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马铃薯组织培养旋扣式育苗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1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用于马铃薯组织培养旋扣式育苗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用于马铃薯组织培养旋扣式育苗盆,由罩体(1)、推板(2)、插杆(3)、凹孔(4)、固定板(5)、底座托体(6)、底面(7)、渗水孔(8)、凹槽(9)组成,底面(7)下方周围安装有底座托体(6),在底座托体(6)上方扣合有罩体(1),底座托体(6)两侧开有凹槽(9),在凹槽(9)下方的相对位置处设固定板(5),固定板(5)侧表面设有凹孔(4),罩体(1)两侧对应凹槽(9)的位置处设置有推板(2),推板(2)侧表面相对位置设置有插杆(3),底面(7)表面设有渗水孔(8)。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盆身和盆底采用旋扣式连接方式,可自由分开,便于种苗脱出,重量轻,便于运输、节约环保。
【专利说明】用于马铃薯组织培养旋扣式育苗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马铃薯组培苗进行密封培育且便于运输的旋扣式育苗盆。

【背景技术】
[0002]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其具有占用空间小,不受地区、季节限制,可培养脱毒作物,培养周期短,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的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青睐,加上培养材料和试管苗的小型化,这就可使有限的空间培养出大量的植物,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幼苗,组织培养无病毒苗的方法已在很多作物的常规生产上得到应用,如马铃薯、甘薯等。而且很多地区也建立了无病毒苗的生产中心,这对于无病毒苗的培养、鉴定、繁殖、保存、利用和研究,形成了一个规范的系统程序,从而达到保持植物优良种性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0003]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组织培养技术日渐成熟,目前已大量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马铃薯属茄科茄属植物,是粮菜兼用作物,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居世界第四位,我国是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马铃薯生产中多采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生产马铃薯的脱毒苗,缩短其生长周期,进行批量快速繁殖,由于马铃薯的生活习性,多数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大棚网室都建立在冰凉的山上,而组织培养实验室则建立在交通方便的城市,因此,组织培养实验室内培养出的试管苗,需要通过运输工具运输至建立于山上的大棚网室。目前,常规组织培养均采用玻璃容器进行培育,因此,培育好的马铃薯组培苗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玻璃容器破碎。另外,由于玻璃容器自身的重量和体积,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增加运输成本,运载量受限;再者,由于盆底和盆身连为一体,移栽的过程中操作不便,种苗不易从育苗盆中脱出,脱盆时种苗的根系容易弄断,影响成活率,缓苗期延长,为了避免现有育苗盆移栽存在的弊端,目前人们通常用塑料袋进行育苗,在移栽时,破坏育苗袋再进行移栽,这种方式的塑料袋大量废弃,耗费资源,影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马铃薯组织培养旋扣式育苗盆,其具有结构简单、构思新颖、盆身和盆底采用旋扣式连接方式,可自由将两者分开,便于种苗脱出,重量轻,便于运输、节约环保的优点。
[0005]本实用新型用于马铃薯组织培养旋扣式育苗盆,由罩体1、推板2、插杆3、凹孔4、固定板5、底座托体6、底面7、渗水孔8、凹槽9组成,其特征在于:底面7下方周围安装有底座托体6,在底座托体6上方扣合有罩体1,在底座托体6两侧开有凹槽9,在凹槽9下方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板5,在固定板5侧表面设有凹孔4,罩体I两侧对应凹槽9的位置处设置有推板2,在推板2侧表面相对位置设置有插杆3,在底面7表面设有渗水孔8。
[0006]进一步,所述的罩体1、底座托体6由有机玻璃制成。
[0007]本实用新型用于马铃薯组织培养旋扣式育苗盆的有益效果:
[0008]I)在底座托体6两侧开有凹槽9,在凹槽9下方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板5,在固定板5侧表面设有凹孔4,罩体I两侧对应凹槽9的位置处设置有推板2,在推板2侧表面相对位置设置有插杆3,将种苗育成后进行移栽时可旋转罩体1,以便将位于凹孔4内的插杆3旋出,罩体I和底面7分离,种苗能够快速便捷地移植到栽培穴中,并且不会被损坏,栽培效率大大提高;
[0009]2)罩体1、底座托体6由有机玻璃制成,轻便,便于运输,不但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和培育袋相比,可重复利用,节约环保;
[0010]3)结构简单、构思新颖、盆身和盆底采用旋扣式连接方式,可自由将两者分开,便于种苗脱出,重量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用于马铃薯组织培养旋扣式育苗盆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用于马铃薯组织培养旋扣式育苗盆扣合后的状态图
[0013]图中:罩体1、推板2、插杆3、凹孔4、固定板5、底座托体6、底面7、渗水孔8、凹槽9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例1.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由罩体1、推板2、插杆3、凹孔4、固定板5、底座托体6、底面7、渗水孔8、凹槽9组成,具体的结构为:底面7下方周围安装有底座托体6,在底座托体6上方扣合有罩体I,在底座托体6两侧开有凹槽9,在凹槽9下方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板5,在固定板5侧表面设有凹孔4,罩体I两侧对应凹槽9的位置处设置有推板2,在推板2侧表面相对位置设置有插杆3,在底面7表面设有渗水孔8。
[0017]使用方法:扣合时,将罩体I两侧的推板2放置于凹槽9中,再旋转罩体1,位于推板2侧表面的插杆3便被旋入凹孔4内,将种苗育成后进行移栽时可再次旋转罩体1,以便将位于凹孔4内的插杆3旋出,罩体I和底面7分离,种苗能够快速便捷地移植到栽培穴中,并且不会被损坏,栽培效率大大提高。
[0018]实例2.
[0019]本实用新型由罩体1、推板2、插杆3、凹孔4、固定板5、底座托体6、底面7、渗水孔
8、凹槽9组成,具体的结构同实例I所述,所述的罩体1、底座托体6由有机玻璃制成。
[0020]使用方法同实例I所述,罩体1、底座托体6由有机玻璃制成,轻便,便于运输,不但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和培育袋相比,可重复利用,节约环保。
【权利要求】
1.用于马铃薯组织培养旋扣式育苗盆,由罩体(I)、推板(2)、插杆(3)、凹孔(4)、固定板(5)、底座托体(6)、底面(7)、渗水孔(8)、凹槽(9)组成,其特征在于:底面(7)下方周围安装有底座托体出),在底座托体(6)上方扣合有罩体(I),在底座托体(6)两侧开有凹槽(9),在凹槽(9)下方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板(5),在固定板(5)侧表面设有凹孔(4),罩体(I)两侧对应凹槽(9)的位置处设置有推板(2),在推板(2)侧表面相对位置设置有插杆(3),在底面(7)表面设有渗水孔(S)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铃薯组织培养旋扣式育苗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I)、底座托体出)由有机玻璃制成。
【文档编号】A01G9/10GK203951956SQ20142039490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李恺, 刑建平, 牛小龙, 张严良, 李进宝 申请人: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