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垃圾生物发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3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垃圾生物发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化学的发酵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垃圾生物发酵装置。
现有技术中,一般发酵装置为罐装、卧式,采用螺旋浆推进器结构,不经粉碎,未经破碎的物料颗粒度不均匀,不利发酵,影响生物发酵速度。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破碎、利发酵、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安全又节能的有机垃圾生物发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破碎机构、搅拌机构和筒体组成,其中破碎机构和搅拌机构共用一个主轴,一同安装于带有加热件的筒体内,其破碎机构连接于筒体的顶端,于搅拌机构上方,所述搅拌机构底端通向筒体的出料口;所述破碎机构由主轴、推进器、旋刀、外壳及摇柄组成,其中装有摇柄的主轴穿过横十字梁置于筒体之中,在所述主轴上半部外侧安装有螺旋叶片式推进器,所述外壳上半部为漏斗形,下半部为矩形,安装在推进器之外,于横十字梁之下,所述旋刀设在外壳底端,于主轴上;所述搅拌机构安装在主轴下半部,包括大小两个搅拌桨,其中所述大搅拌桨为锚状,其中心安装在主轴末端,其底部端头置入筒体出料口处,与筒体壁之间有间隙,所述小揽拌桨为方形叶轮状,置于主轴上,于破碎机构和大搅拌桨之间;所述筒体为夹层式外套上开口状,包括加热件、横十字梁、釜盖和出料口,其中加热件置于筒体的夹层中,横十字梁安装在筒体顶部,其上设有釜盖,所述筒体底部设有一出料口;所述釜盖上带有一进料口盖;所述加热件恒温范围在30℃~5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功能性强。本实用新型是以半连续淤浆反应方式研制的,集手动、推进、破碎、揽拌和恒温发酵于一体,综合性能好。
2.结构紧凑、合理,发酵速度快。应用本实用新型破碎粒度能够均匀分布在液相中,有适宜发酵条件,由于减小了粒子周围的液膜阻力,加上合适的恒温,使之大大加快了传质和生物发酵速率。
3.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恒温件功耗仅为50瓦/米,成本低廉。
4.除了上述优点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操作,能使旋转推进、粉碎、搅拌间歇进行,具有既方便、安全,又保证质量之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所示,有机垃圾发酵器,由破碎机构1、搅拌机构2和筒体3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破碎机构1和搅拌机构2共用一个主轴11,一同安装于带有加热件的筒体3内,其破碎机构1连接于筒体3的顶端,于搅拌机构2上方,所述搅拌机构2底端通向筒体3的出料口34;所述破碎机构1由主轴11、推进器12、旋刀13、外壳14及摇柄15组成,其中装有摇柄15的主轴11通过带有轴承座17的轴承A18安装在横十字梁32上,穿过横十字梁32置于筒体3之中,在其所述轴承A18上盖有压帽19,在所述主轴11上半部外侧安装有螺旋叶片式推进器12,所述外壳14上半部为漏斗形,下半部为矩形,安装在推进器12之外,于横十字梁32之下,所述旋刀13设在外壳14底端,通过轴承B10安装于主轴11上;所述搅拌机构2安装在主轴11下半部,包括大小两个搅拌桨21、22,其中所述大搅拌桨21为锚状,其中心安装在主轴11末端,其底部端头置入筒体3出料口34处,与筒体3壁之间有间隙,所述小搅拌桨22为方形叶轮状,置于主轴11上,于破碎机构1和大搅拌桨22之间;所述筒体3为夹层式外套上开口状,包括加热件31、横十字梁32、釜盖33和出料口34,其中加热件31置于筒体3的夹层中,横十字梁32安装在筒体3顶部,其上设有釜盖33,所述筒体3底部设有一出料口34;所述釜盖33上带有一进料口盖16;所述加热件31恒温为4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有机生物垃圾(液体或固体)投入本实用新型时,固体被截流,在破碎机构1里经挤压、推进、传输后被破碎成均匀颗粒状,然后送至搅拌机构2使之均匀分布在液相中,以减小粒子周围的液膜阻力,加之在所述筒体3夹层式外套里设有加热件31,从而增大传质和生物发酵速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件31为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有机垃圾生物发酵器,由破碎机构(1)、搅拌机构(2)和筒体(3)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破碎机构(1)和搅拌机构(2)共用一个主轴(11),一同安装于带有加热件(31)的筒体(3)内,其破碎机构(1)连接于筒体(3)的顶端,于搅拌机构(2)上方,所述搅拌机构(2)底端通向筒体(3)的出料口(3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垃圾生物发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1)由主轴(11)、推进器(12)、旋刀(13)、外壳(14)及摇柄(15)组成,其中装有摇柄(15)的主轴(11)穿过横十字梁(32)置于筒体(3)之中,在所述主轴(11)上半部外侧安装有螺旋叶片式推进器(12),所述外壳(14)上半部为漏斗形,下半部为矩形,安装在推进器(12)之外,于横十字梁(32)之下,所述旋刀(13)设在外壳(14)底端,于主轴(11)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垃圾生物发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安装在主轴下(11)半部,包括大小两个搅拌桨(21、22),其中所述大搅拌桨(21)为锚状,其中心安装在主轴(11)末端,其底部端头置入筒体(3)出料口(34)处,与筒体(3)壁之间有间隙,所述小搅拌桨(22)为方形叶轮状,置于主轴(11)上,于破碎机构(1)和大搅拌浆(21)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垃圾生物发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为夹层式外套上开口状,包括加热器(31)、横十字梁(32)、釜盖(33)和出料口(34),其中加热件(31)置于筒体(3)的夹层中,横十字梁(32)安装在筒体(3)顶部,其上设有釜盖(33),所述筒体(3)底部设有一出料口(34)。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有机垃圾生物发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33)上带有一进料口盖(16)。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有机垃圾生物发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31)恒温范围在30℃~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化学的发酵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垃圾生物发酵器。它由破碎机构、搅拌机构和筒体组成,其中破碎机构和搅拌机构共用一个主轴,一同安装于带有加热件的筒体内,其破碎机构连接于筒体的顶端,于搅拌机构上方,所述搅拌机构底端通向筒体的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经破碎、利发酵、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安全又节能。
文档编号C05F9/02GK2370007SQ9922308
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7日
发明者徐和利, 李雪驼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