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包括架体和栽培床,所述架体包括立柱、横梁和若干组位于不同高度的导轨,所述导轨沿架体长度方向水平布置,将架体分隔成多层放置栽培床的空间;所述导轨上安装有滑轮,所述栽培床放置在滑轮上与导轨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架体和栽培床均为钢架结构,结构强度高,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架体各部件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可分体搬运和实地组装,便于工厂化加工和工厂到菇棚的运输,并可根据菇棚大小,布置适当数量的蘑菇栽培架。
【专利说明】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蘑菇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
【背景技术】
[0002]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分,被誉为“人类健康食品”,内销和外销量均很大。发展蘑菇生产,发展生产循环农业,对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居民菜篮子具有主要作用,蘑菇利用农作物秸杆进行生产,不与人争地,不与地争肥,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000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蘑菇生产国,2012年的栽培规模达到一亿多平方米,产量达130万吨。我们传统的蘑菇生产方式主要为在菇棚用毛竹搭设固定的多层栽培床,然后在各层栽培床上铺上培养料,再进行接种,待菌丝生长后,再在培养料上覆盖一层土,待蘑菇种植完后,再将培养料清理,对菇床清洗,来年再用。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0004]1、毛竹架一般使用寿命较短,为2?3年,到期需要重新搭建,费工、费力;
[0005]2、在宽1.2?1.5m,高0.6?0.8m的栽培床上,装培养料覆土,清理栽培废料,劳动强度非常大,用工多,效率低,且覆土不均匀,影响产量;
[0006]3、把培养料从料场运至菇棚,以及把废培养料从菇棚运至废料处理场地,需要装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培养料散落易造成污染。
[0007]由于传统的蘑菇栽培方式存在着上述缺陷,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蘑菇种植效益不断下降,加上农村劳动者就业观念的变化,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严重影响蘑菇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为克服现有使用的毛竹架存在的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成本低、安装拆卸方便的组合式蘑菇栽培架,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用工量,提高工作效率,该组合式蘑菇栽培架采用的可拆卸式钢架结构,组装和拆卸均极为便利,且不易老化,使用年限长。
[0009]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包括架体和栽培床,所述架体包括立柱、横梁和若干组位于不同高度的导轨,所述导轨沿架体长度方向水平布置,将架体分隔成多层放置栽培床的空间;所述导轨上安装有滑轮,所述栽培床放置在滑轮上与导轨滑动配合。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中,蘑菇栽培架包括栽培床和放置栽培床的架体,架体为由立柱、横梁和导轨组成的钢架结构,结实耐用,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架体分隔成多层空间,每层空间内均可放置栽培床,可节约场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栽培床可沿导轨滑动,栽培床从架体的两端推入每层空间,然后沿导轨推至适当位置,并可将栽培床从两端取出到菇棚外,进行装料、覆土和卸料,减少人工用量,降低劳动强度,缩减人工成本。
[0011]所述立柱为方钢;所述导轨为包括侧板和底板的角钢,所述底板上设有安放滑轮的让位孔。[0012]立柱用于支撑架体和栽培床,因此选用结构强度好、不易弯曲的方钢;导轨上放置有栽培床,用于承重,采用角钢,以节约材料,控制成本;滑轮的底部陷入让位孔内,使侧板具有足够的高度限制栽培床的滑动,防止栽培床滑出导轨。
[0013]所述滑轮的转轴为穿过侧板的螺栓,侧板内侧设有固定所述螺栓的螺母。
[0014]当栽培床放置在导轨上时,底板用于支撑,侧板用于限位,螺母位于滑轮与侧板之间,其用于限制滑轮在螺杆上的位置,防止滑轮的移位,提高栽培床滑动时的稳定性。
[0015]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螺栓头部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上设有与螺栓头部相配合的凹槽。
[0016]由于栽培床的重量较大,栽培床抵住滑轮顶面时,完全依靠定位螺栓支撑,容易被压至倾斜,因此设置了支撑螺栓的限位件,还可限制螺栓的摆动,保持稳定。
[0017]所述横梁为角钢,横梁两端与立柱内侧固定连接。
[0018]横梁与立柱通过螺栓固定与立柱内侧,为可拆卸式连接,便于组装和拆卸。
[0019]所述栽培床由方钢与角钢焊接而成,培床为钢架结构,由方钢和角钢焊接而成,结构强度好,结实耐用;所述架体具有2?8层空间,以最大程度利用有限菇棚的空间。
[0020]本实用新型的架体和栽培床均为钢架结构,结构强度高,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架体各部件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可分体搬运和实地组装,便于工厂化加工和工厂到菇棚的运输,并可根据菇棚大小,布置适当数量的蘑菇栽培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栽培床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立柱、横梁和导轨衔接处的剖视图;
[0024]图4为架体的侧视图;
[0025]图5为架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蘑菇栽培架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包括架体、以及放置在架体上且可以滑动的栽培床4。
[0028]如图3所示,架体包括立柱1、横梁2和导轨3,立柱I竖直支撑地面,横梁2连接在两相对的立柱I之间,且架体具有多层放置栽培床4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四层放置栽培床4的空间,每一层空间对应的横梁2上架设有导轨3,且沿导轨3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有滑轮6,栽培床4的抵住滑轮6顶沿并沿导轨3滑动。
[0029]栽培床4为钢架结构,其主体部分由方钢或角钢焊接而成,其中栽培床4的底部结构选用强度较好的方钢,其他侧边和顶部采用角钢焊接。
[0030]在本实施例中,立柱I选用方钢,横梁2选用角钢,其具体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横梁两端通过螺栓与立柱内侧固定连接,便于组装和拆卸。
[0031]导轨3选用角钢,根据角钢的形状,为便于描述,可将角钢分为侧板31和底板32,导轨3为平行布置的两条,分别放置在横梁2的两端,侧板31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I上,底板32上设有安放滑轮6的让位孔9。
[0032]滑轮的转轴为穿过侧板31的螺栓5,侧板31内侧设有固定螺栓5的螺母,螺母位于侧板和滑轮之间,螺母用于限定滑轮6的位置,防止其移位;底板32上设有支撑螺栓5头部的限位件8,该限位件8上设有与螺栓5头部相配合的凹槽,螺栓头部放置在凹槽内,限位件8具有支撑螺栓的作用,可防止螺栓被栽培床4压弯。
[0033]在本实施例中,立柱、横梁和导轨均在加工场地进行单独构件生产,加工完成后运输至蘑菇栽培场地进行组装,便于搬运和安装。架体和栽培床均为钢架结构,且栽培架具有多层栽培空间,具有使用期限长、占用空间小的优点,同时架体导轨上安装有滑轮,便于栽培床的放入和推动,栽培床可整体从栽培架上取出或放入,方便装料、覆土和废料清理,能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蘑菇栽培的人员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包括架体和栽培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立柱(I)、横梁(2)和若干组位于不同高度的导轨(3),所述导轨(3)沿架体长度方向水平布置,将架体分隔成多层放置栽培床的空间;所述导轨(3)上安装有滑轮(6),所述栽培床(4)放置在滑轮(6)上与导轨(3)滑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为方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为包括侧板(31)和底板(32)的角钢,所述底板(32)上设有安放滑轮(6)的让位孔(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6)的转轴为穿过侧板(31)的螺栓(5),侧板(31)内侧设有固定所述螺栓(5)的螺母(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2)上设有支撑螺栓(5)头部的限位件(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8)上设有与螺栓(5)头部相配合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为角钢,横梁两端与立柱内侧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床(4)由方钢与角钢焊接而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具有2?8层空间。
【文档编号】A01G1/04GK203761902SQ201320858228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王世恒, 周祖法, 袁卫东, 王伟科, 陆娜, 闫静, 宋吉玲 申请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