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0025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和箱门,在箱体内设有一层横向隔板,所述的隔板上设置卡座,卡座上活动连接混液桶;所述的隔板上还设有活动连接的烛筒;在箱体壁上设有通气孔和控制阀孔,所述的通气孔和控制阀孔均设有密封盖,所述的通气孔用于连接二氧化碳储罐;所述的混液桶包括上液桶和下液桶,上液桶与下液桶活动连接,其中,上液桶呈锥形结构,该上液桶的下部通过导液管与下液桶联通,在导液管上设置控制阀,控制阀的控制杆与控制阀孔相配合。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能多样,能够根据使用场所和目的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即培养箱、烛缸法或化学法任意选择,可以广泛用于教学、试验、科研、临床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CO2培养箱是细胞、组织、细菌培养的一种先进仪器,是开展免疫学、肿瘤学、遗传学及生物工程所必须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医学、制药、环保、食品、畜牧等科学领域的研究和生产。其原理是应用人工的方法在培养箱内造成微生物和细胞、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人工环境,如控制一定的温度、湿度、气体等,主要用于组织培养和一些特殊微生物的培养。但是培养箱的价格昂贵,并且不方便操作。
[0003]目前对于二氧化碳培养的方式还存在烛缸法和化学法,然而目前的操作方式不方便,对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
[0004]专利号为201320171235.8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简易箱,其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采用玻璃棒易碎,安全性存在问题,并且无法实现培养箱的功能,应用领域受限制;操作时需要倾斜箱体,不便于操作。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能多样,能够根据使用场所和目的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即培养箱、烛缸法或化学法任意选择,可以广泛用于教学、试验、科研、临床使用。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7]—种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和箱门,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内设有一层横向隔板,所述的隔板上设置卡座,卡座上活动连接混液桶;所述的隔板上还设有活动连接的烛筒;在箱体壁上设有通气孔和控制阀孔,所述的通气孔和控制阀孔均设有密封盖,所述的通气孔用于连接二氧化碳储罐;所述的混液桶包括上液桶和下液桶,上液桶与下液桶活动连接,其中,上液桶呈锥形结构,该上液桶的下部通过导液管与下液桶联通,下液桶上设置数个通孔,在导液管上设置控制阀,控制阀的控制杆与控制阀孔相配合。
[0008]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有:
[0009]在通气孔和二氧化碳储罐之间设置通气控制阀,可以根据需要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调节二氧化碳的浓度,实时满足需要。
[0010]所述的箱门采用透明材料,可以清楚的看清里面的情况,方便使用。
[0011]所述的箱体的尺寸为长15-25cm,宽10_15cm,高15_20cm,采用小型的结构,便于
移动,方便使用。
[0012]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实时对温度进行控制。
[0013]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还包括湿度控制系统,实时对湿度进行控制。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体积小,能够根据使用场所和目的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即培养箱、烛缸法或化学法任意选择,可以广泛用于教学、试验、科研、临床使用。总之,本实用新型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混液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
[0018]1-箱体,2-箱门,3-隔板,4-卡座,5-混液桶,6_烛筒,7_通气孔,8_控制阀孔,9-密封盖,10- 二氧化碳储罐,51-上液桶,52-下液桶,53-导液管,14-控制阀,15-控制杆,16-通气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0]实施例1选用烛缸法
[0021]—种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包括箱体I和箱门2,在箱体内设有一层横向隔板3,所述的隔板上设置卡座4,卡座4上活动连接混液桶5 ;所述的隔板3上还设有活动连接的烛筒6 ;在箱体壁上设有通气孔7和控制阀孔8,所述的通气孔7和控制阀孔8均设有密封盖9,所述的通气孔7用于连接二氧化碳储罐10 ;所述的混液桶5包括上液桶51和下液桶52,上液桶与下液桶活动连接,其中,上液桶呈锥形结构,该上液桶的下部通过导液管与下液桶联通,下液桶上设置数个通孔,在导液管53上设置控制阀14,控制阀14的控制杆15与控制阀孔8相配合。
[0022]此时取下混液桶,且通气孔和控制阀孔通过密封盖密封。
[0023]所述的箱门采用透明材料,可以清楚的看清里面的情况,方便使用。
[0024]所述的箱体的尺寸为长15-25cm,宽10_15cm,高15_20cm,采用小型的结构,便于移动,方便使用。
[0025]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实时对温度进行控制。
[0026]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还包括湿度控制系统,实时对湿度进行控制。
[0027]实施例2选用化学法
[0028]—种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包括箱体I和箱门2,在箱体内设有一层横向隔板3,所述的隔板上设置卡座4,卡座4上活动连接混液桶5 ;所述的隔板3上还设有活动连接的烛筒6 ;在箱体壁上设有通气孔7和控制阀孔8,所述的通气孔7和控制阀孔8均设有密封盖9,所述的通气孔7用于连接二氧化碳储罐10 ;所述的混液桶5包括上液桶51和下液桶52,上液桶与下液桶活动连接,其中,上液桶呈锥形结构,该上液桶的下部通过导液管与下液桶联通,下液桶上设置数个通孔,在导液管53上设置控制阀14,控制阀14的控制杆15与控制阀孔8相配合。
[0029]此时取下烛筒,且通气孔和控制阀孔通过密封盖密封,所有原料等准备好后,关闭箱门,打开控制阀孔的密封盖启动控制阀,实现混液,然后再将密封盖密封。
[0030]所述的箱门采用透明材料,可以清楚的看清里面的情况,方便使用。
[0031]所述的箱体的尺寸为长15-25cm,宽10_15cm,高15_20cm,采用小型的结构,便于移动,方便使用。
[0032]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实时对温度进行控制。
[0033]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还包括湿度控制系统,实时对湿度进行控制。
[0034]实施例3选用培养箱方式
[0035]—种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包括箱体I和箱门2,在箱体内设有一层横向隔板3,所述的隔板上设置卡座4,卡座4上活动连接混液桶5 ;所述的隔板3上还设有活动连接的烛筒6 ;在箱体壁上设有通气孔7和控制阀孔8,所述的通气孔7和控制阀孔8均设有密封盖9,所述的通气孔7用于连接二氧化碳储罐10 ;所述的混液桶5包括上液桶51和下液桶52,上液桶与下液桶活动连接,其中,上液桶呈锥形结构,该上液桶的下部通过导液管与下液桶联通,下液桶上设置数个通孔,在导液管53上设置控制阀14,控制阀14的控制杆15与控制阀孔8相配合。
[0036]此时取下烛筒和混液桶,控制阀孔通过密封盖密封。
[0037]在通气孔和二氧化碳储罐之间设置通气控制阀,可以根据需要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调节二氧化碳的浓度,实时满足需要。
[0038]所述的箱门采用透明材料,可以清楚的看清里面的情况,方便使用。
[0039]所述的箱体的尺寸为长15-25cm,宽10_15cm,高15_20cm,采用小型的结构,便于
移动,方便使用。
[0040]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实时对温度进行控制。
[0041]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还包括湿度控制系统,实时对湿度进行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和箱门,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内设有一层横向隔板,所述的隔板上设置卡座,卡座上活动连接混液桶;所述的隔板上还设有活动连接的烛筒;在箱体壁上设有通气孔和控制阀孔,所述的通气孔和控制阀孔均设有密封盖,所述的通气孔用于连接二氧化碳储罐;所述的混液桶包括上液桶和下液桶,上液桶与下液桶活动连接,其中,上液桶呈锥形结构,该上液桶的下部通过导液管与下液桶联通,在导液管上设置控制阀,控制阀的控制杆与控制阀孔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气孔和二氧化碳储罐之间设置通气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门采用透明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尺寸为长 15_25cm,宽 10_15cm,高 15_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度控制系统。
【文档编号】C12M3/00GK203782157SQ201420085763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7日
【发明者】穆海东, 汪宁梅 申请人:上海裕隆医学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