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肥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5767阅读:16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肥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农作物种植年限增长,种植模式较固定,导致土壤内积累了大量的有害生物,病害发生越来越重,土壤的连年耕种,造成土壤物理性质明显改变,土壤出现大量板结,肥力和耕力下降,导致农作物产量、质量大幅度下降。使得病害和土壤肥力下降已成为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

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施用药肥实现农作物抗病增产。药肥作为具有杀抑农作物病虫害或作物生长调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功能,且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或同时具有提供营养和提高肥料及药肥利用率的功能性肥料。为实现农作物增产,可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外源性的非营养性化学物质,通常可在植物体内传导至起作用部位,以较低的浓度就能促进或抑制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某些步骤,改变植物的性状,使之向符合人类需要的意愿生长发育。

对农作物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往往还伴随着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病的发生。客观上需要与杀菌剂、抗病毒药剂一起使用或先后使用,但长期使用的唑类杀菌剂,比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氟硅唑使用时易产生抗性,同时会使植物体内的赤霉酸合成受到抑制,使处理部位,如葡萄、荔枝、龙眼的果穗过分缩短,不利于保持水果的商品性。而杀细菌的铜制剂易于出现药害。市面上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的防治病毒病的药剂比较缺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肥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组分A、组分B;所述组分A为碘、碘酸盐或次碘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组分B为噻苯隆、吡效隆、6-苄氨基嘌呤、苯肽胺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质量比为1:(0.1~800)。

优选的,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质量比为1:(0.1~80)。

优选的,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质量比为1:(0.5~40)。

优选的,所述组分A为碘酸盐和/或次碘酸盐。

优选的,所述碘酸盐为碘酸钾、碘酸钠。

优选的,所述碘酸盐为碘酸钾。

优选的,所述次碘酸盐为次碘酸钾、次碘酸钠。

优选的,所述次碘酸盐为次碘酸钾。

优选的,所述组分B为噻苯隆、吡效隆、6-苄氨基嘌呤、苯肽胺酸、苯肽胺酸盐、苯肽胺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组分B为噻苯隆、吡效隆、6-苄氨基嘌呤、苯肽胺酸、苯肽胺酸盐、苯肽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苯肽胺酸盐为苯肽胺酸钾、苯肽胺酸钠。

优选的,所述苯肽胺酸酯为苯肽胺酸甲酯、苯肽胺酸乙酯、苯肽胺酸丙酯、苯肽胺酸异丙酯、苯肽胺酸丁酯。

优选的,所述组分B为苯肽胺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药肥组合物在农作物抗病害和/或增产上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农作物为葡萄、荔枝、冬枣、花生或柑橘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病害为黑痘病、霜霉病、锈病、病毒病和炭蛆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肥组合物制剂,所述制剂包括上述的药肥组合物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助剂。

优选的,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农药组合物在所述制剂中含量为0.3%~62%。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组分A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氧化性,能迅速穿透细胞壁,还能氧化病原微生物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在植物体内也可以转化为所述次碘酸盐发挥作用,并与蛋白质分子的氨基结合后而使其蛋白质变性沉淀,致使微生物死亡。所述次碘酸盐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是广谱、高效、速效的杀菌剂,能有效杀灭大部分的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真菌、原虫、噬菌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述碘酸盐喷施于植物表面、进入植物体内,有较强的氧化作用,可以杀死病原体,还原产物碘和次碘酸盐还可继续发挥杀死病原微生物。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组分B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

其中,所述噻苯隆为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苯基脲类衍生物,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促进植物中细胞分类苏核苷酸想细胞分裂素的积累和合成,进一步促进组织的生长和再生,可显著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坐果,提高产量。

所述吡效隆为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又名调吡脲、氯吡脲、脲动素、氯吡苯脲、KT-30、4PU-30、CPPU等,具有加速细胞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和分化,防止落花落果等作用。

所述6-苄氨基嘌呤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将氨基酸、生长素、无机盐等向处理部位调运的效能;能促进植物非分化组织分化,促进细胞增大增肥,从而促进种子发芽、诱导休眠芽生长、抑制或促进茎、叶的伸长生长、促进果实生长,诱导块茎形成等。广泛用在农业、果树和园艺作物从发芽到收获的各个阶段。

所述苯肽胺酸及其衍生物为一种具有室温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叶面喷施,能迅速渗入到植物体内,促进营养物质输送到花蕾的生长点;增强植物细胞的活力,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利于授粉、受精,具有诱发花蕾成花和结果的作用;防止生理及采前落果,自然成熟期可提前5~7天,有明显的保花,保果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采用组分A和组分B复配,组分B还可促进农作物对组分A的吸收,对农作物抗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所述组分A能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转运,促进植物生长,并能提高作物的生物量,可显著提高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降低丙二醛(MDA)过氧化含量,增加Vc和总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和总酸含量,与组分B复配,可以克服传统杀菌剂与组分B复配时引起的抗性,防治效果不好的弱点,组合物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药肥组合物、及其应用、制剂,所述组合物包括所述组分A碘、碘酸盐或次碘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所述选自噻苯隆、吡效隆、6-苄氨基嘌呤、苯肽胺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分B。所述组分A,可以防治长期使用传统杀菌剂引起的抗性菌株,对农作物抗病害效果明显;所述组分A和组分B通过组分配比,显著增产,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制备方法:碘、吡效隆溶于乙二醇后加入润湿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2

制备方法:将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苯肽胺酸搅拌条件下加入乙醇后,用少量水将碘化钾溶于水后加入体系,再加水补足100%,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3

制备方法:将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苯肽胺乙酯搅拌条件下加入乙醇后,用少量水将碘化钾溶于水后加入体系,再加水补足100%,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4

制备方法:将50%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加入6-苄氨基腺嘌呤后搅拌溶解,搅拌下依次加入苯肽胺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盐、次碘酸钾,再加水补足100%,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5

制备方法:将碘酸钾、次碘酸钠、噻苯隆、烷基萘磺酸盐、K12、白炭黑、硅藻土混合均匀,气流粉碎即可。

实施例6

制备方法:将碘用等量乙醇分散后拌入SOPA270后搅拌均匀,用白炭黑吸附,加入苯肽胺酸、次碘酸钾、可溶性淀粉在混料槽中混合均匀,防潮包装即可。

实施例7

1、实验对象:葡萄

2、实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2061.2-2011》植物生长调节剂第2部分:促进、抑制植株生长试验。果实膨大期对葡萄果穗进行一次或多次喷雾处理。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6.5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平均亩产量C1(kg),相对于空白对照的平均亩产量提高率T1(%);计算得出平均抗病指数(黑痘病)C2,相对于空白对照的平均抗病指数(黑痘病)提高率T2(%)。

4、评价方法:利用Colby公式求出理论混用后的平均亩产量提高率E1(%),实际测定的混用后的评定指标T1(%)与Colby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1(%)相比较;求出理论混用后的平均抗病指数(黑痘病)提高率E2(%),实际测定的混用后的评定指标T2(%)与Colby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2(%)相比较;实际值大于理论值12%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差异在0%-12%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为拮抗作用。

Colby公式: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率。

5、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单药或组合物应用于葡萄的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复配,对葡萄的生长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能有效防治提高葡萄产量,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有效防治葡萄黑痘病,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8

1、实验对象:葡萄

2、实验方法:在葡萄果实膨大期,采用本发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对葡萄果穗进行一次或多次喷雾处理,测定葡萄的如下表2中的各项指标,记录黑痘病抗病指数、最终产量和增产幅度。

表2对葡萄黑痘病抗病、增产效果

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复配,对葡萄的生长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能有效防治葡萄黑痘病,增加葡萄产量;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复配,防治效果优于传统杀菌剂与所述组分B复配时的效果。相比于苯醚甲环唑与噻苯隆、苯醚甲环唑与吡效隆、苯醚甲环唑与6-苄氨基腺嘌呤、苯醚甲环唑与苯肽胺酸复配,抗病和增产效果更佳。

实施例9

1、实验对象:荔枝、冬枣、花生和柑橘

2、试验方法:在果实膨大期,采用本发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对各种作物的果穗进行一次或多次喷雾处理,测定各种作物的如下表3中的各项指标并记录抗病指数、最终产量和增产幅度。

表3本发明单药及组合物对荔枝、冬枣、花生和柑橘抗病、增产效果

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复配,对荔枝、冬枣、花生和柑橘的生长状况有明显的改善,抗病、增产效果显著,且均表现增效作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