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绿原酸含量蓝莓叶绿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421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高绿原酸含量蓝莓叶绿茶的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蓝莓叶具有药用价值,其性温、味苦,有解毒之功效。蓝莓叶中含有大量酚类物质,主要组分为绿原酸及其衍生物、山奈酚甙、槲皮素甙、低聚原花青素等活性物质。绿原酸是蓝莓叶中最重要的酚酸类物质,含量高于其他酚类物质。绿原酸是由咖啡酸与奎尼酸生成的缩酚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蓝莓叶作为蓝莓产业的副产物,往往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近年来,蓝莓叶的生理功能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还很少见到利用蓝莓树叶开发的产品的开发。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对食品保健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充分利用蓝莓叶酚类物质多种保健作用,提高蓝莓的综合利用水平,对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采摘的新叶或芽,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而制作而成,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酚类物质、叶绿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其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本发明根据蓝莓叶的性质,充分利用蓝莓叶酚类物质丰富,尤其是绿原酸含量高,选择绿原酸平均含量最高的兔眼蓝莓为原料,采摘七、八月份兔眼蓝莓果树枝上新生长枝条的一芽一叶,采用绿茶的制作工艺,以微波低温方式杀青,变频微波干燥技术保持蓝莓叶的活性成分绿原酸。本发明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蓝莓叶,提升其经济价值。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绿原酸含量蓝莓叶绿茶的制备方法,采摘七、八月份兔眼蓝莓果树需修剪枝条上的一芽一叶,应用绿茶的制作工艺,经微波杀青、摊晾、揉捻、干燥、筛选得到蓝莓叶绿茶,资源化利用蓝莓叶,提升其经济价值。

技术方案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1)原料采摘:在7-8月份兔眼蓝莓树二次生枝时采集原料,取一芽一叶,摘拣无虫咬,病害的叶芽,弃去残缺芽叶和杂质;

(2)微波杀青:将步骤1)得到的蓝莓叶芽放入隧道式微波杀青机中,微波频率915mhz,功率3kw,物料厚度不超过0.5厘米,杀青时间3分钟;

(3)摊晾:按公知方法将步骤2)得到的杀青蓝莓芽叶快速摊开冷却并室温晾2小时,得到水分含量50%-60%的蓝莓芽叶;

(4)揉捻:将步骤3)得到的蓝莓芽叶在常温下进行低温揉捻,揉捻力度从中揉力度逐渐到重揉力度,时间为3分钟;

(5)变频微波干燥:将步骤4)得到的揉捻蓝莓芽叶放入隧道式变频微波干燥机中,物料厚度1-2厘米,第一段微波频率915mhz,物料通过时间3-6分钟,第二段微波频率2450mhz,物料通过时间5-10分钟,干燥至含水率7.0%-8.0%,得到干燥蓝莓芽叶;

(6)筛选:按公知方法将步骤5)得到的干燥蓝莓芽叶,筛选弃去碎末和杂质,既得蓝莓叶绿茶。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蓝莓叶绿茶,采用微波低温处理工序,大大降低了杀青过程中蓝莓叶活性物质绿原酸的损失,制备的蓝莓叶绿茶色泽均一,冲泡效果接近传统绿茶,香味浓郁。

(2)本发明的蓝莓叶绿茶,采摘七、八月份蓝莓果树枝上新生长枝条的叶芽,这些枝条通常需要修剪掉,因此采摘这些叶芽既不影响蓝莓鲜果的产量及品质,又可以将蓝莓果树叶变废为宝,提高蓝莓树的利用价值,增加蓝莓经营者收入,从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3)本发明的蓝莓叶绿茶,制作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8月份采摘兔眼蓝莓树第二次新生枝条的一芽一叶,摘拣无虫咬,病害的叶芽,弃去残缺芽叶和杂质;将蓝莓叶芽放入隧道式微波杀青机中,微波频率915mhz,功率3kw,物料厚度0.5厘米,杀青时间3分钟;将杀青蓝莓芽叶快速摊开冷却并室温晾2小时,得到水分含量50%的蓝莓芽叶;将摊晾后蓝莓芽叶在常温下进行低温揉捻,揉捻力度从中揉力度逐渐到重揉力度,时间为3分钟;揉捻后的蓝莓芽叶放入隧道式变频微波干燥机中,物料厚度1厘米,第一段微波频率915mhz,物料通过时间5分钟,第二段微波频率2450mhz,物料通过时间10分钟,干燥至含水率7.0%%;,得到干燥蓝莓芽叶;将干燥后的蓝莓芽叶,筛选弃去碎末和杂质,既得蓝莓叶绿茶,制得的蓝莓叶绿茶活性成分绿原酸经hplc定量检测含量为148.5±8.4mg/g干重,高于同条件测定的金银花茶,其绿原酸含量为27.4±2.3mg/g干重。

实施例2

7月份采摘兔眼蓝莓树第二次新生枝条的一芽一叶,摘拣无虫咬,病害的叶芽,弃去残缺芽叶和杂质;将蓝莓叶芽放入隧道式微波杀青机中,微波频率915mhz,功率3kw,物料厚度0.5厘米,杀青时间3分钟;将杀青蓝莓芽叶快速摊开冷却并室温晾2小时,得到水分含量60%的蓝莓芽叶;揉捻方法同实例1;揉捻后的蓝莓芽叶放入隧道式变频微波干燥机中,物料厚度1.5厘米,第一段微波频率915mhz,物料通过时间5分钟,第二段微波频率2450mhz,物料通过时间15分钟,干燥至含水率8.0%,得到干燥蓝莓芽叶;筛选方法同实例1,制得的蓝莓叶绿茶活性成分绿原酸经hplc定量检测含量为128.2±5.8mg/g干重,同样高于同条件测定的金银花茶。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这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举的实例,不应被视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同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改变或替换,但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绿原酸含量蓝莓叶绿茶的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原料采摘、微波杀青、摊晾、揉捻、变频微波干燥、筛选,其特征是以七、八月份兔眼蓝莓果树枝上新生长枝条的一芽一叶为原料,采用微波低温处理工序,降低杀青过程中蓝莓叶活性物质的损失。本发明资源化利用需修剪枝条上的蓝莓叶芽,制备的蓝莓叶绿茶冲泡效果接近传统绿茶,香味浓郁,活性成分绿原酸含量为116.9~153.5mg/g干重。

技术研发人员:黄午阳;闫征;於虹;李大婧;宋江峰;刘春泉;宝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9.18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