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工气候装置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人工气候装置的光照通风系统,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气候装置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包括内胆腔、风机、风道以及灯箱,其中,内胆腔为采用保温性材料围成的密闭空间,风机、风道以及灯箱均设置于内胆腔内,风机与风道相连通,用于实现内胆腔内的气流循环,灯箱用于模拟自然环境下的光照,风机位于内胆腔顶部,灯箱位于风机下方,风道设置于内胆腔侧壁上,风道的出风口沿着内胆腔的侧壁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水平光照系统,配合水平通风装置,解决了由于灯箱水平设置导致的通风不均匀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用于人工气候装置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人工气候装置的光照通风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气候装置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人工气候箱是具有光照、加湿功能的高精度冷热恒温设备,为用户提供一个理想的人工气候实验环境。它可用作植物的发芽、育苗、组织、微生物的培养;昆虫及小动物的饲养;药物、化妆品等化学品原料及其制剂的稳定性研究;水体分析的BOD的测定以及其它用途的人工气候试验。是生物遗传工程、医学、制药、日用品、农业、林业、环境科学、畜牧、水产等生产和科研部门理想的试验设备。该产品适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组织培养,种子发芽、育苗、微生物的培养试验;昆虫小动物的饲养;水质监测的BOD测定;药材、木材、建材的老化及使用寿命测试等,以及其他用途的光照、恒温、恒湿的专用试验设备。结构特色:具有光照、加湿功能的高精度冷热恒温设备。采用先进的微电脑可编程技术控温,可设置多种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度)模拟自然气候。
[0003]现有的人工气候箱内部的光照通常采用侧壁灯箱,灯光由设置在内胆腔一侧或多侧侧壁的灯箱射出,但现有的光照模式存在的问题是样品在内胆装置中的布局影响侧面光照的照射,从而造成靠近光源的样品光照强度偏高和远离光源的样品光照强度偏弱的光照不均匀现象,此外,由于人工气候箱内部的气流是由下至上流动的,在气流向上流动的过程中,由于灯箱会额外散发出热量,导致人工气候装置上部的温度往往高于下方的温度,造成内部温度不均匀,影响温度控制精度。
[0004]由此,有必要进一步地研制一种可以避免灯箱热量对内部温度的影响的新型光照通风系统。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垂直设置的灯箱导致上下温度不均匀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人工气候装置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可以令人工气候装置具有更为均匀的内部温度,提高温度调节的精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7]用于人工气候装置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包括内胆腔、风机、风道以及灯箱,其中,内胆腔为采用保温性材料围成的密闭空间,风机、风道以及灯箱均设置于内胆腔内,风机与风道相连通,用于实现内胆腔内的气流循环,灯箱用于模拟自然环境下的光照,风机位于内胆腔顶部,灯箱位于风机下方,风道设置于内胆腔侧壁上,风道的出风口沿着内胆腔的侧壁均匀分布。
[0008]作为优选,灯箱垂直内胆腔的侧壁设置。
[0009]作为优选,风道的出风口为风道朝向内胆腔方向的侧壁上均匀间隔设置的通孔。
[0010]作为优选,内胆腔内沿着垂直方向平行间隔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灯箱。[0011 ] 作为优选,所述灯箱内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发光的灯管。
[0012]作为优选,内胆腔底部设置有湿度调节装置。
[0013]作为优选,通过长轴电机驱动风机转动,长轴电机位于内胆腔外,长轴电机的传动轴穿过保温性材料与风机传动连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内胆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搁置搁板的搁板孔。
[0015]作为优选,搁板孔还用于搁置灯箱。
[0016]应用上述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制得的人工气候装置。
[001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0018]采用水平设置的灯箱,不仅令光照更为均匀,且人工气候装置内部的气候为水平地流动,可以将被灯箱加热的气体及时地吹走,被吹走的气流通过灯箱侧边的空隙向上流动,由于风道的出风口不断地有气流涌出,因此沿着灯箱侧边的空隙向上流动的气流不会再返回灯箱下方的位置,而是继续沿着灯箱侧边的空隙进入位于顶部的风机进风口,在风道内完成温度调节后,再次由风道的出风口涌出,完成整个通风循环。由此,灯箱内部的通风循环更为充分,循环过程中的温度波动更小,更利于对内胆装置内部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的高精度控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水平光照通风系统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用于人工气候装置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内胆腔100、风机200、风道300以及灯箱400,其中,内胆腔100为采用保温性材料围成的密闭空间,内胆腔100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背板以及门围成,门的上下左右分别依次与顶板、底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相接,门的上下左右侧边均设置有门封条,门封条优选采用硅胶,风机200、风道300以及灯箱400均设置于内胆腔100内,风机200与风道300的进风口相连通,用于实现内胆腔100内的气流循环,灯箱400用于模拟自然环境下的光照,可选地,灯箱400内的灯具采用冷光源,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加热效率,亦可以采用热光源,风机200位于内胆腔100顶部,灯箱400位于风机200下方,风道300设置于内胆腔100侧壁上,风道300为扁平状的管道,上下开口,风道300与内胆腔100的侧壁固定连接,风道300底端封闭,可选地,风道300底端通过一个可以拆卸的挡风板封闭,风道300顶端为进风口,风道300的出风口沿着内胆腔100的侧壁均匀分布,由风道300出风口喷出的气流沿着与内胆腔100的侧壁相垂直的方向流动。进一步地,为了能够令光照更为均匀,可以在内胆腔100的侧壁上设置可以反射或者折射光线的装置,例如镜面材料或者其他类似的材料。
[0023]灯箱400垂直内胆腔100的侧壁设置。特别地,灯箱400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即灯箱400平面与水平面相平行,灯箱400内发射的光照可以垂直地照射到在水平方向上流动的气流上,可选地,灯箱400所在平面也可以与水平面倾斜成一夹角。进一步地,在灯箱400顶端面也设置有多个通孔,令部分气流可以穿过灯箱,进一步改善气流的流动。[0024]风道300的出风口为风道300朝向内胆腔100方向的侧壁上均匀间隔设置的通孔。
[0025]内胆腔100内平行间隔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灯箱400。多个灯箱400沿着内胆腔100的垂直方向设置。多个灯箱400将内胆腔100内部分割为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空间,气流在子空间和风道300之间各自循环。
[0026]所述灯箱400内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发光的灯管。灯管沿着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0027]内胆腔100底部设置有湿度调节装置500。湿度调节装置500可以是超声波加湿器、电热加湿器或者其他类似的加湿器。
[0028]通过长轴电机600驱动风机200转动,长轴电机600位于内胆腔100外,长轴电机600的传动轴穿过保温性材料与风机200传动连接。
[0029]所述内胆腔100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搁置搁板700的搁板孔800。搁板孔800为均匀间隔排列的孔,搁板孔800直接在内胆腔100的侧壁上开孔。
[0030]搁板孔800还用于搁置灯箱400。可以通过调节灯箱400的位置调节内胆腔100内空间的分配。
[0031]安装有上述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的人工气候装置。
[0032]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人工气候装置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包括内胆腔(100)、风机(200)、风道(300 )以及灯箱(400 ),其中,内胆腔(100 )为采用保温性材料围成的密闭空间,风机(200 )、风道(300)以及灯箱(400)均设置于内胆腔(100)内,风机(200)与风道(300)相连通,用于实现内胆腔(100)内的气流循环,灯箱(400)用于模拟自然环境下的光照,其特征在于,风机(200)位于内胆腔(100)顶部,灯箱(400)位于风机(200)下方,风道(300)设置于内胆腔(100)侧壁上,风道(300)的出风口沿着内胆腔(100)的侧壁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灯箱(400)垂直内胆腔(100)的侧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风道(300)的出风口为风道(300)朝向内胆腔(100)方向的侧壁上均匀间隔设置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内胆腔(100)内沿着垂直方向平行间隔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灯箱(40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400)内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发光的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内胆腔(100)底部设置有湿度调节装置(5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长轴电机(600)驱动风机(200)转动,长轴电机(600)位于内胆腔(100)外,长轴电机(600)的传动轴穿过保温性材料与风机(200)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腔(100)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搁置搁板(700 )的搁板孔(800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搁板孔(800)还用于搁置灯箱(400)。
10.一种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水平光照通风系统的人工气候装置。
【文档编号】A01G9/24GK203646209SQ20132085879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徐月明, 岑利峰, 刘俊亚, 刘志宏 申请人:杭州雪中炭恒温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