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窝眼气吸式超级稻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0934发布日期:2018-06-06 00:3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窝眼气吸式超级稻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一次性完成对水稻的精确播种作业的一种窝眼气吸式超级稻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24条染色体。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水稻在兵团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精量播种是其实施全程机械化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对水稻的播种作业所用的铺膜播种机主要采用机械式半精量穴播器。

但是这种穴播器存在排种精度低、播种稳定性差的问题,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很低,不适宜大范围种植,种种弊端决定了人工种植水稻严重制约了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工种植水稻时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窝眼气吸式超级稻播种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窝眼气吸式超级稻播种装置包括下支架,下纸带匀速进给装置,链传动系统,上支架,下纸带压穴装置,无级调速电机,雾化喷胶装置,同步带,气吸滚筒精播装置,真空器,上纸带进给装置,种带裁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播种部件通过转臂与机架相连接 ,气阀安装在播种部件上;当机器工作时,电动机带动转臂摆动,进而带动播种部件振动,播种部件里面的稻种随着软管进入穴盘;通过塑料软管气阀的出气口连接负压源, 将装好育苗基质的穴盘放置在机架的台面上, 由人工手持播种部件完成播种作业。

护种漏斗结构包括固定板,护种漏斗,排种器,输种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护种片均匀分布在缝隙两侧,护种漏斗下端与种箱底板排种口配合;护种漏斗的前侧与种箱底板通过角铁固定,种箱底板开有长条孔。

窝眼吸种孔结构包括窝眼孔,吸种孔,其特征在于:种子囤积在窝眼孔内,吸种孔由于负气压的作用将窝眼孔中的种子吸出,进入后续操作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窝眼气吸式超级稻播种装置一次性完成精确播种等作业,具有生产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小、设备寿命长、结构紧凑、制造容易、工作可靠、移动方便以及易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护种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3是窝眼吸种孔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机架,2.转臂,3.播种部件,4.穴盘定位件,5.气阀,6.气阀挡板。

图2中7.固定板,8.护种漏斗,9.排种器,10.输种管。

图3中11.窝眼孔,12.吸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包括机架,转臂,播种部件,穴盘定位件,气阀,气阀挡板,其中吸种板与壳体形成了一个密封的气室 , 该气室通过气阀与气泵连接 ,吸种时气阀(5)处于开启位置, 吸种板向上;在人的操作下 , 种子在吸种板上滚动, 受负压作用种子会被吸附在吸种板的吸种孔上 , 播种时吸种板向下 ,气阀处于关闭位置 , 由于负压消失种子靠自重落入到穴盘中;气阀是气吸式播种装置的控制元件 , 除了在播种部件处于穴盘上方对穴落种时需要关闭气阀切断负压源以外 ,其余时间气阀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为了能够达到定位自动控制的功能 ,专门设计了伸缩活塞式气体阀门,通常阀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开启位置, 使阀体的进、出气通道贯通,当需要关闭气阀时 ,用外力将阀芯推送到关闭位置隔断阀体的进 、出气通道;播种部件吸种时转臂(2)处于竖立位置 ,人工操作将播种部件吸种板向上 ,并左右摇动播种部件 , 使种子在吸种板上流动,充分地充入到吸种板的窝眼中被吸种孔吸住,播种部件(3)播种时 , 先将播种部件吸种板向下翻转, 然后将转臂向下旋转使播种部件处于育苗穴盘的上方, 此时气阀阀芯的推杆压在气阀挡板(6)上, 致使播种部件负压消失 ,种子依靠重力落入到育苗盘中;播种部件(3)通过转臂(2)与机架(1)相连接 ,气阀(5)安装在播种部件上;当机器工作时,电动机带动转臂摆动,进而带动播种部件振动,播种部件里面的稻种随着软管进入穴盘;通过塑料软管气阀的出气口连接负压源, 将装好育苗基质的穴盘放置在机架的台面上, 由人工手持播种部件完成播种作业。

在图2中,包括固定板,护种漏斗,排种器,输种管,其中护种漏斗(8)的两个护种片与排种器(9)直径配合,均匀分布在缝隙两侧,护种漏斗下端与种箱底板排种口配合,这样由于震动掉落的种子掉入漏斗,通过下端的输种管(10)排出;护种漏斗的前侧与种箱底板通过角铁固定,种箱底板开有长条孔,便于护种漏斗的左右调节。

在图3中,包括窝眼孔,吸种孔,其中工作时,种子囤积在窝眼孔(11)内,吸种孔(12)由于负气压的作用将窝眼孔中的种子吸出,进入后续操作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