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蘑菇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62545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蘑菇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蘑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蘑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蘑菇与植物不同,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蘑菇不能。蘑菇属于真菌,又可以分为大型真菌、小型真菌(包括附生真菌)。蘑菇具有多达36000个种类,由成熟的孢子萌发成菌丝。菌丝为多细胞,有横隔,借顶端生长而伸长,白色、细长,绵毛状,逐渐成丝状。菌丝互相缀合形成密集的群体,称为菌丝体。菌丝体腐生后,浓褐色的培养料变成淡褐色。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像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假菌根等部分组成。毒蘑菇会对人健康造成危害,严重者危及生命。蘑菇分为大约1域、2界、5门、12纲、14亚纲、800目、1400科和8500属左右,共计约36000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蘑菇的种植方法,蘑菇中都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其他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都不含维生素d,蘑菇是个例外;并且,其中的维生素d含量非常丰富,有利于骨骼健康,如果人们每餐用100克蘑菇代替炒饭之类的主食,并且坚持一年,就算饮食结构不做任何变动,可以少摄入1.8万大卡的热量,相当于两公斤脂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蘑菇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

一、栽培时间:日气温稳定在23℃~30℃是草菇栽培的适期。自然条件下栽培,播种期在6~7月;

二、品种选择:目前生产上可选用v23(大粒)、v37(中粒)、v20(小粒)、v35(中粒)等优良菌种;

三、原料准备:选择干燥、无霉变、不腐烂的秸秆,使用前将其暴晒3~5天,截成10~15厘米长的段或打碎,其他辅料要求无霉变、无结块;

四、培养料配方:配方一:稻草或麦秸75%,畜禽粪5%,麸皮2.5%,肥土10%,石灰5%,过磷酸钙2.5%;配方二:稻草或麦秸75%,麸皮(米糠)10%,石灰5%,尿素1%,过磷酸钙2%,畜禽粪7%;以上培养料的水分含量保持在60%~70%,ph值保持在9~10;

五、培养料的调配与发酵:将秸秆放在2%的石灰水中浸泡6~8小时,捞出沥水,再与其他料混合均匀,每吨培养料喷250毫升敌敌畏;将混合好的培养料堆成宽、高均为1米、长度不限的堆,上盖薄膜进行发酵;当堆温升为65℃~70℃时,开始翻堆,以后每天翻堆1次;发酵6~10天,翻堆3次;

六、铺料播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铺在畦床上,厚度为10~20厘米;菌种挖出后,以10厘米×10厘米的穴距进行穴播,稍压实拍平,用种量为培养料的10%;播种结束后,在畦床上覆盖薄膜保温、保湿;

七、菌丝生长阶段管理:

(一)温度调控;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32℃~34℃,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当料温超过35℃时,要揭薄膜通风降温,并用锥形棒在培养料上扎通气孔;水分含量偏低时,适当喷水调湿;若水分含量高,应揭薄膜排湿;

(二)检查菌丝定植情况,正常情况下,播种后2天,料温上升,菌丝萌发,3天后菌丝向四周蔓延,5天左右菌丝布满料面并向料层深处扩展;若播种后3天菌丝不萌发,但料温正常,说明菌种老化,应及时补种;

(三)加强通风,菌丝定植前,每天早、晚通风,每次通风20~30分钟;菌丝定植后,要加大通风量,并延长通风时间;

(四)调节水分,当菌丝布满料面并有幼菇出现时,喷1次水,水温要与料温相同;从播种到原基形成需7~10天;

八、出菇期管理:

(一)揭薄膜增加通风量;当子实体原基形成时,立即将薄膜抬高撑起;

(二)勤喷水保持空气湿润,子实体生长要求空气湿度保持在90%~95%,地面和空间要勤喷水,但料面上要少喷水,保持料面湿润即可;幼菇时期不能直接向菇体上喷水,以防幼菇腐烂;阴天少喷水,早、中、晚都要通风,雨天不喷水,风天适当通风;

(三)调控菇房温度,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2℃~34℃;若料温过高,应揭薄膜降温,或在棚顶加遮阳物;当料温低时,要减少通风次数,盖严薄膜保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蘑菇的种植方法,在该种植方法中,分别对种植的时间,菌种,原料,培养料的配方及其调配与发酵的方法,以及播种方式和各个成长阶段的管理方式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的优选和选定,所有的规定之间发生协同作用,从而使种植得到的蘑菇含有丰富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且抗氧化能力很强可以有效的延缓衰老,而且美味,热量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蘑菇的种植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花卉标本的制作方法:

一、栽培时间:日气温稳定在23℃~30℃是草菇栽培的适期。自然条件下栽培,播种期在6~7月;

二、品种选择:目前生产上可选用v23(大粒)、v37(中粒)、v20(小粒)、v35(中粒)等优良菌种;

三、原料准备:选择干燥、无霉变、不腐烂的秸秆,使用前将其暴晒3~5天,截成10~15厘米长的段或打碎,其他辅料要求无霉变、无结块;

四、培养料配方:配方一:稻草或麦秸75%,畜禽粪5%,麸皮2.5%,肥土10%,石灰5%,过磷酸钙2.5%;配方二:稻草或麦秸75%,麸皮(米糠)10%,石灰5%,尿素1%,过磷酸钙2%,畜禽粪7%;以上培养料的水分含量保持在60%~70%,ph值保持在9~10;

五、培养料的调配与发酵:将秸秆放在2%的石灰水中浸泡6~8小时,捞出沥水,再与其他料混合均匀,每吨培养料喷250毫升敌敌畏;将混合好的培养料堆成宽、高均为1米、长度不限的堆,上盖薄膜进行发酵;当堆温升为65℃~70℃时,开始翻堆,以后每天翻堆1次;发酵6~10天,翻堆3次;

六、铺料播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铺在畦床上,厚度为10~20厘米;菌种挖出后,以10厘米×10厘米的穴距进行穴播,稍压实拍平,用种量为培养料的10%;播种结束后,在畦床上覆盖薄膜保温、保湿;

七、菌丝生长阶段管理:(一)温度调控;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32℃~34℃,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当料温超过35℃时,要揭薄膜通风降温,并用锥形棒在培养料上扎通气孔;水分含量偏低时,适当喷水调湿;若水分含量高,应揭薄膜排湿;

(二)检查菌丝定植情况,正常情况下,播种后2天,料温上升,菌丝萌发,3天后菌丝向四周蔓延,5天左右菌丝布满料面并向料层深处扩展;若播种后3天菌丝不萌发,但料温正常,说明菌种老化,应及时补种;

(三)加强通风,菌丝定植前,每天早、晚通风,每次通风20~30分钟;菌丝定植后,要加大通风量,并延长通风时间;

(四)调节水分,当菌丝布满料面并有幼菇出现时,喷1次水,水温要与料温相同;从播种到原基形成需7~10天;

八、出菇期管理:(一)揭薄膜增加通风量;当子实体原基形成时,立即将薄膜抬高撑起;

(二)勤喷水保持空气湿润,子实体生长要求空气湿度保持在90%~95%,地面和空间要勤喷水,但料面上要少喷水,保持料面湿润即可;幼菇时期不能直接向菇体上喷水,以防幼菇腐烂;阴天少喷水,早、中、晚都要通风,雨天不喷水,风天适当通风;

(三)调控菇房温度,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2℃~34℃;若料温过高,应揭薄膜降温,或在棚顶加遮阳物;当料温低时,要减少通风次数,盖严薄膜保温。

综上所述:在该种植方法中,分别对种植的时间,菌种,原料,培养料的配方及其调配与发酵的方法,以及播种方式和各个成长阶段的管理方式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的优选和选定,所有的规定之间发生协同作用,从而使种植得到的蘑菇含有丰富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且抗氧化能力很强可以有效的延缓衰老,而且美味,热量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