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的优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5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的优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是ー种应用液体菌种エ厂化生产真姬菇的优化ェ艺。
背景技术
液体菌种是用液体培养基,在生物发酵罐中,通过深层培养(液体发酵)技术生产的液体形态的食用菌菌种。液体菌种是相对固体菌种(木屑、棉壳、麦麸、枝条等)的物理性状而言的。液体菌种具有固体菌种不可比拟的优势制种快、活力强、纯度高、防污染、缩短栽培周期、成本低等。目前我国エ厂化生产真姬菇一般采用三级菌种繁育体系,即采用母种生产原种,采用原种生产栽培种,栽培种直接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菌种繁育体系。常规的真姬菇エ厂化 生产,使用固体菌种,依靠老菌种块出菇,原基在老菌种上较易分化形成。但使用液体菌种接种后,菌瓶不存在老菌种块,原基需要在栽培料表面直接形成,原基形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长周期短、污染率低、产量和品质高的エ厂化真姬菇优质高效栽培技木。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采用母种生产原种,采用原种生产栽培种,所述的原种培养基配方重量百分比为木屑20% 35%、玉米芯25% 40%、米糠10% 20%、麸皮15% 25%、石灰1% 2% ;按照上述比例与水混合后,控制含水量61% 63%,然后装入原种瓶并打孔;菌瓶灭菌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按照每IlOOml培养基接种15 25ml ;接种完毕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环境控制參数为温度控制在21 23°C,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3000-5000ppm,空气湿度控制在60% 80%,无需光照;待培养70 80天后,挑选性能较好的原种备用;所述的栽培种培养基配方重量百分比为木屑10% 15%、玉米芯10% 20%、棉柴30% 50%、米糠10% 20%、麸皮10% 20%、玉米粉3% 5%、石灰1% 2% ;按照上述比例与水混合后,控制含水量63% 65%,然后装入栽培瓶并打孔;菌瓶灭菌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按照每瓶原种瓶接种相同体积的栽培瓶20-30瓶,接种完毕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环境控制參数为温度控制在21 23°C,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3000-5000ppm,空气湿度控制在60% 80%,无需光照;培养60 80天,后熟完成,当pH为5. 5以下,含水量72-74%时,即可搔菌,经出菇培养25-26天左右即可达到采收标准。上述方案优选为
所述的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中的石灰重量百分比均为1%;所述的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室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3000ppm ;所述原种瓶体积为1100mm,每瓶装料重量为760 780g,打3或4个孔,每孔直径为12 15mm,打孔后料面距离瓶ロ 10 15mm ;所述栽培瓶体积为1100ml,每瓶装料为780 800g/瓶,打I个或者3孔,其中打一个孔其直径为18 22cm,打三个孔姆孔直径为15 18mm,打孔后料面距离瓶ロ 10 15mm。
所述搔菌采用环搔方法,搔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每瓶并注水10 15ml。所述原种培养基配方以及栽培种配方与水混合后的pH均为8. O 9. O。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选用了合适的原种和栽培种配方,将培养料的含水量、pH、瓶重及接种量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并配以透气性好及分布面广的打孔方式,为液体菌种在原种培养料上定植生长、原种在栽培料中萌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大大缩短了原种生长周期,原种满瓶时间仅25 30天,而接种固体种则最少需要45
天;
3、原种后熟充分再接种至栽培料中,保证了栽培种的出菇能力,且此时的原种活力強, 能够大幅度降低污染率。4、栽培时间大大缩短,因打孔方式易于原种分布于孔内,以及原种使用时处于活カ最旺盛的时期,因此菌丝能够快速爬满菌瓶,比原来缩短最少20天即可达到搔菌要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ー步的说明。实施例I
I、使用原种配方重量百分比为木屑32%、玉米芯30%、米糠13%、麸皮24%、石灰1%。与水混合后pH为8. 5,含水量为61. 4%。装瓶重量IlOOml的栽培瓶装瓶重量为760/瓶,打4孔,直径为12mm,打孔后料面距离瓶ロ 10mm。2、菌瓶灭菌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接种液体菌种。液体菌种接种量每瓶IlOOml栽培瓶接种20ml。接种完毕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环境控制參数为温度控制在21 23 0C,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3000ppm,空气湿度控制在60% 80%。3、待培养70天后,挑选无污染、菌瓶色泽正常且质地松软的原种进行前处理并接种至栽培种。4、使用的栽培种配方重量百分比为木屑15%、玉米芯18%、棉柴38%、米糠12%、麸皮12%、玉米粉4%、石灰1%。与水混合后pH为8. 6,含水量63. 9%。装瓶重量IlOOml的栽培瓶装瓶重量为800g/瓶,打3孔,打孔后料面距离瓶ロ 12_。菌瓶灭菌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按照每瓶原种瓶接种相同体积的栽培瓶25瓶。5、接种完毕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环境控制參数为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1 23°C,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5000ppm,空气湿度控制在60% 80%,无需光照。6、培养71天,后熟基本完成,搔菌前測定pH及含水量,pH为5.5,含水量72 %。采用环搔方法,搔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并注水10 15ml,进入生育室进行出菇培养。25天即可达到采收标准。实施例2
I、使用原种配方重量百分比为木屑20%、玉米芯38%、米糠20%、麸皮20%、石灰2%。与水混合后pH为8. 2,含水量为62. 3%。装瓶重量IlOOml的栽培瓶装瓶重量为760/瓶,打3孔,直径为12mm,打孔后料面距离瓶ロ 12mm。2、菌瓶灭菌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接种液体菌种。液体菌种接种量每瓶IlOOml栽培瓶接种15ml。接种完毕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环境控制參数为温度控制在21 23 °C,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5000ppm,空气湿度控制在60% 80%。3、待培养73天后,挑选无污染、菌瓶色泽正常且质地松软的原种进行前处理并接种至栽培种。4、使用的栽培种配方重量百分比为木屑10%、玉米芯20%、棉柴40%、米糠10%、麸皮15%、玉米粉4%、石灰1%。与水混合后pH为8. 1,含水量64. 7%。装瓶重量IlOOml的栽培瓶装瓶重量为800g/瓶,打I孔,打孔后料面距离瓶ロ 13_。菌瓶灭菌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按照每瓶原种瓶接种相同体积的栽培瓶20瓶。5、接种完毕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环境控制參数为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1 23°C,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3000ppm,空气湿度控制在60% 80%,无需光照。
6、培养68天,后熟基本完成,搔菌前測定pH及含水量,pH为5. 4,含水量72. 2%。采用环搔方法,搔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并注水10 15ml,进入生育室进行出菇培养。25天即可达到采收标准。实施例3
I、使用原种配方重量百分比为木屑20%、玉米芯33%、米糠20%、麸皮25%、石灰2%。与水混合后pH为8. 0,含水量为61. 0%。装瓶重量IlOOml的栽培瓶装瓶重量为760/瓶,打3孔,直径为14mm,打孔后料面距离瓶ロ 10mm。2、菌瓶灭菌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接种液体菌种。液体菌种接种量每瓶IlOOml栽培瓶接种20ml。接种完毕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环境控制參数为温度控制在21 23 0C,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4000ppm,空气湿度控制在60% 80%。3、待培养80天后,挑选无污染、菌瓶色泽正常且质地松软的原种进行前处理并接种至栽培种。4、使用的栽培种配方重量百分比为木屑10%、玉米芯10%、棉柴49%、米糠16%、麸皮10%、玉米粉3%、石灰2%。与水混合后pH为9. 0,含水量64. 7%。装瓶重量IlOOml的栽培瓶装瓶重量为800g/瓶,打I孔,打孔后料面距离瓶ロ 13_。菌瓶灭菌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按照每瓶原种瓶接种相同体积的栽培瓶30瓶。5、接种完毕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环境控制參数为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1 23°C,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4000ppm,空气湿度控制在60% 80%,无需光照。6、培养60天,后熟基本完成,搔菌前測定pH及含水量,pH为5. 4,含水量74%。采用环搔方法,搔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并注水10 15ml,进入生育室进行出菇培养。26天即可达到采收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的优化工艺,采用母种生产原种,采用原种生产栽培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种培养基配方重量百分比为木屑20% 35%、玉米芯25% 40%、米糠10% 20%、麸皮15% 25%、石灰1% 2% ;按照上述比例与水混合后,控制含水量61% 63%,然后装入原种瓶并打孔;菌瓶灭菌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按照每IlOOml培养基接种15 25ml ;接种完毕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环境控制参数为温度控制在21 23°C,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3000ppm — 5000Ppm,空气湿度控制在60% 80%,无需光照;待培养70 80天后,挑选性能较好的原种备用;所述的栽培种培养基配方重量百分比为木屑10% 15%、玉米芯10% 20%、棉柴30% 50%、米糠10% 20%、麸皮10% 20%、玉米粉3% 5%、石灰1%-2% ;按照上述比例与水混合后,控制含水量63% 65%,然后装入栽培瓶并打孔;菌瓶灭菌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按照每瓶原种瓶接种相同体积的栽培瓶20瓶-30瓶,接种完毕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环境控制参数为温度控制在21 230C,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3000ppm — 5000Ppm,空气湿度控制在60% 80%,无需光照;培养60 80天,后熟完成,当pH为5. 5以下,含水量72% — 74%,即可搔菌,经出菇培养25-26天可达到采收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的优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中的石灰重量百分比均为1% ;所述的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室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3000ppm ;所述原种瓶体积为1100mm,每瓶装料重量为760 780g,打3或4个孔,每孔直径为12 15mm,打孔后料面距离瓶口 10 15mm ;所述栽培瓶体积为1100ml,每瓶装料为780 800g/瓶,打I个或者3孔,其中打一个孔其直径为18 22cm,打三个孔每孔直径为15 18臟,打孔后料面距离瓶口 10 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的优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搔菌采用环搔方法,搔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每瓶并注水10 15ml。
4.根据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的优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种培养基各组分以及栽培种配方与水混合后的pH均为8. O 9. O。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的优化工艺。本发明选用了合适的原种和栽培种配方,将培养料的含水量、pH、瓶重及接种量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并配以透气性好及分布面广的打孔方式,为液体菌种在原种培养料上定植生长、原种在栽培料中萌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大缩短了原种生长周期,原种满瓶时间仅25~30天,而接种固体种则最少需要45天。
文档编号C05G3/00GK102835253SQ20121035383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盛岩, 赵磊, 李波, 张红霞, 王艳霞, 蔡王涛, 董孝刚 申请人:山东正汉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