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苜蓿包膜青贮的方法

文档序号:17435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苜蓿包膜青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苜蓿包膜青贮方法。
背景技术
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利用期长、种植适应性广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优质牧草。我区苜蓿留床面积600万亩,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传统的收获和贮存苜蓿的方法主要是晒制干草。因苜蓿收获期短、木质化速度快、调制青干草容易受阴雨天等气候条件的限制,在收割、晒制、贮存、运输、 饲喂等环节中往往造成大量的茎叶损失,导致粗蛋白比鲜苜蓿降低5个百分点以上,维生素和可消化粗纤维也大大降低。因此,如何合理加工调制苜蓿,最大程度保存苜蓿的营养成分,已成为提升我区饲草加工利用水平,草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有效保存苜蓿营养成分,提高苜蓿质量和利用价值的苜蓿包膜青贮方法。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苜蓿包膜青贮方法,其工艺步骤为对生长到初花期的苜蓿进行适时刈割,晾晒至水分达到45% 55%后切碎,打捆,包膜密封,经50天 60天贮存后可用;上述晾晒过程中避免暴晒;上述切碎长度为2cm 5cm ;上述切碎好的苜蓿在打捆前可加入饲草调制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有乳酸菌、有机酸或饲料酶,其中每IOOOkg苜蓿加入2. 5g乳酸菌制剂,每IOOOkg苜蓿添加2kg 4kg 有机酸,每IOOOkg苜蓿加入0. Ikg饲料酶;上述包膜密封时包膜至少2层。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本发明实现了适时、集中收获,最大限度地减少牧草营养成分损失,提高了苜蓿
质量;2、通过本发明处理过的苜蓿保存期长,可达1年 2年,不受季节、日晒、降雨等影响,可露天随地存放;3、青贮质量好,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率高,气味芳香,适口性好, 采食量高,营养价值高。4、本发明可实现苜蓿青贮饲料产业化生产,产品可以长途运输,商品化流通进入饲草市场,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同时,又为实现青绿饲料异地调运及抗灾保畜开辟了新的途径。下表为苜蓿包膜青贮效果对比表
权利要求
1.一种苜蓿包膜青贮方法,其工艺步骤为对生长到初花期的苜蓿进行适时刈割,晾晒至水分达到45% 55%后切碎,打捆,包膜密封,经50天 60天贮存后可以饲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苜蓿包膜青贮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晾晒过程中避免暴晒。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苜蓿包膜青贮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切碎长度为2cm 5c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苜蓿包膜青贮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切碎好的苜蓿在打捆前可以加入饲草调制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有乳酸菌、有机酸或饲料酶,其中每1000 kg苜蓿加入2. 5g乳酸菌制剂,每1000 kg苜蓿添加2 kg 4 kg有机酸,每1000 kg苜蓿加入0. 1 kg 饲料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苜蓿包膜青贮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包膜密封时包膜至少2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苜蓿包膜青贮方法,该方法是首先对生长到初花期的苜蓿进行适时刈割,晾晒至水分达到45%~55%后切碎、打捆、包膜密封,经50天~60天贮存后可使用。本发明实现了适时、集中收获,最大限度地减少牧草营养成分损失,提高了苜蓿质量;通过本发明处理过的苜蓿保存期长,青贮质量好,营养价值高,便于运输,可进行商品化生产。
文档编号A23K3/02GK102550887SQ2012100782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刘一鹤, 封元, 张凌青, 张建勇, 李爱华, 陈亮 申请人: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