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食用菌废菌棒的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1808阅读:16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食用菌废菌棒的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球盖菇、皱球盖菇,原产欧美国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之一。大球盖菇营养丰富,鲜菇肉质细嫩,柄脆,含野生菇香味,口感好。干菇味浓香,可与香菇相媲美,颇受消费者青睐。现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1)温度

菌丝生长温度5-34℃,最适25-12℃,12℃以下菌丝生长缓慢,超过35℃菌丝停止生长并易老化死亡。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温度4-30℃,最适温度14-25℃。低于4℃和超过30℃子实体难形成和生长。

(2)水分

菌丝生长培养基含水率要求65-70%左右,原基分化空气湿度90-95%。子实体生长发育基质含水率70%。原基分化空气湿度90-95%之间。

(3)通风

菌丝体生长对o2要求不高,co2浓度不能超过2%。子实体生长发育要求o2充足,co2过高,易形成畸形菇,出菇期应每日通风2-3h。

(4)光照

菌丝体生长阶段无需光照,子实体生长要求有100lx—500lx光照,散射阳光可促进子实体健壮,提高质量。

(5)酸碱度

新菇适宜在弱酸性环境中生长。培养基和土壤ph4-9菌丝均能生长,但以ph5-6.5为宜。菌丝体生长培养基ph5.5-6.5为宜,子实体生长时的培养料ph以5-6为宜,覆土材料ph5.5-6为宜。

二、栽培场地与季节选择

(1)场地

基地利用冬闲田室外人工栽培。栽培地要求是偏酸性,肥沃、带腐殖质土壤的田园土。要求日照充足,排水良好,遮光率要求三阳七阴或二阳八阴的环境。播种前把土翻松晒白,使土壤熟化,再用石灰进行除杂、灭虫。扣有蚂蚁和蚯蚓的园地,要在畦底撒放灭蚁药和菜籽饼粉。

(2)栽培季节

气温8-30℃均可播种,最适15-26℃,出菇期气温5-26℃为宜。8月中旬及2月中旬播种,10月上旬及4月中旬开始出菇为宜,正常情况下播种至采菇3-4个月。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如下:

1、现有大部分大球盖菇一般在农历10月份左右开始栽培,至来年农历4月中旬左右出菇;因此年内温度低,产率低。并且市场需求量主要在年内春节时分,故急需改善。

2、现有菇定植采用腐熟土覆土,浪费人力;

3、现有菇发菌采用覆盖薄膜,浪费人力;

4、现有出菇期采用人工长时喷水,浪费人力;

废菌棒后期大部分选择丢弃,而本发明利用废菌棒与冬闲田、稻草进行大球盖菇栽培,这对促进废弃资源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清洁地球,美丽乡村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方法。

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废菌棒的预处理

首先将废菌棒充分吸水变软,使得其含水率在70%—75%(质量含量);然后将废菌棒进行发酵预处理,使得菌棒中杂菌消灭(该步骤的目的是为了去除非大球盖菇的菌种,以防影响大球盖菇的生长):若高温天气(30℃以上),废菌棒经2d-3d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若低温天气,废菌棒沥干后预堆1d变柔软即可;

所述的废菌棒可采用香菇、秀珍菇、木耳等废菌棒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

步骤(2)、播种与发菌

2.1将栽培地的菇床整成高20-30cm、宽1-1.5m,长度不限的龟背形菇床;

2.2菇床铺料

在上述菇床上铺设第一层废菌棒料,厚度为8-10cm,大球盖菇菌种播种量500-600g/m2;第一层铺完后立马进行第二层铺料,第二层厚度为10-12cm,大球盖菇菌种播种量500-600g/m2;第二层铺完后立马进行第三层铺料,第二层厚度为4-5cm。

作为优选,若是铺设第一层废菌棒料时为高温天(28℃以上),则在料层上打孔,孔径4-5cm,深度30-40cm,用于通氧气。

2.3开沟覆土

在床与床之间留40-50cm的人行道开沟,沟深度20-30cm;同时将开沟土覆盖于菇床上,厚度3-5cm,然后覆盖干稻草,厚度3-5cm;最后喷水至干稻草湿透为止;

2.4沟注水,保湿(其中沟内水面不超过床的第一料层)

大球盖菇初生菌丝生活力较弱,播种时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能用老化菌种,菌龄适宜;二是培养料含水率要适当,为70-75%;三是温度要正常,尽量避免温度过高。高温季节播种后,每日要观察堆料的温度变化,当料温超过30℃要在菇床面喷冷水降温,控制料温在菌丝所要求的范围。菇床面干燥应及时喷水保湿。

步骤(3)、覆土及管理

常温下,步骤2.4后4d-5d左右菌丝开始萌发,30d-35d左右菌丝走透料2/3时即菌丝全部走透土面,当菇床面菌丝倒伏后,土层内菌丝开始扭结成菌束,出现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此期应注意菇床面土壤的湿度(含水率85%—90%),使原基膨大形成小菌蛋;

若湿度小于85%—90%,则把干稻草喷湿;水以少喷勤喷,表面有水分即可,直至小菌蛋生长至成熟期,一般为5d—10d。

步骤(4)、采收加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大球盖菇可在农历9月份左右开始栽培,农历12月份至来年农历4月中旬出菇;因此避免了年内温度低,产率高,且应对市场需求,能够供应年内春节时分。

2、本发明栽培料发菌快,ph值适应,促进菌丝生长,菇蕾形成快,出菇成熟快。

3、因为废菌棒内含有能够促进菌丝生长的有效成分,使得其再次废物利用,供给给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需求,故而使得菇质品质高。

4、本发明菇定植覆土采用的土无额外要求,直接利用开沟取土进而覆盖,故而节约劳力;

5、本发明是在菇定植覆土后覆盖干稻草后喷水保湿,即完成了菇发菌现有采用覆盖薄膜的原理,故而节约劳力;

6、本发明出菇期采用沟里注水保湿,免去人工长时喷水的劳务浪费。

7、本发明先将发菌棒发酵后再作为基质,使得菌丝适合生长,从而缩短发菌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分析。

在农历9月份,浙江省诸暨市泉润食用菌栽培场基地开始进行大球盖菇栽培,农历12月份至来年农历4月中旬出菇。

实施例1:

步骤(1)、废菌棒的预处理

首先将香菇废菌棒充分吸水变软,使得其含水率在70%(质量含量);然后将废菌棒进行发酵预处理:若高温天气(30℃以上),废菌棒经2d-3d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若低温天气,废菌棒沥干后预堆1d变柔软即可;

步骤(2)、播种与发菌

2.1将栽培地的菇床整成高20cm、宽1.5m,长度不限的龟背形菇床;

2.2菇床铺料

在上述菇床上铺设第一层废菌棒料,厚度为8cm,大球盖菇菌种播种量500g/m2;第一层铺完后立马进行第二层铺料,第二层厚度为10cm,大球盖菇菌种播种量500g/m2;第二层铺完后立马进行第三层铺料,第二层厚度为4cm。

若是铺设第一层废菌棒料时为高温天(28℃以上),则在料层上打孔,孔径4cm,深度40cm,用于通氧气。

2.3开沟覆土

在床与床之间留40cm的人行道开沟,沟深度30cm;同时将开沟土覆盖于菇床上,厚度3cm,然后覆盖干稻草,厚度5cm;最后喷水至干稻草湿透为止;

2.4沟注水,保湿(其中沟内水面不超过床的第一料层)

大球盖菇初生菌丝生活力较弱,播种时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能用老化菌种,菌龄适宜;二是培养料含水率要适当,为70-75%;三是温度要正常,尽量避免温度过高。高温季节播种后,每日要观察堆料的温度变化,当料温超过30℃要在菇床面喷冷水降温,控制料温在菌丝所要求的范围。菇床面干燥应及时喷水保湿。

步骤(3)、覆土及管理

常温下,步骤2.4后4d-5d左右菌丝开始萌发,30d-35d左右菌丝走透料2/3时即菌丝全部走透土面,当菇床面菌丝倒伏后,土层内菌丝开始扭结成菌束,出现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此期应注意菇床面土壤的湿度(含水率85%—90%),使原基膨大形成小菌蛋;

若湿度小于85%—90%,则把干稻草喷湿;水以少喷勤喷,表面有水分即可,直至小菌蛋生长至成熟期,一般为5d—10d。

步骤(4)、采收加工

大球盖菇采收的适期为菇盖外一层菌膜刚破裂、盖内卷不开伞。采菇时用手指捏住菇脚轻轻转几下,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切去带土的菇脚可上市鲜销,也可冷冻保鲜出口。若加工干菇,要按客户要求的规格质量脱水烘干。第一潮菇收完后,应补足料内含水量养菌,经10d-12d又可出第二潮菇。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菇,可采收2—4潮菇。

实施例2:

步骤(1)、废菌棒的预处理

首先将木耳废菌棒充分吸水变软,使得其含水率在70%—75%(质量含量);然后将废菌棒进行发酵预处理:若高温天气(30℃以上),废菌棒经2d-3d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若低温天气,废菌棒沥干后预堆1d变柔软即可;

步骤(2)、播种与发菌

2.1将栽培地的菇床整成高30cm、宽1m,长度不限的龟背形菇床;

2.2菇床铺料

在上述菇床上铺设第一层废菌棒料,厚度为10cm,大球盖菇菌种播种量600g/m2;第一层铺完后立马进行第二层铺料,第二层厚度为12cm,大球盖菇菌种播种量600g/m2;第二层铺完后立马进行第三层铺料,第二层厚度为5cm。

若是铺设第一层废菌棒料时为高温天(28℃以上),则在料层上打孔,孔径5cm,深度30cm,用于通氧气。

2.3开沟覆土

在床与床之间留50cm的人行道开沟,沟深度20cm;同时将开沟土覆盖于菇床上,厚度5cm,然后覆盖干稻草,厚度5cm;最后喷水至干稻草湿透为止;

2.4沟注水,保湿(其中沟内水面不超过床的第一料层)

大球盖菇初生菌丝生活力较弱,播种时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能用老化菌种,菌龄适宜;二是培养料含水率要适当,为70-75%;三是温度要正常,尽量避免温度过高。高温季节播种后,每日要观察堆料的温度变化,当料温超过30℃要在菇床面喷冷水降温,控制料温在菌丝所要求的范围。菇床面干燥应及时喷水保湿。

步骤(3)、覆土及管理

常温下,步骤2.4后4d-5d左右菌丝开始萌发,30d-35d左右菌丝走透料2/3时即菌丝全部走透土面,当菇床面菌丝倒伏后,土层内菌丝开始扭结成菌束,出现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此期应注意菇床面土壤的湿度(含水率85%—90%),使原基膨大形成小菌蛋;

若湿度小于85%—90%,则把干稻草喷湿;水以少喷勤喷,表面有水分即可,直至小菌蛋生长至成熟期,一般为5d—10d。

步骤(4)、采收加工

大球盖菇采收的适期为菇盖外一层菌膜刚破裂、盖内卷不开伞。采菇时用手指捏住菇脚轻轻转几下,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切去带土的菇脚可上市鲜销,也可冷冻保鲜出口。若加工干菇,要按客户要求的规格质量脱水烘干。第一潮菇收完后,应补足料内含水量养菌,经10d-12d又可出第二潮菇。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菇,可采收2—4潮菇。

实施例3:

步骤(1)、废菌棒的预处理

首先将废菌棒充分吸水变软,使得其含水率在70%—75%(质量含量);然后将废菌棒进行发酵预处理:若高温天气(30℃以上),废菌棒经2d-3d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若低温天气,废菌棒沥干后预堆1d变柔软即可;

所述的废菌棒采用香菇、秀珍菇、木耳废菌棒的混合;

步骤(2)、播种与发菌

2.1将栽培地的菇床整成高25cm、宽1.2m,长度不限的龟背形菇床;

2.2菇床铺料

在上述菇床上铺设第一层废菌棒料,厚度为9cm,大球盖菇菌种播种量550g/m2;第一层铺完后立马进行第二层铺料,第二层厚度为11cm,大球盖菇菌种播种量550g/m2;第二层铺完后立马进行第三层铺料,第二层厚度为4.5cm。

若是铺设第一层废菌棒料时为高温天(28℃以上),则在料层上打孔,孔径4.5cm,深度35cm,用于通氧气。

2.3开沟覆土

在床与床之间留45cm的人行道开沟,沟深度25cm;同时将开沟土覆盖于菇床上,厚度4cm,然后覆盖干稻草,厚度4cm;最后喷水至干稻草湿透为止;

2.4沟注水,保湿(其中沟内水面不超过床的第一料层)

大球盖菇初生菌丝生活力较弱,播种时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能用老化菌种,菌龄适宜;二是培养料含水率要适当,为70-75%;三是温度要正常,尽量避免温度过高。高温季节播种后,每日要观察堆料的温度变化,当料温超过30℃要在菇床面喷冷水降温,控制料温在菌丝所要求的范围。菇床面干燥应及时喷水保湿。

步骤(3)、覆土及管理

常温下,步骤2.4后4d-5d左右菌丝开始萌发,30d-35d左右菌丝走透料2/3时即菌丝全部走透土面,当菇床面菌丝倒伏后,土层内菌丝开始扭结成菌束,出现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此期应注意菇床面土壤的湿度(含水率85%—90%),使原基膨大形成小菌蛋;

若湿度小于85%—90%,则把干稻草喷湿;水以少喷勤喷,表面有水分即可,直至小菌蛋生长至成熟期,一般为5d—10d。

步骤(4)、采收加工

大球盖菇采收的适期为菇盖外一层菌膜刚破裂、盖内卷不开伞。采菇时用手指捏住菇脚轻轻转几下,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切去带土的菇脚可上市鲜销,也可冷冻保鲜出口。若加工干菇,要按客户要求的规格质量脱水烘干。第一潮菇收完后,应补足料内含水量养菌,经10d-12d又可出第二潮菇。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菇,可采收2—4潮菇。

上述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大球盖菇产量是7000斤-9000斤/亩,而原先产率6000斤-8000斤/亩,本发明技术大大提高了产量。

上述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大球盖菇品质显著提高:畸形菇减少,菇肉厚实,颜色鲜艳(红色)。

上述实施例并非是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符合本发明要求,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