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杀青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866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杀青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青除尘装置,具体为一种茶叶杀青除尘装置,属于茶叶加工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茶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但是现有的茶叶杀青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茶叶杀青装置结构简单,只是简单的将茶叶加热翻炒起到杀青的作用。但是杀青过程中茶叶常会因为受热不均匀或者温度过高导致茶叶损坏,影响了茶叶的品质。茶叶杀青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杂质得不到及时的排出,茶叶搅拌不均匀,受热不充分,茶叶杀青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茶叶杀青除尘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茶叶杀青除尘装置,包括箱体、盖板、接料口和出料管,所述箱体顶部连接有圆弧形盖板,且所述盖板一侧焊接有接料口,所述盖板内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盖板底部通过所述电动机连接有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四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连杆,所述旋转轴在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箱体顶部一侧连接有进气口,所述箱体内部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底部连接有风机,且所述内筒底部靠近所述风机顶部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内筒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渣管,所述内筒另一侧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箱体内部四周安装有若干个加热管,所述箱体底部一侧连接有电源线。

优选的,为了使工作中箱体和内筒内部的工作情况可以得到查看,可以时刻观察内筒内部的茶叶加工情况,所述箱体和内筒一侧均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优选的,为了使排渣管可以将内筒内部的茶叶梗和灰尘等杂质吸收去除,且能防止茶叶进入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与内筒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滤网,且排渣管底部一端连接有活塞。

优选的,为了使内筒内部的茶叶和杂质可以从出料管和排渣管排出,不影响箱体的正常使用,所述出料管和排渣管均贯穿箱体连接内筒。

优选的,为了使箱体内部的加热管不直接接触内筒,风机可以从进气口吸收空气,所述内筒与箱体之间设置有2-4厘米的空隙。

优选的,为了实现转动,所述第二连杆与旋转轴呈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箱体内部四周安装若干个加热管,且在箱体内部套装内筒,使得加热管在加热过程中不接触内筒,内筒受热均匀,茶叶在内筒内部能均匀的受热,茶叶杀青的效果更好。内筒底部的风机可以将箱体内部的热气输送到内筒内部,不仅可以吹起茶叶,而且使茶叶受热均匀。排渣管可以将杀青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茶叶梗吸收排出,提高茶叶的品质。旋转轴转动过程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以充分的将茶叶搅拌起来,使茶叶受热充分均匀,杀青效率提高。该装置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能提高茶叶杀青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盖板与电动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排渣管连接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盖板;3、接料口;4、进气口;5、排渣管;6、出料管;7、电源线;8、加热管;9、观察窗;10、内筒;11、风机;12、第一滤网;13、旋转轴;14、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电动机;17、活塞;18、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茶叶杀青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盖板2、接料口3和出料管6,箱体1顶部连接有圆弧形盖板2,且盖板2一侧焊接有接料口3,盖板2内部安装有电动机16,盖板2底部通过电动机16连接有旋转轴13,且旋转轴13四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连杆14,旋转轴13在若干个第一连杆14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15,箱体1顶部一侧连接有进气口4,箱体1内部连接有内筒10,内筒10底部连接有风机11,且内筒底部靠近风机11顶部安装有第一滤网12,内筒10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渣管5,内筒10另一侧连接有出料管6,箱体1内部四周安装有若干个加热管8,箱体1底部一侧连接有电源线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箱体1和内筒10一侧均设置有透明观察窗9,使工作中箱体1和内筒10内部的工作情况可以得到查看,可以时刻观察内筒10内部的茶叶加工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排渣管5与内筒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滤网18,且排渣管5底部一端连接有活塞17,使排渣管5可以将内筒10内部的茶叶梗和灰尘等杂质吸收去除,且能防止茶叶进入排渣管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出料管6和排渣管5均贯穿箱体1连接内筒10,使内筒10内部的茶叶和杂质可以从出料管6和排渣管5排出,不影响箱体1的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内筒10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2到4厘米的空隙,使箱体1内部的加热管8不直接接触内筒10,风机11可以从进气口4吸收空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连杆15与旋转轴13呈垂直设置。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电源线7连接外部电源保证装置可以稳定的运行。将待杀青的茶叶从接料口3放入内筒10内部,启动电动机16带动旋转轴13转动,第一连杆14搅拌茶叶,底部的风机11将箱体1内部热的空气输送到内筒10内部,同时将茶叶吹起。加热管8产生热量,使得内筒10外部受热,便于茶叶可以得到加热杀青。杀青过程中,茶叶梗和灰尘等杂质通过底部的活塞17通过排渣管5排出。工作中可通过观察窗9查看内筒10内部的工作情况,根据茶叶的的实际大小,第二连杆15和第一连杆14内部设有弹簧,能够实现在搅拌过程中实现伸缩,第二连杆15和第一连杆14充分搅拌茶叶,杀青结束后从出料管6排出茶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杀青除尘装置,包括箱体、盖板、接料口、进气口、排渣管、出料管、电源线、加热管、观察窗、内筒、风机、第一滤网、旋转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电动机、活塞和第二滤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箱体内部四周安装若干个加热管,使得加热管在加热过程中不接触内筒,茶叶在内筒内部能均匀的受热,茶叶杀青的效果更好。内筒底部的风机可以将箱体内部的热气输送到内筒内部,不仅可以吹起茶叶,而且使茶叶受热均匀。旋转轴转动过程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以充分的将茶叶搅拌起来。该装置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能提高茶叶杀青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陶兆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枞阳县螺丝尖花木园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1
技术公布日:2018.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