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明胶胶囊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5187发布日期:2019-07-17 05:2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明胶胶囊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新型明胶胶囊制作加工,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明胶胶囊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传统明胶胶囊制作方法是将明胶胶囊一个个的加工出来,效率低下,急需一种一次可加工多个明胶胶囊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明胶胶囊制作装置,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目前传统明胶胶囊制作方法,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的新型明胶胶囊制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明胶胶囊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温容器、压模、脱模;

所述加温容器底部设有加温容器支撑块、电炉,加温容器支撑于加温容器支撑块上,电炉置于加温容器支撑块内的加温容器底部;加温容器包括内层容器、外层容器,内层容器内设有加温容器内腔,内层容器置于外层容器内,内层容器、外层容器之间形成夹层腔,夹层腔上面设有密封盖板,密封盖板上设有出气孔,夹层腔内放有溶液,溶液的顶部为溶液液面;

所述压模包括主轴,主轴的上部设有内螺纹孔,中部设有缺口槽,下部固定有压块;所述内螺纹孔内旋有螺杆,螺杆的外壁设有与内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螺纹,螺杆的下端设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的外径小于第一螺纹的外径;所述压块上设有均匀设置有若干沉孔,若干沉孔均设有均安装有滑柱;

还设有横梁,横梁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圆通孔,所述螺杆下端的第二螺纹穿过横梁中心位置上的第一圆通孔,且穿过第一圆通孔的一端旋有螺母,使得横梁固定于螺杆上,且螺杆能够在第一圆通孔内旋转,旋转螺杆,螺杆在主轴的内螺纹孔内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横梁在主轴中间的缺口槽内上升或下降;

所述横梁的下方设有脱模,脱模与横梁经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脱模上均匀排布有若干第二圆通孔,所述压块上的滑柱经第二圆通孔伸出脱模;横梁在主轴中间的缺口槽上升或下降,带动脱模上下移动,使脱模上均匀排布的第二圆通孔沿着压块上的沉孔内安装的滑柱上下移动。

还设有电源线,电炉通过电源线外接外部电源,且电源线上设有电源开关,通过电源线、电源开关接通电炉电源,对加温容器内的加温容器内腔加热。

所述螺杆下端的第二螺纹穿过圆通孔的一端先套有垫片,然后将螺母旋于第二螺纹上。

所述螺杆的上端的第一螺纹处设有第三圆通孔,第三圆通孔内穿有光杆。

所述滑柱下端的顶端为圆弧。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加温容器、压模、脱模,加温容器装置包括加温容器、电源线、电源开关、加温容器支撑块、电炉组成,加温容器由加温容器支撑块支撑,加温容器为内外两层,内层容器内设有加温容器内腔,内层容器置于外层容器内,内层容器、外层容器之间形成夹层腔,夹层腔上面有密封盖板,密封盖板上面有出气孔,在加温容器夹层腔内放入溶液形成溶液面,加热时多余气体从加温容器夹层腔顶部的出气孔排出。

使用时,在加温容器内腔中放入明胶,通过电源线、电源开关接通电炉电源,对加温容器内腔中的明胶进行加热,直至融化形成明胶面,将压模下端的压块放入明胶面以下,压块上的若干滑柱插入明胶内,在滑柱沾满明胶后,将压模移出明胶,即,压块上的若干滑柱移出明胶,部分明胶残留在滑柱上,待残留在滑柱上的明胶干燥后,旋转螺杆,使螺杆上的第一螺纹和螺杆的下端设有第二螺纹在压模上端主轴的内螺纹孔中旋转,螺杆下端上的第二螺纹穿过横梁中心位置上的圆通孔,利用垫片、螺母连接,使横梁在压模上端主轴中间的缺口槽内可上下移动,横梁上下移动时,通过脱模与横梁之间的连接块带动脱模上下移动,脱模上下移动时,使脱模上均匀排布的的第二圆通孔沿着压模下端压块上的沉孔内均匀安装滑柱上下移动(滑柱下端顶头的圆弧),使明胶干燥物脱落,形成一种顶头圆弧形后面是圆柱形的新型明胶胶囊。

本实用新型中,在螺杆的上端的第一螺纹处设有第三圆通孔,第三圆通孔内穿有光杆,通过光杆可以很方便的旋转螺杆,提高了螺杆的旋转效率。在滑柱下端的顶端为圆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主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左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压模放大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压模放大仰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脱模下端放大仰视图;

图中:1地面、2电源线、3电源开关、4加温容器支撑块、5加温容器、6溶液面、7明胶面、8脱模、9连接块、10横梁、11主轴、12光杆、13螺杆、14内螺纹孔、15缺口槽、16第二螺纹、17螺母、18压块、19滑柱、20第二圆通孔、21出气孔、22夹层腔、23电炉、24垫片、25圆弧、26沉孔、27第一圆通孔、28密封盖板、29压模、30加温容器内腔、31第三圆通孔、32第一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新型明胶胶囊制作装置,包括加温容器5、压模29、脱模8;在加温容器5底部设置有加温容器支撑块4、电炉23,加温容器5支撑于加温容器支撑块4上,电炉23置于加温容器支撑块4内的加温容器5底部;加温容器5包括内层容器、外层容器,在内层容器内设置加温容器内腔30,内层容器置于外层容器内,内层容器、外层容器之间形成夹层腔22,在夹层腔22上面设置密封盖板28,密封盖板28上设置出气孔21,夹层腔22内放有溶液,溶液的顶部为溶液面6。加温容器支撑块4支撑于地面1上。

压模29包括主轴11、压块18,主轴11的上部设置内螺纹孔14,中部设有缺口槽15,下部固定压块18;在内螺纹孔14内旋有螺杆13,螺杆13的外壁设置与内螺纹孔14相匹配的第一螺纹32,螺杆13的下端设置第二螺纹16,第二螺纹16的外径小于第一螺纹32的外径;在压块18上设置均匀设置有若干沉孔26,若干沉孔26内均安装有滑柱19;还设置有横梁10,横梁10中心位置设置第一圆通孔27,在螺杆13下端的第二螺纹16穿过横梁10中心位置上的第一圆通孔27,且穿过第一圆通孔27的一端旋有螺母17,使得横梁10固定于螺杆13上,且螺杆13能够在第一圆通孔27内旋转,旋转螺杆13,螺杆13在主轴11的内螺纹孔14内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横梁10在主轴11中间的缺口槽15上升或下降。

在横梁10的下方设置脱模8,脱模8与横梁10经连接块9固定连接;在脱模8上均匀排布有若干第二圆通孔20,压块18上的滑柱19经第二圆通孔20伸出脱模8;横梁10在主轴11中间的缺口槽15上升或下降,带动脱模8上下移动,使脱模8上均匀排布的第二圆通孔20沿着压块18上的沉孔内安装的滑柱19上下移动。

还设置有电源线2,电炉23通过电源线2外接外部电源,且在电源线2上设置电源开关3,通过电源线2、电源开关3接通电炉23电源,对加温容器5内的加温容器内腔30加热。

在螺杆13下端的第二螺纹16穿过第一圆通孔27的一端先套有垫片24,然后将螺母17旋于第二螺纹16上。

在螺杆13的上端的第一螺纹32处设置第三圆通孔31,第三圆通孔31内穿有光杆12。滑柱19下端的顶端为圆弧25。

使用时,接通电炉23电源,对加温容器内腔30中的明胶进行加热,直至融化形成明胶面7,将压模29下端放入明胶面7以下,压模29下端沾满明胶后,移出压模29明胶干燥后,旋转装在螺杆13上第一螺纹32上端第三圆通孔31里的光杆12,使螺杆13上的第一螺纹32和螺杆下端的第二螺纹16在压模上端主轴的内螺纹孔14中旋转,螺杆下端上的第二螺纹16穿过横梁10中心位置上的第一圆通孔27,利用垫片24、螺母17连接,使横梁10在压模上端主轴中间的缺口槽15内可上下移动,横梁10上下移动时,通过脱模8与横梁10之间的连接块9带动脱模8上下移动,脱模8上下移动时,使脱模8上均匀排布的的第二圆通孔20,沿着压模下端压块18上的沉孔26内均匀安装滑柱19上下移动(滑柱19下端顶头的圆弧25),使明胶干燥物脱落,形成一种顶头圆弧形后面是圆柱形的新型明胶胶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