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合植物甾醇的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7018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溶合植物甾醇的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溶合植物甾醇的饮料含植物甾醇10mg~120mg/100ml,生产步骤是饮料半成品生产、溶合植物甾醇和成品生产。植物甾醇不溶于水、难溶于冷乙醇,普通饮料含量微乎其微。当今过量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导致心脑血管病、血管硬化、胆石症、肿瘤等患者与日俱增。中华医学会指出,血脂异常者每天应摄入2g植物甾醇或3.4g植物甾醇酯。植物甾醇是降低胆固醇、修复组织、抑制肿瘤的药物,也是中国、欧美日本等国家认可的新资源食品或健康食品补充剂。植物甾醇溶入醇、与饮料结合,活血化瘀等功能协同增效,适量饮用可降胆固醇、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消炎、免疫调节、美容、抑制血小板凝聚。心脑血管病、胆结石、肿瘤、前列腺疾病患者适量饮用也有益健康。
【专利说明】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和食品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植物留醇是植物体内微量的活性成分,在细胞中起着稳定细胞膜的作用,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植物留醇有三类,4-无甲基留醇、4-甲基甾醇、4,4’_ 二甲基甾醇。常用的β_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菜籽甾醇、燕麦甾醇和麦角甾醇属于4-无甲基留醇。植物内的留醇有4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留醇酯(脂肪酸酯和酚酸酯)、留基糖苷和酰化留基糖苷。游离留醇和留醇酯可溶于非极性溶剂如正己烷,而留基糖苷和酰化留基糖苷需要极性改性剂方可溶解。大部分的植物留醇是固体,不溶于水,难溶于冷乙醇,普通饮品含量微乎其微因此,现在富含植物留醇的饮料产品还是市场空白。
[0003]长期以来,人类依靠植物油、粮食、蔬菜和水果提供植物留醇。统计资料表明:现代人植物留醇摄入量在146mg?405mg,随着食物性质的不同而改变,纯素食者每天最高的摄入量可达lOOOmg。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多数人选择高脂肪、高胆固醇动物食品。普通食物难以对抗随处可见的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导致当今心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胆石症、肿瘤患者与日俱增。中国现在的2.6亿慢性病人与过多摄入胆固醇关系密切。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了血脂异常者每天应摄入2.0g植物甾醇或3.4g植物留醇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分别对植物留醇酯和植物留烷醇酯的正确标识作了具体说明,对植物留醇酯作了如下标识:“每份食物中至少含有0.65g植物甾醇酯,每天与其他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膳食一起服用两次,每天总服用量不少于1.3g植物留醇酯,可降低心脏病发病率。
[0004]植物留醇已经在医药方面广泛应用。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是植物留醇的主要功能,补充植物留醇能明显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而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甘油三脂含量,使LDL/ HDL比值降低,并且没有任何明显的副作用。消化道中的植物留醇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吸收而起到降血胆固醇效果,表现为小肠内腔抑制胆固醇溶解于胆汁酸胶束与胆固醇竞争肠道微绒毛的吸收位置。作为抗癌物质是植物甾醇的重要作用:研究证明,植物留醇对机体某些癌症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如乳腺癌、胃癌、肠癌等,摄入较多植物留醇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减少人群肺癌的发生率;动物实验也证明饲料中2%的植物甾醇可消除胆酸诱导的结肠细胞增殖,预防结肠癌。防治前列腺疾病也是植物留醇的主要功能,植物留醇对减少男性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植物留醇还有类激素功能,由于植物留醇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胆甾醇,对防治前列腺疾病和乳腺疾病有较好的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它在体内能表现出一定的激素活性,并且无激素的副作用。植物甾醇的其它功能:抗炎作用、免疫调节、防治胆结石、调节生长、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美容、增进健康、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
[0005]植物甾醇的安全性和食品应用已经得到很多国家认可。1999年,美国FDA就已经批准添加植物留醇及酯的食品可使用“有益健康”标签。2000年,FDA发布的健康公告称:“植物留醇及酯、植物留烷醇及酯,能通过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而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危险”。2003年2月,FDA批准了嘉吉公司植物留醇有利于心脏健康的健康声称,正式给予植物留醇市场“合法地位”。1999年,日本农林省也批准植物留醇、植物留醇酯、植物甾烷醇、植物留烷醇酯为调节血脂的特定专用保健食品FOSHU的功能性添加剂。2004年,欧盟委员会批准植物留醇和植物留醇酯在几类特定食品中使用。2007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在遵照欧盟新食品法规的同时,给予植物留醇健康成分的审批。2010年,中国允许植物甾醇和植物留醇酯作为新资源食品在食品中添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2010年第3号新资源食品公告)。
[0006]植物留醇不溶于水、在人体内难以吸收利用,至今仍然是它广泛应用的瓶颈。结晶状态(片剂、粉剂)植物留醇的亲水基团向内,不易溶于水或掺入乳化小体。直接服用植物甾醇产品在肠道的生物可用度很低,抑制胆固醇吸收的作用很弱。加大植物留醇服用剂量可以满足吸收量,但可能造成降低类胡萝卜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不良影响,极少数人还可能出现高留醇血症。
[0007]将植物留醇酯化为留醇酯,其脂溶性大大改善,可以添加到含油的食品中。植物甾醇酯是通过胰胆固醇脂酶水解成为游离型留醇被吸收的,这是游离留醇和酯型留醇在代谢上的仅有差别,因此植物留醇酯同样具有植物留醇的生理功能。
[0008]现在已经公开了很多植物留醇食品生产技术,多数申请了专利,然而这些产品都有其局限性。保健品或保健食品的植物留醇以胶囊、片剂、粉剂产品市售,仍然没有突破肠道吸收利用很低的弱点,加上价格高昂、药品外观,百姓敬而远之。公开的植物留醇饮品生产多数是专利技术、纳米级晶体,基本上是相互模仿的乳化产品,也没有解决晶体植物甾醇吸收利用很低的难题;生产工艺复杂、质量不稳定,一些乳化剂或添加剂受到食品安全限制,加上生产成本高、植物留醇含量低,市场前景不明朗。
[0009]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及其生产方法,使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饮料半成品中完全溶解并与饮料均匀结合,不需要乳化剂或添加剂,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潮流。溶解状态的植物甾醇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实现饮料与植物留醇活血化瘀功能协同增效。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适量饮用可降胆固醇、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炎、免疫调节、美容、抑制血小板凝聚。心脑血管病、胆结石、肿瘤、前列腺疾病患者适量饮用也有益健康。植物留醇溶合在百姓的平常饮料之中,人们根据生活习惯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植物甾醇饮料,利于食疗养生和预防疾病。主要是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质量稳定可控,正规饮料生产企业都能标准化生产。各种普通饮料包括含酒精的白酒、黄酒、清酒、米酒、果酒、蔬菜酒、啤酒、乳酒、奶啤酒、食用酒精以及它们的配制酒,也包括酒精含量低于0.5%的软饮料如果汁果浆蔬菜汁饮料、植物根茎叶花和果实的抽提液、茶饮料、碳酸饮料、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植物蛋白饮料、饮用水或矿泉水等;还包括煮制动物汤汁、肉汁饮料,都可以溶合植物留醇。产品生产成本低、种类众多、价格低廉,是大众化的养生饮品。用于心脑血管病、血管硬化、胆结石、肿瘤、高血压、高血脂、前列腺等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无副作用、安全有效、物美价廉、方便民众选择。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对于普通人群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消炎、免疫调节、美容、抑制血小板凝聚、消除过多氧自由基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10]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及其生产方法,生产步骤是饮料半成品生产、溶合植物甾醇和成品生产,其特征是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饮料半成品中溶解并与饮料均匀结合,生产的饮料含植物甾醇IOmg?120mg/100ml。
[0011]1.饮料半成品生产是普通饮料生产工艺或生产方法;普通饮料包括含酒精0.5%以上的白酒、黄酒、清酒、米酒、果酒、蔬菜酒、啤酒、乳酒、奶啤酒、食用酒精以及它们的配制酒,也包括酒精含量低于0.5%的软饮料:果汁果浆蔬菜汁饮料、植物根茎叶花和果实的抽提液、茶饮料、碳酸饮料、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植物蛋白饮料、饮用水或矿泉水;还包括煮制动物汤汁、肉汁饮料。
[0012]2.溶合植物留醇是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饮料半成品中溶解并与饮料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含植物留醇1.5?8.5%,是植物留醇完全溶解于温度40?80°C、含乙醇50?96%的白酒或食用酒精中的溶液;将植物留醇溶液放入45?95°C的饮料中混合均质,使植物甾醇溶液在饮料中完全溶解并与饮料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占饮料0.1?2.5%,饮料成品含植物甾醇IOmg?120mg/100ml。植物甾醇有三类是4-无甲基甾醇、4-甲基甾醇、4,4’- 二甲基留醇和它们的留烷醇,以及它们的酯化型植物留醇酯和植物留烷醇酯,同时包括这三类植物留醇、植物留烷醇或植物留醇酯、植物留烷醇酯中的单一种类或它们的混合物。
[0013]3.溶合植物留醇饮料的成品生产工艺流程:饮料半成品一600C以上高温杀菌一溶合植物留醇一过滤一灌装一成品,或饮料半成品一450C以上溶合植物留醇一过滤一灌装—杀菌一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一溶合植物留醇的白酒及其生产方法
溶合植物留醇的白酒及其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白酒半成品生产、溶合植物甾醇、白酒成品生产,其特征是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白酒半成品中溶解并与白酒均匀结合,生产的白酒含植物甾醇IOmg?IOOmg/100ml。
[0015]1.白酒初级产品生产是普通白酒生产工艺或生产方法。普通白酒包括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如酱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浓酱兼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凤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老白干香型白酒、食用酒精及其配制酒,以酱香型白酒为例。
[0016]2.溶合植物留醇是植物留醇溶液在酱香型白酒半成品中溶解并与白酒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含植物留醇1.6?3.5%,是植物留醇完全溶解于温度40?75°C、含乙醇60?75%的酱香型白酒中的溶液。将植物留醇溶液放入45?80°C的酱香型白酒中混合均质,使植物留醇溶液在酱香型白酒中完全溶解并与白酒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占酱香型白酒
0.8?2.1%,酱香型白酒成品含植物甾醇15mg?75mg/100ml。
[0017]3.溶合植物留醇的酱香型白酒成品生产工艺流程:白酒半成品一60°C以上杀菌—溶合植物留醇一过滤一灌装一成品。
[0018]溶合植物甾醇的酱香型白酒含乙醇38?60%,植物甾醇含量15mg?75mg/100ml,与普通酱香型白酒色泽、气味、口感、口味没有区别。
[0019]实施例二溶合植物留醇的发酵酒及其生产方法 溶合植物留醇的发酵酒及其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发酵酒半成品生产、溶合植物甾醇、发酵酒成品生产,其特征是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发酵酒半成品中溶解并与发酵酒均匀结合,生产的发酵酒含植物甾醇15mg?lOOmg/lOOml。
[0020]1.发酵酒初级产品生产是普通发酵酒生产工艺或生产方法。普通发酵酒包括黄酒、清酒、米酒、果酒、蔬菜酒、啤酒、乳酒、奶啤酒、以及它们的配制酒,以糯米黄酒为例。
[0021]2.溶合植物留醇是植物留醇溶液在黄酒半成品中溶解并与黄酒均匀结合:植物甾醇溶液含植物留醇4.1?4.8%,是植物留醇完全溶解于温度40?78°C、含乙醇90?96%的食用酒精中的溶液。将植物留醇溶液放入45?95 °C的黄酒中混合均质,使植物留醇溶液在黄酒中完全溶解并与黄酒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占黄酒0.5?1.1%,黄酒成品含植物留醇 20mg ?55mg/100ml。
[0022]3.溶合植物留醇的黄酒成品生产工艺流程:黄酒半成品一450C以上溶合植物甾醇一过滤一灌装一杀菌一成品。
[0023]溶合植物甾醇的黄酒含乙醇10?20%,植物甾醇含量20mg?55mg/100ml,与普通黄酒色泽、气味、口感、口味没有区别。
[0024]实施例三溶合植物留醇的果蔬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溶合植物留醇的果蔬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果蔬饮料半成品生产、溶合植物甾醇、果蔬饮料成品生产,其特征是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果蔬饮料半成品中溶解并与果蔬饮料均勻结合,生产的果蔬饮料含植物甾醇IOmg?40mg/100ml。
[0025]1.果蔬饮料初级产品生产是普通果蔬饮料生产工艺或生产方法。普通果蔬饮料包括果汁及其饮料(原果汁、原果浆、浓缩果汁、浓缩果浆果汁饮料、果肉饮料、果粒果汁饮料和高糖果汁饮料)、蔬菜汁及其饮料是新鲜或冷藏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等经榨汁、打浆或浸提等制得的制品,包括蔬菜汁、混合蔬菜汁、发酵蔬菜汁和其他蔬菜汁饮料。果蔬饮料是澄清的果蔬汁、混汁或带肉果汁及其饮料,以山楂饮料为例。
[0026]2.溶合植物留醇是植物留醇溶液在山楂饮料半成品中溶解并与山楂饮料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含植物留醇4.1?4.8%,是植物留醇完全溶解于温度40?78°C、含乙醇90?96%的食用酒精中的溶液。将植物留醇溶液放入45?95°C的山楂饮料中混合均质,使植物留醇溶液在山楂饮料中完全溶解并与山楂饮料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占山楂饮料
0.4?0.5%,山楂饮料成品含植物甾醇18mg?21mg/100ml。
[0027]3.溶合植物留醇的山楂饮料成品生产工艺流程:山楂饮料半成品一600C以上高温杀菌一溶合植物留醇一过滤一灌装一成品,或山楂饮料半成品一45°C以上溶合植物甾醇—过滤一灌装一杀菌一成品。
[0028]溶合植物甾醇的山楂饮料含乙醇0.38?0.48%,植物甾醇含量18mg?21mg/100ml,与普通山楂饮料色泽、气味、口感、口味没有区别。
[0029]实施例四溶合植物留醇的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溶合植物留醇的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茶饮料半成品生产、溶合植物甾醇、茶饮料成品生产,其特征是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茶饮料半成品中溶解并与茶饮料均匀结合,生产的茶饮料含植物甾醇IOmg?50mg/100ml。
[0030]1.茶饮料初级产品生产是普通茶饮料生产工艺或生产方法。普通茶饮料包括植物根茎叶花或谷物浸提萃取生产的饮料,以苦荞茶饮料为例。
[0031]2.溶合植物留醇是植物留醇溶液在苦荞茶饮料半成品中溶解并与苦荞茶饮料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含植物留醇4.1?4.8%,是植物留醇完全溶解于温度40?78°C、含乙醇90?96%的食用酒精中的溶液。将植物留醇溶液放入45?95°C的苦荞茶饮料中混合均质,使植物留醇溶液在苦荞茶饮料中完全溶解并与苦荞茶饮料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占苦荞茶饮料0.4?0.5%,苦荞茶饮料成品含植物甾醇18mg?21mg/100ml。
[0032]3.溶合植物留醇的苦荞茶饮料成品生产工艺流程:苦荞茶饮料半成品一600C以上高温杀菌一溶合植物留醇一过滤一灌装一成品,或苦荞茶饮料半成品一450C以上溶合植物甾醇一过滤一灌装一杀菌一成品。
[0033]溶合植物甾醇的苦荞茶饮料含乙醇0.38?0.48%,植物甾醇含量18mg?21mg/100ml,含芦丁 9mg?llmg/100ml,与普通苦荞茶饮料色泽、气味、口感、口味没有区别。
[0034]实施例五溶合植物留醇的植物蛋白质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溶合植物留醇的植物蛋白质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植物蛋白质饮料半成品生产、溶合植物留醇、植物蛋白质饮料成品生产,其特征是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植物蛋白质饮料半成品中溶解并与植物蛋白质饮料均匀结合,生产的植物蛋白质饮料含植物甾醇20mg ?70mg/100ml。
[0035]1.植物蛋白质饮料初级产品生产是普通植物蛋白质饮料生产工艺或生产方法。普通植物蛋白质饮料是用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的干鲜果实等为原料,经磨碎、调配和乳化等过程生产的一种油/水型均匀乳浊液,以大豆蛋白质乳饮料为例。
[0036]2.溶合植物留醇是植物留醇溶液在大豆乳饮料半成品中溶解并与大豆乳饮料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含植物留醇+植物留醇酯7.5?8.5%,是植物留醇和植物留醇酯完全溶解于温度40?78°C、含乙醇90?96%的食用酒精中的溶液;将植物留醇溶液放入45?95°C的大豆乳饮料中混合均质,使植物留醇溶液在大豆乳饮料中完全溶解并与大豆乳饮料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占大豆乳饮料0.4?0.5%,大豆乳饮料成品含植物留醇酯25mg ?42mg/100ml。
[0037]3.溶合植物留醇的大豆乳饮料成品生产工艺流程:大豆乳饮料半成品一600C以上高温杀菌一溶合植物留醇一过滤一灌装一成品,或大豆乳饮料半成品一45°C以上溶合植物甾醇一过滤一灌装一杀菌一成品。
[0038]溶合植物留醇的大豆乳饮料含乙醇0.41?0.48%,植物留醇+植物留醇酯含量25mg?42mg/100ml,与普通大豆乳饮料色泽、气味、口感、口味没有区别。
[0039]实施例六溶合植物留醇的饮用水及其生产方法
溶合植物留醇的饮用水及其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饮用水半成品生产、溶合植物甾醇、饮用水成品生产,其特征是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饮用水半成品中溶解并与饮用水均匀结合,生产的饮用水含植物甾醇IOmg?40mg/100ml。
[0040]1.饮用水初级产品生产是普通饮用水生产工艺或生产方法。普通饮用水包括果矿泉水、纯净水,以矿泉水为例。
[0041]2.溶合植物留醇是植物留醇溶液在矿泉水半成品中溶解并与矿泉水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含植物留醇4.1?4.8%,是植物留醇完全溶解于温度40?78°C、含乙醇90?96%的食用酒精中的溶液。将植物留醇溶液放入45~95 °C的矿泉水中混合均质,使植物甾醇溶液在矿泉水中完全溶解并与矿泉水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占矿泉水0.35~0.45%,矿泉水成品含植物甾醇IOmg~20mg/100ml。
[0042]3.溶合植物留醇的矿泉水成品生产工艺流程:矿泉水半成品一450C以上溶合植物甾醇一精滤一杀菌一灌装一灯检一成品。
[0043]溶合植物甾醇的矿泉水含乙醇0.3~0.4%,植物甾醇含量IOmg~20mg/100ml,与普通矿泉水色泽、气味、口感没有区别,口味区别是有很淡的酒味。
[0044]实施例七溶合植物留醇的骨肉汤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溶合植物留醇的骨肉汤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骨肉汤饮料半成品生产、溶合植物留醇、骨肉汤饮料成品生产,其特征是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骨肉汤饮料半成品中溶解并与骨肉汤饮料均匀结合,生产的骨肉汤饮料含植物甾醇30mg~120mg/100ml。
[0045]1.骨肉汤饮料初级产品生产是普通骨肉汤饮料生产工艺或生产方法。普通骨肉汤饮料包括家畜家禽骨肉汤饮料、水生动物骨肉汤饮料,骨肉汤饮料冷却后是黏稠的汤、冻或膏,以鸡骨汤饮料为例。鸡骨汤饮料半成品是煲制、去脂、去杂质、调味的鸡骨汤。
[0046]2.溶合植物留醇是植物留醇溶液在鸡骨汤半成品中溶解并与鸡骨汤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含植物留烷醇+植物留醇酯7.5~8.5%,是植物留烷醇和植物留醇酯完全溶解于温度40~78 °C、含乙醇90~96%的食用酒精中的溶液。将植物留醇溶液放入45~95°C的鸡骨汤中混合均质,使植物留醇溶液在鸡骨汤中完全溶解并与鸡骨汤均匀结合,植物甾醇溶液占鸡骨汤0 .4~1.2%,鸡骨汤成品含植物甾烷醇+植物甾醇酯30mg~lOOmg/lOOmlο
[0047]3.溶合植物留醇的鸡骨汤饮料成品生产工艺流程:鸡骨汤饮料半成品一450C以上溶合植物留醇一灌装一杀菌一成品,鸡骨汤饮料半成品一600C以上高温杀菌一溶合植物留醇一灌装一成品。
[0048]溶合植物留醇的鸡骨汤饮料含乙醇0.3~0.8%,植物留烷醇+植物留醇酯含量30mg~lOOmg/lOOml,与普通鸡骨汤饮料色泽、气味、口感、口味相比,醇香浓郁。瓶装或灌装溶合植物留醇的鸡骨汤,夏天吃冻、清凉解暑,冬季加热喝汤、温暖活血,是各种人群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滋补佳品;尤其适合心脑血管、胆结石、肿瘤、前列腺等疾病患者食用,肿瘤放化疗期、疾病恢复期食用更好。同样方法可以生产溶合植物留醇的鱼肉汤、虾汤、蟹汤、海参汤、羊肉汤、鸭肉汤等各种动物的骨肉汤或骨汤。
[0049]食用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植物留醇在人体消化道中阻碍胆固醇吸收,被身体吸收的植物留醇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减轻心脑血管病、血管硬化、胆结石、肿瘤、高血压、高血脂、前列腺等疾病的危害,还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消除过多氧自由基的作用。但是,产品不适宜五岁以内的婴幼儿食用。
[0050]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了所有饮料溶合植物留醇的生产方法,产品种类众多、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因此在其内涵和权利要求等效范围之内的溶合植物甾醇饮料的生产均包含在其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中。
[0051]本发明使用的植物留醇、植物留醇酯、植物留烷醇酯都是市场销售的合格产品。植物甾醇是白色粉末或颗粒,含量>90%,其中β -谷甾醇> 30.0%、菜油甾醇> 15.0%、豆甾醇^ 12.0%。植物留醇酯是淡黄色粘稠油糊状,植物留醇酯和植物留醇(合计)^ 97%,植物甾醇酯> 90%、游离植物留醇< 6。植物留烷醇酯:含量>55%、植物留醇〈5%、游离脂肪酸〈0.1%。本文的%是质量%。
【权利要求】
1.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及其生产方法,生产步骤是饮料半成品生产、溶合植物甾醇和成品生产,其特征是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饮料半成品中溶解并与饮料均匀结合,生产的饮料含植物甾醇IOmg?120mg/10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饮料半成品生产是普通饮料生产工艺或生产方法;普通饮料包括含酒精0.5%以上的白酒、黄酒、清酒、米酒、果酒、蔬菜酒、啤酒、乳酒、奶啤酒、食用酒精以及它们的配制酒,也包括酒精含量低于0.5%的软饮料:果汁果浆蔬菜汁饮料、植物根茎叶花和果实的抽提液、茶饮料、碳酸饮料、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植物蛋白饮料、饮用水或矿泉水;还包括煮制动物汤汁、肉汁饮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合植物甾醇是植物留醇溶液在普通饮料半成品中溶解并与饮料均匀结合:植物留醇溶液含植物甾醇1.5?8.5%,是植物留醇完全溶解于温度40?80°C、含乙醇50?96%的白酒或食用酒精中的溶液;将植物留醇溶液放入45?95 °C的饮料中混合均质,使植物留醇溶液在饮料中完全溶解并与饮料均匀结合,植物甾醇溶液占饮料0.1?2.5%,饮料成品含植物甾醇IOmg?120mg/100ml ;植物甾醇有三类是4-无甲基甾醇、4-甲基甾醇、4,4’- 二甲基甾醇和它们的甾烷醇,以及它们的酯化型植物留醇酯和植物留烷醇酯,同时包括这三类植物留醇、植物甾烷醇或植物留醇酯、植物留烷醇酯中的单一种类或它们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合植物留醇的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合植物甾醇饮料的成品生产工艺流程:饮料半成品一60°C以上高温杀菌一溶合植物留醇一过滤一灌装一成品,或饮料半成品一45°C以上溶合植物留醇一过滤一灌装一杀菌一成品。
【文档编号】A23L2/52GK103829256SQ201410060785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4日
【发明者】郑鉴忠, 郑婧, 黄彬, 巫才会 申请人:郑鉴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