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育金针菇的方法

文档序号:24932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育金针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包括:①制备培养基;②制袋:用装袋机将步骤①中所制得的培养基装入菌袋中;③灭菌;④接种;⑤菌丝培养;⑥开袋挠菌;⑦催蕾;⑧出菇管理;⑨采收:当子实体长至高度为13~17cm左右时,进行采收。该栽培方法相比冬季常温下生产方法具有稳定,不受季节交替和天气变化影响的特点,周年生产,向市场提供新鲜金针菇,缓解春夏秋的需求压力,且该方法使金针菇能够有效、快速、健康生长,使金针菇产量更高,质量更好,色泽相同,菌柄粗细长短一致,菌盖成半球状,口感鲜脆,具有更高的商品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培育金针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中一种菌类的培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培育金针菇的方法。【背景技术】
[0002]金针菇生长在严寒的冬季,故有“冬菇”之称。其营养价值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其丰富,且含锌量比较高,对增强智力尤其是对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发育有良好的作用,人称“增智菇”,另外经常食用金针菇,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病及胃、肠道溃疡,而且也适合高血压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闻钟低纳食品。
[0003]常温下生产金针菇会因为气温不稳定和光线变化,而导致其色泽不均,菌柄粗细不一致,参差不齐,菌盖成伞状,不仅影响其美观,还大大降低了口感,商品价值大打折扣。而且随着季节的交替,气温升高,春夏秋三季不能在常温下生产,导致市场上金针菇短缺,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培育金针菇的方法,该栽培方法相比冬季常温下生产方法具有稳定,不受季节交替和天气变化影响的特点,周年生产,向市场提供新鲜金针菇,缓解春夏秋的需求压力,且该方法使金针菇能够有效、快速、健康生长,使金针菇产量更高,质量更好,色泽相同,菌柄粗细长短一致,菌盖成半球状,口感鲜脆,具有更高的商品价值。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培育金针菇的方法,所述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①制备培养基:将配制培养基的组分与水以质量比1: 1.4混合,利用搅拌机搅拌两次,搅拌均匀后,发酵18~21小时,待其发酵完成后,再加水搅拌,使培养基含水质量在60%~70%,得到培养基;
[0008]②制袋:用装袋机将步骤①中所制得的培养基装入菌袋中,将菌袋四周压紧,确保培养基的高度为17~17.5cm,再在所述菌袋口处套直径为7cm的塑料环,优选直径为7cm的塑料环,在所述菌袋口处培养基的中心处打孔,并在该孔中嵌入长度为12cm直径为
2.5cm的塑料管,用厚度为0.02mm聚丙烯塑料薄膜封所述菌袋口,并用橡胶圈固;
[0009]③灭菌:将报纸剪裁为23cm长和23cm宽的正方形,取若干张剪裁后的报纸放入预备好的塑料袋中,密封;并将步骤②中制好后的菌袋置于周转筐中,再将所述周转筐与所述装有报纸的塑料袋一起移入灭菌灶,在2小时内将灶内温度升至100°C以上,保持18~19小时,完成后,转入无囷接种室,冷却; [0010]④接种:a.揭开菌袋薄膜取出菌袋中灭菌后的塑料管;b.取适量菌种用所述塑料管压入所述菌袋内的底部,再取适量菌种封口 ;c.再分别用三层报纸和橡胶圈封口,将其转入菌丝培养室;
[0011]⑤菌丝培养:将所述菌包(培养基装在菌袋中合成为菌包)平置,控制室内温度,使培养基在5~8天后温度保持在22°C~25°C之间,暗光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通风换气,排除控制室内的二氧化碳;
[0012]⑥开袋挠菌:菌丝长满菌袋80%左右时,揭开报纸,在菌包顶部(即套塑料环一端)垂直掏开一个圆形的深度为3~4cm直径为7cm的洞;
[0013]⑦催蕾:把挠菌后的菌包底部平放,堆码,并保持菌包湿润,防止因制冷设备制冷而导致空气干燥,培养基水分流失,影响出菇质量和产量;室内温度控制在5°C~8°C,光线不宜过强;
[0014]⑧出菇管理:子实体形成后,向空气喷雾加湿,子实体长至3~4cm长,即与所述菌包口齐平时,把菌包竖置,整齐排列,两侧留小过道,便于管理;两天后,子实体颜色略显暗淡后,用周长46cm高度为38cm厚度为0.015mm的两端开口的塑料袋套筒,即将塑料袋套在所述菌包上,底部用橡胶圈固定密封,顶部留口,菌盖直径为0.4~0.7cm时,用橡胶圈套在顶部密封,保证在金针菇在长高的过程中为密封状态;
[0015]⑨采收:当子实体长至高度为13~17cm左右时,进行采收。
[0016]进一步地,步骤①中所述培养基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为棉籽壳70 %、麸皮15%、玉米粉10%以及石灰5%。 [0017]进一步地,步骤②中所述装在所述菌袋中的培养基的直径为13~18cm,优选14cm。
[0018]进一步地,步骤②中所述的每个菌袋中装入的培养基的量为1.9~2.0kgo
[0019]进一步地,步骤②中所述菌袋的规格优选为周长25cm高度30cm高0.04mm厚的聚丙烯塑料袋。
[0020]进一步地,步骤④中所述的菌种为耐高温菌种。
[0021]进一步地,步骤⑤中将所述菌包平置,并将菌包堆码成若干行,每行堆码高度为3个菌包高,即每行中设有三层菌包,每行中每层左右相邻的两个菌包的间距为2~3cm,相邻两行菌包的行间距为5~7cm,便于通风。
[0022]进一步地,在步骤⑤中,早中晚各通风换气一次,排除控制室内二氧化碳,如果中午天气过热,则不宜长时间换气,保持室内无异味即可。
[0023]进一步地,步骤⑦中,将挠菌后的菌包进行堆码,并将菌包堆码成若干行,每行堆码高度为5个菌包高,相邻两行菌包的行间距为35~45cm,便于出菇和工作。
[0024]进一步地,步骤⑦中,在堆码后第一次加湿时用高压清洗机作为加湿器,用喷雾将菌包口内的培养基打湿,利于菌丝恢复,此后每天在行与行之间(即小过道中)喷雾两次,保持湿润。
[002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主要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几点:
[0026]①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方法相比冬季常温下生产方法具有稳定,不受季节交替和天气变化影响的特点,可周年生产,向市场提供新鲜金针菇,缓解春夏秋的需求压力。
[0027]②依据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金针菇其产量更高,质量更好,且色泽相同,菌柄粗细长短一致,菌盖成半球状,口感鲜脆,具有更高的商品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培育金针菇的方法,所述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①制备培养基:将配制培养基的组分与水以质量比1: 1.4混合,利用搅拌机搅拌两次,搅拌均匀后,发酵18~21小时,待其发酵完成后,再加水搅拌,使培养基含水质量在60%~70%,得到培养基。
[0030]②制袋:用装袋机将步骤①中所制得的培养基装入菌袋中,将菌袋四周压紧,确保培养基的高度为17~17.5cm,在所述菌袋口处培养基的中心处打孔,并在该孔中嵌入长度为12cm直径为2.5cm的塑料管,再在所述菌袋口处套直径为7cm的塑料环,优选直径为7cm的塑料环,菌袋口再往外翻折,用厚度为0.02mm聚丙烯塑料薄膜封所述菌袋口,并用橡胶圈固;此处,插入塑料管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灭菌后,培养基中的洞口收缩,不利于接种操作。
[0031]③灭菌:将报纸剪裁为23cm长和23cm宽的正方形,取若干张剪裁后的报纸放入预备好的塑料袋中,密封;并将步骤②中制好后的菌袋置于周转筐中,再将所述周转筐与所述装有报纸的塑料袋一起移入灭菌灶,在2小时内将灶内温度升至100°C以上,保持18~19小时,完成后,转入无囷接种室,冷却。
[0032]④接种:a.揭开菌袋薄膜取出菌袋中灭菌后的塑料管;b.取适量菌种用所述塑料管压入所述菌袋内的底部,再取适量菌种封口 ;c.再分别用三层报纸和橡胶圈封口,将其转入菌丝培养室;
[0033]⑤菌丝培养:将所述菌包(培养基装在菌袋中合成为菌包)平置,控制室内温度,使培养基在5~8天后温度保持在22°C~25°C之间,暗光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排除室内的二氧化碳;
[0034]⑥开袋挠菌:菌丝长满菌袋80%左右时,揭开报纸,在菌包顶部(即套塑料环一端)垂直掏开一个圆形的深度为3~4cm直径为7c`m的洞;
[0035]⑦催蕾:把挠菌后的菌包底部平放,堆码,并保持菌包湿润,防止因制冷设备制冷而导致空气干燥,培养基水分流失,影响出菇质量和产量;室内温度控制在5°C~8°C,光线不宜过强;
[0036]⑧出菇管理:子实体形成后,向空气喷雾加湿,子实体长至3~4cm长,即与所述菌包口齐平时,把菌包竖置,整齐排列,两侧留小过道,便于管理;两天后,子实体颜色略显暗淡后,用周长46cm高度为38cm厚度为0.015mm的两端开口的塑料袋套筒,即将塑料袋套在所述菌包上,底部用橡胶圈固定密封,顶部留口,菌盖直径为0.4~0.7cm时,用橡胶圈套在顶部密封,保证在金针菇在长高的过程中为密封状态,密闭生长,能够防止异物进入,影响质量,且密闭状态能够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如果氧气充足的话,金针菇菌帽就会长很大,不好看,而它的生长环境里只有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它才能长高。
[0037]⑨采收:当子实体长至高度为13~17cm左右时,进行采收。
[0038]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步骤②中所述装在所述菌袋中的培养基的直径优选为14cm。
[0039]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步骤①中所述培养基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为棉籽壳70%、麸皮15%、玉米粉10%以及石灰5%。
[0040]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步骤②中所述的每个菌袋中装入的培养基的量为1.9~2.0kg0
[0041]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步骤②中所述菌袋的规格为周长25cm高度30cm高0.04mm厚的聚丙烯塑料袋。[0042]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步骤④中所述的菌种为耐高温菌种。
[0043]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步骤⑤中将所述菌包平置,并将菌包堆码成若干行,每行堆码高度为3个菌包高,即每行中设有三层菌包,每行中每层左右相邻的两个菌包的间距为2~3cm,相邻两行菌包的行间距为5~7cm,便于通风。
[0044]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⑤中,早中晚各通风换气一次,排除室内二氧化碳,如果中午天气过热,则不宜长时间换气,保持室内无异味即可。
[0045]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步骤⑦中,将挠菌后的菌包进行堆码,并将菌包堆码成若干行,每行堆码高度为5个菌包高,相邻两行菌包的行间距为35~45cm,便于出菇和工作。
[0046]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步骤⑦中,在堆码后第一次加湿时用高压清洗机作为加湿器,用喷雾将菌包口内的培养基打湿,利于菌丝恢复,此后每天向过道中喷雾两次,保持湿润。
[0047]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某一或某些参数,使金针菇能快速、健康的成长。
[0048]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所作的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培养基:将配制培养基的组分与水以质量比1: 1.4混合,利用搅拌机搅拌两次,搅拌均匀后,发酵18~21小时,待其发酵完成后,再加水搅拌,使培养基含水质量在60%~70%,得到培养基; ②制袋:用装袋机将步骤①中所制得的培养基装入菌袋中,确保培养基的高度为17~17.5cm,再在所述菌袋口处套直径为7cm的塑料环,在所述菌袋口处培养基的中心处打孔,并在该孔中嵌入长度为12cm直径为2.5cm的塑料管,用厚度为0.02mm聚丙烯塑料薄膜封所述菌袋口,并用橡胶圈固定; ③灭菌:将报纸剪裁为23cm长和23cm宽的正方形,取若干张剪裁后的报纸放入预备好的塑料袋中,密封;并将步骤②中制好后的菌袋置于周转筐中,再将所述周转筐与所述装有报纸的塑料袋一起移入灭菌灶,在2小时内将灶内温度升至100°C以上,保持18~19小时,完成后,转入无囷接种室,冷却; ④接种:a.揭开菌袋薄膜,取出菌袋中灭菌后的塑料管;b.取适量菌种用所述塑料管压入所述菌袋内的底部,再取适量菌种封口 ;c.再分别用三层报纸和橡胶圈封口,将其转入菌丝培养室; ⑤菌丝培养:将所述菌包平置,控制室内温度,使培养基在5~8天后温度保持在22°C~25°C之间,暗光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排除控制室内的二氧化碳; ⑥开袋挠菌:菌丝长满菌袋80%左右时,揭开报纸,在菌包套塑料环一端垂直掏开一个圆形的深度为3~4cm直径为7cm的洞; ⑦催蕾:将挠菌后的菌包进行堆码;并保持菌包湿润,室内温度控制在5°C~8°C; ⑧出菇管理:子实体形成后,向空气喷雾加湿,子实体长至与所述菌包口齐平时,把菌包竖置,整齐排列,两侧留小过道;两天后,子实体颜色略显暗淡后,将厚度为0.015mm的两端开口的塑料袋套在所述菌包上,底部用橡胶圈固定密封,顶部留口,菌盖直径为0.4~0.7cm时,用橡胶圈将塑料袋顶部密封; ⑨采收:当子实体长至高度为13~17cm左右时,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所述培养基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为棉籽壳70%、麸皮15%、玉米粉10%以及石灰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所述装在所述菌袋中的培养基的直径为14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所述的每个菌袋中装入的培养基的量为1.9~2.0kg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所述菌袋的规格为周长25cm高度30cm厚度0.04mm的聚丙烯塑料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所述的菌种为耐高温菌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中将所述菌包平置,并将菌包堆码成若干行,每行堆码高度为3个菌包高,每行中每层左右相邻的两个菌包的间距为2~3cm,相邻两行菌包的行间距为5~7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⑤菌丝培养过程中,每日早中晚各通风换气一次,排除二氧化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⑦中,将挠菌后的菌包进行堆码,并将菌包堆码成若干行,每行堆码高度为5个菌包高,相邻两行菌包的行间距为35 ~4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⑦中,在堆码后第一次加湿时用高压清洗机作为加湿器,用喷雾将菌包口内的培养基打湿,此后每天在室内喷雾两次。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828602SQ201410112032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李正宽, 李安东, 黄敏书 申请人:重庆市宽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