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1189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甜味补偿剂改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



背景技术: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很早就融入世界各地的日常饮食,西方素有“使食物成为药物,使药物来源于食物”的观点。甜味补偿剂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重要。因为在甜味补偿的同时,不能提高患者的血糖。甜味补偿剂的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甜味补偿剂种类较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甜味补偿剂的功能性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现有的甜味补偿剂释放较快,不利于解决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速度快、血糖持续高水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包括甜味补偿剂芯料和包覆在所述芯料外表面的多孔缓释层,所述缓释层由壳聚糖或蔗糖脂肪酸酯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和所述芯料均为球状。

优选的,所述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和所述芯料为同心球。

优选的,所述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的直径和所述芯料的直径之比为3:1。

优选的,所述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的直径为0.3~0.5mm。

优选的,所述多孔缓释层上的孔贯穿所述缓释层,且在所述缓释层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缓释层上孔的的截面直径为0.01~0.02mm。

优选的,所述孔的总面积占所述缓释层表面积的3~5%。

优选的,所述甜味补偿剂的芯料由天然多糖物质制备而成。

优选的,本申请所述的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的结构为:

包括球状甜味补偿剂芯料3和包覆于所述芯料外表面的多孔缓释层,所述芯料和所述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为同心球,所述甜味补偿剂颗粒的直径为0.3~0.5mm,所述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的直径和所述芯料的直径之比为3:1;

所述缓释层的表面的孔贯穿所述缓释层,且在所述缓释层上均匀分布,所述缓释层上的孔的的截面直径为0.01~0.02mm,所述孔的总面积占所述缓释层表面积的3~5%;

所述缓释层由壳聚糖或蔗糖脂肪酸酯制备而成,所述甜味补偿剂的芯料由天然多糖物质制备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甜味颗粒补偿剂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首先将天然多糖物质溶解于溶液中,再将溶解有天然多糖的溶液滴加到壳聚糖或蔗糖脂肪酸酯溶液中,按一定搅拌速度,过滤干燥,然后冷冻干燥处理。即可获得缓释型甜味颗粒补偿剂。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冷落干燥的条件等参数来控制颗粒的形成和所述缓释层的表面孔的形成情况。

本实施新型所述的甜味补偿剂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壳聚糖或蔗糖脂肪酸酯不易溶于水,将其包覆于所述甜味补偿剂芯料的表面,并在其上设计孔,芯料仅通过孔与人体内的消化液接触,可大大减小甜味补偿剂芯料与人体内消化液的接触面积,降低芯料的溶解速度,进而防止血糖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升高,达到辅助控制血糖水平升高的目的。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控制芯料的释放速度,对缓释颗粒和芯料的形状,缓释层与芯料的相对大小以及缓释层表面的孔的设计和分布情况进行了限定。通过这样限定,可实现芯料以适当的速度释放,长效持久地为人体提供糖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甜味补偿剂颗粒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甜味补偿剂颗粒的剖面图;

图中:1、为缓释层;2、为孔;3、为芯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甜味补偿剂颗粒(其示意图如图1和图2),其结构包括:

球状甜味补偿剂芯料3和包覆于所述芯料外表面的多孔缓释层1,所述芯料和所述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为同心球,所述甜味补偿剂颗粒的直径为0.3mm,所述缓释型甜味补偿剂颗粒的直径和所述芯料的直径之比为3:1;

所述缓释层的表面的孔贯穿所述缓释层,且在所述缓释层上均匀分布,所述缓释层上的孔的的截面直径为0.01mm,所述孔的总面积占所述缓释层表面积的3%;

所述缓释层由壳聚糖,所述甜味补偿剂的芯料由天然多糖物质制备而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甜味补偿剂颗粒,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所述缓释层由蔗糖脂肪酸酯制备而成。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