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丸成型机的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655发布日期:2019-02-15 19:5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丸成型机的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丸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丸成型机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鱼丸主要是将鱼肉与淀粉搅拌均匀,再添加部分辅料制成,是沿海一带的特色美食。目前在鱼丸的生产制作中,或人工或采用鱼丸成型机制作。而在采用鱼丸成型机制作时,由于制鱼丸的浆粘、稠、滑,鱼丸成型机的出料口处容易掉落原料,并且积聚冷水,如若使掉落的原料与积聚的冷水直接进入水煮槽内,会使水煮槽内水质浑浊、水温降低,影响水煮槽内加热的鱼丸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持续生产、保证水煮槽内水质的鱼丸成型机的下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鱼丸成型机的下料装置,包括位于鱼丸成型机的出料口下方的盛接槽,所述盛接槽位于鱼丸水煮槽的上方,所述盛接槽上位于鱼丸成型机出料口的正下方开设有供鱼丸落入水煮槽的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上端面设有漏斗状的导料器,所述导料器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复数个供原料以及冷水排入盛接槽内的排水槽。

优选的,所述盛接槽的底面呈倾斜状,位于所述盛接槽底面较低的一端开设有集水槽。

优选的,所述盛接槽上位于集水槽的一端开设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下料口的内壁设有1~4个环状凸起。

优选的,所述下料口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鱼丸成型机下端鱼丸刚成型时设置盛接槽,通过导料器能够更好的接收落下的鱼丸,配合导料器上的排水槽,能够有效接收鱼丸成型机落下的原料以及冷水,并在盛接槽上集水槽上集中,而后经排水口排出;下料口内壁设置环状凸起,配合下料口宽度的逐渐缩小,可在结构上避免鱼丸直接由下料口落入水煮槽造成水煮槽内热水溅起,同时对鱼丸具有一定的整形效果,使鱼丸形状保持稳定,品质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盛接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

参考图1及图2,一种鱼丸成型机的下料装置,包括位于鱼丸成型机的出料口下方的盛接槽1,所述盛接槽1位于鱼丸水煮槽2的上方,所述盛接槽1上位于鱼丸成型机出料口的正下方开设有供鱼丸落入水煮槽2的下料口3,所述下料口3的上端面设有漏斗状的导料器4,所述导料器4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复数个供原料以及冷水排入盛接槽1内的排水槽41,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槽41为6个,所述排水槽41的宽度小于鱼丸的宽度,其端部皆经过圆角处理,不会对鱼丸造成划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盛接槽1的底面与水平面间呈倾斜状,位于所述盛接槽1底面较低的一端开设有集水槽11,其中,盛接槽1挂设在水煮槽2的侧壁上,与侧壁接触的一端底面较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盛接槽1上位于集水槽11的一端开设有排水口12,所述排水口12连接在水煮槽2外,收集的冷水可直接由此排出,不会落入水煮槽2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口3的内壁设有2个环状凸起31,其中,环状凸起31均匀分布,根据需求设置可为1-4个,在鱼丸落下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特别是针对球状的鱼丸,所述下料口3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该结构可使鱼丸在下落过程中实现进一步的整形。

具体的,所述盛接槽1上的下料口3的数量可以根据鱼丸成型机的数量设置,本实施例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在鱼丸成型机下端鱼丸刚成型时设置盛接槽,通过导料器能够更好的接收落下的鱼丸,配合导料器上的排水槽,能够有效接收鱼丸成型机落下的原料以及冷水,并在盛接槽上集水槽上集中,而后经排水口排出;下料口内壁设置环状凸起,配合下料口宽度的逐渐缩小,可在结构上避免鱼丸直接由下料口落入水煮槽造成水煮槽内热水溅起,同时对鱼丸具有一定的整形效果,使鱼丸形状保持稳定,品质更佳。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