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拔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8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用拔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村田间劳动,棉杆、豆杆等农作物收获时拔杆的一种农用拔杆机。
长期以来,棉杆、豆杆等农作物收获清理农田时,常常采用人工手拔,劳动量大,效率极低,手磨损严重。为了把农民从这项田间作业中解放出来,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结合农村田间特点,以农用12型手扶拖拉机为动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这种农用拔杆机。该机主要用于提拔农田棉杆、豆杆和类似枝杆的农作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手扶拖拉机上的柴油机为动力,通过三角皮带传动,带动拔杆机从动轮,从动通过调速齿轮与主轴咬合。主轴上有一排锥角齿轮,由锥角齿轮带动拔辊,拔辊上带有锥角和间齿,一旦动力输入该机,便可提拔豆、棉杆和较粗的玉米杆等。在拔辊的下部,装配上打泥装置,该装置从主轴上吸收动力而工作,它的作用,将提拔出的棉、豆杆根部泥土打净。在拔辊的上部,装配上整杆装置,该装置从横向主轴上吸收动力而工作,它的作用,迅速使提拔的杆枝抛向一边,从而保证人机向前推进。
本发明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只把拖拉机的三槽皮带轮改换为四槽皮带轮即可,对拖拉机的其他部位不作任何改动。为减轻该机工作时对手扶拖拉机的工作负荷,在拔杆机的下面配装了两个行走轮。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农用拔杆机的实体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农用拔杆机的主轴和拔辊结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农用拔杆机的打泥装置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农用拔杆机的整杆装置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农用拔杆机的行走轮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农用拔杆机的工作简图。
下面结合
图1、2、3、4、5、6详细说明本发明提出的具体细节和工作情况。
该农用拔杆机采用手扶拖拉机上的12马力柴油机(1)做动力(见
图1),由主动轮(2)通过两根三角胶带(3)把动力传输给该机上的从动轮(4),从动轮(4)连固在该机的机架(5)上,从动轮(4)部分包括连轴(6)一个,轴承(7)一个,轴承盖(8)和轴支架(9),连轴(6)串联一个变速齿轮(10),变速齿轮(90)与主轴(11)上的一个变速传动齿轮(12)咬合,主轴(11)两端用轴承装置(13)(14)固定在机架(5)上,(轴承装置〔14〕见图2)主轴(11)上串联一个变速传动齿轮(12)和变向齿轮(15、16、17、18、19、20、21、22)(见图2),中间三对齿轮(16和17、18和19、20和21)成对角排列,两边齿轮(15、22)锥角里向,齿轮(12、15、16、17、18、19、20、21、22)间有间套(23、24、25、26、27、28、29、30),主轴(11)上有一条键槽(图中未标出)。
齿轮(15、16、17、18、19、20、21、22)分别与拔辊组上的变向齿轮(31、32、33、34、35、36、37、38)咬合,齿轮(15~22)与齿轮(31~38)的锥角之和等于90°,齿轮(31、32、33、34、35、36、37、38)分别固定在拔辊(39、40、41、42、43、44、45、46)的根部,齿轮罩(47)将齿轮组罩住。
拔辊(39~46)根部带有轴(47、48、49、50、51、52、53、54),串联轴承(55、56、57、58、59、60、61、62)。其轴承连轴镶嵌在齿轮箱(63)壁上。拔辊(39~46)带有间齿(图中未标出),拔辊(39~46)前端配钢球(65)与三角铲头固架(66)上钢球槽(67)连合。三角铲头固架把拔辊固定在齿轮箱(63)和机架(5)上(图中未标出)。
拔辊(40和41、42和43、45和45)连成三组,拔辊(39和40、41与42、43与44、45与46)间留有间隙进杆口(68)(见
图1),拔辊(39和46)边连两个护架(69、70)。
以上所述的装置是本发明提出的农用拔杆机的主体部分。动力经过传输到拔辊,拔辊转动,箭头(71)表示(见图6),该机向前推进时,豆棉杆进入间隙进杆口(68),被转动的拔辊拔起,主要目的便达到了。
在主轴(11)的齿轮(15)上,装配上变向齿轮(72),齿轮(72)与链轮轴(72)套固,链轮轴(73)与主轴(11)成90°,相对垂直于拔辊,链轮轴(72)顶上端配有轴承装置(74)与齿轮罩连为一体,链轮轴(73)顶端配有一个链轮盘(75),在主轴(11)的另一端轴承装置(14)上配装上链轮轴(76)、轴承装置(77)和链轮盘(78),两链轮(75、78)配上带有倾角铁钩(79)的链条(80)(本段说明见图4)。
该装置由主轴(11)通过齿轮(15、72)传输动力,使其旋转,当拔起的棉、豆杆通过该装置后,被旋转的链条(80)铁钩(79)带向一边,为人机的前进扫清障碍。
在主轴(11)上的齿轮(12)上装配上与主轴(11)平行的打泥辊(81),打泥辊(81)与齿轮(12)中间配上倒向齿轮(82),打泥辊(81)与主轴(11)有偏角(图中未标出),打泥辊(81)的两端用轴承装置(83、84)固定在机架(5)上,齿轮(82)与打泥辊(81)上的齿轮(85)下部,配有齿轮箱底盖(86)。打泥辊(81)上带有打泥刺(87)(本段见图3)。
该装置与主体装置同步工作,由齿轮(12)传输动力使其旋转,当拔起的棉、豆杆根部带有泥土时,被飞旋的打泥辊(81)打泥刺(87)梳刷掉(见图6)。
为了减少该机工作时对手扶拖拉机的负荷,使该机与地面保持相对平衡,在该机的底部安装了两个行走轮(88),用支架(89)把行走轮(88)与机架(5)连固(见图5)。
权利要求
1.农用拔杆机,该机有一个主轴(11),由此通过锥角齿轮(15、16、17、18、19、20、21、22),再通过锥角齿轮(31、32、33、34、35、36、37、38)把柴油机(1)的动力输送给拔辊(39、40、41、42、43、44、45、46),使其旋转,把棉、豆杆拔起(此装置称作拔杆装置);再由主轴(11)上的齿轮(15)把动力输送给链轮(75),其带动链条(80),使其旋转,把拔起的棉、豆杆抛向一则(此装置称作整杆装置);再由主轴(11)上的齿轮(12)带动打泥辊(81),旋转的打泥辊(81)打去棉豆杆根上的泥土(此装置称作打泥装置);其特征是主轴(11)带动三个装置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拔杆机,其特征是靠手扶拖拉机的动力运转,动力通过主动轮(2)、三角胶带(3)、从动轮(4)、变速齿轮(10、12)传输给主轴(7),使该机同步运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村田间作业、棉秆、豆秆等农作物收获时拔秆(清理田间)的一种农业机械-农用拔秆机。本发明以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为主动力,在此基础上安装上这种农用拔秆机,该机由传动装置、变速装置、拔秆装置、整枝装置、打泥装置、行走减压装置组成一体,同步运转工作,该机工作方法主要是通过传动装置作用于拔秆装置,使其拔辊旋转,一旦棉豆秆等农作物进入两辊之间,便被滚动旋转的拔辊拔起。
文档编号A01B43/00GK1045679SQ8910165
公开日1990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19日
发明者刘长宏 申请人:刘长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