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灵芝驯化育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8531发布日期:2019-06-18 23:51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野生灵芝驯化育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生灵芝驯化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野生灵芝驯化育种装置。



背景技术:

灵芝,中药材名。本品为多孔蓖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全年可采,阴干或晒干。功能主治为:滋补强壮。用于健脑、消炎、利尿、益肾。

传统的野生灵芝驯化育种主要依靠工人将菌丝体从野生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出来,经过栽培获得成年的野生灵芝,这种方法需要工人进行长时间的分离工作,前期还需要对野生灵芝进行清洁和除虫,工人工作量大,驯化时间紧,筛选难度大,效率低下,对灵芝品种的优化作用较小。为此,我们设计一种野生灵芝驯化育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人工作量大,驯化时间紧,筛选难度大,效率低下,对灵芝品种的优化作用较小的问题,而提出的野生灵芝驯化育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生灵芝驯化育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恒温箱,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靠近进料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根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箱体的内顶部和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箱体内顶部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并与箱体的内底部转动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有分离箱和培养箱,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远离恒温箱的侧壁上设有门体,所述空腔远离恒温箱的侧壁上设有与门体对应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上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门体转动套接在安装轴上,所述门体上设有多个换气孔,所述门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空腔的顶部设有与分离箱和培养箱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分离箱和培养箱均与安装槽转动连接,所述空腔的顶部设有与分离箱和培养箱对应的出料口,所述培养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设置的送料管,所述送料管的顶部贯穿箱体的内侧壁并向外延伸。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外侧壁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箱体的内底部上设有与第一转轴对应的连接腔,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依次贯穿箱体的外侧壁和固定板并与连接腔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固定套接有海绵刷。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分离箱和培养箱上的皮带轮,三个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连接腔的内侧壁设有与皮带对应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分离箱和培养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分离箱的底部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培养箱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箱体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培养箱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滤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设有多个废水的第三过滤孔,所述箱体的内底部通过隔离块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机构、进水管、出水管、第二转轴、海绵刷和固定板的配合作用,这样利用电机的动能带动海绵刷转动,使海绵刷对被水冲洗过后的灵芝进行清洗,再将废水通过出水管排出。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分离箱、培养箱、搅拌叶、连接杆、空腔和恒温箱的协同作用,这样利用电机的动能带动分离箱转动使菌丝从灵芝中剥离并进入空腔中,同时将培养原料输送到培养箱中,进行搅拌后输送到空腔中进行育种。

附图说明

图1为野生灵芝驯化育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野生灵芝驯化育种装置的动力机构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第二转轴、3—固定板、4—分离箱、5—培养箱、6—空腔、7—恒温箱、8—进水管、9—出水管、10—送料管、11—电机、12—第一转轴、13—海绵刷、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皮带轮、17—皮带、18—滑块、19—连接杆、20—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野生灵芝驯化育种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恒温箱7,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箱体1靠近进料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根进水管8,箱体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9,箱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设有多个废水的第三过滤孔,箱体1的内底部通过隔离块与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这样便于废水从固定板3中过滤到出水管9中,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1外侧壁上的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2,箱体1的内底部上设有与第一转轴12对应的连接腔,第一转轴12的底部依次贯穿箱体1的外侧壁和固定板3并与连接腔的内底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2上均固定套接有海绵刷13,这样利用电机11的动能带动第一转轴12转动,第一转轴12的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2上的海绵刷13转动来清洗灵芝。

其中,动力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二转轴2,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12的第一齿轮14,第二转轴2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15,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5啮合,这样利用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的啮合带动第二转轴2转动,来和第一转轴12同时利用海绵刷13对灵芝进行清洗,第二转轴2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的内顶部和内底部转动连接,第二转轴2远离箱体1内顶部的一端贯穿固定板3并与箱体1的内底部转动连接,动力机构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有分离箱4和培养箱5,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12、分离箱4和培养箱5上的皮带轮16,三个皮带轮16通过皮带17连接,连接腔的内侧壁设有与皮带17对应的开口,这样利用皮带轮16和皮带17带动分离箱4和培养箱5转动,使分离箱4和培养箱5中的物质进行下一步操作。

其中,箱体1的内底部设有空腔6,空腔6远离恒温箱7的侧壁上设有门体,空腔6远离恒温箱7的侧壁上设有与门体对应的安装口,安装口的上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轴,门体转动套接在安装轴上,门体上设有多个换气孔,门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空腔6的顶部设有与分离箱4和培养箱5对应的安装槽,分离箱4和培养箱5均与安装槽转动连接,分离箱4和培养箱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8,安装槽的内侧壁设有与滑块18对应的滑槽,分离箱4的底部设有第一过滤孔,培养箱5内设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的顶部与箱体1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杆19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20,培养箱5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滤孔,这样利用滑块18辅助分离箱4和培养箱5转动,便于分离箱4中的灵芝剥离菌丝,和培养箱5中的培养原料进行搅拌成培养基,空腔6的顶部设有与分离箱4和培养箱5对应的出料口,培养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设置的送料管10,送料管10的顶部贯穿箱体1的内侧壁并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操作者将培养基原料从送料管10输送到培养箱5中,再打开电机11,电机1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电机11带动第一转轴12转动,第一转轴12转动通过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带动第二转轴2转动,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2转动会带动海绵刷13转动,第一转轴12的转动会通过皮带轮16和皮带17带动分离箱4和培养箱5转动,箱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操作者从进料口输送灵芝,灵芝会被箱体1内侧壁上的进水管8冲洗,然后将灵芝输送到海绵刷13上进行清洗,直至将灵芝清洗干净,同时灵芝通过固定板3末端的斜板滑入分离箱4中,分离箱4的转动会使灵芝中的菌丝被剥离出来,并通过分离箱4底部的第一过滤孔从出料口进入空腔6中,培养箱5的转动会带使培养基原料在搅拌叶20下重复搅拌成培养基,在通过培养箱5底部的第二过滤孔从出料口进入空腔6中,操作者通过恒温箱7控制空腔6的温度,使菌丝在空腔6得到充分营养、温度和空气,育种完成后,通过把手打开门体进行取出灵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