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蜈蚣快速繁殖养殖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87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蜈蚣快速繁殖养殖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动物的养殖方法,尤其涉及蜈蚣快速繁殖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蜈蚣又叫天龙、白脚、松毛虫、百足虫,千足虫等,有红头、青头、金头等20多个品 种,是珍贵的二类中药材,目前非常紧缺。蜈蚣入药主治风毒疮肿、恶血积聚等症,具有怯 风、镇惊、抗癌、解毒、抗肿瘤、抗惊厥等作用,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畏热喜 寒,蜈蚣的主要繁衍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其适应性强,容易人工养殖。蜈蚣喜欢在枝木、淫 Iuan石堆、荒芜阴湿的茅草地及大石下等隐蔽处生活,昼伏夜出,晚秋后钻入离地面10 13厘米深的土中越冬,到翌年惊蛰后才开始活动。我国人工饲养的蜈蚣多为绿头少棘蜈蚣, 它的生长快,繁殖能力较高,一条成虫每年可孵出幼蜈蚣一百多条。蜈蚣为肉食动物,喜食 各种昆虫,如蝗虫、蟋蟀、蝉、蚱蜢、蜻蜒、蜘蛛,虫蛾等,饲料应以禽、兽肉食为主,如泥鳅、黄 鳝、蚯蚓、蜗牛、蝙蝠、鼠类、壁虎、蜥蜴、蛇类、蝇蛆、白蚁、地鳖虫等,以及其它动物性食品所 剩下的脚废料,如鸡血、杂骨、肠肚、禽毛、鱼虾小杂等。蜈蚣有时也屹瓜果、胡萝卜、西瓜皮 及植物嫩草。蜈蚣的价值越来越高,养殖规模化要求就越来越高,普通的散养繁殖成活率低,产 出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蜈蚣 快速繁殖养殖技术,从而提高蜈蚣的繁殖成功率。一、幼蜈蚣的饲养管理1.及时与母蜈蚣或种蜈蚣群分离蜈蚣的胚胎孵化到20天左右时,即已具备了初步形状,还必须在母亲的怀抱中再 度过20天的时间,这一时间叫育仔期。在此期间,虽然母蜈蚣并不给它们提供温度、湿度等 孵化条件,也不给它们提供营养物质、饮水等生长发育条件,更未发现仔蜈蚣与母体之间有 何血肉联系,但如果将此时的仔蜈蚣强行剥离母体,则它们就会很快死亡。这可能是因为 此时的仔蜈蚣体表的防御性外壳还未形成,体内的免疫系统也未发育完整,母蜈蚣将它们 抱于怀中时,会经常不断地在仔蜈蚣团的外表面舔舐,其唾液中含有的杀菌物质在它们的 外表面形成了一层防护膜,因而它们得以生成与继续发育。仔蜈蚣在育仔期中继续完成其胚胎发育过程,完成三次蜕皮,逐渐将卵黄吸入体 内利用。当仔蜈蚣各个系统已发育完整,外形上与成体蜈蚣已基本相似,体色由刚破卵膜时 的米白色变成蛋黄色时,仔蜈蚣即爬出母体的怀抱,在母体周边活动,母蜈蚣也开始自由活 动此时,仔蜈蚣即进入了幼蜈蚣阶段,它们已具备了捕捉食物、寻觅饮水、逃避敌害等方面 的本能,可以离开母体独立生活。由于此时母蜈蚣身体极度衰竭,急需营养,当受到突然刺 激时,容易咬食身边的幼蜈蚣。如在群养情况下,其他蜈蚣也易侵害刚下地的幼蜈蚣,因此要及时将幼体蜈蚣分出来。2.幼蜈蚣的初期饲养刚离开母体的幼蜈蚣放在较小的容器(如塑料盆、玻璃缸等)中养殖。每个直径 约0。5米的塑料脸盆可放养2——3窝同时出生的幼蜈蚣。大小分群,同龄期的几窝蜈蚣 最好放入同池内饲养,不得无故将同一窝的蜈蚣随机分配到各个池中养殖,因为我们观察 到蜈蚣间的相互干扰与残杀往往发生于不同窝的蜈蚣之间,而同窝内发生的较少。初期幼蜈蚣的饲料以蛋黄和牛奶较好,蛋黄搅成糜状后直接投放于塑料板上,而 牛奶则需要先溶于水,再以小海绵吸饱和,然后将小海绵置于塑料板上,每天更换一次。要 特别注意清洗塑料板与海绵,当发现海绵发出腐臭味时,应更换。半个月之后,应逐渐减少 蛋黄、牛奶喂量,同时饲喂蚯蚓等其他饵料。每平方米可放养4000条以上,以后随着蜈蚣的 蜕皮长大,其密度相应降低,到5厘米长(完成第三次蜕皮)后,密度降为2500——3000条 /平方米。二、种蜈蚣的饲养管理1、种蜈蚣到场后饲养者必须准备好的工作(1)准备好多个养殖池,以供引回的蜈蚣进行分级养殖。由于蜈蚣有互相残杀的习 性,因此,应将它们大小分开养殖。种蜈蚣的栖息床最好由饲养土堆成,饲养土则已经经过 暴晒消毒,并已调节好了含水量。(2)蜈蚣引回的第一夜,要用海绵吸足5% -10%的葡萄糖水放入暂养器具中,让 蜈蚣吸吮,糖水中还可兑少量奶粉或搅成糜状的蛋黄等,以利蜈蚣恢复体力。(3)在临产卵的季节引种蜈蚣最好还应先准备少量的“单间产房”,“单间产房”可 以由罐头瓶或其他筒状物制成。以便临产蜈蚣引回后即能安静、安全地产卵孵化。2、种蜈蚣的饲养管理要点(1)种蜈蚣的放养密度处于交配期的种蜈蚣,尚未肯定雌蜈蚣已受精时,必须合 群养殖,以便雌雄蜈蚣求偶交配,此时放养密度应为300-500条/平分米。(2)饵料与投饵,种蜈蚣一旦进入繁殖期,就需消耗大量的体能与营养物质,并且 在43天的时间内不食不饮。因此,在其繁殖产卵之前,必须供给质优量足的饵料,并且应多 种鲜活饵料搭配。每只蜈蚣并非每天都摄食,而是每饱餐一顿后2-3天内不再取食。(3)种蜈蚣饲养室的温度最好保持22-32 °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60% -70%,饲养土湿度维持在15% _20%。可开启供暖设施,以维持室温的稳定,夏季气候 炎热时,应经常在饲养室内撒冷水降温,减少饲养土的厚度至5厘米厚,增加饲养土的湿度 至20%左右。(4)供给足够的饮水。在投喂饲料的同时也要供给足够的饮水。每3-5天换水一 次,不能断水。气温达到35度时,不注意供水,蜈蚣会因脱水而死。(5)隔离饲养怀孕的种蜈蚣,将要产卵的母体体态臃肿,腹部几乎贴在地面,行动 迟缓,较易辩论。最好在养殖盆内放一小盆或用罐头瓶子单独饲养以免受其它蜈蚣的干扰。3、种蜈蚣的繁殖蜈蚣一般一年产卵两次,每次产卵40-60枚左右,产卵后蜈蚣将卵抱在怀内孵化。 孵化20天左右出壳,45天之后才能离开母体独立生活。孵化期间应保持安静和适宜的温、 湿度,一般温度应控制在25 32°C之间,湿度应控制在50% —70%之间。
4
首先,在未确定雌蜈蚣是否已与雄蜈蚣交配过,体内是否已储备有精液的情况下, 雌蜈蚣与雄蜈蚣应合群饲养,以给它们交配的机会,雌雄比例最好定为4 1,可采用循环 杂交配种。一旦7——10天所投食物都未被蜈蚣动过,这说明雌蜈蚣可能已经钻入饲养土 中产卵,正在孵化。雌蜈蚣孵卵与育仔时间约为45天左右,在此期间,它不食不饮。此期间 需要注意的是保持环境安静,尽量不要在饲养室内突然开关强烈的灯光,不要搬运蜈蚣和 孵化巢,尽量防止蚂蚁等小虫进入孵化巢,尽量维持温度、湿度等的相对平衡。总之尽量不 要对孵化期的雌蜈蚣施加突发性刺激与惊扰,否则,雌蜈蚣会立即吞食自己的卵团或幼子, 造成孵化失败。三、适时采收与留种当蜈蚣生长到第五龄时,绝大多数蜈蚣都已达到了药用蜈蚣的体长标准而且都 已进入了性成熟期。最好将整个饲养池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将所有的蜈蚣都清理出来, 放于若干个容器中,从中挑选出个体肥大、健康强壮、体表色泽鲜艳、活动力强的蜈蚣,并将 1 4的雌雄比例选好雄、雌蜈蚣作为种用,其余的蜈蚣可以作为商品采收,进行初加工等处理。将蜈蚣放入热水中烫死后,用于指从头到尾挤出肠内物,取与蜈蚣体长的相等的 竹签,将两端削尖,一端从腹面插进头部与躯干第一节间,另一端插进尾部撑好,理直,再用 薄竹将10条一排夹好,撑直凉干或用炭火烘干即可。干品要求干爽,头尾齐全,有光泽成 条,无碎,无虫蛀,霉坏。特级品每条长15厘米以上,一级品长12厘米以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蜈蚣的规模化养殖,繁殖速度快,繁殖稳定,不受外界 环境干扰,产出比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加以说明实施例1 幼蜈蚣的饲养管理,当仔蜈蚣各个系统已发育完整,外形上与成体蜈蚣 已基本相似,体色由刚破卵膜时的米白色变成蛋黄色时,仔蜈蚣即爬出母体的怀抱,在母体 周边活动,母蜈蚣也开始自由活动此时,仔蜈蚣即进入了幼蜈蚣阶段,要及时将幼体蜈蚣分 出来。刚离开母体的幼蜈蚣放在较小的容器(如塑料盆、玻璃缸等)中养殖。每个直径约 0。5米的塑料脸盆可放养2——3窝同时出生的幼蜈蚣。大小分群,同龄期的几窝蜈蚣最 好放入同池内饲养,不得无故将同一窝的蜈蚣随机分配到各个池中养殖,初期幼蜈蚣的饲 料以蛋黄和牛奶较好,蛋黄搅成糜状后直接投放于塑料板上,而牛奶则需要先溶于水,再以 小海绵吸饱和,然后将小海绵置于塑料板上,每天更换一次。半个月之后,应逐渐减少蛋黄、 牛奶喂量,同时饲喂蚯蚓等其他饵料。每平方米可放养4000条以上,以后随着蜈蚣的蜕皮 长大,其密度相应降低,到5厘米长(完成第三次蜕皮)后,密度降为2500——3000条/平 方米。实施例2、种蜈蚣的饲养管理,1、种蜈蚣到场后饲养者必须准备好的工作种蜈蚣的饲养土需经过暴晒消毒,并调节好了含水量。处于交配期的种蜈蚣,尚未 肯定雌蜈蚣已受精时,必须合群养殖,以便雌雄蜈蚣求偶交配,此时放养密度应为300-500 条/平分米。在其繁殖产卵之前,必须供给质优量足的饵料,并且应多种鲜活饵料搭配。每只蜈蚣并非每天都摄食,而是每饱餐一顿后2-3天内不再取食。种蜈蚣饲养室的温度最好 保持22-32°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 -70%,饲养土湿度维持在15% -20%。可 开启供暖设施,以维持室温的稳定,夏季气候炎热时,应经常在饲养室内撒冷水降温,减少 饲养土的厚度至5厘米厚,增加饲养土的湿度至20%左右。供给足够的饮水,每3-5天换水 一次。隔离饲养怀孕的种蜈蚣。孵化期间应保持安静和适宜的温、湿度,一般温度应控制在25 32°C之间,湿度 应控制在50% -70%之间。不要在饲养室内突然开关强烈的灯光,不要搬运蜈蚣和孵化桌。实施例3、适时采收与留种,当蜈蚣生长到第五龄时,从中挑选出个体肥大、健康强 壮、体表色泽鲜艳、活动力强的蜈蚣,并将1 4的雌雄比例选好雄、雌蜈蚣作为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蜈蚣快速繁殖养殖技术,特征是通过对幼蜈蚣的饲养管理、种蜈蚣的饲养管理、 适时采收与留种等措施,提高蜈蚣的繁殖能力和繁殖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蜈蚣快速繁殖养殖技术,特征是幼蜈蚣的饲养管理当 仔蜈蚣各个系统已发育完整,外形上与成体蜈蚣已基本相似,体色由刚破卵膜时的米白色 变成蛋黄色时,仔蜈蚣即爬出母体的怀抱,在母体周边活动,母蜈蚣也开始自由活动此时, 仔蜈蚣即进入了幼蜈蚣阶段,要及时将幼体蜈蚣分出来,刚离开母体的幼蜈蚣放在较小的 容器,如塑料盆、玻璃缸等中养殖,每个直径约0. 5米的塑料脸盆可放养2-3窝同时出生的 幼蜈蚣,大小分群,同龄期的几窝蜈蚣最好放入同池内饲养,不得无故将同一窝的蜈蚣随机 分配到各个池中养殖,初期幼蜈蚣的饲料以蛋黄和牛奶较好,蛋黄搅成糜状后直接投放于 塑料板上,而牛奶则需要先溶于水,再以小海绵吸饱和,然后将小海绵置于塑料板上,每天 更换一次,半个月之后,应逐渐减少蛋黄、牛奶喂量,同时饲喂蚯蚓等其他饵料,每平方米可 放养4000条以上,以后随着蜈蚣的蜕皮长大,其密度相应降低,到5厘米长后,密度降为 2500-3000条/平方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蜈蚣快速繁殖养殖技术,特征是种蜈蚣的饲养管理,种 蜈蚣的饲养土需经过暴晒消毒,并调节好了含水量,处于交配期的种蜈蚣,尚未肯定雌蜈蚣 已受精时,必须合群养殖,以便雌雄蜈蚣求偶交配,此时放养密度应为300-500条/平分米, 在其繁殖产卵之前,必须供给质优量足的饵料,并且应多种鲜活饵料搭配,每只蜈蚣并非每 天都摄食,而是每饱餐一顿后2-3天内不再取食,种蜈蚣饲养室的温度最好保持22-32°C之 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 -70%,饲养土湿度维持在15% _20%,可开启供暖设施,以 维持室温的稳定,夏季气候炎热时,应经常在饲养室内撒冷水降温,减少饲养土的厚度至5 厘米厚,增加饲养土的湿度至20%左右,供给足够的饮水,每3-5天换水一次,隔离饲养怀 孕的种蜈蚣,孵化期间应保持安静和适宜的温、湿度,一般温度应控制在25 32°C之间,湿 度应控制在50% -70%之间,不要在饲养室内突然开关强烈的灯光,不要搬运蜈蚣和孵化 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蜈蚣快速繁殖养殖技术,特征是适时采收与留种,当蜈 蚣生长到第五龄时,从中挑选出个体肥大、健康强壮、体表色泽鲜艳、活动力强的蜈蚣,并将 1 4的雌雄比例选好雄、雌蜈蚣作为种用。
全文摘要
一种蜈蚣快速繁殖养殖技术,属于特种动物的养殖方法,通过对幼蜈蚣的饲养管理、种蜈蚣的饲养管理、适时采收与留种等措施,提高蜈蚣的繁殖能力和繁殖速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蜈蚣的规模化养殖,繁殖速度快,繁殖稳定,不受外界环境干扰,产出比高。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2144617SQ20111008322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吴光好 申请人:吴光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