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装食用菌的自动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0385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袋装食用菌的自动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袋装食用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袋装食用菌的自动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袋装食用菌的接种方式普遍为手动接种或者建议工具接种,先在食用菌基体上打好小孔,然后借助手工分离或者借助刀具等工具进行分离,将菌种放入到小孔中,目前这种方式基本上为手工作业,而手工组也对于量的控制较为困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尤其对于新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袋装食用菌的自动接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装食用菌的自动接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袋装食用菌的自动接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端垂直设置有两组立柱,两组所述立柱的顶部横向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底部的中心位置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底部连接有接种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部横向设置有两组夹紧装置,两组所述夹紧装置位于两组立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接种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中心处开有小孔,所述外壳的左侧壁顶端设置有菌种投料口。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腔底部竖直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底部与顶部分别与拉杆的外壁和外壳内腔的顶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顶端设置有拉环,且拉环与顶部的弹性件连接,所述拉杆的底端设置有球头,且球头的外径大于外壳底端出料口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腔插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左端焊接有夹板,所述螺柱的右端焊接有拨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袋装食用菌的自动接种装置,采用了先将食用菌基体通过夹紧装置进行固定,将食用菌通过投料口注入到接种装置中,通过下拉方式放出菌种,从而达到接种的目的,该装置省略了打孔的环节,而且只要下拉接种装置就能接种,简单易行、学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横杆、4弹性件、5接种装置、51外壳、52小孔、53菌种投料口、54拉杆、55复位弹簧、56拉环、57球头、6夹紧装置、61固定座、62螺柱、63拨块、64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袋装食用菌的自动接种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右两端垂直设置有两组立柱2,两组所述立柱2的顶部横向连接有横杆3,所述横杆3底部的中心位置连接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的底部连接有接种装置5,所述底座1的顶部横向设置有两组夹紧装置6,两组所述夹紧装置6位于两组立柱2之间。

其中,所述接种装置5包括外壳51,所述外壳51的顶部中心处开有小孔52,所述外壳51的左侧壁顶端设置有菌种投料口53,所述外壳51的内腔底部竖直设置有拉杆54,所述拉杆54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55,且复位弹簧55的底部与顶部分别与拉杆54的外壁和外壳51内腔的顶部连接,所述拉杆54的顶端设置有拉环56,且拉环56与顶部的弹性件4连接,所述拉杆54的底端设置有球头57,且球头57的外径大于外壳51底端出料口的内径,所述夹紧装置6包括固定座61,所述固定座61的内腔插接有螺柱62,所述螺柱62的左端焊接有夹板64,所述螺柱62的右端焊接有拨块63。

工作原理:将食用菌基体通过夹紧装置6夹紧,手握接种装置5,下拉接种装置5,将接种装置5的底部插接到食用菌基体的内腔,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拉杆54上提,球头57离开外壳51底部的出料口,菌种从外壳51的内腔进入到食用菌基体,手放开,在复位弹簧55的作用下球头57回位,菌种不再向外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