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打草机配件,尤其涉及一种防护罩快换机构。
背景技术:
打草机在使用时需要安装防护罩,以提高了打草机的安全性能;而打草机在收纳时又需要将防护罩拆除,以使打草机在收纳、储存时占用较小的空间,为此,打草机的防护罩经常需要从机壳上拆除,或者,将防护罩装配在机壳上。
现有技术中的打草机,防护罩均通过螺钉固定机壳上,在装配或拆除防护罩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安装或拆卸,操作十分不方便,并且螺孔经过多次拆/装后,螺孔磨损严重,从而造成打草机的耐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护罩快换机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打草机防护罩与机壳装配或拆除操作不方便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罩快换机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固定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插接在机壳上,所述机壳上滑动连接有将防护罩锁紧在机壳上的固定件,所述机壳与固定件之间设有使固定件将防护罩锁紧在机壳上的弹性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罩插接在机壳上,在机壳上设有固定件并且机壳与固定件之间设有弹性部件,防护罩插接在机壳上以后,固定件将防护罩锁紧在机壳上即可实现防护罩与机壳的装配;拆除防护罩时,仅需要克服弹性部件的弹性作用力即可方便地使固定件解除对防护罩的锁定,防护罩即可方便地取下,操作十分方便。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第一固定体,所述防护罩上设有与第一固定体配合的第二固定体。第一固定体与第二固定体配合,从而使得固定件可以更好地锁紧防护罩,优化了防护罩与机壳的连接性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体为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体为与第一固定体配合的凹槽,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体为与第一固定体配合的通孔。第二固定体为凹槽或通孔均可以与第一固定体良好的配合,并将防护罩可靠地锁紧在机壳上。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固定件还包括操作部、底座,所述操作部、第一固定体位于底座的同一侧。在拆除防护罩时,可以方便地通过按压操作部使得固定件解除对防护罩的锁紧,操作十分方便。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机壳上设有使固定件可以滑动并且可以限制固定件滑动距离的滑槽,所述底座上一体式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滑槽与滑块配合,固定件滑动时精度高,从而使得固定件对防护罩的锁紧更加可靠,优化了防护罩与机壳的连接性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弹性部件为压簧,所述机壳上设有容纳压簧的凹槽,所述固定件上一体式设有固定压簧并且可对压簧进行导向的导向杆。采用压簧简化了机壳与防护罩的结构,降低了机壳、防护罩的生产成本;凹槽、导向杆除了固定压簧外,还可以对压簧进行导向,延长了压簧的使用寿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体上设有斜面,该斜面使得防护罩插入机壳时防护罩推动固定件克服弹性部件的作用力进行滑动。该斜面使得防护罩与机壳装配时操作更加方便。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机壳上设有凹入机壳内的固定槽,所述防护罩伸入固定槽内。简化了防护罩的结构,降低了防护罩的制造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护罩快换机构,具有如下优点:防护罩插接在机壳上,在机壳上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将防护罩锁紧在机壳上,机壳与固定件之间设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使固定件将防护罩锁紧在机壳上,弹性部件受力并产生弹性形变后,固定件将松开防护罩,此时即可方便地将防护罩由机壳上拆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在装配或拆除防护罩时不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操作十分方便,并且防护罩多次装配或拆除后各配件无明显磨损,延长了防护罩、机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罩快换机构的主视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罩快换机构中机壳的主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罩快换机构中防护罩的主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罩快换机构中固定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罩快换机构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防护罩快换机构,包括机壳1,机壳1即打草机的外壳,所述机壳1上固定有防护罩2,防护罩2即固定在机壳1上用于提高打草机安全性能的壳体结构,所述防护罩2插接在机壳1上,所述机壳1上设有凹入机壳1内的固定槽,所述防护罩2伸入固定槽内,防护罩2上具有凸出部,在装配过程中防护罩2上的凸出部插入凹槽11内,所述机壳1上滑动连接有将防护罩2锁紧在机壳1上的固定件3,所述机壳1与固定件3之间设有使固定件3将防护罩2锁紧在机壳1上的弹性部件4,弹性部件4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使固定件3将防护罩2锁紧在机壳1上,弹性部件4受力变形后,固定件3解除对防护罩2的锁定,从而使得防护罩2可以方便地拆除,操作十分方便;
参见图1、图2,所述机壳1上设有使固定件3可以滑动并且可以限制固定件3滑动距离的滑槽9,即该滑槽9两端封闭,固定件3的行程为滑槽9的长度,所述固定件3包括底座8、滑块10、操作部7、第一固定体5,所述底座8的两侧一体式设有与滑槽9配合的滑块10,所述操作部7、第一固定体5位于底座8的同一侧,第一固定体5、操作部7、底座8均为一体式结构;
参见图1、图2,位于固定件3上的第一固定体5为固定柱,所述防护罩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体5配合的第二固定体6,所述第二固定体6为与第一固定体5配合的通孔,设置于机壳1与固定件3之间的弹性部件4为压簧,所述机壳1上设有容纳压簧的凹槽11,所述固定件3上一体式设有固定压簧并且可对压簧进行导向的导向杆12,压簧一端固定在粘接在凹槽11内,所述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导向杆12上,导向杆12、操作部7位于底座8的异侧;
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固定件3设置在机壳1上,在弹性部件4的作用力下位于固定件3上的第一固定体5伸入位于防护罩2上的第二固定体6内;防护罩2与机壳1装配过程中,防护罩2必然会与第一固定体5产生干涉,此时,为了便于防护罩2的装配,所述第一固定体5上设有斜面13,该斜面13使得防护罩2插入机壳1时防护罩2推动固定件3克服弹性部件4的作用力进行滑动,即固定件3沿滑槽9滑动,第一固定体5退出容纳槽,在防护罩2推入容纳槽的过程中,防护罩2与第一固定体5上的斜面13接触,并且防护罩2挤压第一固定体5,使固定件3沿滑槽9滑动,第一固定体5退出容纳槽,防护罩2即可装配至容纳槽内,防护罩2装配到位后,位于防护罩2上的第二固定体6(通孔)正对第一固定体5,固定件3在弹性部件4的作用下滑动,第一固定体5插入第二固定体6内,实现对防护罩2的锁紧;将防护罩2拆除时,仅需要按下操作部7并克服弹性部件4的作用力,使固定件3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体5退出第二固定体6,此时,防护罩2即可方便地取下;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罩2装配或拆除时不需要专用工具,操作十分方便。
上述实施方式仅用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固定体6也可以采用凹槽11代替,弹性部件4推动第一固定体5插入凹槽11内,同样可以将机壳1与防护罩2固定在一起;
第二固定体6也可以采用钩状结构代替,防护罩2插入机壳1内以后,弹性部件4推动第一固定体5插入钩状结构内,实现防护罩2与机壳1的固定;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弹性部件4也可以用拉簧代替,采用拉簧时,拉簧可以套设在操作部7上,并且拉簧一端粘接在操作部7上,拉簧的另一端粘接在机壳1上;
弹性部件4可以采用任何可产生弹性形变的结构替代,如挺杆结构等;以实现弹性部件4对固定件3进行定位;
以上技术方案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固定件3、弹性部件4也可以设置在防护罩2上,并在机壳1上设置第二固定件3,但是该方案使得防护罩2结构复杂,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在弹性部件4的作用力足够大时,第二固定体6也可以省略,利用第一固定体5与防护罩2的摩擦力将防护罩2固定在机壳1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