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桂花桑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698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类饮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桂花桑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又名:“神仙草”,有人称桑叶茶为长寿茶。桑叶茶一般选用生态环境优越、无污染的优质嫩桑叶为原料,经科学烘焙等工艺精制而成。桑叶中不仅含有DNJ,而且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和植物淳,其含量是绿茶的3-4倍,具有减肥、美容、降血糖的作用。工艺中除去桑叶中有机酸的苦味、涩味较为关键;口味甘醇、清香怡人等特性也重要。桑叶茶用开水冲泡,清澈明亮,清香甘甜,鲜醇爽口,尤其对中老年人及不宜饮茶的人提供了一种新型饮品,使其在饮茶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健效果,常饮此茶有利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桂花是一种天然药材。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肠风血痢、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经闭腹痛。由桂花蒸馏而得的“桂花露”,具有舒肝理气、醒脾开胃的功效,能治口臭、咽干等病,是上等的饮料。桂枝、桂籽、桂根皆可入药,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配制的桂枝汤,专治外感风邪、肾虚等症。桂根则可治疗筋骨疼痛、风湿麻木等病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桂花桑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桂花桑茶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采叶采花,

采取发芽的嫩桑叶芽和陈年干燥的桂花;

2)晾叶,

将采集的新鲜桑叶芽经清洗后分别精选,选用竹器用具摊开晾干,至表面水分干燥为止;

3)杀青,

根据桑叶晾干程度的深浅,分筛收集,通过滚筒式刹青机进行高温刹青,温度控制在350℃左右,从而达到有效杀菌的目的;

4)揉捻,

杀青50-60分钟后,用揉捻机进行轻度揉捻,破碎细胞,造就芽、叶无破损,至卷曲加以定形;

5)烘干,

将定形后的桑叶,通过烘青控温60℃-80℃还原,保持桑叶的水分在20%左右。

6)除味增香,

待反青柔软,加入陈年干燥的桂花混合再次进行反复炒青、定型,再用烘焙提香机进行与高山生态翠龙茶茶配置同步杀菌烘焙,使之产生分子结构去除叶子中的有机酸苦汁、涩味,然后配用纯天然的保鲜香橙片同步恒温120℃烘焙2小时提炼除味增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独特的制作工艺有效的去除了桑叶中有机酸的苦味、涩味,且制成的茶叶还能发出一股桂花和香橙清香的气味。此外,本发明的制作工艺步骤简单、制成的茶叶对人体具有养生保健效果,本产品适合在人群中推广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详细描述。

一种桂花桑茶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采叶采花,

采取发芽的嫩桑叶芽和陈年干燥的桂花;

2)晾叶,

将采集的新鲜桑叶芽经清洗后分别精选,选用竹器用具摊开晾干,至表面水分干燥为止;

3)杀青,

根据桑叶晾干程度的深浅,分筛收集,通过滚筒式刹青机进行高温刹青,温度控制在350℃左右,从而达到有效杀菌的目的;

4)揉捻,

杀青50-60分钟后,用揉捻机进行轻度揉捻,破碎细胞,造就芽、叶无破损,至卷曲加以定形;

5)烘干,

将定形后的桑叶,通过烘青控温60℃-80℃还原,保持桑叶的水分在20%左右。

6)除味增香,

待反青柔软,加入陈年干燥的桂花混合再次进行反复炒青、定型,再用烘焙提香机进行与高山生态翠龙茶茶配置同步杀菌烘焙,使之产生分子结构去除叶子中的有机酸苦汁、涩味,然后配用纯天然的保鲜香橙片同步恒温120℃烘焙2小时提炼除味增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