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00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罐。



背景技术:

液体菌种应用于食用菌的生产,液体菌在培养时,具有流动性、易分散、萌发快、发酵点多等优点,较好的解决了接种过程中萌发慢、易污染的问题。液体菌种在生产发酵时,发酵罐内的溶氧量、温度的温度性和空气的环境都对菌种的培养有着很大影响。目前的液体培养罐在气体进入后,气液接触不均匀,另外也无法保证空气的清洁度,罐体内部受热不均匀,造成菌种品质差,生产效率低。因此,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接收均匀、罐内受热均匀、成品菌种品质好的食用菌液体培养罐。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罐,包括:进气口、粗过滤器、深层纤维过滤器、进水口、保温水箱、旋转加热管、视窗、接菌口、排气口、出水口、压力表、罐体盖、进气喷头、物料口、温度计、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底座、罐体,所述罐体外围设有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一侧顶端设有进水口,所述保温水箱另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保温水箱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保温水箱下端设有排气口,所述罐体表面设有物料口、视窗和接菌口,所述罐体内部设有旋转加热管,所述罐体外部保温水箱上端设有温度计,所述罐体内部与温度计对应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罐体顶部设有罐体盖,所述罐体盖上端设有进气口和压力表,所述罐体盖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粗过滤器、深层纤维过滤器、进气喷头,所述罐体下端设有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罐,采用在罐体盖上设有进气喷头、在罐内设有旋转加热管,可以增大空气的进气面,旋转加热管既可以使液体受热均匀,又可以对空气的液体进行搅拌使气液混合均匀;在罐体盖内部设有两个过滤装置,可以使空气更加洁净,以保证菌种的质量;在罐体外部设有保温水箱,增强了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进气口,2.粗过滤器,3.深层纤维过滤器,4.进水口,5.保温水箱,6.旋转加热管,7.视窗,8.接菌口,9.排气口,10.出水口,11.压力表,12.罐体盖,13.进气喷头,14.物料口,15.温度计,16.温度传感器,17.控制器,18.底座,19.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举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在图1中,1.进气口,2.粗过滤器,3.深层纤维过滤器,4.进水口,5.保温水箱,6.旋转加热管,7.视窗,8.接菌口,9.排气口,10.出水口,11.压力表,12.罐体盖,13.进气喷头,14.物料口,15.温度计,16.温度传感器,17.控制器,18.底座,19.罐体。

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罐,包括:进气口1、粗过滤器2、深层纤维过滤器3、进水口4、保温水箱5、旋转加热管6、视窗7、接菌口8、排气口9、出水口10、压力表11、罐体盖12、进气喷头13、物料口14、温度计15、温度传感器16、控制器17、底座18、罐体19,所述罐体19外围设有保温水箱5,所述保温水箱5一侧顶端设有进水口4,所述保温水箱5另一侧设有控制器17,所述保温水箱5下端设有出水口10,所述保温水箱5下端设有排气口9,所述罐体19表面设有物料口14、视窗7和接菌口8,所述罐体19内部设有旋转加热管6,所述罐体19外部保温水箱5上端设有温度计15,所述罐体19内部与温度计15对应处设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罐体19顶部设有罐体盖12,所述罐体盖12上端设有进气口1和压力表11,所述罐体盖12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粗过滤器2、深层纤维过滤器3、进气喷头13,所述罐体19下端设有底座18。

结合图1,在使用时,将食用菌母菌液倒入罐体19内,进水口4接上热水水源进入保温水箱5中,通过控制器17启动旋转加热管6,根据需要调节旋转加热管6的温度,观察温度计15的温度是否达到需要温度,空气又进气口进入罐体盖12中,由粗过滤器2、深层纤维过滤3过滤后通过进气喷头13进入罐内,发酵后产生的废气由排气口9排出,通过视窗7能够观察到罐体19内部菌丝的生长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