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培养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5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织培养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组织培养容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织培养容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组织培养装置的封口方式,或采用螺旋盖封口,或采用线绑封口膜,或培养皿采用保鲜膜或胶带等封口,之后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由于采用保鲜膜封口时,要缠绕封口或揭开;封口膜要用绳子或橡皮筋绑缚;螺旋盖的有时会很难打开,因此无菌操作不方便, 污染几率高。同时,传统组织培养瓶底部凸起,使得培养基分布不均匀,不利于组织的生长发育。而且传统组培装置底部没有分隔线,对比试验时采用记号笔在瓶底划线标记的方法,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喷洒酒精容易使标记消失,混淆材料,不利于对比试验的实施。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织培养容器,该组织培养容器无菌操作方便,组织培养容器底部的培养基分布均匀,组织培养容器底部的分割线不易消失,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组织培养容器, 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和容器盖,在容器盖的顶壁上设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上覆盖有滤菌透气膜,在容器本体的水平底壁上设有多个分区,所述分区由多条横向分割线和与所述横向分割线相垂直的多条纵向分割线组成。[0005]在本实用新型中,容器本体的底壁采用水平底壁,以保证培养基可以分布的厚薄均匀。[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分区上设有区分标识。这些标识可以是字母,数字等。[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容器盖的直径优选稍大于容器本体顶部开口的直径。[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为了解决螺旋盖的有时会很难打开,因此无菌操作不方便,污染几率高等问题,在容器盖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密封圈,在容器本体开口的外表面上也设有密封圈,所述容器盖侧壁的内表面上的密封圈的直径稍大于容器本体开口外表面上的密封圈的直径,所述容器盖和容器本体通过设于容器盖侧壁内表面上的密封圈与设于容器本体开口外表面上的密封圈相扣合。[0009]本实用新型中容器本体和容器盖采用上述密封方式,可以实现压合密封。[0010]为了便于容器盖的打开和无菌操作,降低污染几率,在所述容器盖侧壁的外表面上还设有方便打开容器盖的把手。[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0012](I)本实用新型中容器本体与容器盖之间采用压合的方式进行密封,且在容器盖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方便打开瓶盖的开口把手,方便试验操作的开启与闭合;[0013](2)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盖的开口处设有虑菌通气膜,能保持组织培养容器内部无菌且通风;[0014](3)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底壁上设有分区,分区由分隔线组成,并采用字母或数字等标识,方便对比试验时对每个组织块进行标记。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组织培养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容器盖的A-A向剖面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容器盖的俯视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容器本体底壁上设有分区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容器盖;2、容器本体;3、设于容器盖顶壁上的开口 ;31、虑菌通气膜;4、分区;41、横向分割线;42、纵向分割线;5、容器本体颈部外表面上设置的密封圈;6、容器盖侧壁内表面上设置的密封圈;7、开口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组织培养容器,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2和容器盖I,在容器盖I的顶壁上设有开口 3,在开口 3上覆盖有滤菌透气膜31,并在容器本体的水平底壁上设有多个分区4,分区4由多条横向分割线41和与横向分割线相垂直的多条纵向分割线42组成。在分区4上设有区分标识,区分标识可以是数字,字母等便于记录和区分即可,也可以对每条横向分割线和纵向分割线进行标识,如对横向分割线采用字母标识为A、B、C、D等,对纵向分割线采用数字1、2、3等标识,那么第一行分区可以分别标记为A1、A2、A3等以此类推,从而使每一个分区都有一个容易记录和区分的标识。横线分割线41和纵向分割线42可以是像刻度试管一样用漆画上的,也可以与容器本体一起直接注模形成的,与容器本体一体形成。为了实现容器盖I和容器本体2的密封,容器盖I的直径大于容器本体2顶部开口的直径。为了解决螺旋盖的有时会很难打开,因此无菌操作不方便,污染几率高等问题,在容器盖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密封圈5,在容器本体开口处的外表面上也设有密封圈6,容器盖I侧壁的内表面上的密封圈5的直径大于容器本体开口处外表面上的密封圈6的直径,容器盖I和容器本体2通过设于容器盖侧壁内表面上的密封圈5与设于容器本体开口处外表面上的密封圈6相扣合。为了便于容器盖的打开和无菌操作,降低污染几率,在容器盖I侧壁的外表面上还设有方便打开容器盖的把手7。其中容器盖I可以采用耐高温的有一定弹性的透明塑料材料制成,容器盖2的密封圈5的材料可以采用跟容器盖I 一样的材质;容器本体2可以采用透明玻璃、塑料等硬质材料做成,容器本体开口处的密封圈6也可以采用跟容器本体2同样的材质,容器盖I压上容器本体2上的开口 7时,容器盖I侧壁内表面上的密封圈5越过容器本体2开口处上的密封圈6,二者扣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组织培养容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0029]以上列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他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示做出的非本质的修改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组织培养容器,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和容器盖,其特征是在容器盖的顶壁上设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上覆盖有滤菌透气膜,在容器本体的水平底壁上设有多个分区,所述分区由多条横向分割线和与所述横向分割线相垂直的多条纵向分割线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分区上设有区分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容器盖的直径大于容器本体顶部开口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是在容器盖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密封圈,在容器本体开口的外表面上也设有密封圈,所述容器盖侧壁的内表面上的密封圈的直径大于容器本体开口外表面上的密封圈的直径,所述容器盖和容器本体通过设于容器盖侧壁内表面上的密封圈与设于容器本体开口外表面上的密封圈相扣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容器盖侧壁的外表面上还设有方便打开容器盖的把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织培养容器,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和容器盖,在容器盖的顶壁上设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上覆盖有滤菌透气膜,并在容器本体的水平底壁上设有多个分区,所述分区由多条横向分割线和与所述横向分割线相垂直的多条纵向分割线组成。该组织培养容器无菌操作方便,组织培养容器底部的培养基分布均匀,组织培养容器底部的分割线不易消失,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H4/00GK202799770SQ20122036186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
发明者李瑞梅, 郭建春, 符少萍, 段瑞军, 刘姣 申请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