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加工坚果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裹衣坚果过程中,对裹衣坚果油炸后需要冷却,但如果直接冷却至常温,裹衣坚果上的外衣容易粘连于一起,形成一团一团的结构(多个花生、腰果等粘于一起),影响品质和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加工坚果生产线,其利用第一抽气冷却罩先进行初步冷却,再通过分粒机使裹衣坚果相互分离,然后再经过第二抽气冷却罩将裹衣坚果降至常温,裹衣坚果品质好,相互分离,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工坚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机构、风机、吹风罩、第一抽气冷却罩、分粒机、第二传送机构和第二抽气冷却罩,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软管与吹风罩相连接,所述吹风罩设置于第一传送机构的传送带的上方且其出气口朝向第一传送机构的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传送带穿过第一抽气冷却罩,所述第一抽气冷却罩与抽气机相连接,所述分粒机主要由箱体、三条并排设置的转轴、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截面为半圆形的输送分粒通道、用于使裹衣坚果在输送分粒通道中由左至右输送的输送叶片、用于使裹衣坚果在输送分粒通道中相互分离的第一分粒叶片和第二分粒叶片组成,所述箱体左侧设置有与输送分粒通道相连通的进料通道,所述转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箱体上,所述主动链轮与电机的转轴键连接,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相连接,所述从动链轮与一条转轴键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与转轴一一对应并键连接于转轴上,所述第二直齿轮转动连接于箱体的外壁面上,并位于相邻第一直齿轮之间且与该两第一直齿轮相啮合;所述输送叶片为若干片,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周向面上并沿转轴的轴线方向布设;所述第一分粒叶片和第二分粒叶片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周向面上并与输送叶片相背离且沿转轴的轴线方向布设,所述第一分粒叶片和第二分粒叶片一一交替布设,所述输送叶片和第一分粒叶片均为左低右高的曲面,所述第二分粒叶片为左高右低的曲面,所述箱体右侧设置有与输送分粒通道相连通可将输送分粒通道中的物料落至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带上的出料通道,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带穿过第二抽气冷却罩,所述第二抽气冷却罩与抽气机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分粒机还包括可开合的盖体,所述盖体转动连接于箱体顶部,所述盖体由透明塑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输送分粒通道由弧形的不锈钢板设置于箱体中而形成,所述转轴与输送分粒通道一一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均倾斜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第一分粒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输送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与输送分粒通道相连通的出气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其利用第一抽气冷却罩先进行初步冷却,再通过分粒机使裹衣坚果相互分离,然后再经过第二抽气冷却罩将裹衣坚果降至常温,裹衣坚果品质好,相互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分粒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轴及与其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图1中分粒机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图1中分粒机箱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述方位词左、右均是以图2所示的视图为基准定义的,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所请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加工坚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风机2、吹风罩3、第一抽气冷却罩4、分粒机5、第二传送机构6和第二抽气冷却罩7,所述风机2的出风口通过软管与吹风罩3相连接,所述吹风罩3设置于第一传送机构1的传送带的上方且其出气口朝向第一传送机构1的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机构1的传送带穿过第一抽气冷却罩4,所述第一抽气冷却罩4与抽气机相连接,所述分粒机5主要由箱体50、三条并排设置的转轴52、电机60、主动链轮61、从动链轮62、第一直齿轮63、第二直齿轮64、截面为半圆形的输送分粒通道590、用于使裹衣坚果在输送分粒通道590中由左至右输送的输送叶片57、用于使裹衣坚果在输送分粒通道590中相互分离的第一分粒叶片58-1和第二分粒叶片58-2组成,所述箱体50左侧设置有与输送分粒通道590相连通的进料通道55,所述转轴52与箱体50转动连接,所述电机60固定安装于箱体50上,所述主动链轮61与电机60的转轴键连接,所述主动链轮61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62相连接,所述从动链轮62与一条转轴52键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63与转轴52一一对应并键连接于转轴52上,所述第二直齿轮64转动连接于箱体50的外壁面上,并位于相邻第一直齿轮63之间且与该两第一直齿轮63相啮合;所述输送叶片57为若干片,固定设置于转轴52的周向面上并沿转轴52的轴线方向布设;所述第一分粒叶片58-1和第二分粒叶片58-2固定设置于转轴52的周向面上并与输送叶片57相背离且沿转轴52的轴线方向布设,所述第一分粒叶片58-1和第二分粒叶片58-2一一交替布设,所述输送叶片57和第一分粒叶片58-1均为左低右高的曲面,所述第二分粒叶片58-2为左高右低的曲面,所述箱体50右侧设置有与输送分粒通道590相连通可将输送分粒通道590中的物料落至第二传送机构6的传送带上的出料通道56,所述第二传送机构6的传送带穿过第二抽气冷却罩7,所述第二抽气冷却罩7与抽气机相连接。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送机构1和第二传送机构6均主要由驱动电机、主动辊和从动辊组成。
利用第一抽气冷却罩4先进行初步冷却,使裹衣坚果上的外衣呈半凝固状态(偏固态),此时易分离,如果直接再通过第二抽气冷却罩7将裹衣坚果冷却至常温,则会导致裹衣坚果上的外衣粘连于一起,形成一团一团的结构,故在通过第二抽气冷却罩7再冷却之前,先通过分粒机5,分粒机转轴52转动,第一分粒叶片58-1和第二分粒叶片58-2使裹衣坚果相互分离,输送叶片37使裹衣坚果由左至右运送,然后再经过第二抽气冷却罩7将裹衣坚果降至常温,需要说明的是若不经过第一抽气冷却罩4的初步冷却,直接进入分粒机5则会造成由于裹衣坚果上的外衣为浆体形态,外衣材料会粘于分粒机5的第一分粒叶片58-1、第二分粒叶片58-2及输送叶片57上。
为了方便对第一分粒叶片58-1、第二分粒叶片58-2和输送叶片57进行清理,优选的,所述分粒机5还包括可开合的盖体51,所述盖体51转动连接于箱体50顶部,所述盖体51由透明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输送分粒通道590由弧形的不锈钢板59设置于箱体50中而形成,所述转轴52与输送分粒通道590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进料通道55和出料通道56均倾斜设置。
进一步,第一分粒叶片58-1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输送叶片57与水平面的夹角。
再进一步,所述箱体50的顶部开设有与输送分粒通道590相连通的出气孔50a。利用出气孔50a可将经过第二抽气冷却罩7冷却后的裹衣坚果的余温释放,防止水蒸汽在箱体50内凝结。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