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型豆酸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44513发布日期:2020-02-18 09:0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型豆酸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大豆饮品加工领城,特别涉及一种充气型豆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豆酸乳是以大豆或以大豆处理物为原料,经过制浆、调配、均值、杀菌、冷却等工艺技术处理,再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一款植物蛋白酸奶。豆酸乳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mg、fe、zn等。豆乳经过微生物发酵,一方面豆乳中的大分子蛋白被降解,更易人体吸收和利用;另一方面,微生物发酵可以大大降低豆乳中的多种抗营养因子,释放豆酸乳的营养价值。此外,微生物还可以转化大豆中的异黄酮为高生物活性的游离型异黄酮。因此,豆酸乳相对于豆乳,在营养成分上更完善。且豆酸乳相较于普通牛奶酸乳,不含胆固醇,含有更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低聚糖、大豆异黄酮等活性成分,以及fe元素等成分。豆酸乳是纯植物蛋白酸乳,从本质上丰富了酸乳的品类,给消费者更多的健康选择。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惰性气体,在食品保鲜、饮料产业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二氧化碳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在饮料中冲入二氧化碳可以调节饮料的风味、获得刺激性的凉爽口感,抑制腐败菌生长,特别是霉菌和酵母菌,从而延长食品的货架期;而二氧化碳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较少,当前还没有相关的产品面世,而相关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

氮气也是饮料行业中的常见气体,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二氧化碳。如申请号cn201810250669.4的专利将发酵结束后的酸奶中充入氮气,提供了一种气体分布均匀、稳定性好的新型发酵乳。此外,在饮料中充入氮气,还可以使贮藏容器充满惰性气体,起到延长保质期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意识逐步提高。近些年,植物蛋白饮料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发酵型植物蛋白饮料方面。大豆作为优质的的植物蛋白作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豆酸乳研究至今有近100年的历史,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然而制备的豆乳酸仍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风味较差。脂肪经脂肪氧化酶氧化后生成豆腥味,再经发酵后演变成令人难以接受的豆馊味。

第二、稳定性差,易析水。大豆蛋白主要为球蛋白经加工后的稳定性差,破碎分散后的蛋白易聚集,从而导致形成的豆类饮品易析水。此外,大豆蛋白在酸性体系中更不稳定,当大豆蛋白处于等电点或等电点附近时,极易凝聚,从而导致乳清析出,大量析水。

第三、工艺同质化,没有新颖性。在豆酸乳的研究中,对于豆腥味的处理大都集中于大豆处理或制浆工艺中,通过热处理或添加成分等来减弱或掩盖豆腥味。但所有这些处理方法起到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得到的产品不能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型豆酸乳制备方法,在制备方法中使用了新工艺,制备出一种无豆异味,口感优良,稳定性好,口感新颖的充气型豆酸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充气型豆酸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原料大豆使用85~100℃的水处理,热烫5~10min;

步骤2:将步骤1处理的大豆与足量0.3~0.5%碳酸氢钠水溶液混合,浸泡6~16h后,清洗大豆;

步骤3:将步骤2处理的大豆按豆水比为1:6~1:15进行磨浆,并采用100~20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闪蒸、脱气后,得到豆浆备用;

步骤4:按照比例称取糖类、乳化剂、稳定剂、大豆分离蛋白,并用70~85℃热水混合均匀,得到辅料混合液备用;

步骤5:将步骤3中的豆浆与步骤4中的辅料混合液混合均匀,60~75℃预热后,进行均质;

步骤6:均质完成后,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7:待温度下降至35~45℃时,接种,保持35~45℃,发酵4~12h,搅拌,破乳;

步骤8:发酵破乳结束后快速降温至4℃左右;

步骤9:对降温后的豆酸乳进行在线充气,充气时,温度控制在1-4℃;

步骤10:充气结束后进行无菌灌装,灌装,结束后,送入冷库;

步骤11:在2-6℃条件下后熟12-24h。

优选的,步骤9中充气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或氮气,气体在充气前进行过滤杀菌,充气体积不超过物料体积的2倍。气体用来抑制豆酸乳中腐败微生物的生长,可选用二氧化碳和/或氮气等常用食品惰性气体。

优选的,步骤7中发酵采用的菌种选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的一种或多种,菌种总接种量为1×106~109cfu/ml。

优选的,步骤7中发酵采用的菌种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活菌数比例为1:10~1:100。

优选的,步骤4中糖类选自蔗糖、果糖、葡萄糖的一种或多种,以豆浆与辅料混合液的质量为基准,添加量为5~14%。

优选的,步骤4中乳化剂选自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以豆浆与辅料混合液的质量为基准,稳定剂添加量为0.05~0.2%。

优选的,步骤4中,以豆浆与辅料混合液的质量为基准,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琼脂中一种或多种组合,添加量以豆浆与辅料混合液的质量为基准,添加量为0.1~0.2%。

优选的,步骤4中,以豆浆与辅料混合液的质量为基准,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0.3~0.6%。

优选的,步骤7中,以豆浆与辅料混合液的质量为基准,食用香精添加量为0~0.3%。

优选的,步骤2中大豆与碳酸氢钠按重量比为1:3的比例混合。

优选的,步骤6中灭菌温度85~110℃、时间为2~5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气型豆酸乳,采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型豆酸乳制备方法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充入的气体可以抑制豆酸乳中腐败微生物的生长,提高豆酸乳品质,延长豆酸乳保质期;

2)发酵结束充入气体,气体均匀存在于豆酸乳组织中,可防止大豆蛋白的聚集和析水,从而使得豆酸奶稳定性更好;

3)发酵结束后充入气体,去除了豆酸乳中豆异味,可以改善豆酸乳的口感,还增加了豆酸乳的爽口性及刹口感,使消费者既可以享受到豆酸乳的的营养价值,又能够体验碳酸饮料的刹口感;

4)筛选了不同比例的发酵菌种,找出适用于豆酸乳,可有效抑制豆酸乳后酸的合适比例的混合菌种,可以增加豆酸乳的保质期。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豆酸乳生产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豆酸乳生产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2与对比例2的豆酸乳持水力变化曲线图;

图4为实施例3与实施例4的豆酸乳不同菌种比例后酸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创造性的将豆酸乳与气体结合。一方面可以通过充入气体来调节豆酸乳的口感,来改善传统豆酸乳豆馊味、豆腥味,并提供一种碳酸饮料般的刹口感;另一方面,充入气体,还可以使豆酸乳中的气体分布均匀,来改善豆酸乳中稳定性差的问题。此外,通过充入气体,还可以抑制豆酸乳中的腐败菌的生长,从而达到延长保质期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充气型豆酸乳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工艺的改善和创新,则可以得到一种口感优良、稳定性良好的豆酸乳。同时由于产品中气体的存在,增加了产品的新颖性,更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图1、图2分别为常规豆酸乳生产流程图、本发明豆酸乳生产流程图。参见图2,筛选无虫、无病害、颗粒均匀饱满的大豆,清洗、浸泡、磨浆,并将渣浆分离,闪蒸、脱气,加入糖、大豆蛋白、添加剂等进行调配,均质、灭菌后冷却、接种,再经发酵、冷却后在线充气,充气的气体经过过滤除菌,充气完成后,通过无菌包装灌装入库,后熟得到成品。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充气型豆酸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筛选无虫、无病害、颗粒均匀饱满的大豆,质量为100kg,将原料大豆使用85~100℃的水处理,热烫5min时间;

步骤2:将步骤1处理的大豆与含0.5%碳酸氢钠的水,按重量比为1:3的比例混合,浸泡8h后,用清水清洗大豆;清洗到无肉眼可见污渍;

步骤3:将步骤2处理的大豆按豆水比为1:10进行磨浆,并采用15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闪蒸、脱气后,得到豆浆备用;

步骤4:按照比例称取糖类、乳化剂、稳定剂、大豆分离蛋白,并用70~85℃热水混合均匀,得到辅料混合液备用;其中,以豆浆与辅料混合液的总混合液(下文称成品)的质量为基准,

糖类为10%,蔗糖添加量为100kg;

乳化剂为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添加量为0.1%

稳定剂为果胶,添加量为0.2%,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成品的0.5%;

步骤5:将步骤3中的豆浆与步骤4中的辅料混合液混合均匀,70℃预热后,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40mpa;

步骤6:均质完成后,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温度95℃、时间为5min;

步骤7:待温度下降至42℃时,接种,保持42℃,发酵6h,发酵终点:滴定酸度为60°t,搅拌,破乳;

其中,接种时用75%酒精浸泡的脱脂棉擦拭直投式发酵剂表面,然后将直投式发酵剂倒入发酵容器中,发酵采用的菌种选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活菌数比例为1:10,接种量为5×107cfu/l;

步骤8:发酵破乳结束后快速降温至4℃左右;

步骤9:对降温后的豆酸乳进行在线充气;充气时,温度控制在1-4℃,充气体积为物料体积的1倍;充气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步骤10:充气结束后进行无菌灌装,结束后,送入冷库后在2-6℃下熟12~24h。

对比例1

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仅省略步骤9,即不进行充气。

对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制得的豆酸乳进行感官评价、以及货架期对比。

表1为充气与未充气的豆酸乳的感官评价表;表2为充气与未充气豆酸乳贮藏期内乳酸菌、酵母及霉菌的变化。

表1不同处理豆酸奶感官评分对比

表2不同处理豆酸乳的货架期对比

表1说明了充气酸奶较未充气酸奶的口感更佳。

表2说明,充气处理的豆酸奶,货架期比未充气的豆酸乳货架期更长,且至少长3天。

实施例2

一种充气型豆酸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筛选无虫、无病害、颗粒均匀饱满的大豆,质量为100kg,将原料大豆使用85~100℃的水处理,热烫5min时间;

步骤2:将步骤1处理的大豆与含0.5%碳酸氢钠的水,按重量比为1:3的比例混合,浸泡8h后,用清水清洗大豆;清洗到无肉眼可见污渍;

步骤3:将步骤2处理的大豆按豆水比为1:10进行磨浆,并采用15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闪蒸、脱气后,得到豆浆备用;

步骤4:按照比例称取糖类、乳化剂、稳定剂、大豆分离蛋白,并用70~85℃热水混合均匀,得到辅料混合液备用;其中,以豆浆与辅料混合液的总混合液(下文称成品)的质量为基准,

糖类为10%,蔗糖添加量为100kg;

乳化剂为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添加量为0.1%

稳定剂为果胶,添加量为0.2%,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成品的0.5%;

步骤5:将步骤3中的豆浆与步骤4中的辅料混合液混合均匀,70℃预热后,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40mpa;

步骤6:均质完成后,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温度95℃、时间为5min;

步骤7:待温度下降至42℃时,接种,保持42℃,发酵6h,发酵终点:滴定酸度为60°t,搅拌,破乳;

其中,接种时用75%酒精浸泡的脱脂棉擦拭直投式发酵剂表面,然后将直投式发酵剂倒入发酵容器中,发酵采用的菌种选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活菌数比例为1:10,接种量为5×107cfu/l;

步骤8:发酵破乳结束后快速降温至4℃左右;

步骤9:对降温后的豆酸乳进行在线充气;充气时,温度控制在1-4℃,充气体积为物料体积的1倍;充气的气体为氮气;

步骤10:充气结束后进行无菌灌装,结束后,送入冷库后在2-6℃下熟12~24h。

对比例2

实验条件同实施例2,仅省略步骤9,即不进行充气。

对实施例2以及对比例2制得的豆酸乳进行持水力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

图3说明,实施例2的豆酸奶持水力更高;并且,每天观察产品乳清析出情况,在第2天,观察到对比例2的产品出现少量乳清析出,第7天乳清的析出量达到最大,实施例2的产品在第2天、第7天均未见乳清析出,并且在28天的保质期内无乳清析出。因此,实施例2的产品稳定性更好。

实施例3

一种充气型豆酸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筛选无虫、无病害、颗粒均匀饱满的大豆,质量为100kg,将原料大豆使用85~100℃的水处理,热烫5min时间;

步骤2:将步骤1处理的大豆与含0.5%碳酸氢钠的水,按重量比为1:3的比例混合,浸泡8h后,用清水清洗大豆;清洗到无肉眼可见污渍;

步骤3:将步骤2处理的大豆按豆水比为1:10进行磨浆,并采用15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闪蒸、脱气后,得到豆浆备用;

步骤4:按照比例称取糖类、乳化剂、稳定剂、大豆分离蛋白,并用70~85℃热水混合均匀,得到辅料混合液备用;其中,以豆浆与辅料混合液的总混合液(下文称成品)的质量为基准,

糖类为8%,蔗糖添加量为70kg,葡萄糖添加量为10kg;

乳化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添加量为0.1%

稳定剂为果胶,添加量为0.2%,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成品的0.5%;

步骤5:将步骤3中的豆浆与步骤4中的辅料混合液混合均匀,70℃预热后,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40mpa;

步骤6:均质完成后,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温度95℃、时间为5min;

步骤7:待温度下降至42℃时,接种,保持42℃,发酵6h,发酵终点:滴定酸度为60°t,搅拌,破乳;

其中,接种时用75%酒精浸泡的脱脂棉擦拭直投式发酵剂表面,然后将直投式发酵剂倒入发酵容器中,发酵采用的菌种选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活菌数比例为1:100,接种量为5×107cfu/l;

步骤8:发酵破乳结束后快速降温至4℃左右;

步骤9:对降温后的豆酸乳进行在线充气;充气时,温度控制在1-4℃,充气体积为物料体积的1倍;充气的气体为氮气;

步骤10:充气结束后进行无菌灌装,结束后,送入冷库后在2-6℃下熟12~24h。

实施例4

实施例4同实施例3,除了步骤7中活菌数比例为1:10。

对实施例3与实施例4实施例4制得的豆酸乳进行酸度对比,结果如图4所示。图4说明,球菌:杆菌为1:100时,豆酸乳后酸要弱于球菌:杆菌为1:10。

实施例5

一种充气型豆酸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筛选无虫、无病害、颗粒均匀饱满的大豆,质量为100kg,将原料大豆使用85~100℃的水处理,热烫5min时间;

步骤2:将步骤1处理的大豆与含0.5%碳酸氢钠的水,按重量比为1:3的比例混合,浸泡8h后,用清水清洗大豆;清洗到无肉眼可见污渍;

步骤3:将步骤2处理的大豆按豆水比为1:12进行磨浆,并采用15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闪蒸、脱气后,得到豆浆备用;

步骤4:按照比例称取糖类、乳化剂、稳定剂、大豆分离蛋白,并用70~85℃热水混合均匀,得到辅料混合液备用;其中,以豆浆与辅料混合液的总混合液(下文称成品)的质量为基准,

糖类为7%,蔗糖添加量为50kg,葡萄糖添加量为10kg,果糖添加量为10kg;

乳化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添加量为0.1%

稳定剂为果胶,添加量为0.2%,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成品的0.5%;

步骤5:将步骤3中的豆浆与步骤4中的辅料混合液混合均匀,70℃预热后,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40mpa;

步骤6:均质完成后,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温度95℃、时间为5min;

步骤7:待温度下降至37℃时,接种,保持37℃,发酵8h,发酵终点:滴定酸度为60°t,搅拌,破乳;

其中,接种时用75%酒精浸泡的脱脂棉擦拭直投式发酵剂表面,然后将直投式发酵剂倒入发酵容器中,发酵采用的菌种选自干酪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活菌数比例为1:10,接种量为5×107cfu/l;

步骤8:发酵破乳结束后快速降温至4℃左右;

步骤9:对降温后的豆酸乳进行在线充气;充气时,温度控制在1-4℃,充气体积为物料体积的1倍;充气的气体为氮气;

步骤10:充气结束后进行无菌灌装,结束后,送入冷库后在2-6℃下熟12~24h。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