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适用不同大小果实的水果采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6471发布日期:2018-12-28 18:46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能适用不同大小果实的水果采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适用不同大小果实的水果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技术领域,目前国内的摘果器基本上都由水果剪、支撑杆、加力装置等构成,并没有检测水果体积大小的功能,操作人员只能站在果树下通过目测来估计水果大小,然后决定是否采摘该水果。此类的摘果器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由于操作人员在树下离高处待采摘的水果距离较远,难以辨别果实的大小,并且苹果、梨等类型的果实一般都采用套袋培育,增加了辨别果实大小的难度,因此使用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摘果器采用了图像识别的技术方法来辨别果实大小,但采用了图像识别技术方法的摘果器存在着装置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因此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的能适用不同大小果实的水果采摘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能适用不同大小果实的水果采摘装置,包括支撑杆和位于支撑杆上端的机座,机座中部设置有收集管套,收集管套侧壁穿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导向条,所述收集管套内设置着安装在导向条内端的限位挡板,导向条外端旁侧设置有可相对机座左右移动来调节与导向条外端之间距离的机架,在机架朝向导向条一侧设置着由导向条控制按下或松开的按钮开关,导向条上套着夹在限位挡板与收集管套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收集套管上方设置着按压装置,在所述机架上设置着由按钮开关控制的剪切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安装在导向杆上端的按压爪,所述导向杆穿过机座。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装置包括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切刀,在支撑杆下端设置着电源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与电源装置电连接,按钮开关设置在电机与电源装置连接线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能适用不同大小的果实采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收集管套;2-导向条;3-限位挡板;4-机架;5-按钮开关;6-复位弹簧;7-按压装置;71-按压爪;72-导向杆;8-剪切装置;81-电机;82-切刀;9-机座;10-支撑杆;11-电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能适用不同大小果实的水果采摘装置,包括支撑杆10和位于支撑杆上端的机座9,机座9中部设置有收集管套1,收集管套1侧壁穿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导向条2,所述收集管套1内设置着安装在导向条2内端的限位挡板3,通过限位挡板3与收集管套1的配合,可以将果实套在收集管套1内,导向条2外端旁侧设置有可相对机座9左右移动来调节与导向条2外端之间距离的机架4,在机架4朝向导向条2一侧设置着由导向条2控制按下或松开的按钮开关5,可以通过导向条2左右移动来控制按钮开关5的按下或松开,导向条2上套着夹在限位挡板3与收集管套1之间的复位弹簧6,所述收集套管1上方设置着按压装置7,按压装置7可以将树上的果实按压进收集套管1中,在所述机架4上设置着由按钮开关5控制的剪切装置8,剪切装置8可以对按压进收集套管1的果实枝干进行剪切。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压装置7包括导向杆72和安装在导向杆上端的按压爪71,所述导向杆72穿过机座9。

本实施例中,所述剪切装置8包括电机81和由电机驱动的切刀82,在支撑杆10下端设置着电源装置11。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81与电源装置11电连接,按钮开关5设置在电机82与电源装置11连接线路上。

具体实施过程:在使用时先根据要采摘果实的种类及果实的大小,调节机架4与延伸出收集套管1的导向条2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并用螺栓螺母将机架4进行固定,将电源装置11打开,通过调节导向杆72来调节安装在导向杆上的按压爪的位置,将果实压入收集套管1,当果实被压入收集套管1的过程中,会将限位挡板3逐渐往后顶,带动安装在限位挡板3后的导向条2往后移动,当导向条2延伸出收集套管1的端面顶到安装在机架4上的按钮开关5时,电路接通,剪切装置8的电机81启动,带动安装在电机81上的切刀82转动,对果实上方的枝干进行剪切,剪切后果实落入收集网中,当果实下落后,限位挡板3受复位弹簧6的弹力作用往前运动并复位,带动导向条2向前运动,使导向条2延伸出收集套管1的端面不再对按钮开关5进行按压,按钮开关5复位,电路断开,剪切装置8停止工作。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