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同位素标记植物的饲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969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同位素标记植物的饲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同位素标记植物的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反应室(1)、液体室(7)、抽气装置(3)和密封袋(10),液体室(7)、抽气装置(3)和密封袋(10)分别通过导管(5)与反应室(1)连接,在液体室(7)和抽气装置(3)与反应室(1)连接的导管(5)上设有阀门,即阀门A(4)和阀门B(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同位素标记植物的饲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同位素标记植物的饲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土壤方面主要研究矿质元素在植物体中的周转,从安全性考虑,通常采用13C标记技术,同位素标记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连续式标记和间歇式标记,标记方法是将作物种植在密闭的空间内,对密闭空间输送13C标记的CO2,这样做需要一个较大的空间,并且需要将作物种植在特定环境下,实际操作时,需要通入大量CO2气体,费时费力。
[0003]因此,一种适用于间歇式标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的利用同位素标记植物的饲喂装置被提出。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同位素标记植物的饲喂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包含:反应室(I)、液体室(7)、抽气装置(3)和密封袋
(10),液体室(7)、抽气装置(3)和密封袋(10)分别通过导管(5)与反应室(I)连接,在液体室(7)和抽气装置⑶与反应室⑴连接的导管(5)上设有阀门,即阀门A(4)和阀门B (6)。
[0006]上述反应室(I)最好为一设有开口的容器,反应室(I)开口处设有塞子(2),导管
(5)穿过塞子(2)与反应室(5)内连通。
[0007]实际使用时:在反应室(I)内放入适量13C标记的BaCO3,在液体室(7)里放入适量HC1,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密封袋(10)套在所要饲喂的作物叶片上,关闭阀门B(6),同时打开阀门A(4),通过抽气装置(3)将反应室(I)和密封袋(10)内的空气抽走,之后关闭阀门A (4),打开阀门B (6),使液体室(7)内的HCl溶液流入反应室⑴与BaCO3反应,反应制得CO2,当密封袋鼓起,充满CO2后,将导管(5)与密封袋(10)断开,并将密封袋(10)密封。
[0008]作为优选,密封袋(10)与反应室⑴连接的导管(5)上设有阀门,即阀门C(9)。
[0009]实际使用时:在反应室(I)内放入适量13C标记的BaCO3,在液体室(7)里放入适量HC1,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密封袋(10)套在所要饲喂的作物叶片上,关闭阀门B(6),同时打开阀门A(4)和阀门C(9),通过抽气装置(3)将反应室⑴和密封袋(10)内的空气抽走,之后关闭阀门A(4),打开阀门B (6)和阀门C(9),使液体室(7)内的HCl溶液流入反应室⑴与BaCO3反应,反应制得CO2,当密封袋鼓起,充满CO2后,将导管(5)与密封袋(10)断开,并将密封袋(10)密封。
[0010]设有阀门C(9)的优点在于:当反应室⑴内的气体已经充满密封袋(10)后,可以关闭阀门C(9),之后打开阀门A(4),使用抽气装置将反应室(I)内的气体抽走并保存,此时可以选用注射器等可以集气的抽气装置(3),之后可直接将抽气装置(4)连接与下一个密封袋(10),注气即可。
[0011]上述密封袋(10)和反应室⑴之间的导管(5)上设有软管⑶。
[0012]实际使用时:增加软管(8)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反应速度过慢,生成的气体太少,无法快速充满密封袋(10),可以摇动反应室(I),增加反应速度,在摇动过程中,不至于使导管(5)与密封袋(10)脱落。
[0013]实际使用时,如果遇到反应室⑴内气体过少,无法充满密封袋(10)时,可以从液体室(7)往反应室(I)内继续加注清水,使反应室(I)内的液面上升至密封袋(10)和反应室(I)之间的导管(5)出水孔处,可以将未能进入密封袋(10)的气体挤入密封袋(10)。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所示:1是反应室,2是塞子,3是抽气装置,4是阀门A,5是导管,6是阀门B,7是液体室,8是软管,9是阀门C,10是密封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其特征在于包含:反应室1、液体室7、抽气装置3和密封袋10,液体室7、抽气装置3和密封袋10分别通过导管5与反应室I连接,在液体室7和抽气装置3与反应室I连接的导管5上设有阀门,即阀门A4和阀门B6。
[0018]上述反应室I最好为一设有开口的容器,反应室I开口处设有塞子2,导管5穿过塞子2与反应室5内连通。
[0019]实际使用时:在反应室I内放入适量13C标记的BaCO3,在液体室7里放入适量HC1,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密封袋10套在所要饲喂的作物叶片上,关闭阀门B6,同时打开阀门A4,通过抽气装置3将反应室I和密封袋10内的空气抽走,之后关闭阀门A4,打开阀门B6,使液体室7内的HCl溶液流入反应室I与BaCO3反应,反应制得CO2,当密封袋鼓起,充满CO2后,将导管5与密封袋10断开,并将密封袋10密封。
[0020]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袋10与反应室I连接的导管5上设有阀门,即阀门C9。
[0021]实际使用时:在反应室I内放入适量13C标记的BaCO3,在液体室7里放入适量HC1,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密封袋10套在所要饲喂的作物叶片上,关闭阀门B6,同时打开阀门A4和阀门C9,通过抽气装置3将反应室I和密封袋10内的空气抽走,之后关闭阀门A4,打开阀门B6和阀门C9,使液体室7内的HCl溶液流入反应室I与BaCO3反应,反应制得CO2,当密封袋鼓起,充满CO2后,将导管5与密封袋10断开,并将密封袋10密封。
[0022]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袋10和反应室I之间的导管5上设有软管8。
[0023]实际使用时:增加软管8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反应速度过慢,生成的气体太少,无法快速充满密封袋10,可以摇动反应室1,增加反应速度,在摇动过程中,不至于使导管5与密封袋10脱落。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同位素标记植物的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反应室(I)、液体室(7)、抽气装置(3)和密封袋(10),液体室(7)、抽气装置(3)和密封袋(10)分别通过导管(5)与反应室(I)连接,在液体室(7)和抽气装置(3)与反应室(I)连接的导管(5)上设有阀门,即阀门A(4)和阀门B(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同位素标记植物的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袋(10)与反应室(I)连接的导管(5)上设有阀门,即阀门C(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同位素标记植物的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袋(10)和反应室⑴之间的导管(5)上设有软管(8)。
【文档编号】A01G7/02GK204047298SQ20142053964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景峰, 刘建国, 罗宏海 申请人:石河子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