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种薯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6548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薯种薯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天然盐渍土总面积1.0×109hm2,而次生盐渍土面积达2.75×109hm2,江苏约占1/4。随着盐渍化土壤面积的不断扩大,盐分已成为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障碍因素,严重抑制了土壤生产力的发挥,导致土地生产效率偏低,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2010年种植面积约460万公顷,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50%,年产量约1.0×108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5.3%,为中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甘薯耐旱、耐盐碱、耐瘠薄,产量高、用途广、适应性强,是重要的能源作物。我国地少人多,在粮食安全的压力下,发展甘薯产业只能在“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下多利用存在土壤障碍的非耕地资源。且甘薯是一种抗盐碱能力较强的作物,长期种植能起到降低土壤含盐量、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在滩涂区发展甘薯产业有广阔的前景。

研究表明,甘薯在滨海盐渍土条件下仍具有一定的产量,但不同种植模式之间差异较大。在盐渍土地区,甘薯种植常常出现种薯不出苗,或出苗后很快枯死的情况,容易造成田间缺苗断垄,严重影响产量。目前,种薯处理技术已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对于提高出苗率、促进苗全苗壮、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有一定作用。但是,其在沿海滩涂地区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外界的环境要求较高,对于出苗率、产量和品质等等作用不太明显。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沿海滩涂地区甘薯出苗率、抗病性能以及产量的甘薯种薯处理方法,可使得沿海滩涂地区甘薯的出苗率和产量得到明显提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出苗率、抗病性能以及产量的甘薯种薯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甘薯种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催芽后无病虫侵染的甘薯薯块,在播种前用喷雾器将3%的双氧水均匀喷洒在薯块上,喷洒过程中需翻动薯块,至淋湿薯块为止,喷施后用稻草覆盖,闷1~2h;

(2)按照芽眼切块,每个切块保持2~3个芽眼,将切好的薯块用药液浸泡10~15min后捞起、晾干;

(3)用包衣剂浸泡薯块5min,捞起晾10min后,再次浸入包衣剂5min后捞出,而后栽植于栽培基质中;

所述药液中每升包含吲哚丁酸50mg,氯化钙30mg,正三十烷醇2mg,调环酸钙5mg、双乙酸钠3mg;

所述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草木灰5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份、硬脂酰乳酸钠0.4份、5-氨基乙酰丙酸0.1份、聚天冬氨酸0.1份、硬脂醇0.5份。

优选地,所述包衣剂的制备步骤是:将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草木灰5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份、硬脂酰乳酸钠0.4份、聚天冬氨酸0.1份、硬脂醇0.5份按比例混合均匀,将5-氨基乙酰丙酸0.1份在70份水中溶解均匀,加入上述混合物中,搅拌成糊状。

所述甘薯种薯切块与包衣剂的重量比优选为200∶1。

优选地,每个切块重量在28~32g之间。

优选地,所述栽培基质为由腐殖质、园土和河沙组成,其重量比为腐殖质∶园土∶河沙=3∶2∶2,使用前先用百菌清2000倍液对基质喷洒消毒。

优选地,栽植时土层覆盖厚度为3~4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整个生育期均易感染病毒,导致品种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据调查,未进行种薯处理的甘薯,显症病株率60%~95%,一般减产30-50%,甘薯病毒病已成为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一大制约因素,种薯通过喷施双氧水消毒处理,可降低种薯带菌的可能性,抑制病菌由块茎传播,从而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采用特定成分含量的药液对种薯块进行浸泡,使药液浸入到种薯块内,种薯块发芽种植后,得到的根更为粗壮和发达,对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在试验中发现,包衣剂各有效成分与比例对甘薯生产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若是各有效成分浓度过低,种薯内含有太多水分,容易造成种薯表面细胞的破损,进而影响后续的发芽;若是各有效成分浓度过高,则种薯表面会残留过多有效成分,对种薯表面也易造成毒害。经验证发现,本发明选用的包衣剂配比的特定成分和比例,多种成分协同配合,得到的种苗发芽率高,生长健壮,且不易受各种病虫害的侵染;同时,包衣液若是使用过多,后期发芽率低,并且得到的芽柔弱;过少又达不到促进发芽的效果;甘薯种薯切块与包衣剂的重量比为200∶1时得到的芽生长旺盛,且不易遭受病虫害侵染;

草木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酰乳酸钠和硬脂醇等几种成分的结合既具有很好的预防种薯块腐烂的效果,又对其他成分具有均匀分布的作用,使各组分均匀的附着于种薯块上;5-氨基乙酰丙酸是生物体合成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等必不可少的物质,可调节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叶绿素和捕光系统II的稳定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作用;聚天冬氨酸可作为肥料增效剂,对金属离子具有螯合作用,一定分子质量的聚天冬氨酸可以富集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供给植物,使植物更有效地利用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聚天冬氨酸的添加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并能改善土壤质量;本发明将这几种成分以特定的比例配合使用,它们之间的协同增强作用,不仅极大的减少了甘薯地下以及地上部分的病虫害,还保证了种薯在发芽以及生根过程中保持很强的生命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田间小区试验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金海农场进行,含盐量为0.3%,有机质含量1.1%,属于中度盐碱地块,选择8m×8m的9个小区,分为三组,每组3次重复,第一组种薯不处理,第二组按照传统方法处理种薯,第三组按照本发明所述甘薯种薯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其余栽培方法相同。测定三组甘薯的出苗率、亩产和商品率,结果如表1所示。所述传统种薯处理方法参照现有技术:王宏,何琼.甘薯优质高产种植关键环节及主要集成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1,2011(9):18-20.,即对甘薯种薯用甲基托布津按1∶1000的比例配成50℃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

表1

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可知,采用本发明甘薯种薯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出苗率,产量和商品薯均有显著提高,本发明方法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2

田间小区试验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金海农场进行,含盐量为0.3%,有机质含量1.1%,属于中度盐碱地块,选择8m×8m的9个小区,分为三组,每组3次重复,第一组种薯不处理,第二组按照传统方法处理种薯,第三组按照本发明所述甘薯种薯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其余栽培方法相同。测定三组甘薯的块茎品质指标,包括淀粉含量、V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总酚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所述传统种薯处理方法参照现有技术:王宏,何琼.甘薯优质高产种植关键环节及主要集成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1,2011(9):18-20.,即对甘薯种薯用甲基托布津按1∶1000的比例配成50℃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

表2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本发明所述的甘薯种薯处理方法使得甘薯块茎品质得到较大改善。

实施例3

田间小区试验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金海农场进行,含盐量为0.3%,有机质含量1.1%,属于中度盐碱地块,选择8m×8m的9个小区,分为三组,每组3次重复,第一组种薯不处理,第二组按照传统方法处理种薯,第三组按照本发明所述甘薯种薯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其余栽培方法相同。测定三组甘薯的病害率,结果如表3所示。所述传统种薯处理方法参照现有技术:王宏,何琼.甘薯优质高产种植关键环节及主要集成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1,2011(9):18-20.,即对甘薯种薯用甲基托布津按1∶1000的比例配成50℃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

表3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种薯处理方式可显著降低甘薯病害率。

实施例4

田间小区试验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金海农场进行,含盐量为0.3%,有机质含量1.1%,属于中度盐碱地块,选择8m×8m的27个小区,分为9组,每组3次重复,9组甘薯均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种薯处理方法处理种薯,其区别在于步骤(2)中药液各组分的用量,测定9组甘薯的亩产量,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当每升药液包含吲哚丁酸50mg,氯化钙30mg,正三十烷醇2mg,调环酸钙5mg、双乙酸钠3mg时,亩产量最高,达到了最好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5

田间小区试验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金海农场进行,含盐量为0.3%,有机质含量1.1%,属于中度盐碱地块,选择8m×8m的27个小区,分为9组,每组3次重复,9组甘薯均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种薯处理方法处理种薯,其区别在于步骤(3)中包衣剂各组分的用量,测定9组甘薯的亩产量,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只有当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草木灰5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份、硬脂酰乳酸钠0.4份、5-氨基乙酰丙酸0.1份、聚天冬氨酸0.1份、硬脂醇0.5份时,才能使亩产量最高,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6

田间小区试验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金海农场进行,含盐量为0.3%,有机质含量1.1%,属于中度盐碱地块,选择8m×8m的18个小区,分为6组,每组3次重复,6组甘薯均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种薯处理方法处理种薯,其区别在于步骤(3)中甘薯种薯切块与包衣剂的重量比,测定6组甘薯的亩产量,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甘薯种薯切块与包衣剂的重量比为200∶1时甘薯亩产量最高。

实施例7

田间小区试验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金海农场进行,含盐量为0.3%,有机质含量1.1%,属于中度盐碱地块,选择8m×8m的21个小区,分为7组,每组3次重复,7组甘薯均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种薯处理方法处理种薯,其区别在于腐殖质∶园土∶河沙的重量比,测定7组甘薯的亩产量,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腐殖质∶园土∶河沙的重量比为3∶2∶2时甘薯亩产量最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