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生物发酵黑板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生物发酵黑板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板栗又称栗子、栗果、大栗。性温,味甘。入脾、胃、肾经。中医认为,板栗具有养胃 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功效,可用于反胃不食、泄泻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筋伤骨折 淤肿、疼痛、瘰疬,肿毒等病症。《千金方》记述“栗,肾之果。肾病宜食之。”《食物本草》 “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栗子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因此有很好的抗氧 化、预防癌症的作用,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栓,以及防止病毒、细菌侵袭的作用。栗米含 有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够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 等疾病,还可抗衰老、延年益寿。栗子中含有大量的泛酸(维生素B3),能够辅助治疗泛酸缺 乏引起的各种症状。栗米所含的矿物质很全面,可用于辅助治疗前列腺炎。栗子所含的糖 类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平喘,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可预防胃肠道功能紊 乱。栗子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它是一种香甜佳果,也是一种价廉物美、富有营 养的滋补品及补养良药。栗子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 养成分含量颇丰,能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 的滋补佳品,素有“千果之王”的美称。目前我国板栗的深加工技术仍很薄弱,加上市场产 品运作水平不高,致使一些板栗产区出现卖难,造成很大浪费,伤及不少栗农的积极性,目 前我国的板栗产品仍以鲜板栗、糖炒板栗、肉烧板栗为主,这与国外市场产品相比,存在较 大差距。专利CN1484978A公开了“枣栗子系列食品及其生产方法”,该发明是以红枣、栗子、 低聚糖、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分别做成枣栗子酱、枣栗子、饮料、枣栗子羹、枣栗子糊、枣栗子 片状食品;专利CN1039950A公开了 “生产糖水板栗罐头的方法” ;CN101292753A公开了 “醉 栗子加工工艺”,其工艺是将栗仁用白酒浸泡醉制,然后再按比例加入白砂糖、蜂蜜、陈醋继 续醉制一周而成;CN101601482A公开了“一种板栗休闲食品的加工方法”,CN101878932A公 开了 “一种油炸栗子制作加工工艺”,CN102488254A还公开了 “咸味栗子的制作工艺”;就现 有技术可以看出,其加工方法均离不开煮、焙、炸的基本工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板栗作为 休闲食品的营养性、方便性和较长的保质期,很难形成市场的竞争力。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发酵黑板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提供一种生物发酵黑板栗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发酵黑板栗,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首先将加工处理好的净 板栗浸没于每公斤含有3-5% (重量比)的酿酒酵母的培养发酵液中,于25-33°C密闭延缓发 酵60-72小时后捞出浙尽菌液,然后置入不锈钢容器内在温度85-95°C,湿度75-100%下, 使板栗自身发酵,一周后,得生物发酵黑板栗。
上述所述的酿酒酵母,为在酒厂购买或市场有售的酿酒酵母。
—种生物发酵黑板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无虫眼、霉烂,颗粒大小均匀、果实饱满干燥、果壳老结的板栗为原料;(2)将选取的板栗浸没于含有2%(重量比)的食盐溶液中,室温浸泡6-8小时后,捞出 浙尽盐液并晾至表皮干燥,用刀切割O. 5-1. Ocm—小口,备用;(3)取步骤(2)选好的原料,浸没于每公斤含有3-5%(重量比)的酿酒酵母的培养液中;(4)轻轻搅拌10分钟后,密闭,保持温度在25-33°C延缓静置培养发酵60-72小时;(5)捞出经酿酒酵母培养发酵的板栗,置竹筐中浙尽菌液;(6)将上述浙尽菌液经培养发酵后的板栗装入不锈钢容器中,放进发酵室;(7)设定发酵室内温度在85-95°C、湿度在75-100%下,使板栗自身发酵一周后,即得生 物发酵黑板栗。
本发明制备的生物发酵黑板栗,可进一步经110°C下烘1-2小时干化处理,经自然 冷却后,进行真空排气密封包装,入沸水杀菌40min,制得即食型黑板栗休闲食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I)通过酿酒酵母发酵能使板栗的营养物质得到有效转化,提高氨基酸和转化糖的含 量,能有效地使板栗淀粉转化为糖源,提高板栗的总糖含量,使其食用更可口香甜,增添消 费者的爱食欲望。
(2)经酵母菌发酵能有效地使板栗蛋白质生成菌蛋白,提高营养价值,由于酵母菌 的发酵和代谢,B族维生素有大幅地提高,更能提高健脾益胃的功效。
(3)本发明产品投资少,见效快,极适于板栗产区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带动板栗深 加工业的发展,延伸了经济林果业种植链条,推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4)本发明产品经发酵、干化和包装后的杀菌处理,使产品的保质期大幅延长,经 留样观察,产品常温保存可达18个月不变质,这给产品的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5)本发明产品经干化、真空包装和杀菌能从根本上解决了作为休闲性食品得到 普及,使更多的人们能随意购买消费,能够更好地推动板栗种植产业的发展,本产品为旅 游、野外作业者提供了容易携带、食用安全、既能作为休闲食品一饱口福,同时也更能提供 充饥和营养的补充,推动人们健康饮食的结构发展。
(6)本发明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且价廉物美,能够得到消费者的 欢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选取无虫眼、霉烂,颗粒大小均匀、果实饱满干燥、果壳老结的板栗,浸没于含有2% (重量比)的食盐溶液中,室温浸泡6-8小时后,捞出浙尽盐液并晾至表皮干燥,用刀切割O.5-1. Ocm—小口,备用。
实施例2取实施例1经处理好的板栗浸没于每公斤含有3% (重量比)的酿酒酵母的培养液中, 轻轻搅拌10分钟后,密闭,保持温度在25°C延缓静置培养发酵72小时后,捞出浙尽菌液,装 入不锈钢容器中,放进发酵室,设定发酵室内温度在85°C、湿度在75%下,使栗果自身发酵,一周后,得生物发酵黑板栗。
实施例3取实施例1经处理好的板栗浸没于每公斤含有5% (重量比)的酿酒酵母的培养液中, 轻轻搅拌IO分钟后,密闭,保持温度在33 °C延缓静置培养发酵60小时后,捞出浙尽菌液,装 入不锈钢容器中,放进发酵室,设定发酵室内温度在90°C、湿度在90%下,使栗果自身发酵, 一周后,得生物发酵黑板栗。
实施例4取实施例1经处理好的板栗浸没于每公斤含有4% (重量比)的酿酒酵母的培养液中, 轻轻搅拌10分钟后,密闭,保持温度在30°C延缓静置培养发酵65小时后,捞出浙尽菌液, 装入不锈钢容器中,放进发酵室,设定发酵室内温度在88°C、湿度在100%下,使栗果自身发 酵,一周后,得生物发酵黑板栗。
实施例5取实施例1经处理好的板栗浸没于每公斤含有4. 5%(重量比)的酿酒酵母的培养液中, 轻轻搅拌IO分钟后,密闭,保持温度在28 °C延缓静置培养发酵68小时后,捞出浙尽菌液,装 入不锈钢容器中,放进发酵室,设定发酵室内温度在95°C、湿度在75%下,使栗果自身发酵, 一周后,得生物发酵黑板栗。
实施例6取实施例1经处理好的板栗浸没于每公斤含有3. 5%(重量比)的酿酒酵母的培养液中, 轻轻搅拌10分钟后,密闭,保持温度在26°C延缓静置培养发酵70小时后,捞出浙尽菌液, 装入不锈钢容器中,放进发酵室,设定发酵室内温度在92°C、湿度在100%下,使栗果自身发 酵,一周后,得生物发酵黑板栗。
实施例7取实施例1经处理好的板栗浸没于每公斤含有5% (重量比)的酿酒酵母的培养液中, 轻轻搅拌10分钟后,密闭,保持温度在25°C延缓静置培养发酵72小时后,捞出浙尽菌液, 装入不锈钢容器中,放进发酵室,设定发酵室内温度在95°C、湿度在100%下,使栗果自身发 酵,一周后,得生物发酵黑板栗。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发酵黑板栗,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首先将加工处理好的净板栗浸没于每公斤含有3-5% (重量比)的酿酒酵母的培养发酵液中,于25-33°C密闭延缓发酵60-72小时后捞出浙尽菌液,然后置入不锈钢容器内在温度85-95°C,湿度75-100% 下,使板栗自身发酵,一周后,得生物发酵黑板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黑板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无虫眼、霉烂,颗粒大小均匀、果实饱满干燥、果壳老结的板栗为原料;(2)将选取的板栗浸没于含有2%(重量比)的食盐溶液中,室温浸泡6-8小时后,捞出浙尽盐液并晾至表皮干燥,用刀切割O. 5-1. Ocm—小口,备用;(3)取步骤(2)选好的原料,浸没于每公斤含有3-5%(重量比)的酿酒酵母的培养液中;(4)轻轻搅拌10分钟后,密闭,保持温度在25-33°C延缓静置培养发酵60-72小时;(5)捞出经酿酒酵母培养发酵的板栗,置竹筐中浙尽菌液;(6)将上述浙尽菌液经培养发酵后的板栗装入不锈钢容器中,放进发酵室;(7)设定发酵室内温度在85-95°C、湿度在75-100%下,使板栗自身发酵一周后,即得生物发酵黑板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黑板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经 110°C下烘1-2小时干化处理,经自然冷却后,进行真空排气密封包装,入沸水杀菌40min, 制得即食型黑板栗休闲食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发酵黑板栗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步骤首先将加工处理好的净板栗浸没于每公斤含有3-5%(重量比)的酿酒酵母的培养发酵液中,于25-33℃密闭延缓发酵60-72小时后捞出沥尽菌液,然后置入不锈钢容器内在温度85-95℃,湿度75-100%下,使板栗自身发酵,一周后,得生物发酵黑板栗,本发明产品再经进一步干化、真空包装和杀菌,即可得到黑板栗休闲食品,使更多的人们能随意购买消费。本发明产品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且价廉物美,能够得到消费者的欢迎。
文档编号A23L1/36GK103054096SQ20121058244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张奎昌, 张志年 申请人: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