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841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爬行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爬行式水稻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收割机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能够使用收割机的农作物一般都使用收割机收割,但水稻却一般都采用人工收割。为什么水稻很少用收割机收割呢?因为现在的收割机一般体积都比较大,也很笨重,而水稻很多种植在丘陵地区和山区,这样的收割机无法收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由此产生了微型联合收割机,如专利技术2006200052966.0、200720063407.4、200520010516.0、200720124844.2、,这些专利技术所述的联合收割机,体积都很小,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抬走。这些专利技术的相关产品已经问世,可是无法推行。主要就是因为水稻是种植在水田里的,水田里的泥是稀泥,人踩上去小腿都会有相当一截陷在稀泥里面,而这些联合收割机不管是大型的还是微型的,在这些稀泥上工作时,也会陷在稀泥里面而无法行驶。虽然专利技术2006200052966.0、200520010516.0的说明书中指出,这种收割机能在水田里行走,但在实践中却不行。

专利技术201020259073.X根据打谷机的原理,在收割机的底部安装一块底板,再将收割机的行走轮做成有很长的凸出,让这些凸出陷在稀泥里。当轮子转动时,这些凸出就相当于船桨一样,推动收割机向前行驶。但该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要让行走轮的凸出陷很长一段在稀泥里(专利技术 201020259073.X的说明书是8厘米以上,实际运用时却要求在50厘米以上),这就要求将行走轮做得很大。

如果将专利技术201020259073.X所述的行走轮做得很大,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收割机的结构必须作相应的改变,才能安装下这样大的轮子,这就使得收割机变得很笨重;这样的收割机在翻越田埂和在干田里行走时都会很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要使丘陵地区的水稻收割实现机械化,不仅需要将收割机做得很轻,而且需要收割机既能在水田里行走,又能在干田里行走。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收割机做成两部分:主体部分(如图5)和伸缩部分(如图3),收割机的底部也因此分成了两部分,两个部分的底部都有如图6和图7 所示的齿形凹凸,这种齿形的凹凸使收割机向前行走很容易,向后退却很难。随着收割机伸缩部分的不断伸缩,收割机底部的两部分之间的距离就不断周期性地发生变化,收割机就能向前爬行了。

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并且用铁皮将前后左右和下方封好,使其像一艘船。在图1中1所示的位置安装脱离滚筒轴承,在图1中2所示的位置安装割禾刀,在图1中3所示的位置安装拦穗杆,在图1中4所示的位置安装行走动力杆,在图1中5所示的位置安装柴油机,在图1中6所示的位置安装变速器,在底部(即图1中8所示位置)焊接齿形的凹凸,在图1中7所示的位置安装伸缩部分,在图1中9所示的位置安装手柄,安装好的收割机主体部分如图5 所示。

伸缩部分的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它的是一块底部带有齿形凹凸的板子,两侧有用来使底板安装在主体部分上的支架,支架的前面部分有一个连接传动杆的孔。

收割机在工作时,用柴油机或汽油机带动,将柴油机安装在图1中5所示的位置,用柴油机带动脱离滚筒的大皮带盘(如图6中的17)旋转,因为脱离滚筒的大皮带盘和小皮带盘(如图6中的18)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能够同时旋转。脱离滚筒的小皮带盘带动减速器的主动皮带盘(如图6中的19)旋转,通过减速器减速后,减速器的从动链盘(如图6中的20)和从动皮带盘(如图6中的21) 也随着旋转。减速器的从动链盘带动行走动力杆的链盘(如图2中的22和图6 中的22)旋转,减速器的从动皮带盘带动拦穗杆的皮带盘(如图6中的23)旋转。当行走动力杆在旋转时,行走动力臂(如图2中的10和图6中的10)也随着旋转,因为行走动力臂(如图6中的10)通过行走传动杆(如图6中的24)与收割机的伸缩部分(如图3和图6中的12)相连,所以伸缩部分也就随着行走动力杆的旋转不断地前后伸缩。减速器的从动皮带盘外侧有一个凸出,割禾刀传动杆(如图6中的25)的一端连着这个凸出,另一端连着割禾刀摆动杆(如图6中的26),当减速器的从动皮带盘(如图6中的21)旋转时,割禾刀摆动杆就会不断地摆动,割禾刀(如图6中的16)也就能够工作了。

在收割时,柴油机带动脱离滚筒旋转,其他各部件:割禾刀、拦穗杆、伸缩部分也开始工作。

伸缩部分在行走动力臂和行走传动杆的作用下不断地伸缩,收割机底部的两部分之间的距离就不断周期性地发生变化。因为主体部分和伸缩部分的底部都有如图6和图7所示的齿形凹凸,这种齿形的凹凸使收割机向前行走很容易,向后退却很难,所以收割机就能向前爬行了。

收割机在向前爬行时,割禾刀就将禾苗剪断,拦穗杆不停地旋转,将剪断的稻穗送到收割机的斜斗(如图7中的29)里。因为收割机在工作时会不停地振动,稻穗就会在振动中从高处向低处滑落。在斜斗的最低处就是稻穗进入脱离滚筒的进口(如图7中的30)。稻穗从进口进入脱离滚筒后,随着脱离滚筒的高速旋转,谷粒和稻草就分离开了。因为脱离滚筒的一面是用筛子(如图7中的32) 遮住的,谷粒可以通过筛孔进入装谷粒的位置(如图7中的33),稻草却不能通过筛孔,只能从脱离滚筒的出口(如图7中的31)出去,这样就将谷粒收获到收割机里面了。

收割机的后方有手柄(如图7中的28),人站在田里,握住手柄,就能控制收割机的前进方向了。如果一个人控制收割机的前进方向感觉很吃力,也可以用两个人来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主体部分的基本框架

图2是行走动力杆

图3收割机的是伸缩部分

图4是手柄

图5收割机的是主体部分

图6是主体部分和伸缩部分安装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7是爬行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图

图中各部分名称:1、安装脱离滚筒轴承的位置 2、安装割禾刀的位置 3、安装拦穗杆的位置 4、安装行走动力杆的位置 5、安装柴油机的位置 6、安装变速器的位置 7、安装伸缩部分的位置 8、焊接齿形凹凸的位置 9、安装手柄的位置 10、行走动力杆的动力臂 11、脱离滚筒 12、伸缩部分 13、行走动力杆 14、减速器 15、拦穗杆 16、割禾刀 17、脱离滚筒的大皮带盘 18、脱离滚筒的小皮带盘 19、减速器的主动皮带盘 20、减速器的从动链盘 21、减速器的从动皮带盘 22、行走动力杆的链盘 23、拦穗杆的皮带盘 24、行走传动杆 25、割禾刀传动杆 26、割禾刀摆动杆 27、底部的齿形凹凸 28、手柄 29、斜斗 30、稻穗进入脱离滚筒的进口 31、脱离滚筒的稻穗出口 32、筛子 33、装谷粒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际生产时,可以将收割机的机架高度做成40厘米左右,加上底部的齿形凹凸,割禾刀的高度最多45厘米,所割剩的禾桩不高,所以不需要设计调整割禾刀高度的部件。

在准备收割时,可以将收割机分成五个部分:脱离滚筒,主体部分的其它部分,伸缩部分,柴油机,手柄。把这五个部分分开抬到田边后,再用人工收割一小块面积,就可以在这一小块面积上把收割机安装好。发动柴油机,就能开始收割了。用手柄控制收割机前进方向时,如果一个人控制感觉很吃力,也可以用两个人来控制。

在收割的过程中,因为脱离滚筒旋转的速度很高,谷粒通过筛孔进入如图7 中的33所示的装谷粒的位置的速度也很快,有很多谷粒会跳出去,造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装谷粒的位置上面遮一块布,谷粒就不会跳出去了。在田的边角处,有一些地方收割机不能收割,这些水稻可以用人工收割,再将收割到的稻穗扔进如图7中的29所示的斜斗里面就可以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