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2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加快,城市人均绿化实际占有面积越来越少。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例如,可以有效吸收PM2. 5,营造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吸收阳光热量,还能保温隔热,节约能源,也可以滞留雨水,缓解城市下水、排水压力。基于上述目的,目前市面已经出现很多立体绿化技术,以满足立体绿化需求。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1888119U公开一种“墙面绿化种植盒”,如图1所示,其包括盒体101,在所述盒体101内设置有一空腔,在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 102,所述开口 102与所述空腔连通;在所述盒体的一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03,所述通孔103与所述空腔连通。该专利通过构造墙面绿化种植盒,从而可将种植基质填装在种植盒内,再在种植盒的一侧面开设通孔,使得通孔和种植盒内的种植基质连通,在各个通孔内种植绿化植物,将多个这种种植盒拼装在墙面,形成对墙面的拼装绿化,可有效地实现对墙面进行立体绿化。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采用上述的盒体结构,如果盒体采用PVC等密封性能好的硬性材料制成,由于其不透水、透气,对于植物的生长是极为不利的,如果盒体采用海绵等柔性材料制成,盒体的牢固度将成为隐患,同时将上述多个盒体进行拼装于墙面,施工的难度及工作量很大,且拼装后的强度也存在隐患。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1473762A公开一种“立体栽培系统”,参见图2至4所示,该系统包括框架和基体,基体用于种植植物,框架用于将种植有植物的基体安装于墙面104上,从而实现将植 物种植于墙面104上。其中,框架为栏栅式结构,包括至少两条垂直的导轨105和多条横杆106,垂直的导轨105垂直安装于墙面104上,横杆106水平固定在导轨105上,基体包括基袋107和基盘108,基袋107内盛装培养基,基袋107上设置多个植物种植点110,用于种植植物,基袋107安装于基盘108内,基盘108的背部设置有挂钩109,通过挂钩109与横杆106的配合连接将基盘108安装于框架上,从而达到将植物种植于墙面上。该专利的立体栽培系统通过将植物种植于立体框架上,能进行室内、室外立体面大规模绿化,且能方便的更换植物品种及整体造型。但是,其存在的缺陷在于立体栽培系统的采用大量的结构件,重量大,体积大,运输困难,施工难度大,安全性不够高,导致材料及人工成本高,而且大量使用金属杆件等结构件的做法也不够环保,绿化完成后,由于其重量太重,存在可能掉落等隐患,在安装过程中一旦出现掉落等现象,将可能会造成极大的人生危险和财产损失,存在使用上的安全隐患。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2461425A公开一种“立柱绿化系统”,参见图5所示,其包括中空支撑柱111,在沿中空支撑柱111的轴向上间隔安装有多个种植桶112 ;每个种植桶112的周边设置有多排种植孔113,相邻的两排种植孔的位置相互错开;在所述中空支撑柱的轴心处设置有进水管,在每个种植桶的桶口处设置有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滴灌管,在所述滴灌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滴灌管连通的滴头。该实用新型通过沿支撑柱的轴向构造多个种植桶112,在种植桶112的周边外设多排种植孔113,从而可将绿化植物种植在种植孔113内,形成从上到下且360度方向上的绿化,可有效地实现立体绿化,使得绿化有更大的空间。但是其用材多,体积大,导致能耗高,材料的成本高;重量大,结构复杂,导致运输困难和安装困难,施工成本高;同时,大多采用金属或者塑料材质,属于高排放低吸收的产品,不符合节能环保的概念,不利于回收利用,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纵观现有技术的立体绿化技术,其存在共同的缺陷,S卩,需要相应的支撑构件,安装复杂,导致施工工程量大。而且,由于所述支撑构件重量大,体积大,结构复杂,导致运输及施工困难,加工成本与施工成本均居高不下。同时,由于其特定的固定、安装方式,导致其移动不便,拆装困难,由此导致其应用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通过采用柔性、透水、透气、不透土的无纺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及抗紫外线照射等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通过采用柔性的透气及透水性好的无纺布,能够给植物提供长久稳定、可靠的生长环境。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具有轻质、体积小、结构可靠性高、环保和外形美观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体积小、重量轻,运输方便,施工容易,工作量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具有可移动、拆装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无需采用复杂结构的支撑构件,降低了加工成本和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具有施工方法灵活、能适应各种施工环境的优点。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所述组件具有无纺布基体,所述基体上设置复数个无纺布袋体,所述袋体内具有植物生长材料。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无纺布,可以选用任何满足柔软、透气、透水、不透土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无纺布。但出于抗日照氧化、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考虑,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PP无纺布,产品型号为351CC,普通PP无纺布具有无毒和耐酸碱的优点,是一种环保材料,但是其抗紫外线能力较弱,但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型号为351CC的PP无纺布的组件,经SGS报告(编号SZML090500711-8. 7_02,见图18)检测,实验室紫外线照射500小时后,最大拉力横向变化96. 2%,纵向变化率106. 6%。其最大拉力变化很小,甚至在横向还有所增强。因此采用所述无纺布材料,相较于其他材料,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纺布材料之后,所述组件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8年以上,经绿化后的组件使用寿命甚至可达数十年,远远超出现有技术的5-10个月的使用寿命。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也可采用任何满足抗紫外线、柔软、透气、透水、不透土并具有一定强度的纺织物。优选的,所述基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于待绿化区域的固定部。优选的,所述袋体设置于所述基体的一面,与该面相对的另一面设置有用于将基体固定于待绿化区域的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即为所述固定部,其设置位置以能够将基体可靠固定于待绿化区域为准,例如,第一连接体可设置于基体的四角。第一连接体适于采用系绑物或挂钩或连接扣,通过所述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在各种室内或室外场合,均可通过该第一连接体实现绿化结构组件与待绿化区域的快速、可靠的结合,例如,在室外道路建设或者房屋建设等场合,通常会在建设单元的四周采用围栏或者铁丝网保护结构,对于上述的保护结构进行绿化,可以通过基体背面的系绑物与铁丝网快速绑接,同时,通过上述设计也同样能够方便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拆除。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的用于固定柔性基体的连接结构也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基体的端部设置有卷轴,所述卷轴上设置用于将基体固定于待绿化区域的第二连接体。其中,所述卷轴适于设置于基体的上端部和/或下端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卷轴也可设置于基体的左端部和/或右端部。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体适于采用挂绳或挂钩。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卷轴上的第二连接体与室内或室外的待绿化墙面进行快速拆装,从而达到快速绿化目的。优选的,所述基体包覆于一基板或框架表面,在所述基板或者框架上远离基体的一面设置用于将基体固定于待绿化区域的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三连接体优选采用挂钩,可以实现与待绿化区域进行快速挂接,同时,为以后的拆卸工作提供了便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具有便于挂接的各种室内或室外待绿化面均可通过上述设计进`行快速绿化。优选的,所述袋体为开口型袋体或封口型袋体,且袋体内具有容置植物生长材料的容纳空间。优选的,所述袋体为开口型袋体,所述袋体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所述植物生长材料直接装于袋体的容纳空间内或者预先装于盆体内间接装于袋体的容纳空间内。开口型袋体能够实现在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安装完成以后,向袋体内直接装入植物生长材料或者放置装有植物生长材料的盆体,由于在安装时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并未装有植物生长材料,其轻质的优点能够利于安装。优选的,所述袋体为封口型袋体,且所述袋体在所述基体上呈横向或竖向设置,所述袋体的容纳空间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所述袋体上开设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点。封口型袋体是在加工时就已经装入植物生长材料,在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安装后,直接通过在袋体上开设种植点实现种植植物目的,其更有利于节约工期。优选的,所述袋体粘结或者缝制于所述基体上。本实用新型的袋体与基体均采用柔性、透气、透水、不透土的材料,其在结构上相对于传统的立体绿化结构要简单,在加工时,袋体、基体可以单独加工,适于批量化生产,袋体与基体相互组装也极为方便,可以采用粘结或者缝制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能实现快速拆装的连接件,例如,锁针、纽扣等连接件。优选的,在所述袋体与所述基体之间或者在所述基体上远离袋体的一面设置用于阻断植物根系向基体一侧渗透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具有独立完整结构,能够阻止植物根系向基体一侧渗透,从而可以防止植物根系透过基体进入墙面等绿化面,从而防止了根系对建筑物等的破坏。所述隔离层可采用符合要求的轻质铝箔纸,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它具有独立完整结构并可以阻止植物根系穿透的轻质材料也可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植物生长材料为土壤或者有机土壤,将植物或者植物种子种植于该植物生长材料内,达到绿化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它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材料也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例如,有机肥料。所述袋体内与植物生长材料相混合的装有吸水材料。吸水材料用于吸收水分,例如,吸水材料可采用吸水树脂,在种植植物前或者种植植物后,将用于浇灌或滴灌的水分吸收,以供植物生长需求,为植物提供适于其生长的环境。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绿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 )、提供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
(2)、基体与待绿化区域牢固结合;(3)、在袋体内种植植物;其中步骤(2)和步骤(3)顺序可以颠倒。在北方寒冷的季节,植物一般会落叶并停止生长,因此冬天会无法对特定墙面、场所进行绿化。或者,在庆典、会议等场合,需要短期内立即绿化覆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绿化方法优选采用如下步骤(Γ)、预先培育所需植物;( I )、提供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2)、基体与待绿化区域牢固结合;(3)、将步骤(Γ )得到的植物种植于袋体内。通过所述设置,在北方寒冷的季节,可以在温室、大棚等适宜植物生长的场所,预先对所选植物进行培育,使植物达到相应绿化需求,当需要绿化时,先将所述组件与待绿化区域牢固结合,然后将上述符合要求的植物直接移植于袋体内即可。此外,对一些需要快速绿化特定的场所,例如开业、会议、展览等需要立即绿化美化的场所,或者不需长期绿化、美化的场所,将已经生长完毕的植物立体绿化构件,直接对上述特定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绿化方法还可选如下步骤首先,在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袋体内种植植物;然后,促进植物生长,以使植物部分覆盖或完全覆盖所述基体;最后,将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基体与待绿化区域牢固结合。通过所述设置,首先对袋体内的植物促进生长,使得植物将基体部分或完全覆盖,从而达到相应绿化要求时,再将所述绿化完毕的组件进行室外快速安装,可以实现冬季对特定墙面或场所的绿化美化。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植物,可以是爬藤植物,可以是花草,也可以是蔬菜类。所述植物品种的选择,以具体的应用场所、具体的绿化美化实用要求为准。[0050]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配置浇灌或滴灌系统,用以对植物进行浇灌或滴灌,提供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当然,浇灌或滴灌系统可以根据绿化地区及季节等要求配置或不配置,例如,在北方干旱地区,需要配置浇灌或滴灌系统。所述步骤(2)中,所述基体通过粘着剂和/或水泥与所述待绿化区域粘结;或,所述基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待绿化区域结合;或,所述基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待绿化区域结合;或,所述基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待绿化区域结合。或者,所述步骤(2 )中,所述基体通过粘着剂和/或水泥与所述待绿化区域粘结;和,所述基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待绿化区域结合;和,所述基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待绿化区域结合;和,所述基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待绿化区域结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基体上设置复数个袋体,且袋体与基体分别采用柔性、透气、透水、不透土的无纺布,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型号为351CC的PP无纺布,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无纺布的组件具有抗紫外线照射的 优点,使用寿命可以达到8年以上,经绿化后使用寿命甚至可达数十年,远远超出现有技术的5-10个月的使用寿命,更利于为植物提供长久稳定、可靠的生长环境;2、传统的立体绿化方法大多采用硬体拼接施工工艺,大量使用结构件,本实用新型的基体采用一体式结构,袋体可以通过粘结或缝制于基体上,且基体和袋体均采用柔性材料,重量轻,体较小,运输方便,施工容易,节省了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相较于现有技术施工周期在I天甚至几天以上的漫长周期,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例如几分钟内,即可布置完成。3、现有技术的绿化方法,对其施工区域要求比较严格,一些异形、弯曲度较大、不平整的墙面等场所,难以进行绿化美化。本实用新型的基体可以通过粘着剂和/或水泥与待绿化区域粘结;也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体(如系绑物、挂钩)与待绿化区域结合;还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体(如挂绳)与待绿化区域结合,施工方法灵活,对待绿化区域要求低,能适应各种施工环境,例如圆形、四方形、异形、凹槽、凸凹不平的场所等等。

图1为现有的一种墙面绿化种植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一种立体栽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的立体栽培系统的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所示的立体栽培系统的基盘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现有的一种立柱绿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图7的剖视示意图(未包含植物);[0073]图9为实施例二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使用状态图;图10为图9中所示的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四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使用状态图;图12为实施例五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五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使用状态图;图14为实施例六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使用状态图;图15为实施例七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使用状态图;图16为实施例七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所示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18为采用无纺布组件的SGS紫外线老化报告。图1-5 中101、盒体;102、开口 ;103、通孔;104、墙面;105、导轨;106、横杆;107、基袋;108、基盘;109、挂钩;110、种植点;111、支撑柱;112、种植桶;113、种植孔。图6-17 中1、基体;2、袋体;3、墙面;4、植物;5、柱面;6、绳索;7、栏杆;8、卷轴;9、挂绳;10、固定钉;11、墙壁;12、 铁丝网;13、粘着剂;14、魔术贴;15、生长材料;16、吸水材料;17、隔离层;18、框架;19、卷轴;20、延伸部;21、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参见图6-8所示,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包括基体1,基体I上设置有袋体2,基体I和袋体2采用相同的抗紫外线、柔性、透气、透水、不透土的无纺布制成,袋体2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15,在袋体2与基体I之间设置有隔离层17,可以防止植物根系向基体一侧渗透。本实施例中,基体I上设置十个袋体2,且分为两排错列缝制于基体I上,该袋体为开口型袋体,在袋体2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15,为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例如,生长材料为土壤或有机土壤。同时,袋体内还装有吸水材料16,可以吸收水分,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该立体绿化方法首先,在待绿化的墙面3上预先涂覆粘着剂13,再将基体I贴合于墙面3,待粘着剂固化,基体I与墙面3牢固结合后,再将预先已经混合均匀的吸水材料和植物生长材料装入袋体内,最后往袋体内种植相应的植物4。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绿化速度,在基体贴合于涂覆有粘着剂的墙面后,可以先采用一些临时支撑将基体牢固固定于墙面,待粘着剂固化后,再将上述的临时支撑拆除。例如,可以采用压板将基体的四周与墙面压实,再在压板上间隔设置螺钉或钢钉,对基体进行临时固定;或者,直接通过螺钉或钢钉对基体进行临时固定。上述临时支撑体只是为了提高绿化速度的优选做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没有上述临时支撑体,本实用新型的绿化方法也是可行的。由于基体及袋体均为柔性的透气、透水的材料制成,不仅具有质轻的优点,而且强度及韧性优良,很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基体可以根据待绿化区域的面积制成相应大小的面积,安装时,只需将基体整体粘结于墙面即可,相比采用硬体拼接的传统做法,更有利于保证绿化面的完整性。[0092]实施例二 参见图9-10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仅在于绿化的区域不同。本实施例中,待绿化区域为柱体的圆形柱面5,而实施例一的绿化区域为墙体的方形墙面。本实施例的立体绿化方法首先沿着柱面5涂覆粘着剂,再将组件的基体I贴合于柱面5,并通过预先在基体的两端设置的公母接头(例如,接头为魔术贴14)进行快速锁紧,待粘着剂固化,基体I与柱面5牢固结合后,将预先已经混合均匀的吸水材料和植物生长材料装入到每个袋体2内,然后向每个袋体2内种植植物4,并根据需要用水进行浇灌或滴灌。在袋体2与基体I之间设置有隔离层17,可以防止植物根系向基体一侧渗透,可有效保障柱面的完整性。相对于传统的立柱绿化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及立体绿化方法,施工更为简便,具有造价更低和人工成本更低的优点。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种植植物的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植物先种植于盆体内,再整体置于袋体内,而上述两实施例均采用在袋体内直接种植植物。本实施例的立体绿化方法首先在墙面均匀涂覆粘着剂,再将所述组件整体贴合于墙面,待粘着剂固化,以使所述组件与墙面牢固结合后,将预先装有混合均匀的吸水材料和植物生长材料并种植有植物的单个盆体分别装于每个袋体内,并根据需要用水进行浇灌或滴灌,盆体内的吸水材料可以保存水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是,上述步骤中,可以在盆体内直接播种植物的种子,并加以浇灌,也可达到绿化目的。相对于传统的花盆式绿化系统,传统做法花盆裸露在外,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由于袋体能有效的保护盆体,故在结构上更为可靠,外观方面也更为美观,且安装容易。实施例四参见图11所示,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包括基体1,基体I上设置有袋体2,基体I和袋体2采用相同的抗紫外 线、柔性、透气、透水、不透土的无纺布制成,袋体2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在袋体2与基体I之间设置有隔离层,可以防止植物根系向基体一侧渗透。本实施例中,袋体数量为两个,且袋体缝制于基体I上,该袋体为封口型袋体,袋体2在基体上呈横向长条形,在袋体2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为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例如,生长材料可为土壤或有机土壤。同时,袋体内还装有吸水材料,可以吸收水分,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在袋体2上间隔的设置种植点,用于种植植物,本实施例中,每个袋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间隔设置四个种植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种植点数量是可变的,根据绿化需要以及袋体长度综合考虑,例如,可以在每个袋体上开设五个种植点。本实施例的立体绿化方法首先在墙面均匀涂覆水泥,将组件的基体I整体贴合于墙面3,待水泥固化,基体I与墙面3之间牢固结合后,再将混合均匀的吸水材料和植物生长材料装入袋体2内,通过扎洞方式在每个袋体上扎出四个种植点,最后在每个种植点种植相应的植物4。本实施例与上述的三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袋体为封口型袋体,种植方式为在袋体的种植点进行种植植物,而上述的三个实施例中,袋体均为开口型袋体,植物朝向其开口部位生长。实施例五如图12-13所示,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包括基体1,基体I的一面设置有袋体2,与该面相对的另一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基体的绳索6,基体I和袋体2采用相同的抗紫外线、柔性、透气、透水、不透土的无纺布制成,袋体2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在袋体2与基体I之间设置有隔离层,可以防止植物根系向基体一侧渗透。本实施例中,基体I上设置十个袋体2,十个袋体呈上下两排错列设置,袋体2缝制于基体I上,该袋体为开口型袋体,在袋体2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为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例如,生长材料可为土壤。同时,袋体内还装有吸水材料,可以吸收水分,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袋体内还设置可作为肥料的营养材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元素。该立体绿化方法首先通过基体背面的绳索6,将基体I固定于栏杆7上,然后将混合均匀的吸水材料、植物生长材料和营养材料装入到每个袋体2内,然后向每个袋体2内种植植物4,并根据需要用水进行浇灌或滴灌。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绿化方法还可以为首先将吸水材料、植物生长材料和营养材料相互均匀混合,再装入到每个袋体2内,然后向每个袋体2内种植植物4,并根据需要用水进行浇灌或滴灌,最后将载有以上各袋体的基体I整体贴于栏杆7的表面,通过基体背面设置的绳索6,实现基体I与栏杆7之间的固定。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适应栏杆式绿化区域的并可快速施工的立体绿化结构,相对传统技术而言,不仅施工的成本降低了,施工的难度也降低了,施工更为迅速和容易。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可以想到的是,其它利于系绑的场所区域也同样适用上述绿化方法,例如,待绿化区域为铁丝网结构,同样可采用上述的绿化方法。实施例六参见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包括基体I,基体I上缝制有八个袋体,基体I和袋体2采用相同的柔性、透气、透水、不透土的无纺布制成,且具有抗紫外线功能,基体I包覆一方形框架18的表面,在框架18的背面设置有足够的挂钩,本实施例的绿化区域为道路建设过程中的 临时保护的铁丝网结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可以想到的是,其它利于挂接的场所区域也同样适用上述绿化方法。该绿化步骤为首先将上述制作好的组件通过挂钩挂于铁丝网12上,再往袋体2内装入植物生长材料,将植物直接种植于袋体内,并用水进行浇灌或滴灌。对于此类需要快速绿化的场合,宜采用直接种植植物,不宜播种植物种子。实施例七参见图15所示,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包括基体1,基体I上设置有袋体2,基体I和袋体2采用相同的抗紫外线、柔性、透气、透水、不透土的无纺布制成,袋体2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基体I的上端均设置有卷轴8,用于定位基体,并在卷轴8上均设置挂绳9,用于固定基体1,在袋体2与基体I之间设置有隔离层,可以防止植物根系向基体一侧渗透。本实施例中,基体I上设置二十个袋体2,且袋体2缝制于基体I上,该袋体为开口型袋体,在袋体2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为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例如,生长材料可为有机土壤。同时,袋体内还装有吸水材料,可以吸收水分,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该立体绿化结构组件适用于室内墙壁的绿化,其方法为首先将吸水材料和植物生长材料相互均匀混合,再分别装入到单个花盆中,然后再每个花盆内种植植物4,再将每个花盆装入相应的袋体2内,最后将载有以上各袋体的基体I通过上端的挂绳9分别挂于墙壁11的相应处的固定钉10上。[0115]本实施例的绿化方法还可以配置滴灌系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如图16-17所示,该滴灌系统包括设置于基体下端的卷轴19,卷轴19中心向下设置有延伸部20,在卷轴19的下方设置有水槽21,水槽21的底部与延伸部20通过螺纹连接,在水槽21处设置水泵,水泵连接输水管道,并分别接通到植物相应位置,通过水泵将水槽中的水分通过滴灌方式提供给植物,水槽作为盛水容器,设置于基体的最底端,可以将滴灌的水收集,以便于再次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可实现滴灌的结构也同样适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绿化结构可有效的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当然,上述的绿化结构同样适用室外环境。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具有无纺布基体,所述基体上设置复数个无纺布袋体,所述袋体内具有植物生长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于待绿化区域的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设置于所述基体的一面,与该面相对的另一面设置有用于将基体固定于待绿化区域的第一连接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端部设置有卷轴,所述卷轴上设置用于将基体固定于待绿化区域的第二连接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覆于一基板或框架表面,在所述基板或者框架上远离基体的一面设置用于将基体固定于待绿化区域的第三连接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为开口型袋体或封口型袋体,且袋体内具有容置植物生长材料的容纳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为开口型袋体,所述袋体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所述植物生长材料直接装于袋体的容纳空间内或者预先装于盆体内间接装于袋体的容纳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为封口型袋体,且所述袋体在所述基体上呈横向或竖向设置,所述袋体的容纳空间内装有植物生长材料,所述袋体上开设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点。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粘结或者缝制于所述基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绿化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袋体与所述基体之间或者在所述基体上远离袋体的一面设置用于阻断植物根系向基体一侧渗透的隔离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体绿化结构组件,所述组件具有基体,基体上设置复数个袋体,袋体内具有植物生长材料,基体采用柔性、透气、透水、不透土的无纺布,袋体采用柔性、透气、透水、不透土的无纺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体上设置袋体,且基体和袋体分别采用柔性、透气、透水、不透土的无纺布,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组件适应性更强,施工容易,克服了传统立体绿化采用硬体拼接施工工艺,大量使用结构件,导致运输困难、施工困难、材料浪费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组件整体强度高、韧性好、抗氧化、抗紫外线,袋体内具有植物生长材料,可以为植物提供长久稳定、可靠的生长环境。
文档编号A01G9/02GK202890037SQ20122051800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0日
发明者张宇顺 申请人:张宇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