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6392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及其制造方法,属于保健品制剂的技术 领域。本专利所称保健品可以为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健康食品、补充食品、增 强食品、新资源食品、营养品或其它食品形式。
本制剂为提供特殊营养素或具有特定之保健功效,特别加以标示或广告,而 非以治疗矫正人类疾病为目的之食品。
(二)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健品除少数采用传统中药或食品的制剂方法, 一般均采用西药的制 剂方法,如胶囊、片剂、口服液、冲剂、颗粒剂等口服制剂。保健品的主成分来 源广泛、差异性大,消费者多为健康或亚健康人,对于口感及方便性的需求远远 高于药品,采用西药的制剂方法往往由于载药量的限制及口感、便利性的局限, 难以满足对保健品的要求。
中国传统的保健品种类繁多,常用的如酸梅汤、梨膏、凉茶、龟芬膏等不胜 枚举。酸梅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祌,常饮确可 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龟苳膏是广西梧州的传 统药膳,已有200多年历史,主要以龟板、土茯苓为原料,具有清热祛湿、润肺止 咳、去暗疮、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秋梨膏传为魏征所创,过去是宫廷内专用药 品后流入民间,其味酸甜、性寒凉,能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利肠解毒,是 北京传统特产;凉茶是岭南当地传统保健品,具有秋冬防燥、春夏祛暑湿之功效。 这些传统保健品也需要新的制剂载体有效传承,以满足服用便利性、产品新颖性 及口味不断提升的消费新需求。
中国将花卉作为食品由来已久,它对人体有独特的营养、美容和医疗价值,
5据现代营养学家测定证明,花朵大多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而且 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锌、铁、钾等微量元素,而且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化学 素,又富含大量氨基酸和维生素。已发现300多种鲜花的香味中含有不同杀菌素, 其中许多是对人体有益的,不同的花香对不同的疾病有辅助治疗功效。目前花卉 的产品深度研发不足,鲜有口服保健品能够同时保留并体现花卉的色香味,产品 档次及口味、便利性又能够满足现有的消费水平。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 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消费者普遍使用方法均为冲水饮茶汤或饮用包装茶 饮料,固体化的使用方式较为少见。由于茶叶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液体化 饮茶的方式往往会使一部分有益成分损失。茶的固体化食用是对现有液体化饮茶 的有益补充,且携带更为方便。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食金,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 服之神仙。尤以箔入丸散服,破冷气,除风"。国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食金之风"重又吹来,国内已批准为新资源食品,除少数金箔酒面市 其他固体制剂少见。
口腔速释剂型作为一种新型制剂方式,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将会越来越受到消 费者的喜爱。这种制剂不需水送服,在口内遇到唾液迅速溶解,给一些吞咽功能 不好和取水不便的病人服药提供了方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此类剂型可迅速 崩解及溶解,起效快,提高了功效成分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减少对食管和胃肠 道的刺激作用。
目前口腔速释制剂包括口腔速溶制剂及口腔速崩制剂两种,均以快速吸收口 腔水分为制剂速释要领。这些制剂存在较多缺陷,如崩解后的颗粒感,制剂方 法复杂,过强的吸水性难于保存,片剂强度低等等。由于本质上片剂的速释与片 剂的强度成反比,造成辅料用量大、主药量受限。这些剂型完全依靠口腔中的少 量水分产生速释,口中唾液分泌不足时片剂会粘附于口腔粘膜造成不适。这些问 题就现有制剂方式难以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利用热熔机理的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及其 制造方法,以具备广谱适应性的制剂平台技术,对现有的保健品制剂方法加以改 造,形成一种非常理想的口腔速释分散体系,水溶性分散剂与主料成分共同均布 于油性分散剂中,能够在达到较好口感的前提下,提高保健品功效成分在口中的 分散速度和吸收率。
本发明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该制剂的基本原料分为主料和辅料;该主 料为保健品原料或保健品原料与功能性填充剂的组合,辅料为油性分散剂或者为 油性分散剂与水溶性分散剂、矫味剂和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主料的重
量百分比为O. 1% 80%,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20% 99. 9%。
其中,该水溶性分散剂、矫味剂和乳化剂占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85%。 其中,所述的功能性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天然来源的高分子聚合物、糖类、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淀粉及其衍生物、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聚合物、无机盐、pH
调节剂,它们可以单一使用或组合使用。该功能性填充剂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不
大于98%。
其中,本发明的原料较优的配比为油性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3 56%,主 料的重量百分比为34 76. 9%,乳化剂0. 1 10%。
其中,本发明的原料更优的配比为油性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3 56%,主 料的重量百分比为O. 1 76%,水溶性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 76%,乳化剂 0. 1 10%。
其中,本发明的原料最优的配比为油性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3 46%,主 料的重量百分比为O. 1 66%,水溶性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 1 76%,矫味剂 0. 01 36%,乳化剂0. 1 10%。
本发明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1、 备料按照主料及辅料的组分要求备料;
2、 桨料制备将固体颗粒细化并均匀分散于油性分散剂中而成为浆料,颗粒
细度为制剂重量的80%在300微米以下,采用搅拌的方式使固体颗粒分散于油性分散剂中;油性分散剂的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应满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以浆 料在22 6(TC条件下能够流动为准;根据油性分散剂添加的阶段不同,固体颗粒 细化方式为干法粉碎、半干法粉碎或湿法粉碎;
3、成型采用冷却成型法或粉末成型法制成成品。
其具体制备过程详述如下
1、备料
本制剂的基本原料由主料和辅料两部分组成。 ①主料
主料的主要成份为保健品原料,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 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 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所述的保健品原料,包括但不限于中药或天然来源物质品种、化学品及生物
制品,单独或组合使用。可选自但不限于以下一种及多种成分维生素及维生素 原、矿物质、真菌、益生菌、食用菌、氨基酸及其螯合物、蛋白质及多肽、酶、 微生物发酵物、多糖、中草药(中药材、草药)、膳食纤维、香辛料、茶、食用或 药用花卉、花粉及蜂产品。某些成分可能为非传统中药范畴的动植物及矿物来源 物质品种。
该保健品原料的形态可为原生药材、鲜药、饮片、颗粒、粉末、提取物及其 精制物或纯化物、合成或半合成物、萃取物及其精制物或纯化物、发酵产物、水 解或酶解物、有效部位、单体成分等单独或组合形式。
其中矿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钙(Ca)、镁(Mg)、钾(K)、铁(Fe)、锌(Zn)、 硒(Se)、铬(Cr3+)、铜(Cu)、锰(Mn)、钼(Mo)。维生素包括但不限于维 生素A (VitA)、胡萝卜素、维生素D (Vit.D)、维生素E (Vit.E)、维生素K
(Vit,K)、维生素Bi (Vit.B!)、维生素B2 (Vit.B2)、维生素PP (烟酸、烟酰胺)、 维生素B6 (Vit.B6)、叶酸、维生素Bu (Vit.B12)、泛酸、胆碱、肌醇、生物素、维 生素C (VitC)。
真菌——可食大型真菌和小型丝状真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及其孢子,来源包括并不限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 孚L酸克鲁维酉孝母(Kluyveromyces lactis)、卡氏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 Chen et Dai, sp. Nov)、蝙蝠蛾被毛孢(Hirsutella hepiali Chen et Shen)、灵芝(Ganoderma lucidum)、 紫芝(Ganoderma sinensis)、 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红曲霉(Monacus anka)、紫红曲霉(Monacus purpureus )、灵芝孢子。
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对人体起有益作用的微生态产品, 来源包括并不限于两岐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婴儿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短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reve)、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德氏孚L 杆菌保力口利亚禾中(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禾中(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 Casei)、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脆弱拟杆菌(BF — 839)、乳酸菌。
中草药——是指在食品或保健品中允许使用的中草药,包括但不限于丁香、 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 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 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 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 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模子、枸杞子、栀子、 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 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 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荚、蜂蜜、榧子、酸 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 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 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 石斛、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 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 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 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 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 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 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薄黄、 蒺藜、蜂胶、酸角、墨早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也包括常用作香辛料的中 药材,例如菖蒲、洋葱、大葱、蒜、小葱、豆蔻、莳萝、土茴香、龙蒿、黑芥 籽、辣椒、阴香、藏红花、枯茗、小豆蔻、小茴香、八角、山奈、木姜子、甘牛 至、留兰香、九里香、罂粟、欧芹、多香果、白胡椒、迭迭香、白欧芥、胡麻、 苦豆、芥末、山葵、辣根、胡荽、郁金、孜然、月桂、辛夷、香果、鼠尾草、木 香、迷迭香、良姜、红豆蔻、广沙仁、广木香、甘菘、陈皮、草豆蔻、荜拨、百 里香、紫蔻、肉蔻、辛庚、草果。也包括龟苓膏、凉茶、梨膏等传统保健品中常 用的中药材或食品,例如龟甲、蒲公英、广金钱草、防风、川木通、茵陈、连 翘、鸡骨草、金钱草、白癣皮、荆芥。岗梅、夏枯草、菊花、板蓝根、大青叶、 猪笼草、野颠茄、鸭脚木、相思藤、五指柑、水翁花、山芝麻、三丫苦、榕树须、 蒲桃、南板蓝根、木蝴蝶、茅根、毛射香、苦瓜干、救必应、九节茶、金盏银盘、 金樱根、金沙藤、金钮扣、金刚头、鸡蛋花、火炭母、葫芦茶、过天网、鬼针草、 岗梅根、岗梅、甘菊、凤尾草、风律壳、地胆头、地胆草、倒扣草、臭屎茉莉、 布渣叶、北板蓝根、白背根、溪黄草、黄芩、灯芯花、梨、荆芥穗等。
动物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乌鸡(乌骨鸡)、雪蛤(蛤士蟆油、蛤蟆油)、 鹿产品(包括鹿茸血、鹿角、鹿心、鹿鞭、鹿肾、鹿血、鹿尾、鹿筋、鹿骨、鹿 皮、鹿胎、鹿肉、鹿茸、鹿角胶、鹿角、鹿角霜等)、鲨鱼软骨、海马、蚕丝、动 物鞭(例如海狗鞭、牛鞭、驴鞭、羊鞭等)、胎盘、燕窝、蜂产品(包括但不限 于蜂王浆、蜂蛹、蜂胶、蜂花乳)、蚂蚁、甲壳素、阿胶、胎盘、海参、牡蛎、鲍
10鱼、海窝、熊胆、地龙、蝎子、壁虎、蜻蜒、昆虫蛋白、蛇胆、蛇精等。
植物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葡萄籽提取物、大蒜及提取物、番茄红素、前 花青素、芦荟、螺旋藻、海藻、仙人掌、魔芋及其多糖、异黄酮、类黄酮、花粉 (包括松花粉、蜂花粉)、酸梅、枇杷(包括枇杷果、枇杷叶)、槟榔、虫草、甲 壳素及其衍生物、大豆蛋白及多肽、纳豆及其精制物、银杏果、火棘果、紫红曲、 白藜芦醇、植物甾醇、姜黄素等。
包括可食用或药用花卉,例如玫瑰花、桂花、菊花、洋槐花、红花、木槿 花、桂花、百合花、啤酒花、南瓜花、梅花、荷花、白玉兰、兰花、桃花、栀子 花、合欢花、月季花、蝴蝶花、紫菀、昙花、木棉花、石榴花、茉莉花、扶桑花、 连翘花、蜀葵花、米兰、含笑、丁香花、白兰花、瑞香、菜芙蓉、茶花、萱草、 金雀花、金莲花、樱花、木芙蓉、木香、牡丹、锦带花、玉簪、藤萝、玉兰、蜡 梅、迎春花、美人蕉、蒲公英、鸡冠花、仙人掌花、米兰、香石竹、金球花、棠 梨花、苦刺花、紫藤花、白花、紫罗兰、海棠、含笑、梨花、车前子花、芋头花、 韭菜花、金针花、玉兰花、莲花、美人蕉、紫椎花等。
包括茶(茶叶及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 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生物碱(包 括咖啡碱和茶碱);氨基酸(包括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丝氨酸、 丙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氨酸、亮氨酸等);茶多糖及蛋白 质。
矿物 来源——包括但不限于金(金箔)、银(银箔)、珍珠、钟乳石、玛瑙、 龙骨、龙齿、碘、氟、倍半氧化羧乙基锗(Ge132)、赖氨酸锗。
其他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褪黑素、L-肉碱、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牛磺酸、 SOD、磷酸果糖等。
保健品原料也包括上述原料与其它食品、药品的组合。
根据产品或工艺的实际需要,主料中可以加入功能性填充剂,该功能性填充 剂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为不大于98%。主要成份中的挥发性、油性成分可作为油性 分散剂直接添加,也可以通过功能性填充剂固体化后(包括包合、吸附、固体分散等)作为固体成分添加,以保护成分防止在制备中损失。
在主料单次服用剂量较少时,可加入功能性填充剂以改善制备、服用的剂量 稳定性及便利性。为了改善功效及保护成分也可以在主料中选择性加入功能性填 充剂。当主要成份含有喷雾干燥法制备的提取物时,干燥之前往往会加入乳糖、 糊精、变性淀粉等填充剂,以尽量避免干燥过程中的粘壁现象。当主要成份含有 活菌制剂或其它易氧化、遇热不稳定成分时,往往会使用包覆、包埋、吸附等预 处理工艺,并采用功能性填充剂。功能性填充剂也可以选择不添加。
其中,天然来源的高分子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虫胶、桃胶、阿拉伯胶、黄 原胶、刺槐豆胶、愈创胶、帚叉藻聚糖胶、果胶、角叉菜胶、明胶、刺梧桐胶、 印度胶、白芨胶、田菁胶、红藻胶、西黄芪胶、西黄耆胶、卡拉胶、塔拉胶、刺 槐豆胶、瓜尔豆胶、洋菜胶、古阿树胶、英豆胶、梧桐胶、鹿角菜胶、海藻酸及 其盐、杏胶、琼脂、葡聚糖、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玉米朊、干酪素等。
所述的功能性填充剂中的糖类包括但不限于
葡萄糖、果糖、蔗糖、红糖、黄糖、白糖、冰糖、淀粉糖、麦芽糖、毛蕊糖、 乳糖、糊精、赤藓糖醇、木糖醇、果糖醇、甘露糖醇、山梨糖醇、乳糖醇、半乳 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异麦芽糖醇、帕拉金糖醇、益寿糖、低聚异麦 芽糖醇、阿拉伯糖醇、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甘露糖、 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低聚木糖、低聚葡甘糖、低聚乳果糖、低聚乳糖、低聚 蔗果糖、分枝低聚果糖、牛乳低聚糖、海藻糖、甲壳低聚糖、菊粉低聚糖、龙胆 低聚糖、壳质低聚糖、棉子糖、潘糖、葡萄糖基蔗糖、偶合糖、乳果糖、乳果低 聚糖、乳酮糖、水苏糖、野芝麻四糖、异构乳糖、蔗糖低聚糖、塔格糖、帕拉金 糖、异麦芽酮糖、纤维低聚糖、低聚乳蔗糖、氢化淀粉水解物、阿拉伯糖、木糖、 普鲁蓝、卡多蓝、愈疮胶酶分解物等。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苯二 甲酸醋酸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乙基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 素钠、醋酸纤维素等。淀粉及其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
变性淀粉、羧甲基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羟甲基淀粉、羟基淀粉丙酸酯、预 胶化淀粉、糊精等。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
环糊精、甲基环糊精、羟丙基环糊精、羟乙基环糊精、聚合物环糊精、乙基 环糊精、支链环糊精等。 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
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縮丁醛、苯乙烯一乙烯吡啶共聚物、丙烯酸树脂、交联 聚丙烯酸树脂(卡波姆)、交联聚维酮、聚维酮、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共聚 物、聚乳酸、聚氨基酸、聚羧乙酸、聚乙二醇、聚醚、离子交换树脂等。
无机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滑石粉、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钙、磷酸氢钙、磷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 二氧化硅、活性炭、活性白土、氧化铝、氯化钠、二氧化钛等。 pH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
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 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乳酸等。 ②辅料 油性分散剂
油性分散剂的熔点需满足成品制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形态,相近于人体体温时
油性分散剂熔化。制剂的熔点为23 46。C之间,更优的是26 39。C之间,最优的 是27 36"C之间。当然,熔点越高速释性越差,熔点越低成品越易于熔化难于保 存。在低温使用条件下,熔点可低至18"C。制剂的熔点基本上取决于油性分散剂 的熔点。
油性分散剂采用油脂单独或组合使用,通过调整油脂的品种或两种以上不同 熔点油脂的配比量,以满足制剂的熔点要求。油性分散剂所采用油脂的熔点一般 处于-20 7(TC,较好的是熔点处于1(TC 6(TC,更优的是熔点处于22 4(TC,最 优的是熔点处于26 37。C之间。该油性分散剂包括但不限于人造油脂、天然油脂或经过加工(包括但不限于 精制、炼制、脱胶、冬化、结晶分离、氢化、固体化、酯交换、酯化、油脂重组、 分提、改质、油氢分离、水解、醇解、酸解等油脂加工手段)的油脂,它们单独 或组合而成。该油性分散剂可划分为两类,即植物类油脂和动物类油脂。
其中,该植物类油脂是指植物来源的油脂,包括但不限于植物油、精炼植物
油、氢化植物油或氢化精炼植物油。如可可脂(CB)、代可可脂(CBS或CBR)、 类可可脂(CBE),以及采用棕榈油、棕榈仁油、椰子油、玉米油、豆油、菜籽油、 棉籽油、花生油、葵花子油、芝麻油、米糠油、橄榄油、红花油、木棉油、月见 草油、牛油树油、娑罗双树油、小麦胚芽油、山苍子油、香果脂、乌桕脂、桃仁 油、核桃油、葡萄籽油、沙棘油、南瓜籽油、松籽油、芥花籽油、苹果籽油、石 榴籽油、苏籽油、胡萝卜籽油、黑加仑油、紫苏油、荠蓝油、胡麻油、蓖麻油、 杏仁油、巴巴苏油、茶树油、茶籽油、山茶油、榛果油等为原料经过加工或未加 工的油脂,它们单独或组合形式使用。
其中,该动物类油脂是指动物来源的油脂,包括但不限于奶油、奶油代用品, 以及采用牛油、鸡油、羊油、猪油、鱼油、鲸油、豚脂、角鲨烯等为原料经过加 工或未加工的油脂,它们单独或组合形式使用。
油性分散剂也可以采用溶于油脂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卵磷脂、聚乙 二醇(PEG)、聚醚(poloxamer)、司盘(span)、吐温(tween)、蔗糖脂肪酸
酯、单脂肪酸甘油脂、双脂肪酸甘油脂、三脂肪酸甘油脂、聚甘油脂肪酸酯、聚 甘油蓖麻醇酯、木糖醇酐单脂肪酸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十八醇、十六醇、半合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有机酸一甘油酯、 一元醇 脂肪酸酯,它们单独或组合形式使用,部分或全部代替植物类油脂或动物类油脂。 油性分散剂的添加量需要满足制剂在桨料状态下,油为连续相。 若主料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油性成分, 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替代部分油性分散 剂的作用,根据需要可对油性分散剂的添加量进行调整。当然,主料中的油性成 分可能会影响成品的熔点,根据需要可对油性分散剂的熔点进行调整。
油脂的凝固点与熔点会有不相同的情况,且有时会出现油脂不同结晶形成的
14组合熔点差异,可以通过调整结晶种类及比例以调整熔点(俗称调温),形成高熔 点结晶以提高稳定性。
其它辅料水溶性分散剂、矫味剂、乳化剂等。
水溶性分散剂可以在油性分散剂熔化后吸收口腔中的水分并溶解,从而进 一步改善本制剂的速释特性。
水溶性分散剂的成份为糖类,其主要特点为具备水溶性,分为单糖、二糖、 糖醇、低聚糖和多糖。该糖类包括但不限于葡萄糖、果糖、蔗糖、红糖、黄糖、 白糖、冰糖、淀粉糖、麦芽糖、毛蕊糖、乳糖、糊精、赤藓糖醇、木糖醇、果糖 醇、甘露糖醇、山梨糖醇、乳糖醇、半乳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异麦 芽糖醇、帕拉金糖醇、益寿糖、低聚异麦芽糖醇、阿拉伯糖醇、低聚异麦芽糖、 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甘露糖、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低聚木糖、低 聚葡甘糖、低聚乳果糖、低聚乳糖、低聚蔗果糖、分枝低聚果糖、牛乳低聚糖、 海藻糖、甲壳低聚糖、菊粉低聚糖、龙胆低聚糖、壳质低聚糖、棉子糖、潘糖、 葡萄糖基蔗糖、偶合糖、乳果糖、乳果低聚糖、乳酮糖、水苏糖、野芝麻四糖、 异构乳糖、蔗糖低聚糖、塔格糖、帕拉金糖、异麦芽酮糖、纤维低聚糖、低聚乳 蔗糖、氢化淀粉水解物、阿拉伯糖、木糖、普鲁蓝、卡多蓝、愈疮胶酶分解物, 这些具备水溶性的成分单一或组合使用。同时这些原料具备一定的矫味能力。水 溶性分散剂也可以采用具备水溶性的蜂蜜、蜂王浆、氨基酸、氨基酸盐、食盐、 肽、蛋白质,它们可以单一使用或组合使用。
主料中有时也会具备一定的水溶性成份,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水溶性分散剂。 可以根据具体主料中水溶性成份含量的多少决定水溶性分散剂是否添加及添加比 例。如果主料原料采用水提取物,则有可能水溶性分散剂不添加或少添加。
水溶性分散剂一般具有矫味功能,如果添加量不够、不添加或矫味能力不足, 则需加入适当矫味剂。
矫味剂为了改善制剂口感,可以加入矫味物质(矫味剂)。矫味剂可根据 主料的口味特点及最终产品定位选择性单一或组合添加。矫味剂包括但不限于非 糖类甜味剂、芳香剂、包合剂、吸附剂、调香剂、酸味剂、增香剂、调味剂;也包括但不限于食品行业常用的可可粉(可可液块)、咖啡、奶粉、奶油、香兰素、 乙基麦芽酚及食用香精、香料或香辛料。
矫味剂中若含有油脂或表面活性剂, 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替代部分油性分散 剂的作用,根据需要可对油性分散剂的添加量及熔点进行调整。
乳化剂为了帮助形成油脂的连续相,需加入乳化剂降低表面能。乳化剂一 般采用油包水型,达到降低物料粘度或降低油脂用量的目的,也可以采用油包水/ 水包油乳化剂复配。若配方中油性分散剂已含有表面活性剂,则此项可省略。
乳化剂包括但不限于卵磷脂、聚乙二醇(PEG)、聚醚(poloxamer)、司盘 (span)、吐温(tween)、蔗糖脂肪酸酯、单脂肪酸甘油脂、双脂肪酸甘油脂、 三脂肪酸甘油脂、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蓖麻醇酯、木糖醇酐单脂肪酸酯、山 梨聚糖脂肪酸酯、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十八醇、十六醇、半合成脂肪酸酯、丙二 醇脂肪酸酯、有机酸一甘油酯、 一元醇脂肪酸酯,它们可以单一使用或组合使用。
③主料及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主料的重量百分比占整体制剂比例的O. 1% 80%,辅料的重量百分比占整体制剂比例的20% 99.9%。辅料为油性分散剂及水溶
性分散剂、矫味剂和乳化剂,其中水溶性分散剂、矫味剂和乳化剂之总和占辅料 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85%。 2、浆料制备
浆料制备首先将固体颗粒细化,也可将细化后的固体颗粒液化,将细化的固 体颗粒均匀分散于油性分散剂中而成为浆料,该细化的最终细度为制剂重量的80% 在300微米以下,液化过程是采用搅拌的方式使固体颗粒分散与油性分散剂中;油 性分散剂的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应满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以浆料在22 60 』C条件下能够自由(或强制)流动为准;根据油性分散剂添加的阶段不同,细化 方式为干法粉碎、半干法粉碎或湿法粉碎三种;其中湿法粉碎为细化与液化两者 也可同时进行,干法粉碎与半干法粉碎也可采用先细化再液化的方法。
该细化采用的研磨方法有辊式研磨法、精磨法、球磨法、振动研磨法、混合法。
液化是固体原料成为浆料的必要过程,目的是使固体物料成为分散相(非连续相)、油性分散剂为液态连续相,搅拌是实现分散的必要实施手段。油性分散剂
的温度须保证物料中的油性分散剂为液体形式,原则上不低于22i:(当液体的油
脂形成结晶前,会出现低于熔点温度但仍为液体的情况), 一般为26t:以上;油性
分散剂达到连续相须保证其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应满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
一般为20%以上,固体物料越粗则必要的添加量越低,含油量越低流动性越差,反
之亦然。
根据工艺需要,可以将三种方法结合使用,如先采用干法粉碎,在未达到最 终细度之前再加入部分油性分散剂使之具备湿法粉碎条件,再进行湿法粉碎直至 最终细度。这三种粉碎方法的结合使用需按照干法——半干法——湿法的工艺顺 序实施,以两种或三种方法结合。
(1) 干法粉碎(如图3):本工艺采用先细化再液化的方法。在物料含油量
低的条件下细化,物料粉碎状态为具备流动性的干粉状。油性分散剂的添加与否 及量的大小决定于粉碎物料的总含油量是否满足干法粉碎状态及工艺要求,固体 物料的原始含油量计入到该总含油量中。
细化——具体是将所有不溶于油的固体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剂)混合, 添加(或不添加)部分油性分散剂,粉碎至最终细度,细度达到后为干粉状,该 粉碎为产热过程,原则上不作温度限定,但要避免功效成分变质,其物料含油量为
10%以下,最大不超过15%。再进行液化——加入剩余油性分散剂搅拌均匀成为浆
料后出料,油性分散剂可分段加入。
此干法粉碎也可以在粉碎至最终细度之前的任意细度时,加入部分油性分散 剂使之具备半干法粉碎条件,再进行半干法粉碎直至最终细度。
此干法粉碎也可以在粉碎至最终细度之前的任意细度时加入部分油性分散剂 使之具备湿法粉碎条件,再进行湿法粉碎直至最终细度。
干法粉碎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振动磨机、转子式粉碎机、气流粉碎机、球磨 机、砂磨机(珠磨机)、雷蒙磨机、行星磨机、冲击式粉碎机、锤式粉碎机、辊 式研磨机、立磨机等。
(2) 半干法粉碎(如图4):本工艺采用先细化再液化的方法。在物料含油量适中的条件下细化,物料粉碎状态为湿润的半干状态。油性分散剂的添加与否 及量的大小决定于粉碎物料的总含油量是否满足半干法粉碎状态及工艺要求,固 体物料的原始含油量计入到该总含油量中。
细化——具体是将所有不溶于油的固体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剂)混合, 添加(或不添加)部分油性分散剂,粉碎至最终细度,细度达到后为湿润的半干 状态,粉碎时物料温度一般在26。C以上,粉碎过程产热,连续生产需要冷却,其
物料含油量原则上10% 23%, 一般15% 20%。再进行液化——加入剩余油性分散 剂搅拌均匀成为浆料后出料,油性分散剂可分段加入。
此半干法粉碎也可以在粉碎至最终细度之前的任意细度时加入部分油性分散 剂使之具备湿法粉碎条件,再进行湿法粉碎直至最终细度。
半干法粉碎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辊式研磨机、振动磨机、转子式粉碎机、锤
式粉碎机、球磨机、砂磨机(珠磨机)、鼓式精磨机(刮板式精磨机)、胶体磨等。
(3)湿法粉碎(如图5):本工艺为细化与液化同时进行。在物料含油量高
的条件下细化,物料粉碎状态为液体(或膏体)状态。油性分散剂的添加与否及 量的大小决定于粉碎物料的总含油量是否满足湿法粉碎状态及工艺要求,固体物 料的原始含油量计入到该总含油量中。
细化与液化——具体是将所有不溶于油的固体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剂) 混合,添加(或不添加)部分(或全部)油性分散剂成为浆料,粉碎至最终细度,
细度达到后为浆料状态,油性分散剂可分段加入。粉碎时物料温度32'C以上,粉 碎过程产热, 一般产生的热量不足以抵消环境温差所带来的降温,连续生产需要 对设备加热。其物料含油量原则上20%以上, 一般23%以上。
湿法粉碎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鼓式精磨机(刮板式精磨机)、球磨机、砂磨
机(珠磨机)、篮式研磨机、辊式研磨机、振动磨机、转子式粉碎机、胶体磨、 行星磨机、高剪切分散剂、均质机等。
在这三种粉碎方法中,油性分散剂的添加需根据物料的粘度特性是否适应阶
段的工艺效率,来掌握添加时间及添加量。最终的成品添加量以22 6(TC条件下能够流动为准。
固体物料的原始含油量由于原料的不同而有差异,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固体物 料原始含油量已经达到成品含油量要求,则不需再添加油性分散剂。
在浆料制备工序中,油性分散剂如果在常温下为固态可通过加热成为液态。 油性分散剂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应满足成品含油量不低于15%,更优是不低于
20%,最优的是不低于26%。成品含油量是指在成品中包括油脂、溶于油的表面活
性剂及其他溶于油的物质占成品重量百分比的总和。
制剂的最终细度制剂重量的80%可以在300微米以下(即大于300微米的不超 过20%,细者不限),较优的是制剂重量的90%在200微米以下(即大于200微米的 不超过10%,细者不限),更优的是制剂重量的90%在74微米以下(即大于74微米 的不超过10%,细者不限),最优的是15 39微米(此处专指食品行业常用的千分 尺检测法)。细度检测时制剂以浆料状态为佳。若浆料颗粒粗则口中有颗粒感, 颗粒过细则可能糊口。细度的检测可以在成型前也可以在成型后加热或加入溶媒 成为液体或浆料状态下进行。
为了改善细化工序的效果,需将主料的进料粒度控制在10誦以下,较好的是 主料控制在10目以下,更好的是主料控制在100目以下超过95%,最好的是主料控 制在200目以下超过95%。
添加乳化剂一般常用卵磷脂,可以根据需要在成型前的任何一个时段添加。
三种制备方法在液化过程中对于分散的比较
由于本制剂为固体分散的热熔性速释体系,固体物料应良好分散于油相分散 剂中,必须有良好的搅拌方可完成。良好的搅拌也能够将固体物料中的油脂游离 出来,并入油相中,以减少油性分散剂的添加量。
湿法粉碎工艺流程中,固体颗粒细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搅拌分散的过程,油性 分散剂添加量高,研磨过程为液态(浆状),细化与分散同时进行,出料时固体 颗粒已完成细化及分散。
干法粉碎与半干法粉碎工艺在细化完成后,需要逐步添加油性分散剂并搅拌 使其成为液态浆料的液化工序。搅拌的目的除了提高固体物料在油脂中分散均匀
19度防止形成大颗粒团块,还能够适当降低水分。此处的搅拌也可称之为精炼。在 此过程中通过搅拌使团聚的颗粒逐步打开,使油性分散剂逐步涂敷于固体粒子表 面,直至固体粒子完全被油性分散剂所浸润、包覆后,形成油性分散剂为连续相 并液化。在团聚颗粒打开并油性分散剂浸润的过程中,需要很高的搅拌功率,当 油性分散剂成为连续相时,则功率大幅降低,直至油性分散剂添加完毕。在功率 大幅降低之前务必将团聚颗粒分散开,否则油脂形成连续相之后仅用搅拌很难再 使团聚颗粒分散。
3、成型
(1) 冷却成型法——利用物料的热流动性及冷却固化特性实施。包括模具浇 注成型法、平面浇注成型、冷压模成型、切制成型、挤压成型、免脱模浇注成型等。
模具浇注成型法是将完成细化与液化的物料(22 6(TC)定量浇入预设定的 模具中,而后冷却凝固、脱模、取出后包装。
平面浇注成型是指将完成细化与液化的物料(22 60°C)定量非连续浇在静 止或连续运动的平面上,经冷却凝固后取出包装。
冷压模成型是指将完成细化与液化的物料(22 60°C)尚未冷却成型之前, 由低温(低于2(TC)金属模具定位压制快速冷却成型,脱模、取出后包装。
切制成型是指将完成细化与液化的物料(22 50°C)连续挤出或浇注在静止 或连续运动的平面上,在完全冷却凝固之前定量切制,凝固后取出包装。
挤压成型是指将完成细化与液化的物料(22 50°C)在完全冷却凝固之前, 由两个等速向内转动的带有对称印模的圆形辊将物料挤压成型,去毛边后包装, 包装前也可抛光、涂糖衣或薄膜衣。
免脱模浇注成型是指将完成细化与液化的物料(22 60°C)定量浇入预设定 的模具中,而后封口再冷却凝固,也可在凝固过程中或凝固后封口。此方法模具 随产品一同销售。
(2) 粉末成型法将物料冷却固化成粉或颗粒,而后压制成型。粉末或颗粒 的制备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喷雾制粒法、挤出制粒法、搅拌制粒法、切削法等。压制成型的方法可采用压片机或其它模具压制方式成型。
喷雾制粒法是指将完成细化与液化的物料(22 60°C)由喷头以雾滴形式喷
出,经过冷却的气体将运动中的雾滴冷却,使物料冷却凝固成为粉末或颗粒。
挤出制粒法是指用挤出机将完成细化与液化的物料(22 50°C)连续挤出成颗粒。
搅拌制粒法是指将完成细化与液化的物料(22 50°C)在冷却的条件下,连
续搅拌成为颗粒或粉末。
切削法是指将已经将完成细化与液化并凝固的物料通过切、肖U、锉、粉碎等
方式制成颗粒或粉末。
这些方法制成的颗粒或粉末也可以直接使用。
成品制剂水分的含量一般情况不应高于成品制剂重量百分比的9%,较好是6%, 最佳是1%。
本发明成品制剂的熔点为23 46。C之间,该制剂可以含化,也可以嚼服。嚼 服时,不但通过增大制剂的表面积而提高速释效果,且咀嚼的过程也是机械能转 化为热能的过程,通过咀嚼的产热也会促进油性分散剂的熔化,以提高主要成分 的释放速度。本专利所述制剂在消费者使用时,也可以将本制剂加热成为膏状或 液体服用。
利用本制剂的加热液化——冷却固化的可逆特性,在成品完成之前可重复此 过程,以利于生产加工。冷却的温度一般在6 26t:之间,温度越低凝固速度越快。
本专利所述制剂可以在成型之后二次复配使用,可以全部采用本专利方法所 制成的制剂复配,也可以将本制剂作为其他剂型的原料与其他配料配合使用。复 配时本剂型为固态或加热成为液态或膏状,成型的方式可以按照本专利的方式成 型,也可以按照其他剂型成型方式成型。
如涂层——以本制剂的浆料形式对食品涂覆后冷却硬化成型,或以本制剂
为基础,外部涂层其他材料;混合——以本制剂的浆料或颗粒、粉末形式与其他 食品混合;夹心——以本制剂为外壳,中间加入液体、膏体或固体;填充——以 本制剂的桨料或固体形式填充至其他食品中。上述几种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运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及其制造方法,其优点及功效在于根据本方法所制成的药剂,原料适应性广、载药量大,能够在达到较好口感的前提
下,提高保健品成分在口中的分散速率,1000mg的制剂一般在10 20秒钟以内即
可全部液化(此数据会由于温度、配方及形状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且不用饮水, 服用方便。
(四)


图l是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中各种成分的存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的制造方法流程框图 图3是干法粉碎工艺流程图 图4是半干法粉碎工艺流程图 图5是湿法粉碎工艺流程图 图6是具体实施例1、 2的辊式研磨法工艺流程图 图7是具体实施例3、 4精磨法工艺流程图 图8是具体实施例5、 6球磨法工艺流程图 图9是具体实施例7、 8振动研磨法工艺流程图 图10是具体实施例9混合法工艺流程图
(五)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及其制造方法,该制剂呈固态预乳化分散体 系,接受口腔热量融化并吸收少量唾液后以油包水的乳化液态进入体内,遇胃液 相转换形成水包油分散体,功效成分快速吸水并分散(如图l)。由于表面吸附有 乳化剂及油溶性分散剂,不出现二次团聚现象。油溶性的功效成分也可以直接分 散于油性分散剂中。
本发明所述的油性分散剂是本发明的重要组份,它的作用是将固体成分均匀 分散于油性分散剂中。其中油性分散剂的熔点与人体温度降近,即接近于人体温 度时为浆料,低于人体温度时(常温)为固体。这种热熔性口腔速释与传统的水 性速释机理截然不同,并未见报道。本发明的固体制剂进入口中,口腔温度使油性分散剂受热熔化,随着油性分 散剂的逐步熔化,包含保健品的固体成分随液态的油性分散剂以浆料形式分布于 口中,以完成保健品成分的初步释放过程。
本发明组份中所有的固体成分均匀地分散于油性分散剂之中,在超过常温的 温度下为浆料状态,在常温下为固体状态,固体成分被包裹在呈固体形态的油性 分散剂中。并且这种热的状态为浆料、冷的状态为固体是可逆的。本发明正是利 用这种可逆的性状,可以在常温储存时保持固体成分的分散稳定性(防止浆料状 态下容易产生的固体成分团聚或沉降,油脂析出)及成分本身的稳定性(吸湿、 氧化等)。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l:梨膏制剂的制造
(1) 备料主料(取梨清膏38份、川贝母6份、麦冬10份、百合3份、款冬花3
份。除梨清膏外的药材加7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提取l小时,合并两次提 取液,过滤,加入梨清膏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05 1. IO后,加糊精10份混匀,进 行喷雾干燥成粉)200kg、辅料(木糖醇300kg,精炼植物油200kg,卵磷脂10kg)
(2) 浆料制备先进行细化——采用半干法、辊式研磨法(见图6)。具体为
将主料200kg加入300kg木糖醇粉(60 120目)及130kg精炼植物油(39 62°C)混 合,进入五辊研磨机(或三辊研磨机)研磨至22 30微米。再进行液化——将物 料投入精炼机(搅拌机)进行精炼(搅拌)3~6小时,其间根据物料粘度逐步加入 卵磷脂与剩余的精炼植物油至均匀。
(3)成型精炼(搅拌)完毕出料,置入料斗挤出成型,而后冷却、切断、 凝固,取出包装,8g/块。
实施例2:雪蛤虫草制剂的制造
(1) 备料主料(雪蛤100份、虫草菌丝体3份)160kg、辅料(低聚异麦芽糖 30kg,益寿糖100kg,精制棕榈油100kg,卵磷脂2kg)
(2) 浆料制备先进行细化——采用半干法、辊式研磨法(见图6)。具体为
将主料160kg加入30kg低聚异麦芽糖、100kg益寿糖及80kg精制棕榈油(37 48°C)混合,进入二辊研磨机(或三辊研磨机)预磨至70 160微米,而后进入五辊研磨
机(或三辊研磨机)研磨,至16 28微米。再进行液化——将物料投入精炼机(搅 拌机)进行精炼(搅拌)5 7小时,其间根据物料粘度逐步加入卵磷脂与剩余的精 制棕榈油。
(3)成型精炼(搅拌)完毕出料,浇入预设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却凝固,
取出包装,3g/块。
实施例3:酸酶制剂的制造
(1) 备料主料200kg (乌梅100份,山楂100份,甘草10份,糖桂花7份。加 入上述物料量的7倍水,煮沸提取两次,每次提取l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 浓縮至相对密度1.05 1.10,然后加入糊精及乳糖各30份,混合均匀后,喷雾干 燥成粉)、辅料(糖700kg,精炼椰子油480kg,卵磷脂20kg)
(2) 浆料制备细化与液化同时进行——采用湿法、精磨法(见图7)。具体 为将390kg精炼椰子油(36 6(TC)、 700kg糖粉与主料陆续加入刮板式精磨机研 磨,至22 26微米后,加入剩余精炼椰子油与卵磷脂至均匀。
(3)成型精磨完毕出料,浇入预设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却凝固,取出包装, 9g/块。
实施例4:龟苓制剂的制造
(1) 备料主料300kg (龟板3份、生地黄20份、土茯苓30份、藿香10份、金 银花6份、甘草7份。藿香、金银花单独提取并收集挥发油备用。其余药材用水煎 煮提取两次(其中龟板提前浸泡6小时),每次1小时,第一次用水量为药材量的IO 倍,第二次7倍,两次提取液与藿香、金银花提取液过滤后合并,减压浓縮至相对密 度为1.05 1.10,加入乳糖10份,混合均匀后,喷雾干燥成粉)、辅料(糖390kg, 精炼乌桕脂380kg,卵磷脂13kg,薄荷香精O. lkg)
(2) 浆料制备细化与液化同时进行——采用湿法、精磨法(见图7)。具体 为将300kg精炼乌桕脂(36 48°C)、 390kg糖粉与主料混合后加入刮板式精磨机 研磨,至23~27微米。将薄荷香精与金银花和藿香的挥发油预先分散于剩余的精炼 乌桕脂(36~39°C)中,研磨粒度合格后,将其与卵磷脂顺序加入至均匀。
24(3)成型精磨完毕出料,调温后浇入预设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却凝固,取 出包装,7g/块。
实施例5:红景天复方制剂的制造
(1) 备料主料200kg (红景天100份、大枣200份、红参30份、枸杞70份、干 姜60份、桂皮油2份)、辅料(糖50kg,精炼棕榈油130kg,卵磷脂6kg)
(2) 桨料制备细化与液化同时进行一一采用湿法、球磨法(见图8)。具体 为将主料(除桂皮油外)粉碎至200目,与50kg白糖(或糖粉)及130kg精炼棕 榈油(37 6CTC)混合后加入搅拌式球磨机研磨,至22~26微米。卵磷脂在研磨过 程中陆续加入,桂皮油在粒度达到后加入至均匀。
(3)成型球磨完毕出料,浇入预设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却凝固,取出包装, 3g/块。
实施例6:益母草复方制剂的制造
(1) 备料主料200kg (鲜益母草冻干粉8份、松花粉6份、当归3份、珍珠3 份、蚕丝水解蛋白3份)、辅料(大豆低聚糖200kg,赤藓糖醇100kg,食盐lkg,精 炼棕榈油300kg,卵磷脂10kg)
(2) 浆料制备细化与液化同时进行——采用湿法、球磨法(见图8)。具体 为将主料中松花粉提前粉碎至破壁率达到90%,当归与珍珠混合粉碎至200目后, 按主料按配比与200kg大豆低聚糖、100kg赤藓糖醇、lkg食盐及300kg精炼棕榈油
(39 60°C)陆续加入球磨机研磨,至2(T27微米。卵磷脂在研磨过程中加入。 (3)成型球磨完毕出料,浇入预成型的铝塑泡罩中并用铝箔热封,而后冷 却凝固,6g/块。
在实施例6基础上,可将浇注成型之前的浆料与冻干玫瑰或其他花瓣混合,混 合温度应使浆料保持流动(28t:以上),花瓣形式可以为整片或碎粒。混合完毕可 直接冷却凝固或置入预设模具而后冷却凝固,取出包装。这种组合方式是本专利 的灵活应用的方法之一。
实施例7:复合钙制剂的制造
(1)备料主料200kg (其中乳钙12000份、维生素D3油(胆钙化甾醇,含量为10万IU/g) 1.2份、CPP (酪蛋白磷酸肽)900份、胶元蛋白20000份、大豆异黄 酮300份),辅料(低聚异麦芽糖80kg,赤藓糖醇35kg,氢化植物油150kg,卵磷脂 9kg)。
(2)浆料制备先进行细化——采用干法、振动研磨法(见图9)。具体为 将主料中的乳钙、CPP、胶元蛋白、大豆异黄酮与低聚异麦芽糖及赤藓糖醇用振动 磨混合粉碎至300目,再进行液化——将物料投入精炼机(搅拌机)进行精炼(搅 拌)3 7小时,其间根据物料粘度陆续加入135kg氢化植物油(37 60°C),预留 15kg与维生素D3油混合,在结束前l小时与卵磷脂一并加入。
(3)成型精炼(搅拌)完毕出料,浇入预设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却凝固, 取出包装,8g/块。
在实施例7基础上,可将成型后的制剂进行彩色糖衣涂层,或直接加热制剂表 面产生微融后,加入粉末色料附着均匀并冷却固定。这种组合方式是本专利的灵 活应用的方法之一。
实施例8:复合蜂灵制剂的制造
(1) 备料主料200kg (灵芝10份、蜂胶3份、灵芝孢子粉5份、虫草多糖3份)。 辅料(低聚异麦芽糖180kg,木糖醇120kg,氢化植物油300kg,卵磷脂9kg)
(2) 浆料制备先进行细化——采用干法、振动研磨法(见图9)。具体为 将主料、低聚异麦芽糖及木糖醇用振动磨混合粉碎至300目,再进行液化——将物 料投入精炼机(搅拌机)进行精炼(搅拌)3 6小时,其间根据物料粘度陆续加 入氢化植物油(39 60°C)及卵磷脂至均匀。
(3)成型精炼(搅拌)完毕出料,浇入预设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却凝固, 取出包装,8g/块。
在实施例8基础上,可将金箔作为表面覆盖层,方法是在成型冷却后包覆金箔, 或浇注前将金箔提前置入模具,这种组合方式是本专利的灵活应用的方法之一。 实施例9:人参(红参)蜂王浆制剂的制造
(1)备料主料200kg (其中红参12份和蜂王浆冻干粉8份)、辅料(糖300kg, 奶粉200kg,精炼棕榈油400kg,卵磷脂10kg)(2) 浆料制备细化与液化同时进行——采用混合法(见图IO)。具体为将
红参120kg粉碎至300目,与蜂王浆混合后(或陆续)加入预先研磨好的奶粉200kg、 白糖300kg及精炼棕榈油370kg的混合浆料,在精炼机(搅拌机)或刮板式精磨机 中进行精炼(搅拌)或研磨6 8小时,期间陆续加入卵磷脂与剩余的精炼棕榈油 (37 60°C)。
(3) 成型精炼(搅拌)或研磨完毕出料,浇入预设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却 凝固,取出包装,10g/块。
为防止主要成份损失或变化,上述制作全过程温度控制在7(TC以下,较好的是 在6(TC以下,更好的是在48匸以下。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各种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油相包固相的分散体系,要 保证油为连续相,则必须添加足够油量。油相比例越大,在尚未凝固之前浆料粘 度越低,反之亦然。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制剂的油性分散剂需要接受口腔的热量而转化为液体, 包裹在油性分散剂中的固体颗粒方能够游离出来与口腔中的唾液接触,进而混合 粉碎所形成的固体颗粒中的水性分散剂迅速溶解于口腔中的唾液,从而使固体主 要成分快速分散于口腔中。为了达到良好的速释效果, 一是水性分散剂与主料须 均匀分布于油性分散剂中,且水性分散剂含量越高速释性越好,这与主要成份的 服用剂量直接相关;二是油性分散剂应尽可能快的熔化。提高油性分散剂的熔化 速度可以通过降低油脂熔点的方法解决,但对于成品的耐温性影响较大;更实用 的方法是降低油性分散剂的添加量,以减少熔化油脂所需要从口腔吸收的热量, 从而提高速释效果。
在制剂中往往会含有一定的水分,尤其是油性成分所包裹的固体非连续相,相 对于油性成分更易于与水结合,从而使其吸水膨胀及胶化,增大非连续相体积及 表面积,导致未凝固之前浆料粘度异常增高。为了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只得增加 油的含量,但这并不最好的解决办法。
为完善产品,需注意减少浆料中的水分。首先尽量釆用更低含水率的原料,也 可以在配料之前釆用干燥的方式实现。但这种预先处理的方法不可能全部去除浆料中的水分,因此需要在制备过程中尽量去除水分。
在前述实施方法中,在混合及搅拌(精炼)工序中物料在一定温度下与空气 进行交换蒸发水分。混合及搅拌(精炼)的过程是产热过程,通过调整物料的油 性成分比例及温度,使其处于有效的粘度,粘度越大对设备的扭力要求越高,物 料产热量也增大,反之亦然。为改善水分蒸发的效果,可加热物料及通风。但制 备过程中若超过工艺要求的温度,则需进行冷却。
前述的研磨装置也可以通过设备粉碎腔体的温度调整、通风或密闭抽真空, 达到物料细化同时蒸发水分的效果。
水分的去除不但有利于降低未凝固之前浆料粘度减少油脂用量,也会由于固 体非连续相脱水而密度提高,提高成品硬度,帮助形成良好的油分散体系,也防 止储存过程中水分向外部的迁移,改善成品的保存。更重要的是通过避免固体非 连续相的水合作用,提高口腔速释性能并改善了口感。
下面,再列举一些常见的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的具体原料组合:
油性分散剂主料组分总量
精炼棕榈油亚硒酸钠
99.90. 1100
氢化植物油牛初乳粉
2080100
较优的配比为油性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3 56%,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34 76. 9%,乳化剂0. 1 10%。
油性分散剂主料乳化剂组分总量
氢化植物油葡萄糖胺硫酸盐司盘60
5643. 90. 1100
精炼植物油酵母单脂肪酸(硬脂酸)甘油脂
563410100
精炼棕榈油月见草蔗糖脂肪酸酯
2376.90. 1100
乌桕脂橄榄叶聚甘油脂肪酸酯
236710100
28更优的配比为油性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3 56%,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0. 1 76%,水溶性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 76%,乳化剂O. 1 10%。
油性分散剂主料水溶性分散剂乳化剂组分总量
氢化植物油辅酶QIO糖卵磷脂
230. 1760. 9100
精炼棕榈油南瓜粉低聚果糖司盘65
23760.010. 99100
氢化植物油软骨素木糖醇脂肪酸(硬脂酸)钠
2316.9600. 1100
精炼植物油鹿茸麦芽糖醇吐温65
2376010100
氢化植物油胃蛋白酶赤藓糖醇聚甘油蓖麻醇酯
560. 143. 80. 1100
精炼植物油大豆肽低聚木糖木糖醇酐单脂肪酸酯
5643. 890. 010. 1100
精炼椰子油茶多酚乳糖单脂肪酸(硬脂酸)甘油脂
5633110100
最优的配比为油性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3 46%,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0. 1 66%,水溶性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O. 1 76%,矫味剂0.01 36%,乳化剂 0. 1 10%。
油性分散剂主料水溶性分散剂乳化剂矫味剂组分总量
精炼椰子油乳酸菌山梨糖醇卵磷脂柠檬酸
230. 1760. 890. 01100
精炼植物油枸杞粉葡萄糖卵磷脂香兰素
2366100. 990. 01100
氢化植物油芦荟粉低聚木糖聚甘油蓖麻醇酯全脂奶粉
2340. 80. 10. 136100
精炼棕榈油麦草粉低聚异麦芽糖醇司盘65全脂奶粉
2330.90. 11036100
乌桕脂前花青素乳酮糖卵磷脂脱脂奶粉
560. 10. 11033. 8100
氢化植物油绿藻低聚乳果糖单硬脂酸甘油脂乙基麦芽酚
5633. 890. 1100. 01100
精炼椰子油纳豆激酶低聚蔗果糖蔗糖脂肪酸酯奶粉
567. 80. 10. 136100
29
权利要求
1、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该制剂的基本原料为主料和辅料,其特征在于该主料为保健品原料或保健品原料与功能性填充剂的组合;辅料为油性分散剂或者为油性分散剂与水溶性分散剂、矫味剂和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该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1%~80%,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20%~99.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水溶性分散剂、矫味剂和乳化剂占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8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功能性填充剂包括天然来源的高分子聚合物、糖类、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淀粉及其衍生物、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聚合物、无机盐、pH调节剂,它们单独或组合 形式使用;所述的功能性填充剂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98%。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性分散剂包括人造油脂、天然油脂或经过加工的油脂,它们单独或组合形式使用,该油性分散剂的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应满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该油性分散剂所采用油脂的熔点处于-20 7(TC。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 性分散剂也可采用溶于油脂的表面活性剂;该溶于油脂的表面活性剂是卵磷脂、 聚乙二醇、聚醚、司盘、吐温、蔗糖脂肪酸酯、单脂肪酸甘油脂、双脂肪酸甘油 脂、三脂肪酸甘油脂、聚甘油脂肪酸酯、木糖醇酐单脂肪酸酯、山梨聚糖脂肪酸 酯、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十八醇、十六醇、半合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 有机酸一甘油酯、 一元醇脂肪酸酯,它们单独或组合形式使用。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 溶性分散剂为糖类;该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红糖、黄糖、白糖、冰糖、 淀粉糖、麦芽糖、毛蕊糖、乳糖、糊精、赤藓糖醇、木糖醇、果糖醇、甘露糖醇、 山梨糖醇、乳糖醇、半乳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异麦芽糖醇、帕拉金 糖醇、益寿糖、低聚异麦芽糖醇、阿拉伯糖醇、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低聚木糖、低聚葡甘糖、低聚 乳果糖、低聚乳糖、低聚蔗果糖、分枝低聚果糖、牛乳低聚糖、海藻糖、甲壳低 聚糖、菊粉低聚糖、龙胆低聚糖、壳质低聚糖、棉子糖、潘糖、葡萄糖基蔗糖、 偶合糖、乳果糖、乳果低聚糖、乳酮糖、水苏糖、野芝麻四糖、异构乳糖、蔗糖 低聚糖、塔格糖、帕拉金糖、异麦芽酮糖、纤维低聚糖、低聚乳蔗糖、氢化淀粉 水解物、阿拉伯糖、木糖、普鲁蓝、卡多蓝、愈疮胶酶分解物,这些具备水溶性 的成分单一使用或组合使用,所述的水溶性分散剂也可以采用具备水溶性的蜂蜜、 蜂王浆、氨基酸、氨基酸盐、食盐、肽、蛋白质,它们可以单一使用或组合使用。
7、 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工艺流程如下:(1) 按照上述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份备料;(2) 浆料制备将固体颗粒细化并均匀分散于油性分散剂中而成为浆料,颗粒细度为制剂重量的80%在300微米以下,采用搅拌的方式使固体颗粒分散于油性 分散剂中;油性分散剂的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应满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以 浆料在22 6(TC条件下能够流动为准;根据油性分散剂添加的阶段不同,固体颗 粒细化方式为干法粉碎、半干法粉碎或湿法粉碎;(3) 成型采用冷却成型法或粉末成型法制成成品制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颗粒细化可采用研磨方法,研磨方法是辊式研磨法、精磨法、球磨法、振动 研磨法或混合法。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干法粉碎是在物料含油量低的条件下细化,物料粉碎状态为具备流动性的干粉状;具体是将所有不溶于油的固体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剂混合,添加或不 添加部分油性分散剂,粉碎至最终细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干法粉碎是在物料含油量适中的条件下细化,物料粉碎状态为湿润的半干状态;具体是将所有不溶于油的固体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剂混合,添加或不 添加部分油性分散剂,粉碎至最终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湿法粉碎是在物料含油量高的条件下细化,物料粉碎状态为液体或膏体状态; 具体是将所有不溶于油的固体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剂混合,添加或不添加 部分或全部油性分散剂,粉碎至最终细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及其制造方法,该制剂的基本原料为主料和辅料,该主料主要为保健品原料;该辅料主要为油性分散剂,必要时添加水溶性分散剂、矫味剂和乳化剂;该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1%~80%,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20%~99.9%。具体制备步骤为(1)备料;(2)浆料制备包括细化与液化;该细化的最终细度为制剂重量的80%在300微米以下,该液化过程是采用搅拌的方式使固体颗粒分散于油性分散剂中;油性分散剂的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应满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3)成型采用冷却成型法或粉末成型法制成成品制剂。本发明的保健品口腔速释制剂在达到较好口感前提下,提高保健品成分在口中分散速率,不用饮水,服用方便。
文档编号A23L1/03GK101444273SQ20081018032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2日
发明者煜 何 申请人:煜 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