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萎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236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萎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萎凋机。



背景技术:

萎凋在制茶界又被称为“走水”,萎凋过程中的水分散发是在有秩序且茶青带有生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水分沿着叶脉扩散,经由叶缘的水孔与叶面的气孔大部分在叶底蒸发。这与直接晒干是不同的,鲜叶必须在这样继续保持生机的状态之下,让鲜叶内的酶带动各种成分氧化,如此茶叶的色、香、味才得以形成,它是茶叶加工的关键工序,决定成品的色泽、内部组织结构和外观质量。

现有技术中进行萎凋的作法是将茶叶放置在静置盘中,然后将静置盘放在萎凋架上,并在预定的时间内多次翻转茶叶,因此,进行萎凋时,茶叶的翻转和静置盘的取出与放置过程中,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工时,而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一种茶叶萎凋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叶萎凋机,包括机架,该机架沿其竖直方向上设有多层输送带,相邻两层输送带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机架的两端各自设有一支架,该支架上设有若干倾斜的导料板,该导料板的一端伸入相邻两层输送带的缝隙中,所述机架的顶部还设有一自动下料槽,该自动下料槽固定于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上设有网孔。

进一步的,所述各层输送带上表面的两侧各自设有一长条形挡料板,该挡料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下料槽包括一槽体、下料板和一气缸,所述下料板可转动的设置在槽体的底部且伸出槽体的底部,所述下料板的伸出部呈凹形,所述气缸通过一横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气缸位于下料板的下方且气缸的活塞杆与下料板的底面相抵触。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机架沿其竖直方向上设有多层输送带,相邻两层输送带的转动方向相反;机架的两端各自设有一支架,支架上设有若干倾斜的导料板,导料板的一端伸入相邻两层输送带的缝隙中,机架的顶部还设有一自动下料槽,自动下料槽固定于支架上。使用时,先把茶叶装入自动下料槽中,然后打开输送带的开关,茶叶从自动下料槽中滑入顶层输送带,然后从顶层输送带经导料板依次掉落到底层输送带完成茶叶的萎凋工序,在掉落过程中实现茶叶的自动翻转,具有自动化强,效率高,省时,省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有4层输送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有6层输送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茶叶萎凋机,包括机架1,该机架1沿其竖直方向上设有4层输送带2,输送带2上设有网孔,各层输送带2上表面的两侧各自设有一长条形挡料板3,挡料板3固定在机架1上,相邻两层输送带2的转动方向相反,在机架1的两端各自设有一支架4,支架4上设有若干倾斜的导料板5,导料板5的一端伸入相邻两层输送带2的缝隙中,机架1的顶部还设有一自动下料槽,该自动下料槽固定于支架4上。

自动下料槽包括一槽体6、下料板7和一气缸8,下料板7可转动的设置在槽体6的底部且伸出槽体6的底部,下料板7的伸出部呈凹形,气缸8通过一横板9固定在支架4上,气缸8位于下料板7的下方且气缸8的活塞杆与下料板7的底面相抵触。

实施例2

参照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在机架1沿其竖直方向上设有6层输送带2。输送带2层次的设置根据茶叶的萎凋时长决定,并不仅仅局限于4层或6层,也可以为8层、9层或10层等等。

实施过程:

使用时,先调整输送带2的输送速度,使茶叶从顶层输送带2掉落至底层输送带2的时间刚好为茶叶需要萎凋的时长,然后打开输送带2和气缸8的电源开关,气缸8的活塞杆收缩,下料板7转动形成下料口,茶叶从下料口经下料板7滑入顶层输送带2,然后从顶层输送带2经导料板5依次掉落到底层输送带2完成茶叶的萎凋工序,在掉落过程中实现茶叶的自动翻转;输送带2网孔的设置可以增大透气性,在各层输送带2上表面的两侧各自设有挡料板3,可以防止茶叶在输送过程中从输送带2的两侧掉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