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菌种智能拔插棒托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5476发布日期:2018-10-19 20:4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菌种接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菌种智能拔插棒托板总成。



背景技术:

食用菌生产在接种拔棒、插棒工艺上,由手工转向自动,尤其是智能控制全自动拔棒、插棒。因拔插棒机构设计不合理,在高速运转的自动化生产中,常常因托板没有净化气疏导装置而导致气流阻隔乱流引起污染,同时,机械动作不稳定、不到位,从而导致拔棒效率低、拔棒不彻底,最终影响工厂化全自动生产达不到总工艺流程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液体菌种智能拔插棒托板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液体菌种智能拔插棒托板总成,包括拔棒轴垫、上拔棒内轴承、拔棒托板、下拔棒内轴承和外套;拔棒托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净化气通孔,固定孔内套装有外套,外套内间隔安装有上拔棒内轴承、下拔棒内轴承,外套的顶部安装有拔棒轴垫,拔棒轴垫的中部凸起顶紧上拔棒内轴承的顶部。

进一步的,外套为阶梯圆柱体空腔结构,外套穿过固定孔与拔棒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外套内通过拔棒隔套间隔安装有上拔棒内轴承、下拔棒内轴承。

进一步的,外套内安装有内隔垫片,内隔垫片位于上拔棒内轴承的顶部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因在拔棒、插棒结构的垂直移动和气体分流上通过合理的设计托板总成,使各种运动能够按程序设计自动密切配合而实现动作,稳定到位,提高拔插棒效率,并降低污染率,达到了工厂化智能生产所要求的工艺流程要求,并且结构简单,装拆、维护方便,延长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拔棒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拔棒轴垫,2、上拔棒内轴承,3、拔棒托板,4、拔棒隔套,5、下拔棒内轴承,6、外套,7、拔棒螺母,8、固定孔,9、净化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液体菌种智能拔插棒托板总成,包括拔棒轴垫1、上拔棒内轴承2、拔棒托板3、下拔棒内轴承5和外套6;拔棒托板3上开设有固定孔8、净化气通孔9,固定孔8内套装有外套6,外套6为阶梯圆柱体空腔结构,外套6穿过固定孔8与拔棒螺母7螺纹连接,外套6内通过拔棒隔套4间隔安装有上拔棒内轴承2、下拔棒内轴承5,外套6内安装有内隔垫片,内隔垫片位于上拔棒内轴承2的顶部端面上,外套6的顶部安装有拔棒轴垫1,拔棒轴垫1的中部凸起顶紧上拔棒内轴承2的顶部。

启动自动程序,拔棒导轴带动拔棒托板3上下垂直移动,拔棒托板3在垂直移动过程中经净化气通孔9将净化气疏导分流,避免了气体乱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