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液体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85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液体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液体发酵罐,它涉及一种发酵罐,以解决传统的液体发酵罐应用单一、且发酵过程中需搅拌装置、应用380V电压、空气过滤装置成本高、操作步骤繁琐、发酵罐压力大、成本高的问题。罐体的侧壁上设有入水口、出料口和出水口,密封盖上设有进料口,罐体内沿圆柱的边缘设有夹水层,罐体的底部为具有15°角的斜面,斜面由出水口的下面向下倾斜至出料口的下面,第一通管的一端通至罐体底部、另一端与水罐连通,第二通管的一端通至水罐底部、另一端与碱液罐连通,第三通管的一端通至碱液罐底部、另一端与酸液罐连通,第四通管的一端通至酸液罐底部、另一端外露在酸液罐的外面。本发明用于木耳食用菌、味精、柠檬酸、谷氨酸或α-淀粉酶的发酵。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液体发酵罐
【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罐,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液体发酵罐。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菌种是食用菌生产技术关键,多年来生产采用固体菌,菌种制作生产占用大量场地空间,劳动强度大,发菌时间长,通常要45天,由于固体种瓶(或袋)上下菌龄不一致,为后面生产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菌种使用依靠无菌接种箱,事先要燃烧灭菌,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污染环境。传统的液体食用菌种的发酵罐由罐体、搅拌装置、控制箱、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装置、蒸汽发生器等组成,该发酵罐是高压灭菌:首先对管道及罐体进行空消,然后加入培养基以后进行实消,耗能高,操作较为复杂。该发酵罐可实现机械化智能控制生产,占用场地小,周期短,质量有保障,菌种成熟一般需7天,在食品、医药、生物制剂和食用菌生产方面等研究与应用己久,技术相对成熟。该技术存在常规生产设备投资大,要求专业技术性强,涉及菌种贮藏、运输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传统的液体食用菌种的发酵罐应用单一、且发酵过程中需搅拌装置、应用380V电压、空气过滤装置成本高、操作步骤繁琐、发酵罐压力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液体发酵罐。
[0004]本发明包括罐体、密封盖、第一通管、水罐、第二通管、碱液罐、第三通管、酸液罐、第四通管和,罐体的顶部设有上开口,罐体的侧壁上设有入水口、出料口和出水口,入水口与出料口上下设置,入水口与出水口相对设置,密封盖扣合在上开口处,密封盖上设有进料口,罐体内沿圆柱的边缘设有夹水层,夹水层将罐体分为罐体内层和罐体外层,罐体的底部为具有15°角的斜面,斜面由出水口的下面向下倾斜至出料口的下面,第一通管的一端通至罐体的底部,第一通管的另一端与水罐连通,第二通管的一端通至水罐的底部,第二通管的另一端与碱液罐连通,第三通管的一端通至碱液罐的底部,第三通管的另一端与酸液罐连通,第四通管的一端通至酸液罐的底部,第四通管的另一端外露在酸液罐的外面,可逆阀安装在第一通管的输出口处。
[000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6]一、本发明无需搅拌装置,直接用无菌空气形成气流,达到发酵液的搅拌效果。节省动力约55%,节省钢材,降低了成本。
[0007]二、罐体的底部设计成15度的倾角,使得罐体底部无死角,极大的提高了出料的效率。且维修及清洗简便,减少杂菌感染。传统的发酵罐的底部平坦,其出料的效果不理想。
[0008]三、本发明的发酵罐采用常压进行灭菌,升温65~70V 1小时,20~26°C保温;此基础上再一次升温75°C 1小时,然后,降温至20~26°C,保温30分钟,可消灭芽孢。本发明发酵罐不受装置的限制,因此可以空气管路和罐体同时进行空消,缩短了生产周期。采用常压进行空消具有使用耗能低、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成本低的优点。加入灭菌的培养基免除了高压实消的过程。
[0009]四、本发明的发酵罐所用电压是220V,特别适合家庭使用。传统的发酵罐所用的电压是380V。家庭使用受限,还需另接电源。
[0010]五、本发明的发酵罐所用的空气采用的是液体过滤方式,压缩空气经酸液罐、碱液罐和水罐,过滤出的空气为洁净空气。传统的发酵罐所用空气的过滤方式是空气经过各级过滤器,内置滤芯,反复灭菌,损耗高,需定期更换,导致成本也高。
[0011]六、本发明发酵罐采用常压灭菌,所以对罐体的强度要求低,能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投入。
[0012]七、本发明发酵罐可用于发酵食用菌(如木耳)、酒、醋、味精、柠檬酸、谷氨酸或淀粉酶,具有适用范围广,效率高、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更适用于农村广大农户使用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其中罐体1为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视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六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其中罐体1为剖视图),图4是图3的B-B截面视图,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七中罐体1的剖视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八中罐体1的剖视图,图7是图6的C-C截面视图,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3的B-B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罐体1、密封盖2、第一通管3、水罐4、第二通管5、碱液罐6、第三通管7、酸液罐8和第四通管9,罐体1的顶部设有上开口 1-1,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入水口 1-2、出料口 1-3和出水口 1-4,入水口1-2与出料口 1-3上下设置,入水口 1-2与出水口 1-4相对设置,密封盖2扣合在上开口 1_1处,密封盖2上设有进料口 2-1,罐体1内沿圆柱的边缘设有夹水层1-6,夹水层1-6将罐体1分为罐体内层1-7和罐体外层1-8,罐体1的底部为具有15°角的斜面1-5,斜面1_5由出水口 1-4的下面向下倾斜至出料口 1-3的下面,第一通管3的一端通至罐体1的底部,第一通管3的另一端与水罐4连通,第二通管5的一端通至水罐4的底部,第二通管5的另一端与碱液罐6连通,第三通管7的一端通至碱液罐6的底部,第三通管7的另一端与酸液罐8连通,第四通管9的一端通至酸液罐8的底部,第四通管9的另一端外露在酸液罐8的外面,可逆阀10安装在第一通管3的输出口处。密封盖2可开启,罐体1的顶部安装有pH值检测表10、温度检测表11、溶氧量检测表12、安全阀13,第一通管3上安装有压力表14。入水口 1-2、出料口 1-3和出水口 1-4处均安装有阀门。罐体1内的夹水层1-6的高度为200mmo
[0015]【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罐体内层1-7上设有发酵罐体透视窗1-9,所述罐体外层1-8上设有外层水位透视窗1-10,外层水位透视窗1-10与发酵罐体透视窗1-9正对。通过发酵罐体透视窗1-9和外层水位透视窗1-10可实时观察罐体1内部的处理状态。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6]外层水位透视窗1-10与发酵罐体透视窗1-9下端水平,距地面60cm,外层水位透视窗1-10的上端比发酵罐体透视窗1-9高20cm,外层水位透视窗1_10直径为100cm。[0017]【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罐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8]【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罐体1内腔的直径D与罐体1内腔的高度Η相等。罐体1的高度Η为2米,体积较大,一般为:2m3~5m3。传统的发酵罐高径比是2~2.5,体积较小,一般为:0.lm3~0.3m3。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0019]【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罐体1为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为2mm厚304不锈钢板(化学成分为%:C:≤0.07,S1:≤1.0,Μη:≤2.0,Cr:8.0~20.0,N1:8.0~11.0,S:≤0.03,P:≤0.035)。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
[0020]【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罐体1内设有两个水柱通道1-11,两个水柱通道1-11竖向平行设置,且每个水柱通道1-11的上下端分别与夹水层1-6上下端相通。水柱通道1-11用以调节水温,增加罐体1内菌液的发酵效率。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0021]【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保温层15和加热管24,保温层15设置在罐体1外层上,加热管24设置在保温层15内。保温层15和加热管24对罐体1起到了保温加热作用,使得本发明的罐体1保温效率高、产液率高、发酵原料的利用效率高、热能回收效率高。加热管24采用PLC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0022]【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内层圆柱筒16、挡板17、溢流阀20、数个第一折流板18和数个第二折流板19,内层圆柱筒16设置在罐体1内,内层圆柱筒16的内腔为一次发酵腔I,内层圆柱筒16与罐体1之间的腔体为二次发酵腔II,挡板17、数个第一折流板18和数个第二折流板19沿二次发酵腔II的圆周均布设置,且挡板17的一端与内层圆柱筒16的外壁连接,挡板17的另一端与罐体1的内壁连接,数个第一折流板18与数个第二折流板19交替设置,且第一折流板18的一端与内层圆柱筒16的外壁连接,第一折流板18的另一端与罐体1的内壁设有缝隙t,第二折流板19的一端与罐体1的内壁连接,第二折流板19的另一端与内层圆柱筒16的外壁设有缝隙t,内层圆柱筒16的侧壁下方设有内层溢流孔16-1,溢流阀20安装在内层溢流孔16-1处,进料口 2-1与二次发酵腔II相通。这样设计使得本发明具有双重发酵功能,并且二次发酵腔II的路径为折流式,发酵液在二次发酵腔II反应时间长,使得发酵处理彻底,不需要后续工艺的处理就可达到发酵彻底的目的,降低了处理成本,避免了二次污染。溢流阀20采用PLC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0023]【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两个pH值传感器21和两个温度传感器22,内层圆柱筒16的侧壁上分别通过管路安装有一个pH值传感器21和一个温度传感器22,罐体1的侧壁上分别通过管路安装有一个pH值传感器21和一个温度传感器22。两个pH值传感器21和两个温度传感器22均采用PLC系统进行自动控制。一次发酵腔I内的温度通过内层圆柱筒16侧壁上的温度传感器22进行检测;二次发酵腔II内的温度通过罐体1侧壁上的温度传感器22进行检测;一次发酵腔I内的料液pH值通过内层圆柱筒16侧壁上的pH值传感器21进行监测;二次发酵腔II内的料液pH值通过罐体1侧壁上的pH值传感器21进行监测。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0024]【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内层圆柱筒16的侧壁上设有二次发酵观察窗16-2,且二次发酵观察窗16-2与外层水位透视窗1-10正对。通过二次发酵观察窗16-2可实时观察一次发酵腔I内部的处理状态。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九相同。
[0025]工作原理:培养基、菌种及其他发酵物料由进料口 2-1进入罐体1内;发酵所用氧气采用液体过滤方式,压缩空气26由第四通管9进入酸液罐8中,之后经酸液过滤的气体再进入碱液罐6中,之后经碱液过滤的气体再进入水罐4中,经过水过滤的空气为洁净空气,洁净空气经第一通管3进入罐体1内,可根据发酵需要控制通氧量,而且利用通入的净化空气进行搅拌;温水由入水口 1-2进入夹水层1-6,通过调节温水的温度控制发酵温度;待发酵完成,发酵液由出料口 1-3排出罐体1。
[0026]本实施方式加入灭菌的培养基避免了实消。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液体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1)、密封盖(2)、第一通管(3)、水罐(4)、第二通管(5)、碱液罐(6)、第三通管(7)、酸液罐(8)、第四通管(9)和可逆阀(10),罐体⑴的顶部设有上开口(1-1),罐体⑴的侧壁上设有入水口(1-2)、出料口(1-3)和出水口(1-4),入水口(1-2)与出料口(1-3)上下设置,入水口(1-2)与出水口(1-4)相对设置,密封盖(2)扣合在上开口(1-1)处,密封盖(2)上设有进料口(2-1),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沿圆柱的边缘设有夹水层(1-6),夹水层(1-6)将罐体⑴分为罐体内层(1-7)和罐体外层(1-8),罐体⑴的底部为具有15°角的斜面(1-5),斜面(1-5)由出水口(1-4)的下面向下倾斜至出料口(1-3)的下面,第一通管(3)的一端通至罐体(1)的底部,第一通管 (3)的另一端与水罐(4)连通,第二通管(5)的一端通至水罐(4)的底部,第二通管(5)的另一端与碱液罐(6)连通,第三通管(7)的一端通至碱液罐(6)的底部,第三通管(7)的另一端与酸液罐(8)连通,第四通管(9)的一端通至酸液罐(8)的底部,第四通管(9)的另一端外露在酸液罐(8)的外面,可逆阀(10)安装在第一通管(3)的输出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液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层(1-7)上设有发酵罐体透视窗(1-9),所述罐体外层(1-8)上设有外层水位透视窗(1-10),外层水位透视窗(1-10)与发酵罐体透视窗(1-9)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效液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效液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腔的直径D与罐体(1)内腔的高度Η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高效液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材质为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效液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有两个水柱通道(1-11),两个水柱通道(1-11)竖向平行设置,且每个水柱通道(1-11)的上下端分别与夹水层(1-6)上下端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高效液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还包括保温层(15)和加热管(24),所述保温层(15)设置在罐体(1)外层上,加热管(24)设置在保温层(15)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效液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还包括内层圆柱筒(16)、挡板(17)、溢流阀(20)、数个第一折流板(18)和数个第二折流板(19),内层圆柱筒(16)设置在罐体(1)内,内层圆柱筒(16)的内腔为一次发酵腔(I),内层圆柱筒(16)与罐体(1)之间的腔体为二次发酵腔(II ),挡板(17)、数个第一折流板(18)和数个第二折流板(19)沿二次发酵腔(II )的圆周均布设置,且挡板(17)的一端与内层圆柱筒(16)的外壁连接,挡板(17)的另一端与罐体(1)的内壁连接,数个第一折流板(18)与数个第二折流板(19)交替设置,且第一折流板(18)的一端与内层圆柱筒(16)的外壁连接,第一折流板(18)的另一端与罐体⑴的内壁设有缝隙t,第二折流板(19)的一端与罐体⑴的内壁连接,第二折流板(19)的另一端与内层圆柱筒(16)的外壁设有缝隙t,内层圆柱筒(16)的侧壁下方设有内层溢流孔(16-1),溢流阀(20)安装在内层溢流孔(16-1)处,进料口(2-1)与二次发酵腔(II )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效液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还包括两个pH值传感器(21)和两个温度传感器(22),内层圆柱筒(16)的侧壁上分别通过管路安装有一个pH值传感器(21)和一个温度传感器(22),罐体(1)的侧壁上分别通过管路安装有一个pH值传感器(21)和一个温度传感器(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高效液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圆柱筒(16)的侧壁上设有二 次发酵观察窗(16-2),且二次发酵观察窗(16-2)与外层水位透视窗(1-10)正对。
【文档编号】C12M1/00GK103642673SQ201310653596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余琼, 贾海伦, 贾树彪, 梁抗抗 申请人:黑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