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微生物菌剂配方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24阅读:17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用微生物菌剂配方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微生物肥料配方及制作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时代和物流时代的来临,我国农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化肥、农药在我国的应用普及,也使农业发生了历史性飞跃,农业从自然形态进入了化学时代,化学农业的发展对推动农业发展及提高农作物产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在农业产量翻倍的同时,由于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也造成了土壤严重退化,农产品品质下降,严重污染、残留而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市场需要一种可以改善土壤的新型肥料。
由于多年来农民过于施用各种氮、磷、钾、等化肥过量,造成各种土壤酸性过多,及农药残留严重影响土地的有效成分,施肥过量过多更使得土地的有效成分损失过大。所以植物出现大量肥害、药害症,还同时出现严重缺素症。植物在地出现盐害症的危害,造成植物“黄矮病、叶枯病、等,植物严重出现死亡。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给土壤、促进植物茁壮快速增长的农用微生物菌剂配方及制作方法。
农用微生物菌剂配方,成分及重量比氢氧化钠水解废弃动物皮毛溶液、磷酸二氢钾15、硫酸镁10、硼砂10、硫酸铜5、钥酸钠O. 5-0. 6、硫酸锰2、硝酸钙5、红糖5、味精O.1。 然后通过多种工艺流程完成配比,熬成最终成品。
动物皮毛可以是人体毛发、猪毛、鸡毛、鸭毛、鹅毛、羊毛中的一种或多种,一般以猪毛、鸡毛为主。
农用微生物菌剂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发酵对于微生物在多年的科研中,将整理好的动物皮毛(如鸡毛)放入发酵罐,用氢氧化钠液按一定比例调配(如30 I的比例,具体比例根据各种动物皮毛的性质决定)进行反复发酵,经过100小时的发酵生成腐植酸;
B、分离及平衡经离心机进行脱水分离,乘下部分渣再作二次发酵或重复发酵,经地过分离提炼出的碱性蛋白液要及时加入硝酸平衡液碱性蛋白液PH值调节至6-7之间,分离与平衡要同时进行;
C、转化加入稳定剂使其蛋白转化成氨基酸;
D、螯合将转化的氨基酸液和其他有效元素进行螯合;
E、二次发酵将螯合的半成品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的条件要控制在恒温及密封的环境;
F、提升肥效根据二次发酵的成品质量再加入葡萄糖及多种维生素,在多种维生素的稳定作用下,将有效菌数提升到理想数值,最终生成 符合国标的微生物菌剂;
G、检验采用平板计数法检验,根据所测微生物的种类选用适宜的培养基;
H、成品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农用微生物菌剂可保花、保果及延长收获期,增加收获产量。并对植物烂根、烂头病有防治作用,使用本菌剂可以还原土地的各种酸根原子,疏松土壤,对各种肥害。
具体实施方式
本菌剂的生产流程是经过三次发酵为主,发酵缸共八个,以动物皮毛为主要原料配方,具体经过以下工艺流程。
一、配方氢氧化钠水解废弃动物皮毛(包括毛发、猪毛、鸡毛、鸭毛、鹅毛、羊毛、 一般以猪毛、鸡毛为主)溶液I吨配以磷酸二氢钾15、硫酸镁10、硼砂10、硫酸铜5、钥酸钠O.5-0. 6、硫酸锰2、硝酸钙5、红糖5、味精O.1。然后通过多种工艺流程完成配比,熬成最终成品。
二、工艺流程
1. NaoH----水解 NaoM
2.动物皮毛+NaoH------Na (OH) 3P05 =磷酸二氢钠
3.把以上产物再与平衡酸液反应后------03臭氧。置密封罐内,加入硼砂、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镁等微量元素。进行第二次反应发酵,反应形成可溶性水解,或形成碳水化合物。
4.第三种反应物再与钥元素反应,则形成最后的产物,NH4N03故称作微生物有机菌。
5.最后产物Na(0H)3P05------水溶性磷酸钠。Ca(0H)3P05------可溶性磷酸二氢钙
CaHco3-----碳酸氢钙。
本产品不能与其他杀菌剂混合使用,也不能作农药使用,只能作为肥料。
本产品以高效有机成份的天然有机原料,有效活菌数可达6. 2亿CFU/g,并符合国家无公害指标,主要以有效有机的微生物菌增加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力,增加土壤的各大营养元素的合理配比更有利植物的生长,减低同分解有害物质。另农民种植各种农作物、果树、花芥成长期更快产量更大。
权利要求
1.农用微生物菌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成分及重量比,氢氧化钠水解废弃动物皮毛溶液、磷酸二氢钾15、硫酸镁10、硼砂10、硫酸铜5、钥酸钠O. 5-0. 6、硫酸锰2、硝酸钙5、红糖5、味精O.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微生物菌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动物皮毛可以是人体毛发、猪毛、鸡毛、鸭毛、鹅毛、羊毛中的一种或多种。
3.农用微生物菌剂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发酵对于微生物在多年的科研中,将整理好的动物皮毛放入发酵罐,用氢氧化钠液按一定比例调配,进行反复发酵,经过100小时的发酵生成腐植酸; B、分离及平衡经离心机进行脱水分离,乘下部分渣再作二次发酵或重复发酵,经地过分离提炼出的碱性蛋白液要及时加入硝酸平衡液碱性蛋白液PH值调节至6-7之间,分离与平衡要同时进行; C、转化加入稳定剂使其蛋白转化成氨基酸; D、螯合将转化的氨基酸液和其他有效元素进行螯合; E、二次发酵将螯合的半成品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的条件要控制在恒温及密封的环境; F、提升肥效根据二次发酵的成品质量再加入葡萄糖及多种维生素,在多种维生素的稳定作用下,将有效菌数提升到预期数值,最终生成符合国标的微生物菌剂; G、检验采用平板计数法检验,根据所测微生物的种类选用适宜的培养基; H、成品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微生物肥料配方及制作技术,成分及重量比氢氧化钠水解废弃动物皮毛溶液、磷酸二氢钾15、硫酸镁10、硼砂10、硫酸铜5、钼酸钠0.5-0.6、硫酸锰2、硝酸钙5、红糖5、味精0.1。然后通过多种工艺流程完成配比,熬成最终成品,本发明所述的农用微生物菌剂可保花、保果及延长收获期,增加收获产量。并对植物烂根、烂头病有防治作用,使用本菌剂可以还原土地的各种酸根原子,疏松土壤,对各种肥害。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3044130SQ20121028505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陈自希, 张桂连, 冯啟彬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区腾龙微生物肥料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