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吡蚜酮和阿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72阅读:9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吡蚜酮和阿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吡蚜酮和阿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由吡蚜酮、阿维菌素和甲壳素按照重量比为1-3:1-3:1:3复配组成。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成颗粒剂使用。本发明复配增效明显,能够延缓单剂使用的抗药性,降低农药用量,节约投入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含吡蚜酮和阿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吡蚜酮和阿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吡姆酮,又名吡嗪酮,英文名称pymetrozine,是一种全新结构的吡啶杂环类杀虫剂,主要用于各类作物上的蚜虫、粉虱、叶蝉及各种飞虱的防治。吡蚜酮在植物体内具有内吸传导性,穿过植物的薄壁组织进入植物体内,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内进行向顶端和向根的双向传导。吡蚜酮还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毒理学数据显示,吡蚜酮对哺乳动物毒性很低,对大多数非靶标的节肢动物、鸟类、鱼类、捕食螨类天敌安全,且其代谢产物淋溶性,对地下水污染极小,因此在综合防治(IPM)中具有出色的表现。吡蚜酮的杀虫机理独特,昆虫一旦接触该药剂,立即停止取食,产生“口针穿刺阻塞”效果,且该过程为不可逆的物理作用。也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杀虫机理,昆虫停止取食后一般要3-5天才会饿死,导致昆虫击倒性慢,农户从心理上难以接受。
[0003]阿维菌素是一种神经毒剂,其机理是作用于昆虫神经元突触或神经肌肉突触的GABA受体,干扰昆虫体内神经末梢的信息传递,即激发神经未梢放出神经传递抑制剂Y-氨基丁酸(GA-BA),促使GABA门控的氯离子通道延长开放,对氯离子通道具有激活作用,大量氯离子涌入造成神经膜电位超级化,致使神经膜处于抑制状态,从而阻断神经未梢与肌肉的联系,使昆虫麻痹、拒食、死亡。因其作用机制独特,所以与常用的药剂无交互抗性。目前,阿维菌素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螨类和水稻卷叶螟。
[0004]本发明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块同时爆发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块上,同时施用阿维菌素和吡蚜酮后,药后1天,对稻飞虱即表现出明显的击倒性,药后2-3天调查没有复活,遂对阿维菌素和吡蚜酮的混配作用做进一步研究,随后还研究了添加甲壳素后撒施使用的增效作用,本发明正是基于此得到。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配增效明显的含吡蚜酮和阿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吡蚜酮和阿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由吡蚜酮、阿维菌素和甲壳素按照重量比为1-3:1-3:1:3复配组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成颗粒剂使用。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复配增效明显,能够延缓单剂使用的抗药性,降低农药用量,节约投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0010]一、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0011]将吡蚜酮、阿维菌素和甲壳素分别按有效成分重量比例1:1:1、1:3:1、1:3:3、3:1:1、3:1:3、1:1:2、1:2:2、2:2:3、3:1:2混合配成二元复配剂作为混剂I号-混剂9号,将吡蚜酮和阿维菌素2种单剂以及混剂I号-混剂9号从20ppm起按照等比梯度各稀释6个浓度,甲壳素单剂从200ppm起按照等比梯度各稀释6个浓度,以清水处理作为空白对照。以水稻褐飞虱3龄若虫为试虫,采用稻茎浸溃法测定,72小时后分别调查死亡虫数,计算死
亡率、致死中浓和共毒系数。最终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0012]
【权利要求】
1.一种含吡蚜酮和阿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吡蚜酮、阿维菌素和甲壳素按照重量比为1-3:1-3:1:3复配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吡蚜酮和阿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成 颗粒剂使用。
【文档编号】A01P7/02GK103875688SQ20141010235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黄业新, 杨新兰 申请人:黄业新, 杨新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