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豆腐的新方法

文档序号:541261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豆腐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豆腐的新方法,特别适用于豆科植物果实以及脱脂豆类制豆腐。
现有的豆腐的制法是,将生豆浸泡吸水,然后磨成浆,过滤除渣得滤液,然后煮沸并加入石膏凝固成豆腐花,再将其倒入纱布过滤并挤压除去黄水,由此制成产品。该方法有二个缺点,第一,生豆磨浆后,由于豆类本身所含有的分解酶类,使豆浆具有豆腥味,不易入口;第二,制成豆腐花后,要过滤挤压除去大量黄水,使黄豆中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流失十分严重。本发明有两个优点,首先,豆类原料先熟化再磨粉,克服了豆腥味的缺点,并使产品具有诱人的豆香味。其次,由于不要挤压以除去大量黄水,故产品保留了豆类原有的营养成分。
本方法发明的内容是,将花生、黄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果实或脱脂豆类等由豆类制成的原料,经炒制或蒸煮等方法熟化后,再制成粉或浆。另用水(最好用温开水)加入0.2~5%的食用褐藻酸盐混合搅拌,使之溶解而成褐藻胶水溶液,然后将经熟化的豆粉或豆浆、石膏或其他食用二价金属化合物或葡萄糖酸内酯等酸性凝固剂、褐藻胶水溶液、水适宜量混合,搅拌均匀而呈粘糊状,倒入容器中静置凝固后,即成具有豆香味的新型豆腐。另外,也可以在生产中添加适量的面粉、淀粉等辅料以及味精,防腐剂等等食品添加剂。
本发明实例1.将黄豆炒熟,磨成粉。2.另用温开水,加入1%褐藻酸钠,充分搅拌溶解而成为1%褐藻酸钠水溶液。3.然后将豆粉10份、石膏1份、褐藻酸钠水溶液89份混合,充分搅拌30分钟,使之混合均匀并呈粘糊状,将其倒入容器中,静置凝固10小时,即成为散发炒豆香味的新型豆腐。
权利要求
1.以大豆、花生、蚕豆等豆类,经熟化后,制成粉或浆,作为主要原料。用豆粉或豆浆、石膏或其他凝固剂、褐藻胶水溶液、水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均匀,静置或加热凝固后,即制成豆腐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在生产中添加可食性成分。
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主要原料,其特征是大豆、花生、蚕豆等豆科植物果实,或脱脂豆类等由豆类而制成的原料,经炒、蒸煮,烤或红外线加热等等方法熟化后,制成粉或浆。
3.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其他凝固剂,其特征是食用二价金属化合物或葡萄糖酸-δ-内酯等酸性凝固剂。
4.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其特征是豆粉或豆浆1-20份,石膏或其他凝固剂0.2~5份,褐藻胶水溶液4~98份,其他为水和可食性添加成分,总共配成100份混合物。
5.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褐藻胶水溶液,其特征是以褐藻酸钠或其他褐藻酸的金属盐溶于水配成的0.2~5%的褐藻酸盐水溶液;或者以化学方法生产的食用级褐藻酸盐水溶液,其中褐藻酸盐干物质在豆腐成品中的比例为0.2~5%。
6.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静置或加热凝固,其特征是将混合物倒入容器,静置30分钟至10小时,使其凝固,或通过加热措施促其尽快凝固。
7.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生产中也可以添加可食性成分,其特征是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需要,适当添加淀粉、面粉等等辅助原料以及调味料、香料、防腐剂等等食品添加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生产豆腐的新方法,适用豆类原料制豆腐。本方法发明是豆类原料经熟化,制成粉或浆,将豆粉或豆浆与葡萄糖酸-δ-内酯或石膏等凝固剂,褐藻酸钠水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凝固即成具有豆香味的新型豆腐。
文档编号A23L1/20GK1033150SQ87108009
公开日1989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87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87年11月19日
发明者林同香, 赖万里 申请人:林同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