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直接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与马铃薯种薯质量密切相关。种薯中如带有病毒,就会引起马铃薯品质严重退化,并产生各种病症,导致马铃薯产量大幅下降。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是生产马铃薯脱毒种薯主要方式。传统基质栽培法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工艺为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组培室中培养15~18天后,放置到大棚或弱光处炼苗7天左右,然后洗苗后移栽到大棚中。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炼苗过程中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污染率增加,二是洗苗过程中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机械损伤大、损失率高,这样将造成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炼苗和洗苗环节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直接移栽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组培室中在温度22~24℃、光照2200~2500Lx条件下培养9~11天后,在温度16~18℃、光照2800~3000Lx的条件下继续组培室中5~8天,然后移栽到大棚中,移栽到前苗床基质用多菌灵0.23~0.30g/㎡、银法利0.09~0.11ml/㎡、大生0.18~0.27g/㎡和百事达0.07~0.11ml/㎡混合后加水45~60ml/㎡稀释,喷施消毒。本发明中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组培室中培养的后9~11天后,变化培养条件下培养5~8天,使之接近大棚的环境,可以减少炼苗环节,降低了试管苗的污染率。本发明因减少了炼苗环节,移栽前苗龄小,根系附着的培养基质少,移栽到前苗床基质用多菌灵、银法利和百事达混合消毒后,可以防止少量基质污染试管苗根系而发生病害,可以减少洗苗环节,避免了洗苗过程中机械损伤较大、损失率高的问题。使用本发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移栽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减少了炼苗和洗苗环节,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劳动力投入,降低了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组培室中在温度22~24℃、光照2200~2500Lx条件下培养9~11天后,在温度16~18℃、光照2800~3000Lx的条件下继续组培室中5~8天,然后移栽到大棚中,移栽到前苗床基质用多菌灵0.23~0.30g/㎡、银法利0.09~0.11ml/㎡、大生0.18~0.27g/㎡和百事达0.07~0.11ml/㎡混合后加水45~60ml/㎡稀释,喷施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