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泡灯台叶茶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46362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袋泡灯台叶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袋泡灯台叶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灯台叶具有较强的止咳平喘作用,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信称为“理肺散”意 指对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咳、喘、痰具有清理、制止与平息的作用,其系夹竹桃科鸡骨山属 植物Alstonia scholaris (L) R Br0主要的药效成分为吲哚类生物碱。目前灯台叶的开发 主要以药剂的形式出现,如“灯台叶止咳冲剂”、“灯台叶颗粒”、“灯台叶片剂”产品出售,未 见与茶一起开发成饮品形式的报道。茶叶是一种传统的饮品,具有解毒、利尿、降脂助消化、 抗辐射、醒脑提神、护齿明目、抑制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中草药植物灯台叶与茶在制品或茶成品按比例拼配而 成的袋泡灯台叶茶;本发明还提供多种袋泡灯台叶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袋泡灯台叶茶,其特征在于用灯台叶与茶在制品或者茶成品按配比混合而成。一种所述袋泡灯台叶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洗净、干燥、轧碎的灯台叶与 茶在制品中的茶杀青叶按1 8 16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后,经过揉切、筛分、干燥含水率 4-6%、用孔径为0. 154-0. 25mm筛子筛分去除灰末精制后,利用袋泡茶包装机包装得到袋 泡灯台叶绿茶。—种所述袋泡灯台叶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洗净、干燥、轧碎的灯台叶与 茶在制品中的茶萎凋叶按1 11 22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后,经过揉切、筛分、发酵1-2小 时、干燥至含水率4-6%、用孔径为0. 177-0. 25mm筛子筛分割末精制后,利用袋泡茶包装机 包装得到袋泡灯台叶红茶。一种所述袋泡灯台叶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洗净、干燥、轧碎的灯台叶分 别与茶成品中的绿碎茶、红碎茶或者普洱碎按1 4 8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利用袋泡茶包 装机包装分别得到袋泡灯台叶绿茶、袋泡灯台叶红茶或者袋泡灯台叶普洱茶。本发明的优点应用中草药植物灯台叶与传统茶饮品结合研制的袋泡灯台叶茶, 一方面具有茶的品质风格,另一方面又有灯台叶的功效,丰富了传统茶的饮用保健功效,拓 展了灯台叶的应用领域,且产品质量稳定。结合灯台叶和茶叶均有味苦性寒,吞服时咽喉有 舒适的轻爽感,使喉湿润,两者组合可生产多类型的灯台叶茶,灯台叶茶以袋泡形式生产还 可克服茶叶和灯台叶混合不均勻,产品质量不高,品质不稳定的现象。本发明的加工方法设 计灵活有多种方式可选,用茶成品或茶在制品均可生产,不同的加工工艺又有其不同的优 势用灯台叶与茶成品拼配生产方法适宜在非产茶地,或没有鲜叶的季节生产其产品,所用 机械较为单一,操作简单,技术易于推广。用灯台叶与茶在制品拼配生产的加工工艺,在制 过程中利用了转子揉切机,使茶叶和灯台叶细胞尽量破损,二者中的内含成分能被充分的冲泡出来,综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了优质化生产袋泡灯台叶茶。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灯台叶与绿茶在制品混合加工袋泡灯台叶绿茶,步骤如下(1)灯台叶处理用清水把新鲜的灯台叶清洗干净,晒干或烘干,轧碎,过孔径为10_15mm筛,然后 取筛下物料,用孔径为0. 154-0. 25mm筛割末后待用。(2)茶鲜叶摊青、杀青摊青茶鲜叶的摊放地点要阴凉、通风、干燥、清洁卫生,一般摊放在竹帘上,摊放 过程中尽量少翻动,最好不翻动,以免引起红变,鲜叶摊放至失重率在15%左右即可进入滚 筒杀青机杀青。控制滚筒杀青机尾端内的热空气在80°C左右,以叶质柔软、折梗不断、青气 散失,清香显露,杀青失重率30-40%为适度。(3)拼配、揉切、筛分把割末待用的灯台叶与茶杀青叶按1 8 16的重量比混合均勻,用转子揉切机 揉切,经孔径为l_2mm筛子筛分后立即进行干燥。(4)干燥用烘干机烘干,控制初烘温度为110°C _120°C,足火温度为95°C -100°C,烘至茶叶 含水率为5%左右即可。(5)精制及包装烘干后的灯台叶碎茶经孔径为0. 154-0. 25mm筛子筛分割末后即可采用袋泡茶包 装机包装成袋泡灯台叶绿茶。该工艺生产的袋泡灯台叶绿茶将灯台叶与茶合为一体,其外形颗粒重实、纯净,冲 泡后汤色黄绿,滋味浓而甘醇。实施例2灯台叶与红茶在制品混合加工袋泡灯台叶红茶,步骤如下(1)灯台叶处理用清水把新鲜的灯台叶清洗干净,晒干或烘干,轧碎,用孔径为10_15mm筛子筛 分,然后用孔径为0. 177-0. 25mm筛割末后待用。(2)茶鲜叶萎凋萎凋萎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自然萎凋,另一种是人工萎凋。鲜叶萎凋程 度,以“茎折而不断,手捏能成团、松手后能缓慢散开,青气消失”为适度,一般萎凋失重率控 制在30%左右为好。(3)拼配、揉切、筛分及发酵把割末待用的灯台叶与萎凋叶按1 11 22的重量比混合均勻,用转子揉切机 揉切,经过孔径为l_2mm筛子筛分后,发酵1 2小时至色黄或黄红,透发清香,即进行干
>]f§K o(4)干燥及包装用烘干机烘干,控制初烘温度为110°C _120°C,足火温度为95°C -100°C,烘至茶叶 含水率为5%左右即可。(5)精制及包装
4
烘干后的灯台叶碎茶经孔径为0. 154-0. 25mm筛子筛分割末后即可采用袋泡茶 包装机包装成袋泡灯台叶红茶。该工艺生产的袋泡灯台叶红茶将灯台叶与茶合为一体,其外形颗粒重实、纯净,冲 泡后汤色红亮,滋味甜醇。实施例3灯台叶与绿茶成品比混合加工袋泡灯台叶绿茶,步骤如下(1)灯台叶处理用清水把灯台叶鲜叶清洗干净,晒干或烘干,经轧碎、筛分待用,精制灯台叶的大 小根据袋泡包装机出料口径的大小而定。(2)精制绿碎茶将绿条茶轧碎或者直接用绿碎毛茶,经筛分获得待用的精制绿碎茶,其大小程度 根据袋泡包装机出料口径的大小而定。(3)拼配及包装精制灯台叶与精制绿碎茶按1 4 8的重量比进行拼配均勻,利用袋泡茶包装 机包装即可得袋泡灯台叶绿茶。该工艺生产的袋泡灯台叶绿茶具有绿茶的品质风格,又有灯台叶的功效;且工艺 中所用的茶是干茶,适宜在非产茶地,或没有鲜叶的季节生产该产品,所用的机械简单,技
术易掌握。实施例4灯台叶与红茶成品混合加工袋泡灯台叶红茶,步骤如下该工艺实施过程与实施例3相同。该工艺生产的袋泡灯台叶红茶具有红茶的品质 风格,又有灯台叶的功效;且工艺中所用的茶是干茶,适宜在非产茶地,或没有鲜叶的季节 生产该产品,所用的机械简单,技术易掌握。实施例5灯台叶与普洱茶成品混合加工袋泡灯台叶普洱茶,步骤如下该工艺实施过程与实施例3相同。该工艺生产的袋泡灯台叶普洱茶具有普洱茶的 品质风格,又有灯台叶的功效;且工艺中所用的茶是干茶,适宜在非产茶地,或没有鲜叶的 季节生产该产品,所用的机械简单,技术易掌握。
权利要求
袋泡灯台叶茶,其特征在于用灯台叶与茶在制品或者茶成品按配比混合加工而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袋泡灯台叶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洗净、干燥、轧碎 的灯台叶与茶在制品中的茶杀青叶按1:8 16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后,经过揉切、筛分、干燥 至含水率4-6%、筛分去除灰末精制后包装得到袋泡灯台叶绿茶。
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袋泡灯台叶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洗净、干燥、轧碎 的灯台叶与茶在制品中的茶萎凋叶按1:11 22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后,经过揉切、筛分、发 酵1-2小时、干燥至含水率4-6%、筛分去除灰末精制后包装得到袋泡灯台叶红茶。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袋泡灯台叶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洗净、干燥、轧碎 的灯台叶分别与茶成品中的绿碎茶、红碎茶或者普洱碎茶按1:4 8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利 用袋泡茶包装机包装分别得到袋泡灯台叶绿茶、袋泡灯台叶红茶或者袋泡灯台叶普洱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袋泡灯台叶茶及其加工方法,用灯台叶与茶在制品或者茶成品按配比混合而成,一方面具有茶的品质风格,另一方面又有灯台叶的功效,丰富了传统茶的饮用保健功效,拓展了灯台叶的应用领域;本发明用茶成品或茶在制品均可生产灯台叶与茶杀青叶按1:8~16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制得袋泡灯台叶绿茶;灯台叶与茶萎凋叶按1:11~22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制得袋泡灯台叶红茶;灯台叶分别与绿碎茶、红碎茶或者普洱碎茶按1:4~8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得到袋泡灯台叶绿茶、袋泡灯台叶红茶或者袋泡灯台叶普洱茶。
文档编号A23F3/14GK101983574SQ201010549560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
发明者夏丽飞, 梁名志, 段志芬, 陈林波, 陈继伟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