920%氟酰胺.三唑醇悬浮剂(实施例21)302.9088.930%氟酰胺'三唑酮水乳剂(实施例25)303.2287.71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由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氟酰胺与三唑类化合物复配后对小麦紋枯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说明二者复配对小麦紋枯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生物测定实例1氟酰胺与己唑醇复配对水稻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水稻紋枯病菌(采自田间,并经三次分离纯化)试验方法蚕豆离体叶片法。将水稻紋枯病菌用PDA培养基培养,待菌落刚长满培养亚时,用内径为7mm的打孔器从边缘打孔,打成的菌丝块用作接种体。选取叶位一致的蚕豆叶片,每处理10片,浸在配制好的药液中30秒,取出晾干,放入铺有保湿纸的培养亚中。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最后将菌丝块倒置接于叶片中央,并于28。C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待对照充分发病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斑直径,计算防治效果。<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formula>对照祸斑直径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p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Q,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毒力测定结果见表3。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o/供试药剂EC5Q)xlOO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V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xlOOCTC《80,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CTC>120,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表3的结果表明,氟酰胺与己唑醇在配比50:11:50之间,对7jc稻紋枯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0:1-1:10时,增效更明显,共毒系数都在180以上。表3氟酰胺与己唑醇复配对水稻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上面实施例中的己唑醇可以替换为三唑酮,在配比50:11:50之间,对水稻紋枯病菌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都在120以上,详见表4。表4氟酰胺与三唑酮复配对水稻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生物测定实例2氟酰胺与戊唑醇复配对小麦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睑对象:小麦纟丈枯病菌(采自田间,并经三次分离纯化)试验方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将小麦紋枯病菌用PDA培养基培养,待菌落刚长满培养皿时,用内径为7mm的打孔器从边缘打孔,打成的菌丝块用作接种体。分别取配好的药液5mL与定量的75mL灭菌培养基混合均匀,制成4个含药平板,以等量无菌水与培养基混合为对照。将菌丝块倒置接于平板中央,并于28。C培养箱内培养。5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直径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_7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组净生长量_处理组净生长量)/对照组净生长量]x100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i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Q,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毒力测定结果见表5。表5的结果表明,氟酰胺与戊唑醇在配比50:11:50之间,对小麦紋枯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0:1-1:10时,增效更明显,共毒系数都在170以上。表5氟酰胺与戊唑醇复配对小麦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上面实施例中的戊唑醇可以替换为三唑醇,在配比50:1-1:50之间,对小麦纟丈枯病菌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都在120以上,详见表6。表6氟酰胺与三唑醇复配对小麦故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中,含有有效量的如下活性成分氟酰胺(A);以及三唑类化合物己唑醇、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酮、三唑醇、氟环唑、氟喹唑、氟硅唑、腈菌唑、戊菌唑、四氟醚唑、联苯三唑醇、环丙唑醇中的一种(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活性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50:11:5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活性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20:卜1:10。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9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剂型为悬浮剂,所述悬浮剂还包括水、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和润湿剂。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所述可湿性粉剂还包括润湿剂、^剂和填料。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剂型为乳油,所述乳油还包括溶剂、助溶剂和乳化剂。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剂型为水乳剂,所述水乳剂还包括有机溶剂、分散剂、乳化剂和水。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剂型为微乳剂,所述微乳剂还包括有机溶剂、乳化剂和水。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所述水分散粒剂还包括分敎剂、崩解剂、填料和湿润剂。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组合物,其中,含有有效量的如下活性成分氟酰胺;以及三唑类化合物己唑醇、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酮、三唑醇、氟环唑、氟喹唑、氟硅唑、腈菌唑、戊菌唑、四氟醚唑、联苯三唑醇、环丙唑醇中的一种。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用于防治丝核菌引起的病害,具有如下优点1.混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2.组合物中两种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不同,减轻了对病菌的单一选择压力,有利于克服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和延缓抗性的产生速度;3.药剂混配后防效明显提高,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4.扩大了防治谱,对其它病害也有兼治作用,可以达到一药多治的效果。文档编号A01N43/653GK101637162SQ20091017380公开日2010年2月3日申请日期2009年9月8日优先权日2009年9月8日发明者刘胜召,建孔,张承来,曹明章,殷如龙申请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