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56467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芯片及其细胞培养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自动 化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及其细胞培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细胞芯片是以活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生物芯片技术, 它是为适应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对生命科学探索的要求而产生的。细胞芯片 既保持了传统的细胞研究方法的优点,如原位检测等,又满足了高通量、 大样本以及快速获取活细胞信息等方面的要求。它使人类可有效利用成百 上千个自然或处于特定状态下的细胞抹或细胞系,来研究特定基因及其所 表达的蛋白质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科研、开发、疾病诊断、药物 治疗靶点的筛选、细胞定位、抗体药和新药的筛选等方面均有十分广泛的 实用价值。
为了实现高通量、快速的活细胞分析,研究人员从微型化和自动化两 方面入手,发展了多种不同的实验技术,从微孔板技术到微阵列技术,再
到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微流控技术。微流控是一种在微米尺度的流il内对纳
升或皮升量级的液体进行操纵的技术,是目前快速发展的多学科高度交叉 的科技前沿领域之一。
孩£流道尺寸(通常10 ~ 100拜)与典型的哺乳类细胞尺寸(10,~ 20拜) 处于相同量级,并且微尺度下传热、传质较快,所以在微流控系统内容易 形成与生理状态相似的细胞培养微环境。微流控芯片是一种高度平行化、 自动化的集成微型芯片,具有在数平方厘米的面积上集成成千上万个体积仅在纳升或皮升量级的细胞培养微单元的潜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流控技术将成为细胞芯片研究的一个极其重 .要的技术平台。目前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已发展了多种微流控细胞芯片。目 前用于微流控细胞芯片的细胞主要是通过传统方法培养的。
传统的细胞培养需要用到多种实验容材,如培养瓶、超净无菌台、离 心机等,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来完成。而且通常情况下,细胞培养过 程中每周都要至少传代两次。因此,传统的细胞培养过程是一件费时耗力 的工作,如果涉及到同时进行数十种,甚至上百种细胞培养,.更是一项浩 大的任务,几乎决定了通过细胞培养进行研究的进程将是非常緩慢的。
因此,现有4支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微疼控芯片装置及其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已有的上述缺陷,设直一种微流控芯片及方法实现自动化细 胞培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自动化细胞培##流控芯片装置,其中,包括依次序连通的多个微 培养单元,用于纳置培养液及待培养的细胞;在每一所述微培养单元中设 置有多个微结构,用于捕捉所述培养液中的细胞。
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微培养单元之间还设置有一微阀,用于开关控 制所述微培养单元以进行悬浮培养细胞。
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微培养单元还横向分布设置有多列,用于培养 多种细胞。
所球的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微培养单元中设置有八个微结构。 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微培养单元中设置有三个微结构。 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 把细胞悬浮在培养液中,注入到已构建有微结构的细胞培养微单元 中,以使细胞被微结构捕获;
B、 进行细胞培养;
C、 待细胞培养达到合适的密度后,从所述微培养单元移出大多数细胞, .作为细胞来源用于细胞生物学实验;
D、 进入下一步的培养,即循环到步骤B。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还包括Cl、输入胰酶消化细胞;C2、 输入培养液。
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关闭微培养单元之间的一 微阀以进行悬浮细胞培养。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孩i流控芯片装置及其方法,由于采 用了阵列设置的微培养单元,实现了高效自动化的细胞培养过程,其实现 方式简单方便。


图1为本发明自动化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装置中适于贴壁依赖性细胞 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自动化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装置中适于悬浮培养细胞的 结构示意图3为本发明自动化细胞培,流控方法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化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装置的微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将对本发明的各较佳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自动化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装置及其方法中,设计实现了 一种自 动化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装置,该微流控芯片装置由呈阵列分布的微培养单元110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每个微培养单元110中含有数个可用于 捕获细胞的微结构lll,根据待培养的细胞种类不同,微流控芯片结构可分 为两种。
如图l所示结构是适合于贴壁依赖性细胞的培养所用微流控芯片装置, 呈横向或纵向排列有多行或列微培养单元110,每一行或列的微蜂养单元 110依次连通,并在每一个微培养单元110中设置有多个微结构111,用于捕 捉待培养的细胞。
如图2所示的结构是适合于悬浮培养细胞的培养所用微流控芯片装置, 其与图l所示的微培养单元阵列方式可以相同,并在同列或行的微培养单元 110之间设置有一微阀112,用于控制细胞在微培养单元110中悬浮培养。在 每一微培养单元l IO中也设置有多个微结构111 ,用于捕捉培养的细胞。
本发明方法的所述贴壁依赖性细胞在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中的培养过 程,如图3所示,其包括步骤
步骤S1、把细胞悬浮在培养液中,再注入到已构建有微结构的细胞培 #^1单元中,细胞将会被孩史结构捕获;
步骤S2、进行细胞培养,细胞贴壁生长;
步骤S3、待细胞培养达到合适的密度后,输入胰酶消化细胞,再输入 培养液,大多数细胞将会被转移出微培养单元,作为细胞来源用于细胞生 物学实验;
步骤S4、在输入培养液转移细胞的同时,少数细胞会被微结构自动重 新捕获,进入下一步的培养,即循环到步骤S2。
循环上述细胞培养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细胞培养,且不管周期多少次, 所需人工极大减少。
本发明方法中的悬浮培养细胞在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中的培养过程,同 样参照图3所示,其包括步骤
步骤S1'、把细胞悬浮在培养液中,再注入到已构建有微结构的细胞培养微单元中,细胞将会被微结构捕获;
步骤S2,、关闭微阀112后进行在微培养单元中的细胞培养;
步骤S3'、细胞培养达到合适的浓度后,打开微阀,输入培养液,多数 细胞将会被转移出樣£培养单元,作为细胞来源用于细胞生物学实验;
步骤S4,、在输入培养液转移细胞的同时,少数细胞会被微结构自动重 新捕获,进入下一步的培养,循环至步骤S2,执行。对所述微阀112的控制可 以通过电路自动控制实现。
循环上述培养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细胞培养。
本发明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装置采用的是一种高扩展性的芯片结构,可 以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扩展,在横向上扩展可以实现同时进行多种细胞培 养,在纵向上扩展可以增加单种细胞的培养数量,因此,这样可以大大减 少细胞培养所需要的工具、空间和时间,可以同时进行多种细胞自动化培 养,可极大提高细胞培养的效率。
以下举更具体实施例做说明
实施例l.用于贴壁依赖性细胞自动化培养的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 芯片材料为塑料,含有24 x 24微培养单元阵列,每个微培养单元内含 有8个微筛即所述^t结构,用于捕获细胞。芯片结构和^L筛结构可参照图1 所示。使用该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可以同时进行24种贴壁依赖性细胞的自 动化培养(24列),并可以对每一种细胞^L24个微培养单元的培养。 实施例2.用于悬浮培养细胞自动化培养的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 芯片材料为硅胶,含有96 x 96微培养单元阵列,每个微培养单元内含 有3个半圆形孩i:筛,用于捕获细胞。芯片部分结构和微筛结构如图4所示, 使用该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可以同时进行96种悬浮培养细胞的自动化培 养,每一种细胞可以用96个微培养单元进行培养。
综上所述,本发明装置和方法方便了对多种细胞的多数量自动化培养, 提高了细胞培养的效率,并且减少了培养的时间和空间,为一种非常优异的细胞生物化学研究工具和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具体,并不能因 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 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序连通的多个微培养单元,用于纳置培养液及待培养的细胞;在每一所述微培养单元中设置有多个微结构,用于捕捉所述培养液中的细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培养单元之间还 设置有一微阀,用于开关控制所述微培养单元以进行悬浮培养细胞。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培养单元还 横向分布设置有多列,用于培养多种细胞。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微培养单元中 设置有八个微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微培养单元中 设置有三个微结构。
6、 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 把细胞悬浮在培养液中,注入到已构建有微结构的细胞培^#单元 中,以4吏细胞^皮孩史结构捕获;B、 进行细胞培养;C、 待细胞培养达到合适的密度后,从所述微培养单元移出大多数细胞, 作为细胞来源用于细胞生物学实验;D、 进入下一步的培养,即循环到步骤B。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Cl、 输入胰酶消化细胞;C2、输入培养液。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 关闭微培养单元之间的一微阀以进行悬浮细胞培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装置及其方法,其装置包括依次序连通的多个微培养单元,用于纳置培养液及待培养的细胞;在每一所述微培养单元中设置有多个微结构,用于捕捉所述培养液中的细胞。本发明装置及其方法由于采用了阵列设置的微培养单元,实现了高效自动化的细胞培养过程,其实现方式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C12M3/02GK101285036SQ20081006727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6日
发明者王站会 申请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